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壹讀百科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美國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用時8個月到達火星,所以未來人類有希望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一批移民到達火星後可歌可泣、艱苦曲折的奮鬥歷程吧。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美國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用時8個月到達火星,所以未來人類有希望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一批移民到達火星後可歌可泣、艱苦曲折的奮鬥歷程吧。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第一批移民到了以後,放眼一看,四處都是沙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空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到處都有能致人癌症或患上白內障的紫外線,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人來到這可怎麼活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先造個窩再說。有科學家提出未來第一批人類移民可以用激光器在火星上挖出深深的洞穴,再用粘結劑進行加固,製造出像哆啦A夢裡一樣的地下宮殿。生活在地下深處還可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第一批移民只能先甘當洞穴人,環境艱苦湊合一下吧。

居住問題解決了,吃喝問題呢?雞鴨牛羊不好飼養,先吃素吧。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用30年的時間研究認為,最早的太空移民可以先靠自帶的含氧水種植一些植物維生,他們推薦的食譜是早飯甜餅、大米粥、燉豆腐,午飯、晚飯可以吃胡蘿蔔塊、小麵包,這些食物纖維高、低鹽、體積小,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不是現在可以先練練吃素呢?

至於喝水問題,那肯定是要先喝尿了,目前還沒發現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跡象,所以從地球上帶去的水要省著用。就像現在國際空間站裡的宇航員一樣,第一批移民要在密閉環境中循環使用自己的汗液、尿液。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美國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用時8個月到達火星,所以未來人類有希望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一批移民到達火星後可歌可泣、艱苦曲折的奮鬥歷程吧。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第一批移民到了以後,放眼一看,四處都是沙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空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到處都有能致人癌症或患上白內障的紫外線,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人來到這可怎麼活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先造個窩再說。有科學家提出未來第一批人類移民可以用激光器在火星上挖出深深的洞穴,再用粘結劑進行加固,製造出像哆啦A夢裡一樣的地下宮殿。生活在地下深處還可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第一批移民只能先甘當洞穴人,環境艱苦湊合一下吧。

居住問題解決了,吃喝問題呢?雞鴨牛羊不好飼養,先吃素吧。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用30年的時間研究認為,最早的太空移民可以先靠自帶的含氧水種植一些植物維生,他們推薦的食譜是早飯甜餅、大米粥、燉豆腐,午飯、晚飯可以吃胡蘿蔔塊、小麵包,這些食物纖維高、低鹽、體積小,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不是現在可以先練練吃素呢?

至於喝水問題,那肯定是要先喝尿了,目前還沒發現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跡象,所以從地球上帶去的水要省著用。就像現在國際空間站裡的宇航員一樣,第一批移民要在密閉環境中循環使用自己的汗液、尿液。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吃飽喝足了就該幹活了,要不讓你大老遠跑來幹嗎呢?穿上耐輻射、耐低溫的太空服爬出洞穴吧。火星表面平均氣溫-63攝氏度,夏季最高22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125攝氏度。美國科學家認為未來太空移民可能每個人都需要隨身攜帶小型箱式核電站,這種箱式核電站高76釐米,寬46釐米,厚30釐米,發電功率40KW,可持續發電8年,可以用於為太空移民太空服內製造氧氣和其他探測器的電力供應。

箱式核電站重10公斤,再加上各種設備,太空移民們吃一肚子豆腐、胡蘿蔔扛得動嗎?不要緊,火星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地球上10公斤的重物在這裡只有3.8公斤的重量。在這人人都是大力士。

