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爱上唐诗宋词 愛上唐詩宋詞 2017-11-17

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奔逃陝州,不久郭子儀收復長安。年底,吐蕃又攻陷四川的幾個州,同年杜甫的朋友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聞訊後,又馬上回到草堂。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杜甫登樓憑眺,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登樓》一詩。

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奔逃陝州,不久郭子儀收復長安。年底,吐蕃又攻陷四川的幾個州,同年杜甫的朋友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聞訊後,又馬上回到草堂。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杜甫登樓憑眺,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登樓》一詩。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古詩詩意圖:登樓

全詩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

北極:北極星,比喻朝廷中樞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梁父吟:樂府篇名,相傳諸葛亮遇到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

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奔逃陝州,不久郭子儀收復長安。年底,吐蕃又攻陷四川的幾個州,同年杜甫的朋友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聞訊後,又馬上回到草堂。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杜甫登樓憑眺,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登樓》一詩。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古詩詩意圖:登樓

全詩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

北極:北極星,比喻朝廷中樞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梁父吟:樂府篇名,相傳諸葛亮遇到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登樓

登上高樓,樓下繁花似錦,遠離家鄉的我看到此景,卻感到觸目傷心, 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 憑樓四望,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湧來, 玉壘山上的浮雲,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不會改換, 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再徒勞前來侵擾。 可嘆蜀後主劉禪那樣的昏君, 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 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諸葛丞相喜愛的詩歌《樑甫吟》。

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奔逃陝州,不久郭子儀收復長安。年底,吐蕃又攻陷四川的幾個州,同年杜甫的朋友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聞訊後,又馬上回到草堂。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杜甫登樓憑眺,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登樓》一詩。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古詩詩意圖:登樓

全詩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

北極:北極星,比喻朝廷中樞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梁父吟:樂府篇名,相傳諸葛亮遇到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登樓

登上高樓,樓下繁花似錦,遠離家鄉的我看到此景,卻感到觸目傷心, 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 憑樓四望,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湧來, 玉壘山上的浮雲,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不會改換, 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再徒勞前來侵擾。 可嘆蜀後主劉禪那樣的昏君, 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 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諸葛丞相喜愛的詩歌《樑甫吟》。

杜甫的這首經典七律,聲宏勢闊,寄意深遠,千古傳誦

登樓

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古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以及要效仿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和報國無門的傷感。詩的格律嚴謹,對仗工整,歷來為詩家所推崇。沈德潛以為“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