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現場呈現效果難令人滿意

然而從五對選手的實際比賽來看,普通觀眾看不出功守道獨特的地方,就是推來推去、摔來摔去,說相撲不是相撲,說摔跤不是摔跤。第一對選手比賽比分是16-9,但現場解說一直在說兩名選手很接近比分膠著,連重金邀請的解說都弄不懂規則搞不懂其中奧妙,怎麼指望老百姓能看得明白?

功守道禁止了拳打、腳踢、肘擊、膝撞、擒拿等我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直接攻擊方式,所以比賽難免有些“娘”,感覺像是某種兒童或婦女遊戲。馬雲現場發言表示:“女子選手打得更專注更好看。”某種程度上說,功守道確實缺少更高更快更強的震撼感。

有很多摔跤選手私下說:“什麼功守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摔得四腳朝天。”由於對抗性不足、觀賞性不佳、震撼性不夠,這項運動很難引起關注。馬雲、李連杰重金在校園啟動功守道,作為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在學校可能做得不錯,但就像兒童遊戲“騎馬殺仗”、“撞柺子”、“老鷹抓小雞”一樣,更像是遊戲而不是競技。

弘揚中華武術初心值得點贊

不管怎麼說,馬雲、李連杰弘揚中華武術的初心難能可貴,只是功守道在規則制定、比賽呈現、運營推廣方面都做的不夠好。功守道應該盡力展示出東方文化、傳統武術不一樣的東西,但賽事實際上是國內某自由搏擊賽事操作的,沒有跳出西方搏擊的視野,在展現中華武術文化環節缺乏匠心。

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在不少國人心裡是很高深莫測的,比如民國大師孫祿堂、楊露禪與人交手,對手根本近不得身。再比如馬雲保鏢太極傳人李天金據說輕鬆摔躺下幾個蒙古國摔跤高手,對方都不知道怎麼躺下的。但看完功守道的比賽,那種神祕感和莊嚴感完全沒有了,有些人甚至忍不住笑場。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現場呈現效果難令人滿意

然而從五對選手的實際比賽來看,普通觀眾看不出功守道獨特的地方,就是推來推去、摔來摔去,說相撲不是相撲,說摔跤不是摔跤。第一對選手比賽比分是16-9,但現場解說一直在說兩名選手很接近比分膠著,連重金邀請的解說都弄不懂規則搞不懂其中奧妙,怎麼指望老百姓能看得明白?

功守道禁止了拳打、腳踢、肘擊、膝撞、擒拿等我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直接攻擊方式,所以比賽難免有些“娘”,感覺像是某種兒童或婦女遊戲。馬雲現場發言表示:“女子選手打得更專注更好看。”某種程度上說,功守道確實缺少更高更快更強的震撼感。

有很多摔跤選手私下說:“什麼功守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摔得四腳朝天。”由於對抗性不足、觀賞性不佳、震撼性不夠,這項運動很難引起關注。馬雲、李連杰重金在校園啟動功守道,作為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在學校可能做得不錯,但就像兒童遊戲“騎馬殺仗”、“撞柺子”、“老鷹抓小雞”一樣,更像是遊戲而不是競技。

弘揚中華武術初心值得點贊

不管怎麼說,馬雲、李連杰弘揚中華武術的初心難能可貴,只是功守道在規則制定、比賽呈現、運營推廣方面都做的不夠好。功守道應該盡力展示出東方文化、傳統武術不一樣的東西,但賽事實際上是國內某自由搏擊賽事操作的,沒有跳出西方搏擊的視野,在展現中華武術文化環節缺乏匠心。

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在不少國人心裡是很高深莫測的,比如民國大師孫祿堂、楊露禪與人交手,對手根本近不得身。再比如馬雲保鏢太極傳人李天金據說輕鬆摔躺下幾個蒙古國摔跤高手,對方都不知道怎麼躺下的。但看完功守道的比賽,那種神祕感和莊嚴感完全沒有了,有些人甚至忍不住笑場。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現場呈現效果難令人滿意

然而從五對選手的實際比賽來看,普通觀眾看不出功守道獨特的地方,就是推來推去、摔來摔去,說相撲不是相撲,說摔跤不是摔跤。第一對選手比賽比分是16-9,但現場解說一直在說兩名選手很接近比分膠著,連重金邀請的解說都弄不懂規則搞不懂其中奧妙,怎麼指望老百姓能看得明白?

