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白水縣:夏商時,日彭衙邑。後滅於戎,西周末,為彭戲。春秋時,設彭衙邑,秦孝公十二年設立白水縣,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2. 蒲城縣: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魏,後隸秦。秦孝公置重泉縣,北魏廢重泉設南白水縣,西魏更名為蒲城縣,唐改名奉先縣,宋複名蒲城縣至今,因縣境內有蒲池而得名。

3. 韓城縣(韓城市):西周為韓國及樑國。春秋間晉滅韓。後秦滅樑為少樑邑,戰國屬魏,後屬秦。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樑名為夏陽,後置縣。王莽始建國改冀亭縣,東漢建武元年複名夏陽縣,隋初廢夏陽縣入命郃陽縣。因此地春秋時的韓國故地,縣西有韓原,隋開皇十八年始置韓城縣,五代改為韓原縣,唐同光四年複名韓城縣,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白水縣:夏商時,日彭衙邑。後滅於戎,西周末,為彭戲。春秋時,設彭衙邑,秦孝公十二年設立白水縣,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2. 蒲城縣: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魏,後隸秦。秦孝公置重泉縣,北魏廢重泉設南白水縣,西魏更名為蒲城縣,唐改名奉先縣,宋複名蒲城縣至今,因縣境內有蒲池而得名。

3. 韓城縣(韓城市):西周為韓國及樑國。春秋間晉滅韓。後秦滅樑為少樑邑,戰國屬魏,後屬秦。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樑名為夏陽,後置縣。王莽始建國改冀亭縣,東漢建武元年複名夏陽縣,隋初廢夏陽縣入命郃陽縣。因此地春秋時的韓國故地,縣西有韓原,隋開皇十八年始置韓城縣,五代改為韓原縣,唐同光四年複名韓城縣,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大荔縣:夏朝神農氏後裔這裡就建向國,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晉武帝時更名為大荔縣。西魏改為同州,唐乾元三年復同州。元朝以後改縣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同州為府,後又置為大荔縣。

5. 華縣(華州區):西周時鄭桓公封地,築有鄭邑,秦設鄭縣,城南有小華山,城東有華山,北魏設華山郡,唐至清代沿用華州,1913年設立華縣。2015年10月撤銷華縣,設立渭南市華州區。

6. 華陰縣(華陰市):縣城在華山北面,所以,叫華陰縣。春秋晉置陰晉邑,秦惠文王六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取“寧靖秦疆”之意。漢高祖八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改為華陰縣。1990年12月撤縣設市。

7. 潼關縣:潼關古為姚林塞,東漢未年設關,因山上流下來的潼洛河經過過關城旁,所以稱潼關。明洪武九年設立潼關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設立潼關縣。乾隆十二年設潼關衛,1913年改為潼關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白水縣:夏商時,日彭衙邑。後滅於戎,西周末,為彭戲。春秋時,設彭衙邑,秦孝公十二年設立白水縣,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2. 蒲城縣: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魏,後隸秦。秦孝公置重泉縣,北魏廢重泉設南白水縣,西魏更名為蒲城縣,唐改名奉先縣,宋複名蒲城縣至今,因縣境內有蒲池而得名。

3. 韓城縣(韓城市):西周為韓國及樑國。春秋間晉滅韓。後秦滅樑為少樑邑,戰國屬魏,後屬秦。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樑名為夏陽,後置縣。王莽始建國改冀亭縣,東漢建武元年複名夏陽縣,隋初廢夏陽縣入命郃陽縣。因此地春秋時的韓國故地,縣西有韓原,隋開皇十八年始置韓城縣,五代改為韓原縣,唐同光四年複名韓城縣,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大荔縣:夏朝神農氏後裔這裡就建向國,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晉武帝時更名為大荔縣。西魏改為同州,唐乾元三年復同州。元朝以後改縣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同州為府,後又置為大荔縣。

5. 華縣(華州區):西周時鄭桓公封地,築有鄭邑,秦設鄭縣,城南有小華山,城東有華山,北魏設華山郡,唐至清代沿用華州,1913年設立華縣。2015年10月撤銷華縣,設立渭南市華州區。

6. 華陰縣(華陰市):縣城在華山北面,所以,叫華陰縣。春秋晉置陰晉邑,秦惠文王六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取“寧靖秦疆”之意。漢高祖八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改為華陰縣。1990年12月撤縣設市。