那麼可以幹活了,移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天換地”。要讓火星的嚴寒變成適宜人類生活的溫暖氣候,就必須先製造溫室效應,也就是我們現在地球正努力減少的效應。美國火星協會的創始人、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在火星上建造生產四氟化碳的工廠,四氟化碳是一種有效的溫室氣體,如果能在火星上每小時排放1000噸這種氣體,30年後火星平均溫度將提高27.8攝氏度,這個過程所需能量只要五個核電站就可以提供。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美國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用時8個月到達火星,所以未來人類有希望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一批移民到達火星後可歌可泣、艱苦曲折的奮鬥歷程吧。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第一批移民到了以後,放眼一看,四處都是沙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空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到處都有能致人癌症或患上白內障的紫外線,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人來到這可怎麼活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先造個窩再說。有科學家提出未來第一批人類移民可以用激光器在火星上挖出深深的洞穴,再用粘結劑進行加固,製造出像哆啦A夢裡一樣的地下宮殿。生活在地下深處還可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第一批移民只能先甘當洞穴人,環境艱苦湊合一下吧。

居住問題解決了,吃喝問題呢?雞鴨牛羊不好飼養,先吃素吧。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用30年的時間研究認為,最早的太空移民可以先靠自帶的含氧水種植一些植物維生,他們推薦的食譜是早飯甜餅、大米粥、燉豆腐,午飯、晚飯可以吃胡蘿蔔塊、小麵包,這些食物纖維高、低鹽、體積小,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不是現在可以先練練吃素呢?

至於喝水問題,那肯定是要先喝尿了,目前還沒發現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跡象,所以從地球上帶去的水要省著用。就像現在國際空間站裡的宇航員一樣,第一批移民要在密閉環境中循環使用自己的汗液、尿液。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吃飽喝足了就該幹活了,要不讓你大老遠跑來幹嗎呢?穿上耐輻射、耐低溫的太空服爬出洞穴吧。火星表面平均氣溫-63攝氏度,夏季最高22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125攝氏度。美國科學家認為未來太空移民可能每個人都需要隨身攜帶小型箱式核電站,這種箱式核電站高76釐米,寬46釐米,厚30釐米,發電功率40KW,可持續發電8年,可以用於為太空移民太空服內製造氧氣和其他探測器的電力供應。

箱式核電站重10公斤,再加上各種設備,太空移民們吃一肚子豆腐、胡蘿蔔扛得動嗎?不要緊,火星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地球上10公斤的重物在這裡只有3.8公斤的重量。在這人人都是大力士。

那麼可以幹活了,移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天換地”。要讓火星的嚴寒變成適宜人類生活的溫暖氣候,就必須先製造溫室效應,也就是我們現在地球正努力減少的效應。美國火星協會的創始人、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在火星上建造生產四氟化碳的工廠,四氟化碳是一種有效的溫室氣體,如果能在火星上每小時排放1000噸這種氣體,30年後火星平均溫度將提高27.8攝氏度,這個過程所需能量只要五個核電站就可以提供。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在溫室效應作用下,隨著火星表面溫度升高,以前冰凍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將被釋放出來,這些二氧化碳在20年後將使火星表面溫度再升高5.6攝氏度。祖柏林預言到2250年,火星表面氣體將達到0.21個大氣壓(主要是二氧化碳),到時候火星赤道表面的溫度將長年達到0攝氏度以上。隨著兩極冰雪的融化,火星表面將覆蓋大量江河湖泊(終於不用喝尿了),並且有了雨雪。

火星移民們每天忙著改造氣候,工作一天回到地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吧?哪有那種好事,火星重力這麼低,為了避免骨骼變脆、心臟和肌肉萎縮,火星移民每天回家必須進行兩個小時的跑步機鍛鍊。吃這麼素還要這麼折騰,不得把人給累個半死不活的?不要緊,美國克里夫蘭醫療基金會的UIF克諾特與格林生物醫學工程財團提出一個新奇的方法,通過超聲波對人體骨骼進行輕微破壞(人本身不會有感覺),這種破壞會促使骨骼不斷進行新的生長,這樣可以防止骨骼變脆。所以火星移民每天回家打開超聲波“自殘”幾分鐘就可以自由活動了。

隨著火星表面有了水和二氧化碳,又有適宜的溫度,就可以種植物了,通過植物來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不過在種植植物之前先要改造火星的土壤,火星土壤組成和地球的基本相同,但是火星土壤裡沒有微生物,地球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部分營養依靠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所以最初的火星移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每天排出的糞便,把從地球攜帶來的微生物放到糞便中充分繁殖,越臭越好,然後再撒到火星的土壤上。

壹讀百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不愛吃胡籮卜的壹讀君 | 吳銳

在探討人類如何去外星過上幸福美好的綠色生活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聊人類為什麼非要移民外星,真的有必要這麼折騰嗎?

