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曉春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簡介:王曉春,女,莊浪縣第二幼兒園副園長。中國國際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聯合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平涼市作家協會會員,莊浪縣作家協會主席。《當代校園文藝》簽約作家,華夏高校文學社團同盟會《青年文星》簽約文星,湖北《新課程研究》特邀編輯。出版個人作品集《心香無塵》、《許一世陽光》、散文集《往日時光》、詩集《那一年那一天》。人生格言:喜歡在文字中尋找樂趣!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失敗時不忘記還有未來,成功時不忘記曾有過去。

作者:王曉春

菊花香裡遇故人

清淺時光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總有一種精神,鼓舞人們不斷向前,迎接生活的曙光。正如凜冽寒冬中,“我花開後他花殺”,菊花的芬芳確實獨佔鰲頭,備受世人青睞。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有人說,識菊如友,與菊結緣,恰似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我喜愛菊花,就因“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的境界,還有菊花俊麗、豪情、飄逸、灑脫的風格,兼具抗嚴寒、鬥風霜的精神魄力。古人說:菊花是花中君子;但我說:菊花是花中隱士,不與百花爭豔,獨自綻放,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菊花香裡遇故人

每天上班,每每經過花店門口,總被五顏六色的菊花所吸引,不得一次又一次為菊花投懷送抱,暗送秋波,賞其美麗,贊其風骨。再說,入冬以來,借得一捧菊香,浸染平淡的年華,快意人生,實在是一樁美事。你看,北風中,路人皆包裹得嚴嚴實實,唯獨菊花獨自凌寒,嬌嫩的花瓣,不蔓不枝,隨風散敷,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真有“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誓願!

菊花香裡遇故人

本著借菊香煮時光的名義,買了各種顏色和品種的菊花,自己養了起來。每天澆水、施肥、修剪,菊花日漸繁衍,次第盛放,粉紅、雪白、紫色、金黃、墨綠、大紅等顏色的花骨朵,就像剛落地的娃娃,純淨、溫雅、鮮嫩,香氣馥郁,千姿百態,睹其風采,令人心曠神怡。伺候菊花生長,恰似撫育新生嬰兒茁壯成長,艱辛中充滿樂趣,平淡中增添了詩情畫意!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愛的有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有種望梅止渴之感;玉翎管,是菊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葉纖細綿長,菊心通常為淡黃色,黃白相間,高雅端莊;瑤臺玉鳳,屬於最珍稀的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具有富麗堂皇,高端大氣之感,又似蓮花,皎潔如玉;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球,純潔無暇;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模樣像含羞草,有一種女性的羞澀美;仙靈芝,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纖細,盛開時猶如孔雀開屏,非常壯觀;天鵝舞,花瓣分成外延與內縮兩種模式,有天鵝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美;墨菊,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曼妙,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茹雪蓮花,明豔動人;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豔欲滴;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髮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一種寂靜之美;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會不禁想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令人遐思無限;色澤如雪的“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堪稱菊中精品;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是菊中極品;最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多變的“木蘭換裝”,早晨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還有花瓣如同無數小手的“千手觀音”、“海底撈月”、像螃蟹一樣張牙舞爪的“蟹菊”,“一品黃”、“羞人答答”、“紫氣東來”、“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像一道道盛宴,在寂靜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它們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我不由得讚歎:菊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菊花香裡遇故人

自古以來,菊花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對象,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借詠菊抒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情懷;《紅樓夢》中第一名《詠菊》詩:“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借詠菊道出大觀園女兒的不同命運;革命先驅陳毅元帥讚道:“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鬥爭的豁達情懷;鄭板橋筆下的“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讚美菊花獨立寒秋,敢於鬥嚴寒的精神;朱淑真筆下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寫出了秋菊不慕榮華,安於清貧,堅貞執著,鐵骨錚錚的君子品行。

菊花香裡遇故人

泱泱中華,無數古聖先賢,無不頌菊、贊菊,與菊花結下不解之緣。菊花,不愧為花中真君子。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向日葵的誘人金黃;雖沒有出水芙蓉的亭亭玉立,卻有薰衣草的紫色浪漫;雖沒有百合花的高貴優雅,卻有雪花的晶瑩純潔;雖沒有荷花的出汙泥而不染,卻有臘梅傲寒的暗香浮動;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四溢,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的美,不只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內涵。因此,被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視作知己。現代人愛菊、養菊、賞菊,是崇尚菊花早植晚發、凌風傲霜,遇寒不凋、昂首怒放、馥郁晚香、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菊之精神,陶冶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思想情操,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戰勝困難,奮發向上,譜寫了一部部無比輝煌的人生華章。

菊花香裡遇故人

而今,在這繁華落盡,北雁南歸的冬天,藉著菊花煮時光,不失一種生活情趣,少了歲月流逝造成的惆悵與糾結!穿越凡塵的層層迷霧,透過俗世的縷縷繁瑣,滿眼可見的不僅是一室菊香,還有那漫山遍野嬌豔可人的黃菊花,那麼愜意,那麼安詳,就像一個婉約的女子,端坐於一架古琴前,纖指凝處,撒下一串串清越而靈動的美妙音符。微風拂過,漫空嫋嫋不散的是花與音樂交織而成的一曲清歡,經耳膜輕輕穿過心底,撩起一圈圈清清涼涼、淺淺淡淡的漣漪!

菊花香裡遇故人

超越凡塵的喧囂與狂躁,在菊花的世界裡洗濯滌盪,讓靈魂迴歸一片淨土,和著菊花的淡淡寂寞和幽香,任那過往可愛而激情的歲月靜靜流淌,如此心境,是多麼的靜謐動人啊!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淨壤修籬種菊,蒙塵納垢,一旦在某處和菊花美麗邂逅,便會電光遇石火般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知音”佳話!亦如此時,靜坐一室,與菊相擁,卸下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讓心和菊香一起靜靜流淌,不為停駐在任何一方,只求醉在一片靜謐和芬芳中!

菊花香裡遇故人

種菊,是一種生活;愛菊,是一種品性。一種生命,總要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眼下一株株菊花,紮根在我的書房,靜若處子,安逸、清雅、絕塵,是我應該慶幸遇到了菊花,還是菊花應該慶幸遇到了珍惜生命的人,就算是“菊花遇故知”吧!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菊花香裡遇故人

作者簡介:王曉春,女,莊浪縣第二幼兒園副園長。中國國際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聯合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平涼市作家協會會員,莊浪縣作家協會主席。《當代校園文藝》簽約作家,華夏高校文學社團同盟會《青年文星》簽約文星,湖北《新課程研究》特邀編輯。出版個人作品集《心香無塵》、《許一世陽光》、散文集《往日時光》、詩集《那一年那一天》。人生格言:喜歡在文字中尋找樂趣!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失敗時不忘記還有未來,成功時不忘記曾有過去。

菊花香裡遇故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