昔時 飲品

墨爾本的劉華鏗兄來港,陪他吃飯,談起香港飲品事。

「可樂賣三毛,維他奶才賣一毛,要多出三倍,貴得要命。」他想起數十年前離開香港時的事:「當今我當然要喝多少有多少,只是怕糖份太高,喝了發胖。」

我說:「查先生說 Zero沒有糖,美國人賣廣告可以信任,他們要是騙人的話,給人家一告,事情可大。」

「我也喝過,沒有 Diet Coke的健怡可樂那麼好喝。」華鏗兄說。

我答道:「倪匡兄去了舊金山十幾年,一直喝健怡可樂,有一天餐廳裡沒有貨,只賣普通可樂,他一喝才知道味道是那麼好,被健怡騙了十多年。哈哈哈哈。」

「香港還有百事可樂嗎?」他問。

「當然,當然,其實是看市場的推廣最初有多強,有些國家百事賣得比可口可樂還要好。我記得小時候在新加坡,說可口可樂可以就那麼喝,但百事要加鹽才好喝。咖啡店的桌上都擺了一個白蘭氏雞精的空瓶,瓶裡裝著鹽。給客人撒上一小匙,百事可樂即刻沙得一聲大冒氣泡。喝進口,鹹鹹甜甜,感到有點不同。」

華鏗兄聽了想起另一種飲品來:「還有沒有綠寶賣?」

「沒有了。」

「真是可惜,那種味道,不像橙汁,也不像汽水,總之是好喝。」

我也同意:「而且瓶子不大不小,份量剛好。」

「為什麼沒人再出呢?」華鏗兄問:「一定賣個滿堂紅。」

「是的,用回從前在半島酒店拍的那個小孩子廣告,深入民心。」

「對對。」華鏗兄說:「你快去找當年的老闆或他的子孫,請他們生產,如果沒興趣,把版權賣給我們好了。」

誰做都沒問題,只希望早點看到小販攤的架子上有一瓶綠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