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人物小傳

徐國義,1970年出生,浙江寧波人。1982年進入泳壇,1993年退役。1994年至今,他在浙江隊和國家隊的教練崗位上培養出多位冠軍級游泳名將,如吳鵬、葉詩文、徐嘉餘、李朱濠等,人稱“金牌教練”。

游泳池邊,47歲的徐國義掐著秒錶,跟著隊員划水的頻率來回走著,時而喊出一個訓練口令,時而俯身拆解技術細節。這池碧水見證這些動作,已有23年。

蝶泳名將吳鵬、“金滿貫”得主葉詩文、仰泳世錦賽冠軍徐嘉餘、“希望之星”李朱濠……一個個游泳明星,就這樣在徐國義的指導下登上冠軍領獎臺。人們因此稱呼他“金牌教練”。

時光流轉,徐國義已然記不清多少次目送弟子摘金。直到天津全運會,他第一次牽著弟子的手登上領獎臺,將金牌含在嘴裡的那一刻,他笑了:“金牌是甜的”。

一句“甜的”,藏著多少苦痛與付出,恐怕只有徐國義最清楚,但他始終無怨無悔、甘之如飴,“游泳幾乎佔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喜歡這個事業,這輩子是離不開泳池了。”

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

2017年6月,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前最後一次外訓。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正值冬天,暴雨如注,露天泳池透著入骨的寒意。徐國義站在池邊,如同一尊雕塑,眼裡只有劈波斬浪的弟子。

那個挺立的身影,一直深深印在徐嘉餘的腦海中。當他在布達佩斯奪得中國第一個世錦賽男子仰泳冠軍後,一下領獎臺就迫不及待奔到徐國義身旁,將金牌掛在教練的脖子上。中國4種泳姿的“金牌拼圖”,終於補上了最後一塊。

徐國義卻沒有太激動,或許這一幕,早在他心裡無數次“預演”。23年前執起游泳教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正是為了一個最渴望的目標——讓中國游泳挺起腰桿來。

“我當運動員那會兒,最好成績是全國前三,連人家先進國家的女子選手都遊不過。退役後做了教練,自認為在游泳教學上還是有些辦法和經驗的。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徐國義說到做到,一猛子扎進泳池幹到現在。他的夫人樓霞經常打趣,老徐帶訓練時是“脫韁的野馬”,根本控制不住。

練游泳是個苦差事。以前有些教練只抓強度,靠大訓練量搏未來,徐國義卻更看重“節能”:“技術是第一位的,怎麼去減少阻力、怎麼遊得更流暢,只有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節省體能。一味抓強度,對運動員身體傷害太大了。”

對游泳項目規律的深入認識,讓徐國義逐漸形成一套獨到的訓練理念,挖掘了一批“潛力股”。

2008年,13歲的徐嘉餘拜師徐國義,從蝶泳改練仰泳。徐國義發現,這孩子肯練、聰明,把游泳當成樂趣,是個難得的好苗子。他從技術入手,一點點打磨徐嘉餘的划水、轉身、到邊的細節。弟子也爭氣,大大小小的冠軍,拿了不少。但從2015年後,徐嘉餘“漲成績”的速度慢了下來。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人物小傳

徐國義,1970年出生,浙江寧波人。1982年進入泳壇,1993年退役。1994年至今,他在浙江隊和國家隊的教練崗位上培養出多位冠軍級游泳名將,如吳鵬、葉詩文、徐嘉餘、李朱濠等,人稱“金牌教練”。

游泳池邊,47歲的徐國義掐著秒錶,跟著隊員划水的頻率來回走著,時而喊出一個訓練口令,時而俯身拆解技術細節。這池碧水見證這些動作,已有23年。

蝶泳名將吳鵬、“金滿貫”得主葉詩文、仰泳世錦賽冠軍徐嘉餘、“希望之星”李朱濠……一個個游泳明星,就這樣在徐國義的指導下登上冠軍領獎臺。人們因此稱呼他“金牌教練”。

時光流轉,徐國義已然記不清多少次目送弟子摘金。直到天津全運會,他第一次牽著弟子的手登上領獎臺,將金牌含在嘴裡的那一刻,他笑了:“金牌是甜的”。

一句“甜的”,藏著多少苦痛與付出,恐怕只有徐國義最清楚,但他始終無怨無悔、甘之如飴,“游泳幾乎佔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喜歡這個事業,這輩子是離不開泳池了。”

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

2017年6月,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前最後一次外訓。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正值冬天,暴雨如注,露天泳池透著入骨的寒意。徐國義站在池邊,如同一尊雕塑,眼裡只有劈波斬浪的弟子。