7. 潼關縣:潼關古為姚林塞,東漢未年設關,因山上流下來的潼洛河經過過關城旁,所以稱潼關。明洪武九年設立潼關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設立潼關縣。乾隆十二年設潼關衛,1913年改為潼關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富平縣:秦代為頻陽縣,漢初在寧夏吳忠附近設富平縣,三國時期,魏國遷富平縣於甘肅慶陽縣,西晉又遷到頻陽縣。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唐朝為美原縣,元朝中統五年(公元1264年)復設富平縣。

9. 合陽縣:原名郃陽縣,戰國魏文侯十七年於洽水北岸(今洽川鎮莘裡村)築城,取名“合陽城”。秦朝設合陽縣,漢景帝二年因縣在郃水邊始設“郃陽縣”,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

10 澄城縣:春秋時期晉國設置徵邑,西漢設徵縣,徵、澄二字音近,後來訛徵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設為澄城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白水縣:夏商時,日彭衙邑。後滅於戎,西周末,為彭戲。春秋時,設彭衙邑,秦孝公十二年設立白水縣,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2. 蒲城縣: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魏,後隸秦。秦孝公置重泉縣,北魏廢重泉設南白水縣,西魏更名為蒲城縣,唐改名奉先縣,宋複名蒲城縣至今,因縣境內有蒲池而得名。

3. 韓城縣(韓城市):西周為韓國及樑國。春秋間晉滅韓。後秦滅樑為少樑邑,戰國屬魏,後屬秦。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樑名為夏陽,後置縣。王莽始建國改冀亭縣,東漢建武元年複名夏陽縣,隋初廢夏陽縣入命郃陽縣。因此地春秋時的韓國故地,縣西有韓原,隋開皇十八年始置韓城縣,五代改為韓原縣,唐同光四年複名韓城縣,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大荔縣:夏朝神農氏後裔這裡就建向國,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晉武帝時更名為大荔縣。西魏改為同州,唐乾元三年復同州。元朝以後改縣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同州為府,後又置為大荔縣。

5. 華縣(華州區):西周時鄭桓公封地,築有鄭邑,秦設鄭縣,城南有小華山,城東有華山,北魏設華山郡,唐至清代沿用華州,1913年設立華縣。2015年10月撤銷華縣,設立渭南市華州區。

6. 華陰縣(華陰市):縣城在華山北面,所以,叫華陰縣。春秋晉置陰晉邑,秦惠文王六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取“寧靖秦疆”之意。漢高祖八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改為華陰縣。1990年12月撤縣設市。

7. 潼關縣:潼關古為姚林塞,東漢未年設關,因山上流下來的潼洛河經過過關城旁,所以稱潼關。明洪武九年設立潼關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設立潼關縣。乾隆十二年設潼關衛,1913年改為潼關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富平縣:秦代為頻陽縣,漢初在寧夏吳忠附近設富平縣,三國時期,魏國遷富平縣於甘肅慶陽縣,西晉又遷到頻陽縣。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唐朝為美原縣,元朝中統五年(公元1264年)復設富平縣。

9. 合陽縣:原名郃陽縣,戰國魏文侯十七年於洽水北岸(今洽川鎮莘裡村)築城,取名“合陽城”。秦朝設合陽縣,漢景帝二年因縣在郃水邊始設“郃陽縣”,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

10 澄城縣:春秋時期晉國設置徵邑,西漢設徵縣,徵、澄二字音近,後來訛徵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設為澄城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銅川:前秦符堅永興元年設銅官護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6年)設立銅官縣,因縣境內有銅官川而得名。北周改為同官縣。後因軍事上“同官”與“潼關”混淆,1946年,民國政府改同官為銅川縣,1958年改為銅川市。

1.耀縣(耀州區):夏商時期稱華原國,漢景帝二年,始置祋祤縣,唐武德元年設宜州,治華原。垂拱二年為避武則天祖諱改華原為永安縣。唐天佑元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因縣境內有寶鑑山,遇豐年山中光耀明如鏡旋改耀州,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州立縣。,2002年10月撤縣設區。

