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中原王朝與朝鮮長達六個世紀的宗藩關係就此在法律意義上終結。兩年之後,朝鮮王朝末代國王高宗李熙稱帝,建大韓帝國——這也是朝鮮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稱帝。缺少了傳統宗藩體系庇護的大韓帝國一心謀求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然而此時此情如何由得李熙獨善其身,清朝的地位馬上被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取代了。由此,大韓帝國建立伊始便立刻陷入了日本與俄國的爭奪中,最終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囊中。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中原王朝與朝鮮長達六個世紀的宗藩關係就此在法律意義上終結。兩年之後,朝鮮王朝末代國王高宗李熙稱帝,建大韓帝國——這也是朝鮮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稱帝。缺少了傳統宗藩體系庇護的大韓帝國一心謀求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然而此時此情如何由得李熙獨善其身,清朝的地位馬上被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取代了。由此,大韓帝國建立伊始便立刻陷入了日本與俄國的爭奪中,最終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囊中。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大韓帝國在日本的威逼下籤訂《第二次日韓協約》,並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依據條約在漢城設立統監府,掌握了大韓帝國的軍政大權。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大韓帝國與日本簽訂《日韓合併條約》,第一條赫然規定:“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讓於日本國皇帝陛下。”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中原王朝與朝鮮長達六個世紀的宗藩關係就此在法律意義上終結。兩年之後,朝鮮王朝末代國王高宗李熙稱帝,建大韓帝國——這也是朝鮮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稱帝。缺少了傳統宗藩體系庇護的大韓帝國一心謀求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然而此時此情如何由得李熙獨善其身,清朝的地位馬上被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取代了。由此,大韓帝國建立伊始便立刻陷入了日本與俄國的爭奪中,最終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囊中。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大韓帝國在日本的威逼下籤訂《第二次日韓協約》,並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依據條約在漢城設立統監府,掌握了大韓帝國的軍政大權。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大韓帝國與日本簽訂《日韓合併條約》,第一條赫然規定:“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讓於日本國皇帝陛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大韓帝國正式成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在朝鮮半島這片狹小的土地上,宗藩體系由此最終讓位於條約體系——或者說是殖民體系。而朝鮮國王在當上大韓皇帝不久便成為亡國奴,最終被毒殺身亡。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中原王朝與朝鮮長達六個世紀的宗藩關係就此在法律意義上終結。兩年之後,朝鮮王朝末代國王高宗李熙稱帝,建大韓帝國——這也是朝鮮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稱帝。缺少了傳統宗藩體系庇護的大韓帝國一心謀求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然而此時此情如何由得李熙獨善其身,清朝的地位馬上被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取代了。由此,大韓帝國建立伊始便立刻陷入了日本與俄國的爭奪中,最終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囊中。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大韓帝國在日本的威逼下籤訂《第二次日韓協約》,並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依據條約在漢城設立統監府,掌握了大韓帝國的軍政大權。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大韓帝國與日本簽訂《日韓合併條約》,第一條赫然規定:“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讓於日本國皇帝陛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大韓帝國正式成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在朝鮮半島這片狹小的土地上,宗藩體系由此最終讓位於條約體系——或者說是殖民體系。而朝鮮國王在當上大韓皇帝不久便成為亡國奴,最終被毒殺身亡。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宗藩體系中的宗主國清帝國尚不能獨存,更何況朝鮮這個藩屬國呢?唯曾經被朝鮮所輕視的日本以吞併朝鮮為基礎漸漸躋身於列強之林,並最終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戰略格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文 | 獬執事