那個挺立的身影,一直深深印在徐嘉餘的腦海中。當他在布達佩斯奪得中國第一個世錦賽男子仰泳冠軍後,一下領獎臺就迫不及待奔到徐國義身旁,將金牌掛在教練的脖子上。中國4種泳姿的“金牌拼圖”,終於補上了最後一塊。

徐國義卻沒有太激動,或許這一幕,早在他心裡無數次“預演”。23年前執起游泳教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正是為了一個最渴望的目標——讓中國游泳挺起腰桿來。

“我當運動員那會兒,最好成績是全國前三,連人家先進國家的女子選手都遊不過。退役後做了教練,自認為在游泳教學上還是有些辦法和經驗的。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徐國義說到做到,一猛子扎進泳池幹到現在。他的夫人樓霞經常打趣,老徐帶訓練時是“脫韁的野馬”,根本控制不住。

練游泳是個苦差事。以前有些教練只抓強度,靠大訓練量搏未來,徐國義卻更看重“節能”:“技術是第一位的,怎麼去減少阻力、怎麼遊得更流暢,只有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節省體能。一味抓強度,對運動員身體傷害太大了。”

對游泳項目規律的深入認識,讓徐國義逐漸形成一套獨到的訓練理念,挖掘了一批“潛力股”。

2008年,13歲的徐嘉餘拜師徐國義,從蝶泳改練仰泳。徐國義發現,這孩子肯練、聰明,把游泳當成樂趣,是個難得的好苗子。他從技術入手,一點點打磨徐嘉餘的划水、轉身、到邊的細節。弟子也爭氣,大大小小的冠軍,拿了不少。但從2015年後,徐嘉餘“漲成績”的速度慢了下來。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徐嘉餘 里約奧運會100米仰泳銀牌獲得者

弟子的成長瓶頸,徐國義一直用心琢磨。論仰泳技術,徐嘉餘幾乎做到泳壇最好,但偏瘦的體重和肌肉含量欠缺會影響划水和打水力量。於是,徐國義為弟子改了食譜,每天以牛排為主,半年增重了4公斤。這一改變,讓徐嘉餘的技術得以更完美髮揮,最終打破了中國男子仰泳的“天花板”。

技術為王、細節制勝,貫穿了徐國義的整個執教生涯。“幹一行愛一行,教練不能只跟著人家走,得有自己的本事。”徐國義愛動腦、好鑽研、敢創新,對於業務永遠不會厭倦。隊員們都說,徐教練腦袋上好像裝著“雷達”,國外泳壇的新技術新思路,他總能最先接收。

中國游泳近幾年成績提升很快,有人將其歸功於“請進來,走出去”戰略。徐國義卻堅持,一切仍要以我為主。“跟國際接軌,學習人家的科學方法,轉變訓練理念,路子是對的。但不能照搬照抄,而要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訓練,畢竟我們更瞭解自己的運動員。”

帶運動員第一是育人,對他們的人生負責,要對得起教練這個稱謂

徐國義平時不愛擺弄手機,除了接打電話,偶爾發發信息。不過,有一個微信群卻時刻牽動他的心,這個群叫“大家庭”,裡面是他的二十幾個“孩子”。

作為中國泳壇的“金牌夫妻檔”,徐國義、樓霞夫婦配合默契、分工明確。每次招生,樓霞從基層挑選出有潛力的好苗子,打好基礎後,繼而轉交到在國家隊任教的徐國義手中,從更高技術層面進行指導、訓練和提升。

當年,葉詩文這塊“璞玉”,就是被樓霞一眼看中領進門的。徐國義在她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培養出第一位奧運冠軍弟子。葉詩文永遠忘不了,徐教練每天10多個小時守在訓練館,她在水裡遊,教練在池邊飛奔,等訓練完,教練總會反覆叮嚀,“開空調,一定注意別感冒……”

“徐指導就是我們在游泳隊的爸爸”——不只是葉詩文,徐國義帶過的每一個弟子都有這樣的感覺。從他們十來歲進隊,徐國義就像“監護人”一樣,大到待人接物,小到吃飯睡覺,什麼都操心。

徐嘉餘剛進隊時,一度挺害怕,“教練的氣場太強了”。對訓練的較真,讓徐國義有著“嚴父”一面。不過,徐國義從不板著臉說教,也不會大聲責罵,而是耐心講道理,“隊員表現不好時,我允許他們犯錯,但不允許兩次跌倒同一條河裡”。

“努力的人才能成為天才,我會全力以赴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徐國義夫婦至今沒有要孩子,把組裡的隊員視為孩子,在教育和管理上言傳身教,讓他們學會勤奮、學會自律、學會誠信。“優秀的人太多了,我們一定要做卓越的人,人品也好,成績也好,都要爭取做到最好。”

