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吳振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社區信訪調解主任以來,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心繫民生、情暖百姓,為促進家庭和諧,構建穩定社區,做了大量的群眾來信來訪和矛盾調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一是細心接訪,力求社區和諧。

信訪工作是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述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信訪工作就是要承擔起這些任務,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社區,減輕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壓力。他總是能耐心的聽取群眾意見,向他們宣傳國家法律和的政策,深入細緻的做好性疏導工作,理順群眾激動的情緒,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涉訴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耐心調解,確保鄰里平安。

鄰里關係矛盾,看似一些瑣碎的小事,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如不能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她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利益,耐心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26號樓是個高工樓,入住以來一直沒有天然氣,居民為此多次找到相關部門和單位。最終,在街道黨委的積極協調下,天然氣公司施工隊伍進駐實施天然氣改造工程。但施工遇到了麻煩,3單元一樓的102的住戶剛剛結婚,如果在家裡接天然氣管線,就會在新吊的頂棚處打開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與樓上連接。新婚夫婦認為影響美觀,拒絕接通天然氣管線。這樣就導致樓上6戶居民家的天然氣無法開栓。住在5樓502的居民於鳳蘭是位空巢老人,其他單元的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非常方便,於鳳蘭老人很著急。為此,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覆到該住戶家做思想工作。主動找到這戶居民,登門拜訪,和該住戶談心、嘮家常。還和鄰居們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經過反覆的調解,由天然氣公司施工隊的隊長親自操作,由原來的需要在頂棚處開的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縮小到直徑為13釐米左右的圓形小窟窿。一樓的居民很滿意,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美觀。管線得到了順利的安裝。第二天,該單元的7戶居民和全樓49戶居民一起用上了煤氣。空巢老人於鳳蘭熱淚盈眶的握著社區調解員吳書記的手,“太感謝了,多虧了社區的幫忙啊,要不我這老太太可怎麼辦啊”。問題解決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

三是解除群眾困擾 確保社區穩定。

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書記關心居民的冷暖和安危不是掛在嘴上,講在會上,而是記在本上、跑在腿上。

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雷鋒社區17委、20委西鄰創業市場的20多家商戶,爭相播放喇叭,音量非常大,影響了社區居民正常休息,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睡眠。居民們曾多次向市場管理處的領導反映,無果後紛紛向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映此問題,表示如果不及時解決,就集體到區執法局上訪。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傾聽了他們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她一面安撫居民的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一面立即聯繫社區派出所公安燕利飛,請求燕利飛協助幫助解決。與民警燕利飛一起到市場對商戶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她的耐心解釋與宣傳,商戶們紛紛表示,不再爭相播放喇叭,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防止一起集體訪的事件發生,確保了社區的平安穩定,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四是救助特困人員,為其雪中送炭。

作為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裡,她不但要面對每一家每一戶,還要重點照顧那些特困家庭和特殊人員。

刑釋解教人員王某服刑中父母雙亡,刑滿釋放後因患上心臟病不能勞動。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馬上拿出200元錢為他暫時解決生活困難,又以最快的速度給他辦理了低保,王某為了感謝社區,利用在獄中學習的鍼灸給居民免費治療。

身患惡性盆腔腫瘤的高雪紅,由於沒有結婚,親屬又不在身邊,高雪紅對生活幾乎失去了信心。社區調解員吳振華得知後,便把照顧、幫扶高雪紅作為自己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其申辦低保、與樓院黨員家庭代辦員經常到家料理生活,做心理疏導,3次啟動社區“愛心基金”1500元,春節給高雪紅送去新襯衣。讓高雪紅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劉駐與愛人都是三級智力殘,雙方父母去世,二人開始了獨立生活,經常吵架,吳書記了解後,將其夫妻二人安置做清掃員,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為其買衣服、節日送去米、面、油,現在,他們加入“與愛同行”殘疾人志願者服務隊,每天在樓院內忙碌,生活有了樂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雷鋒社區先後榮獲市和諧社區創建先進社區、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吳振華本人也先後榮獲撫順市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特殊貢獻獎、市十佳小巷總理等榮譽稱號。如今,她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和靠山。街巷之間的平安喜樂、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小小社區,演繹出了和諧社會最具體最生動的畫面。

