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專業畢業生嫌國企錢太少 轉行成“製毒師”被抓

桂林兩名化學專業畢業的男子,經過約一年的反覆試驗,讓自己變成了“製毒師”,平均3-4天生產出一批K粉成品,每月累計制、販毒數量達50公斤……

1 群眾舉報製毒窩點

2017年3月,有群眾向桂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舉報稱,在象山區萬福路藏著一個製毒窩點,禁毒支隊與象山分局成立專案組隨即展開調查。

偵查員經過多日蹲守發現,每間隔約4天就有男子開著無牌的三輪車或電動車,神祕地帶著瓶瓶罐罐進出。

化學專業畢業生嫌國企錢太少 轉行成“製毒師”被抓

▲位於象山區萬福路一偏僻山腳下工棚裡的製毒窩點。(桂林警方供圖)

經過幾個月的偵查,民警摸清了這個在臨桂、象山兩區制、販毒團伙的人員及製毒流程。5月,民警查獲了該團伙生產的K粉流向,抓獲了三名下線銷售涉毒嫌疑人,繳獲K粉2300克。

2 化學本科畢業生試驗1年製毒

根據民警掌握的線索,該製毒團伙的核心人物已浮出水面。全州人阿強,今年33歲,在一家國企開起重機,這份正規工作他覺得錢太少。總想著找點來錢快的事做,化學不錯的他動起了制販毒的壞心思。

2015年,他認識了桂林一所高校化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阿龍。28歲的阿龍是蒼梧人,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靠著倒賣一些化學原料為生,兩人一拍即合走上了制販毒的不歸路。

化學專業畢業生嫌國企錢太少 轉行成“製毒師”被抓

▲嫌疑人在臨桂區一出租房裡進行K粉成品加工。(桂林警方供圖)

據瞭解,為了不引起警方的注意,阿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從非管制類化學品中研製提取,他用了約1年的時間反覆研究試驗,終於從非管制類化學品中成功提取K粉。

3 製毒頻率高兩嫌疑人落網

研製成功後,阿強和阿龍開始了製毒,並將毒品販賣到其他下線。

據介紹,這個團伙平均三四天出一次貨,生產K粉3至5公斤不等。7月21日,民警在臨桂區萬福路鐵路立交橋抓獲犯罪嫌疑人阿強,並繳獲製毒原料一批,K粉成品40多公斤。與此同時,民警在象山區萬福路的窩點抓獲正在製毒的阿龍,繳獲製毒原料數百公斤。

11月7日,桂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向媒體通報了這起桂林市首例非管制化學品制、販毒案的偵破過程。目前該案已移交檢察機關準備提起公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