孩子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讓徐國義感到自豪,但他只會“嘴硬”地稍加讚揚。“先學會做人其後做事,即便當上世界冠軍,也要有禮貌,要知道感恩。他們出名後,更要把心放回泳池裡。”徐嘉餘近幾年成了媒體寵兒,卻始終謙遜平和,正是徐國義給他打下的“烙印”。

“訓練之外多讀書、多學習,全方位培養自己。”徐國義鍾愛游泳,卻不會把弟子們“困”在泳池。葉詩文在他的鼓勵下,進入清華大學讀本科。“邊訓練邊學習是件非常磨鍊人的事情,我會一直陪著她。”經歷發育期、腳踝受傷的波折,曾經站在巔峰的葉詩文如今狀態下滑,但徐國義從未放棄希望,鼓勵她邁過這道坎兒,“只要她一天不離開泳池,我們就會共同去努力。”

教練的默默付出,隊員們看在眼裡、記在心間。“組裡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念想,用最好的成績去回報徐指導。”李朱濠說,在微信群裡大家會直呼“爸爸”“媽媽”。徐國義夫婦過生日時,無論退役離隊遠離家鄉,還是在隊裡訓練的“孩子”都會拿出照片寫滿祝福語,製作成照片牆。

“沒有徐教練,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每每提起師徒之間的這份親情,徐嘉餘總忍不住感慨,這是比金牌更寶貴的東西。看著從小帶大的得意門生一步步成長,徐國義感到非常欣慰,“帶運動員第一是育人,對他們的人生負責,要對得起教練這個稱謂。”

只要一天還在幹游泳,就永遠不會停止,永遠有下一個目標,永遠從零開始

天津全運會開幕式上,徐國義作為教練代表走到前臺宣誓,許多人才第一次看清這張面孔。20多年來,他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游泳事業,培養出為數眾多的冠軍。在弟子們收穫鮮花、掌聲與榮譽時,他始終低調地待在幕後,堅守著平靜而枯燥的教練生活。

“不要說為中國游泳奉獻,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願的。”對事業有追求、對游泳有情懷、對弟子有關愛,在徐國義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

2015年年底,徐國義被診斷出腦部腫瘤,為了不影響備戰里約奧運會,他一度對弟子們隱瞞了病情。入院手術治療後,游泳池畔聽不到“爸爸”的嘮叨,孩子們依然懂事地訓練,心裡卻空落落的。師徒連心,徐國義怎能不知?術後僅僅5個月,他拖著大病初癒的羸弱身體,毅然決定前往奧運一線,融入“大家庭”中。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人物小傳

徐國義,1970年出生,浙江寧波人。1982年進入泳壇,1993年退役。1994年至今,他在浙江隊和國家隊的教練崗位上培養出多位冠軍級游泳名將,如吳鵬、葉詩文、徐嘉餘、李朱濠等,人稱“金牌教練”。

游泳池邊,47歲的徐國義掐著秒錶,跟著隊員划水的頻率來回走著,時而喊出一個訓練口令,時而俯身拆解技術細節。這池碧水見證這些動作,已有23年。

蝶泳名將吳鵬、“金滿貫”得主葉詩文、仰泳世錦賽冠軍徐嘉餘、“希望之星”李朱濠……一個個游泳明星,就這樣在徐國義的指導下登上冠軍領獎臺。人們因此稱呼他“金牌教練”。

時光流轉,徐國義已然記不清多少次目送弟子摘金。直到天津全運會,他第一次牽著弟子的手登上領獎臺,將金牌含在嘴裡的那一刻,他笑了:“金牌是甜的”。

一句“甜的”,藏著多少苦痛與付出,恐怕只有徐國義最清楚,但他始終無怨無悔、甘之如飴,“游泳幾乎佔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喜歡這個事業,這輩子是離不開泳池了。”

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

2017年6月,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前最後一次外訓。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正值冬天,暴雨如注,露天泳池透著入骨的寒意。徐國義站在池邊,如同一尊雕塑,眼裡只有劈波斬浪的弟子。

那個挺立的身影,一直深深印在徐嘉餘的腦海中。當他在布達佩斯奪得中國第一個世錦賽男子仰泳冠軍後,一下領獎臺就迫不及待奔到徐國義身旁,將金牌掛在教練的脖子上。中國4種泳姿的“金牌拼圖”,終於補上了最後一塊。

徐國義卻沒有太激動,或許這一幕,早在他心裡無數次“預演”。23年前執起游泳教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正是為了一個最渴望的目標——讓中國游泳挺起腰桿來。