2. 宜君縣:東晉苻秦永興二年,在今耀縣沮水河設宜君護軍,因沮河水原名宜君水而得名於故城設宜君護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始置宜君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陝西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散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在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5市40古縣。關中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長安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戶縣(鄠邑區):原名鄠縣,為夏代有扈氏居地,故稱“扈邑”,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hu)邑”為“鄠(hu)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hu)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

2.周至縣:原名盩厔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1964年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長安縣】

3.長安縣(長安區):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嶠為長安君,此為封地,漢取“長治久安”之意,漢西晉稱杜城縣,以後稱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為長安區。

4.藍田縣:秦獻公6年設藍田縣,藍田縣以盛產“藍田玉”而天下有名。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成中國四大名玉,傳說為女媧補天的“五彩石”落地而成,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可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藍田玉所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臨潼縣(臨潼區):西周時為驪戎部落所在地,秦時為驪邑,漢設新豐縣,唐改朝應縣,宋祥符八年改稱臨潼縣,因縣東有潼水,縣西有臨水,故稱臨潼縣。

6. 高陵縣(高陵區):春秋時,因縣東有高陵邑,秦孝公設高陵縣。清光緒《高陵縣續志》則說:“高陵,是秦朝的一個縣名。縣南有奉政塬,高四五丈,古代稱大土山為陵,高陵之名由此而來。”明《高陵縣誌》記載:延幾百裡,高者四五丈,涇渭之水不能侵,故自周漢隋唐王侯將相多葬於此,又名:降駕塬"。2014年設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唐至德二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現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這兩位神童後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鳳翔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漢時設雍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唐至德二年設鳳翔郡,金代設鳳翔縣

2. 岐山縣: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因縣境內有岐山,隋開皇16年始設岐山縣。

3. 扶風縣:漢代在長安設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輔管理關中地區,當時的右扶風管理咸陽以西21縣,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後改扶風郡,唐貞觀八年始設扶風縣。

4.眉縣:古稱"眉塢",原名郿縣,秦朝設縣,郿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眉縣。

5.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魏恭帝元年設隴州,辛亥革命後廢州留縣。

6.千陽縣: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原名汧陽縣,因汧水得名。北周設汧陽縣,汧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千陽縣。

7.麟遊縣:相傳隋義寧元年,因仁壽宮中出現白麒麟四處祥遊而更名為麟遊。隋恭帝義寧元年始設麟遊縣。

8.鳳縣:鳳縣古稱"鳳州",始建於秦朝,為古道縣,北魏為樑泉縣,明洪武七年改為鳳縣,因境內有鳳凰山、鳳凰嶺而得名。

9.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建國後1953年劃寶雞、岐山、眉縣、留壩、洋縣、佛平、鳳縣部分地區設太白區,1961年改為太白縣。

10.寶雞縣(陳倉區):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周初今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唐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2003年寶雞縣升格為寶雞市陳倉區。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咸陽:古代將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稱為“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咸陽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1.禮泉縣:原名醴泉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境內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為醴泉縣。醴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禮泉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2. 彬縣:原名邠縣。相傳在夏朝時,屬雍州。商初,公劉率族人建立豳國。西周時,豳地屬王畿;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西魏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1913年改為邠縣。邠字生闢且專用,1964年改為彬縣。

3. 旬邑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西晉改名邠邑縣,後設三水縣,1914年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改為栒邑縣,因縣北有栒邑塬,盛產栒木而定為栒邑縣。栒字生闢,1964年改為旬邑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興平縣(興平市):周懿王二年國都由鎬京遷到興平城南的南佐村,漢高祖三年始置槐裡縣,隋名始平縣,景龍二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親吐蕃至此改名金城縣,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有功故於肅宗至德二年以該軍之名改名為興平縣,取興唐平叛之意,興平縣名沿襲至今。1993年撤縣建市設興平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5. 乾縣: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因唐高宗的墳墓乾陵在縣境內,唐文明元年分好峙、禮泉置奉天縣,唐乾寧二年升為乾州,因乾州在長安西北,八卦中為乾卦方向,故叫乾縣。唐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6. 永壽縣:永壽縣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設廣壽縣,因廣壽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改為永壽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7 .長武縣:漢代屬淺水縣地,隋朝在這裡築武城,唐朝設長武鎮,取“長用武”之意,宋真宗鹹平二年始置長武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 淳化縣:商代為妘氏國。西周屬豳國。秦朝為雲陽縣,縣北有甘泉宮是秦、漢時著名的離宮,宋朝淳化四年在梨園鎮設縣,以年號為縣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9. 涇陽縣:東周此地為犬戎佔據;後屬秦國,其中前424~前415年為秦國國都。戰國晚期秦置涇陽縣。因在涇水之陽而得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0. 三原縣: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因縣境內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設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設三原縣沿襲至今。

