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檢查哪些指標能及時發現癌症?體檢頻率大概多久一次合適?

體檢檢查哪些指標能及時發現癌症?體檢頻率大概多久一次合適?

我們常常說體檢體檢,但其實同樣是體檢,卻是有區別的,因為不同的體檢目的不同,檢查項目不同,最終能查出來的病也就不同。

比如,入學體檢或入職體檢,通常是一種基本的准入性體檢,也就是身體要達到學校或工作單位的最低健康要求所安排進行的體檢,這種體檢不是當事人自己主動去進行的體檢,檢查哪些項目也由擬入職的工作單位說了算。這種體檢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

我們通常所說的體檢,指的是當事人為了發現自己身體可能存在的異常健康問題而去主動進行的體檢,比如健康體檢,防癌體檢。

健康體檢也就是大家每年做的那種體檢,量量血壓,查查乙肝丙肝,肝心功能,血糖,血脂,做個心電圖,做個彩超,等等,這種體檢當然有用,能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以及亞健康狀態,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等,有時也會意外發現腫瘤。

但如果是衝著查腫瘤來的,那這種一般性的健康顯然是不行的。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體檢抽血查了一整套的腫瘤標誌物啊,這難道還不夠啊?當然不夠,甚至還可能會誤事!

為什麼說動不動查一整套的腫瘤標誌物還可能會誤事呢?倒不是查這個有什麼危害,查這些指標,除了抽點血,沒有任何危害,其危害來自於不正確的理解。如果查出某個指標異常明顯升高,經過複查排除了機器出錯的問題,通常確實表示有問題,從而指示你去進一步檢查,可見查這些指標有時也確實會起到作用的。

但如果只是輕度升高一點呢?並不表示一定有問題,這會增加很多人的煩惱,有的人還因此背上非常重的思想負擔。如果這一整套的標誌物全部都正常呢?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會暗自慶幸沒有得腫瘤,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不會想著去做什麼其他檢查,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從而可能誤事!

想要發現癌症,不能靠抽血查腫瘤標誌物,真想要篩查出癌症,不如針對性直接進行相關檢查。但做什麼檢查對篩查腫瘤有幫助,並不是想當然的,由於全身的腫瘤多達幾十幾百種,有的腫瘤很少見,或者儘管並不少見,但由於長的位置較為隱蔽,還做不到早期發現,或者沒有有效的篩查手段,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必要進行篩查。

不過,想一想,最常見的幾種癌症,比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大腸癌)、宮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等,這些腫瘤加起來,佔了所有腫瘤的大多數,所以,目前的篩查手段也主要針對這些腫瘤。

肺癌,這個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篩查很有必要,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篩查,主要針參考高危人群,所謂高危人群,主要就是年齡超過50歲,長期吸菸或被動吸菸的人,某些職業暴露史者(比如石棉、鈾等的職業長期接觸),肺癌家族史等等。這些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發現異常問題視情況進一步處理。

乳腺癌,這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但由於長在體表,又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惡性腫瘤,做篩查很有必要。對於沒有高危因素的一般風險的女性,建議4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視情況配合乳腺B超和醫生手診檢查,而高危女性,比如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家族史者,既往有乳腺導管或乳腺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篩查年齡應該提前,甚至可以考慮從20歲就開始,而且篩查頻率也要加大,建議每半年做一次檢查,除了鉬靶和B超,有時甚至還要考慮乳腺磁共振檢查。

宮頸癌,也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也同樣是較容易早期發現的惡性腫瘤,建議21歲以上女性,可考慮每3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中國專家推薦每1-2年做一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宮頸刮片,視情況還要做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篩查出異常問題,當然要進一步處理和隨訪。

胃癌和食管癌主要靠胃鏡,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議考慮做胃鏡篩查,發現問題再進一步處理或隨訪。

大腸癌主要靠結腸鏡檢查,當然還有什麼結腸鋇餐造影檢查、大便潛血或DNA檢查等,但最終仍然要通過結腸鏡檢查來確立診斷。一般風險人群,建議可從50歲開始做一次結腸鏡檢查,如果發現異常問題,視情況定期隨訪複查;如果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最長可間隔十年,當然,期間如果有異常表現,必須及時檢查。對於高危人群,則應該更早篩查更頻繁篩查。

肝癌也是常見惡性腫瘤,中國是高發國家,建議對肝癌高危人群(肝癌家族史、35歲以上慢性乙肝、肝硬化者、長期飲酒者等)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檢查和抽血查AFP,發現問題則進一步檢查,比如肝臟增強CT或磁共振等。

有的人會說,這個太麻煩了,而且還有更多腫瘤沒有篩查呢,比如膽管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癌、小腸癌、淋巴瘤等等,怎麼辦?很遺憾地告訴你,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篩查手段和方法,只能在心裡重視,發現異常及時就診。有的人總想著有一種可以一了百了,可以檢查出所有腫瘤的檢查方法,於是有的人想到了PET-CT,這個可以查出所有腫瘤嗎?當然不能!濫用PET-CT來篩查腫瘤,有害無益。PET-CT只在必要時有針對性地選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