“我當運動員那會兒,最好成績是全國前三,連人家先進國家的女子選手都遊不過。退役後做了教練,自認為在游泳教學上還是有些辦法和經驗的。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徐國義說到做到,一猛子扎進泳池幹到現在。他的夫人樓霞經常打趣,老徐帶訓練時是“脫韁的野馬”,根本控制不住。

練游泳是個苦差事。以前有些教練只抓強度,靠大訓練量搏未來,徐國義卻更看重“節能”:“技術是第一位的,怎麼去減少阻力、怎麼遊得更流暢,只有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節省體能。一味抓強度,對運動員身體傷害太大了。”

對游泳項目規律的深入認識,讓徐國義逐漸形成一套獨到的訓練理念,挖掘了一批“潛力股”。

2008年,13歲的徐嘉餘拜師徐國義,從蝶泳改練仰泳。徐國義發現,這孩子肯練、聰明,把游泳當成樂趣,是個難得的好苗子。他從技術入手,一點點打磨徐嘉餘的划水、轉身、到邊的細節。弟子也爭氣,大大小小的冠軍,拿了不少。但從2015年後,徐嘉餘“漲成績”的速度慢了下來。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徐嘉餘 里約奧運會100米仰泳銀牌獲得者

弟子的成長瓶頸,徐國義一直用心琢磨。論仰泳技術,徐嘉餘幾乎做到泳壇最好,但偏瘦的體重和肌肉含量欠缺會影響划水和打水力量。於是,徐國義為弟子改了食譜,每天以牛排為主,半年增重了4公斤。這一改變,讓徐嘉餘的技術得以更完美髮揮,最終打破了中國男子仰泳的“天花板”。

技術為王、細節制勝,貫穿了徐國義的整個執教生涯。“幹一行愛一行,教練不能只跟著人家走,得有自己的本事。”徐國義愛動腦、好鑽研、敢創新,對於業務永遠不會厭倦。隊員們都說,徐教練腦袋上好像裝著“雷達”,國外泳壇的新技術新思路,他總能最先接收。

中國游泳近幾年成績提升很快,有人將其歸功於“請進來,走出去”戰略。徐國義卻堅持,一切仍要以我為主。“跟國際接軌,學習人家的科學方法,轉變訓練理念,路子是對的。但不能照搬照抄,而要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訓練,畢竟我們更瞭解自己的運動員。”

帶運動員第一是育人,對他們的人生負責,要對得起教練這個稱謂

徐國義平時不愛擺弄手機,除了接打電話,偶爾發發信息。不過,有一個微信群卻時刻牽動他的心,這個群叫“大家庭”,裡面是他的二十幾個“孩子”。

作為中國泳壇的“金牌夫妻檔”,徐國義、樓霞夫婦配合默契、分工明確。每次招生,樓霞從基層挑選出有潛力的好苗子,打好基礎後,繼而轉交到在國家隊任教的徐國義手中,從更高技術層面進行指導、訓練和提升。

當年,葉詩文這塊“璞玉”,就是被樓霞一眼看中領進門的。徐國義在她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培養出第一位奧運冠軍弟子。葉詩文永遠忘不了,徐教練每天10多個小時守在訓練館,她在水裡遊,教練在池邊飛奔,等訓練完,教練總會反覆叮嚀,“開空調,一定注意別感冒……”

“徐指導就是我們在游泳隊的爸爸”——不只是葉詩文,徐國義帶過的每一個弟子都有這樣的感覺。從他們十來歲進隊,徐國義就像“監護人”一樣,大到待人接物,小到吃飯睡覺,什麼都操心。

徐嘉餘剛進隊時,一度挺害怕,“教練的氣場太強了”。對訓練的較真,讓徐國義有著“嚴父”一面。不過,徐國義從不板著臉說教,也不會大聲責罵,而是耐心講道理,“隊員表現不好時,我允許他們犯錯,但不允許兩次跌倒同一條河裡”。

“努力的人才能成為天才,我會全力以赴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徐國義夫婦至今沒有要孩子,把組裡的隊員視為孩子,在教育和管理上言傳身教,讓他們學會勤奮、學會自律、學會誠信。“優秀的人太多了,我們一定要做卓越的人,人品也好,成績也好,都要爭取做到最好。”

孩子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讓徐國義感到自豪,但他只會“嘴硬”地稍加讚揚。“先學會做人其後做事,即便當上世界冠軍,也要有禮貌,要知道感恩。他們出名後,更要把心放回泳池裡。”徐嘉餘近幾年成了媒體寵兒,卻始終謙遜平和,正是徐國義給他打下的“烙印”。

