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故鄉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嗎

炎帝的故鄉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嗎

趙汗青

炎帝,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烈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之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近幾年來,有學者傅潔華、田恩科、武時良等先生又有新論;

那就是炎帝的故鄉在安徽淮北市烈山的新說———

在烈山南湖公園新建的居士林內,有一塊從烈山頂上移下的清代古碑。碑文大意為外地人來烈山問:為什麼叫烈山?其意是什麼?答曰:烈山形狀底圓上尖,像五行火,炎帝遂稱之為烈山(或炎帝遂以烈山之名而名)。這段文字從側面註解了烈山的由來,暗含炎帝故鄉之意。

另外,烈山上有烈隙,地下瓦斯上升與雷電相撞形成熊熊烈火,火焰沖天,遠看就像一座山頭,與石碑刻文“烈山園而銳於首”相符合。遠古人圍火而居。有關專家據此推斷,因烈山之火是天然火種,被居住於此的炎帝族奉為神山、神火當屬必然。所以,其部族首領便以該山之名而名,稱烈山氏、列山氏、歷山氏、連山氏(炎帝名,烈、列、歷、連字古相通)。因炎火山之名,又有炎帝、赤帝之尊。

炎帝即是以烈山之名而名,那麼就有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烈山之名的歷史。《列國志》曰:“大禹治水,烈山焚澤”,這是目前在文史資料裡發現的最早依據。中國之大如何記載這個小小的淮北烈山,而且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這其中有何原由呢?首先,“烈山焚澤”中烈山是地名,焚是燒,澤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燒。以當時人的迷信理念,水火相剋,火是天火、神火,便以為上天也在幫助百姓治水患。也恰恰證明了烈山地名可追溯到春秋列國之前。聯想前文,“古烈山氏稱之與”,有相同的淵源之處。其次,大禹治水主要是黃、淮河,在安徽、河南、山東、陝西和河北一帶。聚焦這些地區,再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淮北烈山、湖北烈山等。但湖北烈山不在黃淮流域,而其他地區的“烈山”均不符合“焚澤”的條件,因此只有圈定淮北烈山。

有學者考證,伏羲氏是東夷人最早的領袖,炎帝為伏羲氏的後裔。史書記述伏羲氏建都於宛丘,並葬於宛丘。歷史越過了千年,炎帝帶領族民從烈山走來,定都伏羲舊墟。“宛丘”即現在的河南省淮陽縣(古為陳國)。上世紀90年代,當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宛丘地下古都城的發掘,更使這一記載變為信史。安徽省社科院的陳立柱教授也認為,淮陽———亳州———淮北———徐州一線,為上古的交通要道,是炎帝族群遷徙的重要線路,而淮北地區是該族群的主要活動區。此外,蘇魯豫皖交界地區多有炎帝族蚩尤部的傳聞與足跡,這些都為炎帝出生在烈山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上世紀1984年,安徽省考古隊在烈山隔濉河相望的新石器中晚期遺址石山孜中,發掘出大量的貝殼、紅、黑陶器,與山東北辛村的紅頂碗、蒙城紅燒陶房,年代基本一致。大約是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也就是伏羲文化。石山孜因此被考古隊疑為“炎帝部落群居遺址”。

傳說“女登遊華陽懷孕生炎帝”。由於那時出門全靠步行,且道路坎坷、虎狼出沒,故女登不可能長途出遊。她去華陽很可能是母系社會實行的“走婚”,所以會在華陽懷孕。由此可知,女登的家就在華陽附近。華陽,就是華胥之陽。華胥既是伏羲母親之名,又是華胥國名。遠古時代沒有文字,華胥實為華墟,在今費縣東北。《漢書地理志註釋》雲:“(華墟)平澤中泉眼百餘,似華也。”原來是該地百泉噴湧如華(花)遂得名華泉。古人喜歡傍水而居,久而久之,華泉之畔形成了華墟之邑,才有了華胥氏、華胥國。這是華夏之華、中華之華的最早出處。所以炎帝時代的華陽只能是華胥國之陽,即今山東與蘇皖兩省的交界地帶。

《山海經·北次三山》雲:“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湮於東海”。《述異記》雲“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根據“精衛填海”的故事,可知炎帝的故鄉應瀕臨東海。

《淮北市志》、《濉溪縣誌》均載:淮北市東部山丘為半淹沒土層,由此可佐證在遠古時期淮北地區屬東海沿。譚其驤的《中國古代地圖集》標明在秦朝時期東海沿為江蘇射陽(淮安東老射陽)兩千多年後,東海沿退至鹽城東約30公里,相當於淮北至鹽城東三分之一的距離(總計200多公里)。按照這個速度計算,七、八千年前淮北地區正是東海沿。淮北市近年發現的古溶岩洞,濉溪縣發掘的五萬年前古大象牙化石,也都是有力的證據。由此可推測位於東夷華胥國之陽、東海之濱的今淮北烈山極可能是炎帝的故鄉。

《列仙傳》捲上雲:“赤松子者,神農(炎帝)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這很可能是指赤松子在烈山上,手持用水玉製成的禮器教炎帝求雨時,不慎跌入裂隙中。炎帝少女上前求助,不幸也一併被大火吞沒。這本是一起意外的事故,卻被先民演繹成了美麗的神話。據淮北市烈山一些老人講,烈山山頂上原有一個寨子,在建泰山神行宮廟之前,扒了一個叫烈女廟的小破廟。廟有一間屋大小,純石無磚,也不知什麼時候建的。專家認為,烈女廟很可能就是先民為了紀念“炎帝少女”而建的。

目前,關於炎帝的故鄉在烈山的新說越來越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有專家稱這是淮北乃至中國文化研究的大課題。當然,炎帝的故鄉到底是不是在烈山,希望有更權威的專家來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