平時總聽別人說做人要有格局,壹讀君覺得世界上最有格局的人就是史蒂芬•霍金了。他現在就在為500年以後的人類生存問題做計劃了。霍金認為到2600年,人類數量會多得“接踵摩肩”,溫室效應會讓地球變得熾熱難耐。所以霍金現在正積極籌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一枚郵票大小的太空探測器,用二十年的時間飛到四光年以外的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一顆行星上進行探測,如果這顆行星環境OK,人類未來可以考慮往這裡移民。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四光年之外啊!不過由於霍老師經常發表有關末日和外星人入侵之類的警世之言。不免讓人懷疑他有杞人憂天的偏好。但就在幾天前,來自 184 個國家的 15000 多名科學家聯名發表警告信《世界科學家對人類正式警告:第二次通知》,指出在過去的25年裡,人類未能讓環境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持續惡化。

警告信指出過去25年地球人均純淨水的數量下降了26%,近3億英畝的林地被毀。全球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魚類的數量下降了29%,而人類的數量卻增加了3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半個多攝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一切都表明人類正沿著危險的軌道繼續平穩前進。

看來不是霍老師緊張過度,真的是很緊迫了。壹讀君趕緊認真梳理了一下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外星移民的一些觀點,首先就是霍老師說的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的這個方案,但距離四光年實在是太遙遠,目前發射探測器的方案都被很多科學家認為不現實,更別說送人過去;而且那裡的行星究竟是什麼環境狀況也不清楚,目前看這個方案可行性較低。

另一個方案是移民月球,這似乎是未來最容易實現的想法。但月球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公里,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肉少狼多”,也不是長遠之計!

其實對人類而言,未來去火星生活是相對而言可行性最高的方案。火星是太陽系中緊鄰地球的一顆行星。火星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火星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生態環境,所以火星一直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火星人,卻沒聽說過木星人、土星人。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美國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用時8個月到達火星,所以未來人類有希望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下面我們就說說第一批移民到達火星後可歌可泣、艱苦曲折的奮鬥歷程吧。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第一批移民到了以後,放眼一看,四處都是沙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空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到處都有能致人癌症或患上白內障的紫外線,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人來到這可怎麼活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先造個窩再說。有科學家提出未來第一批人類移民可以用激光器在火星上挖出深深的洞穴,再用粘結劑進行加固,製造出像哆啦A夢裡一樣的地下宮殿。生活在地下深處還可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第一批移民只能先甘當洞穴人,環境艱苦湊合一下吧。

居住問題解決了,吃喝問題呢?雞鴨牛羊不好飼養,先吃素吧。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用30年的時間研究認為,最早的太空移民可以先靠自帶的含氧水種植一些植物維生,他們推薦的食譜是早飯甜餅、大米粥、燉豆腐,午飯、晚飯可以吃胡蘿蔔塊、小麵包,這些食物纖維高、低鹽、體積小,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不是現在可以先練練吃素呢?

至於喝水問題,那肯定是要先喝尿了,目前還沒發現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跡象,所以從地球上帶去的水要省著用。就像現在國際空間站裡的宇航員一樣,第一批移民要在密閉環境中循環使用自己的汗液、尿液。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吃飽喝足了就該幹活了,要不讓你大老遠跑來幹嗎呢?穿上耐輻射、耐低溫的太空服爬出洞穴吧。火星表面平均氣溫-63攝氏度,夏季最高22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125攝氏度。美國科學家認為未來太空移民可能每個人都需要隨身攜帶小型箱式核電站,這種箱式核電站高76釐米,寬46釐米,厚30釐米,發電功率40KW,可持續發電8年,可以用於為太空移民太空服內製造氧氣和其他探測器的電力供應。