吳振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社區信訪調解主任以來,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心繫民生、情暖百姓,為促進家庭和諧,構建穩定社區,做了大量的群眾來信來訪和矛盾調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一是細心接訪,力求社區和諧。

信訪工作是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述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信訪工作就是要承擔起這些任務,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社區,減輕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壓力。他總是能耐心的聽取群眾意見,向他們宣傳國家法律和的政策,深入細緻的做好性疏導工作,理順群眾激動的情緒,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涉訴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耐心調解,確保鄰里平安。

鄰里關係矛盾,看似一些瑣碎的小事,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如不能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她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利益,耐心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26號樓是個高工樓,入住以來一直沒有天然氣,居民為此多次找到相關部門和單位。最終,在街道黨委的積極協調下,天然氣公司施工隊伍進駐實施天然氣改造工程。但施工遇到了麻煩,3單元一樓的102的住戶剛剛結婚,如果在家裡接天然氣管線,就會在新吊的頂棚處打開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與樓上連接。新婚夫婦認為影響美觀,拒絕接通天然氣管線。這樣就導致樓上6戶居民家的天然氣無法開栓。住在5樓502的居民於鳳蘭是位空巢老人,其他單元的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非常方便,於鳳蘭老人很著急。為此,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覆到該住戶家做思想工作。主動找到這戶居民,登門拜訪,和該住戶談心、嘮家常。還和鄰居們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經過反覆的調解,由天然氣公司施工隊的隊長親自操作,由原來的需要在頂棚處開的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縮小到直徑為13釐米左右的圓形小窟窿。一樓的居民很滿意,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美觀。管線得到了順利的安裝。第二天,該單元的7戶居民和全樓49戶居民一起用上了煤氣。空巢老人於鳳蘭熱淚盈眶的握著社區調解員吳書記的手,“太感謝了,多虧了社區的幫忙啊,要不我這老太太可怎麼辦啊”。問題解決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

三是解除群眾困擾 確保社區穩定。

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書記關心居民的冷暖和安危不是掛在嘴上,講在會上,而是記在本上、跑在腿上。

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雷鋒社區17委、20委西鄰創業市場的20多家商戶,爭相播放喇叭,音量非常大,影響了社區居民正常休息,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睡眠。居民們曾多次向市場管理處的領導反映,無果後紛紛向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映此問題,表示如果不及時解決,就集體到區執法局上訪。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傾聽了他們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她一面安撫居民的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一面立即聯繫社區派出所公安燕利飛,請求燕利飛協助幫助解決。與民警燕利飛一起到市場對商戶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她的耐心解釋與宣傳,商戶們紛紛表示,不再爭相播放喇叭,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防止一起集體訪的事件發生,確保了社區的平安穩定,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四是救助特困人員,為其雪中送炭。

作為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裡,她不但要面對每一家每一戶,還要重點照顧那些特困家庭和特殊人員。

刑釋解教人員王某服刑中父母雙亡,刑滿釋放後因患上心臟病不能勞動。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馬上拿出200元錢為他暫時解決生活困難,又以最快的速度給他辦理了低保,王某為了感謝社區,利用在獄中學習的鍼灸給居民免費治療。

身患惡性盆腔腫瘤的高雪紅,由於沒有結婚,親屬又不在身邊,高雪紅對生活幾乎失去了信心。社區調解員吳振華得知後,便把照顧、幫扶高雪紅作為自己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其申辦低保、與樓院黨員家庭代辦員經常到家料理生活,做心理疏導,3次啟動社區“愛心基金”1500元,春節給高雪紅送去新襯衣。讓高雪紅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劉駐與愛人都是三級智力殘,雙方父母去世,二人開始了獨立生活,經常吵架,吳書記了解後,將其夫妻二人安置做清掃員,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為其買衣服、節日送去米、面、油,現在,他們加入“與愛同行”殘疾人志願者服務隊,每天在樓院內忙碌,生活有了樂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雷鋒社區先後榮獲市和諧社區創建先進社區、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吳振華本人也先後榮獲撫順市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特殊貢獻獎、市十佳小巷總理等榮譽稱號。如今,她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和靠山。街巷之間的平安喜樂、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小小社區,演繹出了和諧社會最具體最生動的畫面。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吳振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社區信訪調解主任以來,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心繫民生、情暖百姓,為促進家庭和諧,構建穩定社區,做了大量的群眾來信來訪和矛盾調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一是細心接訪,力求社區和諧。