“訓練之外多讀書、多學習,全方位培養自己。”徐國義鍾愛游泳,卻不會把弟子們“困”在泳池。葉詩文在他的鼓勵下,進入清華大學讀本科。“邊訓練邊學習是件非常磨鍊人的事情,我會一直陪著她。”經歷發育期、腳踝受傷的波折,曾經站在巔峰的葉詩文如今狀態下滑,但徐國義從未放棄希望,鼓勵她邁過這道坎兒,“只要她一天不離開泳池,我們就會共同去努力。”

教練的默默付出,隊員們看在眼裡、記在心間。“組裡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念想,用最好的成績去回報徐指導。”李朱濠說,在微信群裡大家會直呼“爸爸”“媽媽”。徐國義夫婦過生日時,無論退役離隊遠離家鄉,還是在隊裡訓練的“孩子”都會拿出照片寫滿祝福語,製作成照片牆。

“沒有徐教練,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每每提起師徒之間的這份親情,徐嘉餘總忍不住感慨,這是比金牌更寶貴的東西。看著從小帶大的得意門生一步步成長,徐國義感到非常欣慰,“帶運動員第一是育人,對他們的人生負責,要對得起教練這個稱謂。”

只要一天還在幹游泳,就永遠不會停止,永遠有下一個目標,永遠從零開始

天津全運會開幕式上,徐國義作為教練代表走到前臺宣誓,許多人才第一次看清這張面孔。20多年來,他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游泳事業,培養出為數眾多的冠軍。在弟子們收穫鮮花、掌聲與榮譽時,他始終低調地待在幕後,堅守著平靜而枯燥的教練生活。

“不要說為中國游泳奉獻,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願的。”對事業有追求、對游泳有情懷、對弟子有關愛,在徐國義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

2015年年底,徐國義被診斷出腦部腫瘤,為了不影響備戰里約奧運會,他一度對弟子們隱瞞了病情。入院手術治療後,游泳池畔聽不到“爸爸”的嘮叨,孩子們依然懂事地訓練,心裡卻空落落的。師徒連心,徐國義怎能不知?術後僅僅5個月,他拖著大病初癒的羸弱身體,毅然決定前往奧運一線,融入“大家庭”中。

一池水 一輩子——金牌教練徐國義

徐國義、樓霞夫婦,中國泳壇的“金牌夫妻檔”

“長途飛行很傷的。”看著教練從杭州輾轉跋涉三十幾個小時來到巴西,徐嘉餘既心疼又感動。徐國義的到來,給決戰前夕的隊員們帶來莫大的鼓舞和信心。里約奧運會,徐國義執教的7名隊員全部遊進決賽,徐嘉餘在100米仰泳決賽 中僅以0.34秒的微弱劣勢屈居亞軍,唯一的遺憾只差一枚奧運金牌。

“我敢說,4年後在東京,他們中肯定有人能夠站在最高領獎臺上。”徐國義的話語鏗鏘有力。病後義無反顧地迴歸教練崗位,在他心底始終充滿一股激情,“趁我身體還能承受的時候,我得多做些事情,用實際行動告訴弟子們,我都能如此快樂地享受著游泳,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就更沒理由放棄努力。”

游泳與學生,幾乎構成徐國義生命的全部,經他潛心培養的一個個新星,為中國泳壇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但對於家庭徐國義卻虧欠很多,他和樓霞是“裸婚”,長年把家安在隊裡,甚至沒時間出門旅遊。有人勸他別這麼投入,趁年輕享受生活,而他這麼回答:“只要一天還在幹游泳,就永遠不會停止,永遠有下一個目標,永遠從零開始。”

赤誠的熱愛、堅定的信念,足以產生強大的力量。隨著徐嘉餘、李朱濠等人逐漸邁入頂級選手之列,中國男子游泳愈發擁有與歐美強國叫板的希望。“正是有了徐國義這樣的好教練堅守在一線,時刻激勵著我們每一位運動員不斷拼搏,也讓很多父母和好苗子看到了希望,選擇了游泳。”游泳名將孫楊感慨。

如今的徐國義身體恢復不錯,依然“兩點一線”泡在訓練館,一頂棒球帽遮住了頭上長長的手術刀疤。“有這麼一大幫隊員在,你還有能力做事,為什麼要躺在床上?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幹體育。”在徐國義眼裡,幹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明年亞運會,後年世錦賽,最重要的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我還站在這裡,就是為了等到他們站上奧運領獎臺的那一刻。”望向泳池裡的弟子們,徐國義掐著秒錶,洪亮地高喊了一聲“預備”——對著自己,也向著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