作為宗藩體系中的重要成員,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稱臣朝貢正是其外交上“事大交鄰”原則的體現。“事大交鄰”是一種儒家色彩極其濃厚的外交策略,主要指小國面對大國時採取的自保方式。這四字源於《孟子·梁惠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整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顯然,中原王朝是“以大事小”的“樂天者”,而朝鮮則是“以小事大”的“畏天者”,後者的“天”完全可以指代“天朝”,這也正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自我認知。如果說“事大”是指侍奉中原王朝,那“交鄰”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鄰”,指的正是日本。在華夷秩序的眼界下,朝鮮同樣未曾將日本放在眼中——正如未曾將後金放在眼中一樣。所以這裡的“交鄰”無非是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正如朝鮮王朝祖訓所言:“北不失禮,南不失信。”從東北亞的地理環境來看,朝鮮半島地處中原與日本列島之間,但從中華文明的擴展範圍來看,朝鮮是“小中華”,而日本列島則幾近於化外之地,不足為道。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萬曆年間的壬辰戰爭讓朝鮮為這一份輕視吃盡了苦頭。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跨海東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最後在明朝軍隊的援助下才得以復國。只是讓朝鮮王室沒有想到的是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近三個世紀之後,日本軍隊再一次入侵了。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十世紀末的東亞,早已非舊時氣象。清朝在西方列強的逼近下漸入危機,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而國力大增。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求,日本向朝鮮提出了開放市場、擴大通商的要求。如前所述,日本在朝鮮“事大交鄰”的國際外交策略中僅僅佔據了有限的“交鄰”,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國書,自然不予理會。於是,蓄力已久的日本以決意以武力“開拓萬里之波濤”,一舉征服朝鮮。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1875年,清光緒元年,日本明治八年。這一年,日本海軍穿過江華海峽進攻朝鮮永宗鎮,並在大肆燒殺搶掠後撤離,史稱“雲揚號事件”。翌年,日本任命黑田清隆為全權辦理大臣帶兵至朝鮮談判,同時做好了全面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準備。當時的清帝國雖然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日漸傾頹,但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均在日本之上,如果悍然入侵朝鮮,那作為宗主國的清帝國會有什麼反應?壬辰戰爭殷鑑不遠,明治政府在猶豫中派使者前去北京試探清廷口風。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試探的結果令日本大為欣慰。清帝國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如此答覆:“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這一番答覆,基本斷送了清朝之於朝鮮的宗主地位,而日本由此相信“所謂宗屬國,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今後日本國政府在此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清朝不仁如此,但面對露出獠牙的日本,朝鮮依然不乏對清朝報有希望的官員,朝廷遂分裂為親清的“事大派”與親日的“開化派”。兩派之爭一方面是守舊派與維新派之爭,另一方面更牽涉到清與日本兩大帝國在朝鮮的勢力之爭。19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局在兩派的爭鬥下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劇目,而隨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帝國在日本海軍的進攻下一潰千里,朝鮮自然也在東亞動盪的歷史大變局中倒向日本。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帝國與日本簽約《馬關條約》,第一款便規定了朝鮮事務:“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中原王朝與朝鮮長達六個世紀的宗藩關係就此在法律意義上終結。兩年之後,朝鮮王朝末代國王高宗李熙稱帝,建大韓帝國——這也是朝鮮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稱帝。缺少了傳統宗藩體系庇護的大韓帝國一心謀求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然而此時此情如何由得李熙獨善其身,清朝的地位馬上被西方列強之一的俄國取代了。由此,大韓帝國建立伊始便立刻陷入了日本與俄國的爭奪中,最終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囊中。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大韓帝國在日本的威逼下籤訂《第二次日韓協約》,並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依據條約在漢城設立統監府,掌握了大韓帝國的軍政大權。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大韓帝國與日本簽訂《日韓合併條約》,第一條赫然規定:“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讓於日本國皇帝陛下。”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由此,大韓帝國正式成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在朝鮮半島這片狹小的土地上,宗藩體系由此最終讓位於條約體系——或者說是殖民體系。而朝鮮國王在當上大韓皇帝不久便成為亡國奴,最終被毒殺身亡。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宗藩體系中的宗主國清帝國尚不能獨存,更何況朝鮮這個藩屬國呢?唯曾經被朝鮮所輕視的日本以吞併朝鮮為基礎漸漸躋身於列強之林,並最終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戰略格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不願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憤而稱帝,十三年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