信訪工作是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述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信訪工作就是要承擔起這些任務,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社區,減輕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壓力。他總是能耐心的聽取群眾意見,向他們宣傳國家法律和的政策,深入細緻的做好性疏導工作,理順群眾激動的情緒,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涉訴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耐心調解,確保鄰里平安。

鄰里關係矛盾,看似一些瑣碎的小事,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如不能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她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利益,耐心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26號樓是個高工樓,入住以來一直沒有天然氣,居民為此多次找到相關部門和單位。最終,在街道黨委的積極協調下,天然氣公司施工隊伍進駐實施天然氣改造工程。但施工遇到了麻煩,3單元一樓的102的住戶剛剛結婚,如果在家裡接天然氣管線,就會在新吊的頂棚處打開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與樓上連接。新婚夫婦認為影響美觀,拒絕接通天然氣管線。這樣就導致樓上6戶居民家的天然氣無法開栓。住在5樓502的居民於鳳蘭是位空巢老人,其他單元的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非常方便,於鳳蘭老人很著急。為此,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覆到該住戶家做思想工作。主動找到這戶居民,登門拜訪,和該住戶談心、嘮家常。還和鄰居們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經過反覆的調解,由天然氣公司施工隊的隊長親自操作,由原來的需要在頂棚處開的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縮小到直徑為13釐米左右的圓形小窟窿。一樓的居民很滿意,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美觀。管線得到了順利的安裝。第二天,該單元的7戶居民和全樓49戶居民一起用上了煤氣。空巢老人於鳳蘭熱淚盈眶的握著社區調解員吳書記的手,“太感謝了,多虧了社區的幫忙啊,要不我這老太太可怎麼辦啊”。問題解決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

三是解除群眾困擾 確保社區穩定。

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書記關心居民的冷暖和安危不是掛在嘴上,講在會上,而是記在本上、跑在腿上。

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雷鋒社區17委、20委西鄰創業市場的20多家商戶,爭相播放喇叭,音量非常大,影響了社區居民正常休息,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睡眠。居民們曾多次向市場管理處的領導反映,無果後紛紛向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映此問題,表示如果不及時解決,就集體到區執法局上訪。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傾聽了他們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她一面安撫居民的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一面立即聯繫社區派出所公安燕利飛,請求燕利飛協助幫助解決。與民警燕利飛一起到市場對商戶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她的耐心解釋與宣傳,商戶們紛紛表示,不再爭相播放喇叭,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防止一起集體訪的事件發生,確保了社區的平安穩定,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四是救助特困人員,為其雪中送炭。

作為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裡,她不但要面對每一家每一戶,還要重點照顧那些特困家庭和特殊人員。

刑釋解教人員王某服刑中父母雙亡,刑滿釋放後因患上心臟病不能勞動。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馬上拿出200元錢為他暫時解決生活困難,又以最快的速度給他辦理了低保,王某為了感謝社區,利用在獄中學習的鍼灸給居民免費治療。

身患惡性盆腔腫瘤的高雪紅,由於沒有結婚,親屬又不在身邊,高雪紅對生活幾乎失去了信心。社區調解員吳振華得知後,便把照顧、幫扶高雪紅作為自己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其申辦低保、與樓院黨員家庭代辦員經常到家料理生活,做心理疏導,3次啟動社區“愛心基金”1500元,春節給高雪紅送去新襯衣。讓高雪紅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劉駐與愛人都是三級智力殘,雙方父母去世,二人開始了獨立生活,經常吵架,吳書記了解後,將其夫妻二人安置做清掃員,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為其買衣服、節日送去米、面、油,現在,他們加入“與愛同行”殘疾人志願者服務隊,每天在樓院內忙碌,生活有了樂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雷鋒社區先後榮獲市和諧社區創建先進社區、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吳振華本人也先後榮獲撫順市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特殊貢獻獎、市十佳小巷總理等榮譽稱號。如今,她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和靠山。街巷之間的平安喜樂、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小小社區,演繹出了和諧社會最具體最生動的畫面。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吳振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社區信訪調解主任以來,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心繫民生、情暖百姓,為促進家庭和諧,構建穩定社區,做了大量的群眾來信來訪和矛盾調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一是細心接訪,力求社區和諧。