箱式核電站重10公斤,再加上各種設備,太空移民們吃一肚子豆腐、胡蘿蔔扛得動嗎?不要緊,火星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地球上10公斤的重物在這裡只有3.8公斤的重量。在這人人都是大力士。

那麼可以幹活了,移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天換地”。要讓火星的嚴寒變成適宜人類生活的溫暖氣候,就必須先製造溫室效應,也就是我們現在地球正努力減少的效應。美國火星協會的創始人、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在火星上建造生產四氟化碳的工廠,四氟化碳是一種有效的溫室氣體,如果能在火星上每小時排放1000噸這種氣體,30年後火星平均溫度將提高27.8攝氏度,這個過程所需能量只要五個核電站就可以提供。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在溫室效應作用下,隨著火星表面溫度升高,以前冰凍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將被釋放出來,這些二氧化碳在20年後將使火星表面溫度再升高5.6攝氏度。祖柏林預言到2250年,火星表面氣體將達到0.21個大氣壓(主要是二氧化碳),到時候火星赤道表面的溫度將長年達到0攝氏度以上。隨著兩極冰雪的融化,火星表面將覆蓋大量江河湖泊(終於不用喝尿了),並且有了雨雪。

火星移民們每天忙著改造氣候,工作一天回到地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吧?哪有那種好事,火星重力這麼低,為了避免骨骼變脆、心臟和肌肉萎縮,火星移民每天回家必須進行兩個小時的跑步機鍛鍊。吃這麼素還要這麼折騰,不得把人給累個半死不活的?不要緊,美國克里夫蘭醫療基金會的UIF克諾特與格林生物醫學工程財團提出一個新奇的方法,通過超聲波對人體骨骼進行輕微破壞(人本身不會有感覺),這種破壞會促使骨骼不斷進行新的生長,這樣可以防止骨骼變脆。所以火星移民每天回家打開超聲波“自殘”幾分鐘就可以自由活動了。

隨著火星表面有了水和二氧化碳,又有適宜的溫度,就可以種植物了,通過植物來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不過在種植植物之前先要改造火星的土壤,火星土壤組成和地球的基本相同,但是火星土壤裡沒有微生物,地球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部分營養依靠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所以最初的火星移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每天排出的糞便,把從地球攜帶來的微生物放到糞便中充分繁殖,越臭越好,然後再撒到火星的土壤上。

霍金預言人類將去外星生活了,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吧!

土壤改造完成後就可以種一些能夠促進光合作用、生命力頑強的真菌和植物了,比如地衣、苔蘚,光合作用使一部分二氧化碳轉換成了氧氣,隨著環境的改善,在逐步從地球引進一些大型植物。這樣再經過1000年,火星的大氣層終於有了足夠人類自由呼吸的氧氣了。這時的火星山清水秀、宜居宜業,我們大家終於可以離開充滿汙染、擁擠不堪的地球,帶著雞鴨牛羊去火星過綠色的幸福生活了!

這麼……快……

嗯?怎麼感覺要活到那一天好像有點難度呢,我們的子孫後代,至少十代以內恐怕都等不到那一天了吧,看來還要繼續陪著地球熬啊熬!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相較於移民外星球,似乎還是把眼前的生存環境改造好更為現實!

參考資料

1.《第三太空時代的宇宙方舟》,志成,《科學之友》

2.《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將如何突破》,鄭詠春,《科技生活》

3.《1000年後移民火星》,遠涉,《科普大觀園》

4.《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只是天方夜譚?》,楊蕾,張雪松,《中國航天報》

5.《人類移居外星球要過三關》,李良,張雯,《科學之友》

6.《美國正在設計人類移居太空食品》,小丁,《食品與健康》

7.《淺析太空城市設計的關鍵問題》,熊康,《科學與探索》

8.《從〈火星救援〉看人類移民火星之路》,鄭詠春,《太空探索》

圖片來自全景圖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