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湯本方從桃紅四物湯化裁而來,不僅可行血之瘀滯,又可解氣之鬱結,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逐“血府”之瘀而氣機暢通,從而諸證悉除,所以叫“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本方從桃紅四物湯化裁而來,不僅可行血之瘀滯,又可解氣之鬱結,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逐“血府”之瘀而氣機暢通,從而諸證悉除,所以叫“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湯

本方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化瘀而傷正氣;四逆散疏理肝氣,氣行則血亦行;加桔梗引藥上行達於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醫生經常囑咐四十歲以後的老人要提防腦溢血。如果自己血液很粘稠,血色發暗很快凝住的話,多屬血瘀。按照中醫理論,氣血為生命之本,氣血充盈,身體健康;氣血衰微,則意味衰老。我認為,保持心腦血管的通暢,活血化瘀最為重要。

1978年,我第一次讀到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在我的印象中,王清任這位清代醫生,醫術十分高明,他不盲從經典而有創見,我尤其注意他的“血府逐瘀湯”。首先,這一劑活血化瘀方,能夠治療那麼多病症,歸根結底因為許多疾病,實質都與氣滯血瘀有關。

在濃厚的興趣之下,我到藥店裡尋找,恰好有此藥的成方“血府逐瘀丸”出售,據營業員說,很少有人買這種藥,我卻如獲至寶,買回去試用。一用之下,效果還挺好。最明顯是消化系統,不管你吃了多少飯菜,多少油膩,一丸血府逐瘀下去,根本不用怕消化不了,吸收不了。肚腹胸脅疼痛,用藥一丸,迅速止痛。我曾飯後服用血府逐瘀丸,然後騎自行車上坡腿部十分給力,輕鬆如飛。記得此方中有牛膝一味,也許是它的引血下行之功吧。更重要的是,每服此逐瘀丸,頓覺呼吸通暢,似有補氧之功。它的作用,不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局部作用,而是一種全身的、整體的良性調節。試想,經常性的活血化瘀,使氣血暢通,川流不息,豈不可以防止百病!

我服用“血府逐瘀丸”至今已有20多年,除了傷風感冒,一般平時經常服用,成為我的頤養要藥。每當我服用這烏黑的蜜丸,心中就對王清任充滿了敬仰,使我不解的是,翻開中國醫學史,王清任的名字躲在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篇幅中,在醫學史資料中,王清任和他的活血化瘀療法只是滄海一粟。作為中醫藥學中活血化瘀學派的開山鼻祖,他的醫學成就正日益引起世人的矚目,活血化瘀方藥的應用範圍之廣,僅就血府逐瘀湯而言,其臨床新用案例愈來愈多如:三叉神經痛、眩暈、流產後腰痛、血瘀性頭痛、胸痛、乳癖、痛經、產後發熱、輸卵管積液、驚恐徵、老年性室性早搏、食不知味、低熱、自汗、矽肺、藥物性皮炎、臁瘡、慢性蕁麻疹、皮膚搔癢症等等,據說還有人將其應用於癌症的防治。

我不是醫學研究者,只能從個人體驗的角度看問題。我認為,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不但是治病良藥,亦是老年人的頤養良方。人到老年,氣血日漸瘀滯,導致百病叢生。經常服用“血府逐瘀丸”,可以行氣活血,逐瘀生新,調整臟腑,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任何一種藥物,包括“血府逐瘀丸”,都是有一定的針對性,也不可能成為“萬應靈藥”。以上我的體驗僅是我個人的例子,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因此,作為藥品,最好還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特點,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服用與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