信訪工作是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述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信訪工作就是要承擔起這些任務,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社區,減輕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壓力。他總是能耐心的聽取群眾意見,向他們宣傳國家法律和的政策,深入細緻的做好性疏導工作,理順群眾激動的情緒,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涉訴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耐心調解,確保鄰里平安。

鄰里關係矛盾,看似一些瑣碎的小事,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如不能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她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利益,耐心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26號樓是個高工樓,入住以來一直沒有天然氣,居民為此多次找到相關部門和單位。最終,在街道黨委的積極協調下,天然氣公司施工隊伍進駐實施天然氣改造工程。但施工遇到了麻煩,3單元一樓的102的住戶剛剛結婚,如果在家裡接天然氣管線,就會在新吊的頂棚處打開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與樓上連接。新婚夫婦認為影響美觀,拒絕接通天然氣管線。這樣就導致樓上6戶居民家的天然氣無法開栓。住在5樓502的居民於鳳蘭是位空巢老人,其他單元的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非常方便,於鳳蘭老人很著急。為此,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覆到該住戶家做思想工作。主動找到這戶居民,登門拜訪,和該住戶談心、嘮家常。還和鄰居們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經過反覆的調解,由天然氣公司施工隊的隊長親自操作,由原來的需要在頂棚處開的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縮小到直徑為13釐米左右的圓形小窟窿。一樓的居民很滿意,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美觀。管線得到了順利的安裝。第二天,該單元的7戶居民和全樓49戶居民一起用上了煤氣。空巢老人於鳳蘭熱淚盈眶的握著社區調解員吳書記的手,“太感謝了,多虧了社區的幫忙啊,要不我這老太太可怎麼辦啊”。問題解決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

三是解除群眾困擾 確保社區穩定。

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書記關心居民的冷暖和安危不是掛在嘴上,講在會上,而是記在本上、跑在腿上。

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雷鋒社區17委、20委西鄰創業市場的20多家商戶,爭相播放喇叭,音量非常大,影響了社區居民正常休息,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睡眠。居民們曾多次向市場管理處的領導反映,無果後紛紛向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映此問題,表示如果不及時解決,就集體到區執法局上訪。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傾聽了他們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她一面安撫居民的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一面立即聯繫社區派出所公安燕利飛,請求燕利飛協助幫助解決。與民警燕利飛一起到市場對商戶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她的耐心解釋與宣傳,商戶們紛紛表示,不再爭相播放喇叭,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防止一起集體訪的事件發生,確保了社區的平安穩定,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四是救助特困人員,為其雪中送炭。

作為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裡,她不但要面對每一家每一戶,還要重點照顧那些特困家庭和特殊人員。

刑釋解教人員王某服刑中父母雙亡,刑滿釋放後因患上心臟病不能勞動。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馬上拿出200元錢為他暫時解決生活困難,又以最快的速度給他辦理了低保,王某為了感謝社區,利用在獄中學習的鍼灸給居民免費治療。

身患惡性盆腔腫瘤的高雪紅,由於沒有結婚,親屬又不在身邊,高雪紅對生活幾乎失去了信心。社區調解員吳振華得知後,便把照顧、幫扶高雪紅作為自己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其申辦低保、與樓院黨員家庭代辦員經常到家料理生活,做心理疏導,3次啟動社區“愛心基金”1500元,春節給高雪紅送去新襯衣。讓高雪紅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劉駐與愛人都是三級智力殘,雙方父母去世,二人開始了獨立生活,經常吵架,吳書記了解後,將其夫妻二人安置做清掃員,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為其買衣服、節日送去米、面、油,現在,他們加入“與愛同行”殘疾人志願者服務隊,每天在樓院內忙碌,生活有了樂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雷鋒社區先後榮獲市和諧社區創建先進社區、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吳振華本人也先後榮獲撫順市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特殊貢獻獎、市十佳小巷總理等榮譽稱號。如今,她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和靠山。街巷之間的平安喜樂、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小小社區,演繹出了和諧社會最具體最生動的畫面。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吳振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社區信訪調解主任以來,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心繫民生、情暖百姓,為促進家庭和諧,構建穩定社區,做了大量的群眾來信來訪和矛盾調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一是細心接訪,力求社區和諧。