11. 武功縣:秦朝在眉縣境內,因武功山、武功水(石頭河)得名,武功縣為周邰邑,秦朝為邰縣,東漢時遷武功縣到邰縣,仍為武功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渭南:渭城之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縣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時仍沿用此名。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1. 白水縣:夏商時,日彭衙邑。後滅於戎,西周末,為彭戲。春秋時,設彭衙邑,秦孝公十二年設立白水縣,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2. 蒲城縣: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魏,後隸秦。秦孝公置重泉縣,北魏廢重泉設南白水縣,西魏更名為蒲城縣,唐改名奉先縣,宋複名蒲城縣至今,因縣境內有蒲池而得名。

3. 韓城縣(韓城市):西周為韓國及樑國。春秋間晉滅韓。後秦滅樑為少樑邑,戰國屬魏,後屬秦。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樑名為夏陽,後置縣。王莽始建國改冀亭縣,東漢建武元年複名夏陽縣,隋初廢夏陽縣入命郃陽縣。因此地春秋時的韓國故地,縣西有韓原,隋開皇十八年始置韓城縣,五代改為韓原縣,唐同光四年複名韓城縣,沿用至今。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4. 大荔縣:夏朝神農氏後裔這裡就建向國,商周時期,大荔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地,春秋時少數民族沿洛河進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國。秦厲公二十六年秦伐大荔,設臨晉縣。晉武帝時更名為大荔縣。西魏改為同州,唐乾元三年復同州。元朝以後改縣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同州為府,後又置為大荔縣。

5. 華縣(華州區):西周時鄭桓公封地,築有鄭邑,秦設鄭縣,城南有小華山,城東有華山,北魏設華山郡,唐至清代沿用華州,1913年設立華縣。2015年10月撤銷華縣,設立渭南市華州區。

6. 華陰縣(華陰市):縣城在華山北面,所以,叫華陰縣。春秋晉置陰晉邑,秦惠文王六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取“寧靖秦疆”之意。漢高祖八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改為華陰縣。1990年12月撤縣設市。

7. 潼關縣:潼關古為姚林塞,東漢未年設關,因山上流下來的潼洛河經過過關城旁,所以稱潼關。明洪武九年設立潼關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設立潼關縣。乾隆十二年設潼關衛,1913年改為潼關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8. 富平縣:秦代為頻陽縣,漢初在寧夏吳忠附近設富平縣,三國時期,魏國遷富平縣於甘肅慶陽縣,西晉又遷到頻陽縣。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唐朝為美原縣,元朝中統五年(公元1264年)復設富平縣。

9. 合陽縣:原名郃陽縣,戰國魏文侯十七年於洽水北岸(今洽川鎮莘裡村)築城,取名“合陽城”。秦朝設合陽縣,漢景帝二年因縣在郃水邊始設“郃陽縣”,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

10 澄城縣:春秋時期晉國設置徵邑,西漢設徵縣,徵、澄二字音近,後來訛徵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設為澄城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銅川:前秦符堅永興元年設銅官護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6年)設立銅官縣,因縣境內有銅官川而得名。北周改為同官縣。後因軍事上“同官”與“潼關”混淆,1946年,民國政府改同官為銅川縣,1958年改為銅川市。

1.耀縣(耀州區):夏商時期稱華原國,漢景帝二年,始置祋祤縣,唐武德元年設宜州,治華原。垂拱二年為避武則天祖諱改華原為永安縣。唐天佑元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因縣境內有寶鑑山,遇豐年山中光耀明如鏡旋改耀州,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州立縣。,2002年10月撤縣設區。

2. 宜君縣:東晉苻秦永興二年,在今耀縣沮水河設宜君護軍,因沮河水原名宜君水而得名於故城設宜君護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始置宜君縣。

“陝西關中”5市40縣來歷!看看你們縣是怎麼來的?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豐鎬遺子/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