信訪工作是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述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信訪工作就是要承擔起這些任務,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社區,減輕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壓力。他總是能耐心的聽取群眾意見,向他們宣傳國家法律和的政策,深入細緻的做好性疏導工作,理順群眾激動的情緒,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涉訴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耐心調解,確保鄰里平安。

鄰里關係矛盾,看似一些瑣碎的小事,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如不能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她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利益,耐心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26號樓是個高工樓,入住以來一直沒有天然氣,居民為此多次找到相關部門和單位。最終,在街道黨委的積極協調下,天然氣公司施工隊伍進駐實施天然氣改造工程。但施工遇到了麻煩,3單元一樓的102的住戶剛剛結婚,如果在家裡接天然氣管線,就會在新吊的頂棚處打開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與樓上連接。新婚夫婦認為影響美觀,拒絕接通天然氣管線。這樣就導致樓上6戶居民家的天然氣無法開栓。住在5樓502的居民於鳳蘭是位空巢老人,其他單元的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非常方便,於鳳蘭老人很著急。為此,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覆到該住戶家做思想工作。主動找到這戶居民,登門拜訪,和該住戶談心、嘮家常。還和鄰居們一起做其思想工作。經過反覆的調解,由天然氣公司施工隊的隊長親自操作,由原來的需要在頂棚處開的直徑30釐米至40釐米的圓形窟窿,縮小到直徑為13釐米左右的圓形小窟窿。一樓的居民很滿意,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美觀。管線得到了順利的安裝。第二天,該單元的7戶居民和全樓49戶居民一起用上了煤氣。空巢老人於鳳蘭熱淚盈眶的握著社區調解員吳書記的手,“太感謝了,多虧了社區的幫忙啊,要不我這老太太可怎麼辦啊”。問題解決後,老百姓們拍手稱快。

三是解除群眾困擾 確保社區穩定。

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書記關心居民的冷暖和安危不是掛在嘴上,講在會上,而是記在本上、跑在腿上。

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雷鋒社區17委、20委西鄰創業市場的20多家商戶,爭相播放喇叭,音量非常大,影響了社區居民正常休息,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睡眠。居民們曾多次向市場管理處的領導反映,無果後紛紛向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反映此問題,表示如果不及時解決,就集體到區執法局上訪。社區調解員吳振華書記傾聽了他們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她一面安撫居民的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一面立即聯繫社區派出所公安燕利飛,請求燕利飛協助幫助解決。與民警燕利飛一起到市場對商戶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她的耐心解釋與宣傳,商戶們紛紛表示,不再爭相播放喇叭,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防止一起集體訪的事件發生,確保了社區的平安穩定,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四是救助特困人員,為其雪中送炭。

作為社區信訪調解主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裡,她不但要面對每一家每一戶,還要重點照顧那些特困家庭和特殊人員。

刑釋解教人員王某服刑中父母雙亡,刑滿釋放後因患上心臟病不能勞動。信訪調解主任吳振華馬上拿出200元錢為他暫時解決生活困難,又以最快的速度給他辦理了低保,王某為了感謝社區,利用在獄中學習的鍼灸給居民免費治療。

身患惡性盆腔腫瘤的高雪紅,由於沒有結婚,親屬又不在身邊,高雪紅對生活幾乎失去了信心。社區調解員吳振華得知後,便把照顧、幫扶高雪紅作為自己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其申辦低保、與樓院黨員家庭代辦員經常到家料理生活,做心理疏導,3次啟動社區“愛心基金”1500元,春節給高雪紅送去新襯衣。讓高雪紅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劉駐與愛人都是三級智力殘,雙方父母去世,二人開始了獨立生活,經常吵架,吳書記了解後,將其夫妻二人安置做清掃員,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為其買衣服、節日送去米、面、油,現在,他們加入“與愛同行”殘疾人志願者服務隊,每天在樓院內忙碌,生活有了樂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雷鋒社區先後榮獲市和諧社區創建先進社區、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吳振華本人也先後榮獲撫順市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特殊貢獻獎、市十佳小巷總理等榮譽稱號。如今,她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和靠山。街巷之間的平安喜樂、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小小社區,演繹出了和諧社會最具體最生動的畫面。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我在基層做信訪——愛的使者 情浸社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