功守道禁止了拳打、腳踢、肘擊、膝撞、擒拿等我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直接攻擊方式,所以比賽難免有些“娘”,感覺像是某種兒童或婦女遊戲。馬雲現場發言表示:“女子選手打得更專注更好看。”某種程度上說,功守道確實缺少更高更快更強的震撼感。

有很多摔跤選手私下說:“什麼功守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摔得四腳朝天。”由於對抗性不足、觀賞性不佳、震撼性不夠,這項運動很難引起關注。馬雲、李連杰重金在校園啟動功守道,作為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在學校可能做得不錯,但就像兒童遊戲“騎馬殺仗”、“撞柺子”、“老鷹抓小雞”一樣,更像是遊戲而不是競技。

弘揚中華武術初心值得點贊

不管怎麼說,馬雲、李連杰弘揚中華武術的初心難能可貴,只是功守道在規則制定、比賽呈現、運營推廣方面都做的不夠好。功守道應該盡力展示出東方文化、傳統武術不一樣的東西,但賽事實際上是國內某自由搏擊賽事操作的,沒有跳出西方搏擊的視野,在展現中華武術文化環節缺乏匠心。

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在不少國人心裡是很高深莫測的,比如民國大師孫祿堂、楊露禪與人交手,對手根本近不得身。再比如馬雲保鏢太極傳人李天金據說輕鬆摔躺下幾個蒙古國摔跤高手,對方都不知道怎麼躺下的。但看完功守道的比賽,那種神祕感和莊嚴感完全沒有了,有些人甚至忍不住笑場。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現場呈現效果難令人滿意

然而從五對選手的實際比賽來看,普通觀眾看不出功守道獨特的地方,就是推來推去、摔來摔去,說相撲不是相撲,說摔跤不是摔跤。第一對選手比賽比分是16-9,但現場解說一直在說兩名選手很接近比分膠著,連重金邀請的解說都弄不懂規則搞不懂其中奧妙,怎麼指望老百姓能看得明白?

功守道禁止了拳打、腳踢、肘擊、膝撞、擒拿等我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直接攻擊方式,所以比賽難免有些“娘”,感覺像是某種兒童或婦女遊戲。馬雲現場發言表示:“女子選手打得更專注更好看。”某種程度上說,功守道確實缺少更高更快更強的震撼感。

有很多摔跤選手私下說:“什麼功守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摔得四腳朝天。”由於對抗性不足、觀賞性不佳、震撼性不夠,這項運動很難引起關注。馬雲、李連杰重金在校園啟動功守道,作為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在學校可能做得不錯,但就像兒童遊戲“騎馬殺仗”、“撞柺子”、“老鷹抓小雞”一樣,更像是遊戲而不是競技。

弘揚中華武術初心值得點贊

不管怎麼說,馬雲、李連杰弘揚中華武術的初心難能可貴,只是功守道在規則制定、比賽呈現、運營推廣方面都做的不夠好。功守道應該盡力展示出東方文化、傳統武術不一樣的東西,但賽事實際上是國內某自由搏擊賽事操作的,沒有跳出西方搏擊的視野,在展現中華武術文化環節缺乏匠心。

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在不少國人心裡是很高深莫測的,比如民國大師孫祿堂、楊露禪與人交手,對手根本近不得身。再比如馬雲保鏢太極傳人李天金據說輕鬆摔躺下幾個蒙古國摔跤高手,對方都不知道怎麼躺下的。但看完功守道的比賽,那種神祕感和莊嚴感完全沒有了,有些人甚至忍不住笑場。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備受關注的太極《功守道》比賽在北京打響揭幕戰,功守道致力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展示太極拳獨特魅力,爭取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然而從比賽實際呈現上,缺乏一項武術格鬥類運動應有的激烈,偏“柔”偏“娘”,不像競技而像遊戲。

功守道竭力展示武術獨特之處

功守道比賽可以看做太極推手的改良版,比賽設置直徑三米的圓形專用擂臺,兩名選手可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技術方法進行攻擊,致使對手倒地或下擂。比賽的禁用動作非常多,比如拳打、腳踢、膝頂、頭撞、插眼、扼喉、撈襠、抱腿、肘尖擊打、反關節、擒拿、點穴、抓頭髮等……

馬雲、李連杰解釋說,在奧運會比賽項目,拳打有拳擊,腳踢有跆拳道,摔有柔道、摔跤,所以功守道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堅決禁止拳打腳踢。而與摔跤最大的不同是發力點和發力方式,摔跤是可以抓的,而功守道不允許抓。總之,為了進入奧運會的終極目標,功守道制定之初就是要展示不一樣的東西。

太極拳講究“十三字口訣”,其中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五種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功守道試圖呈現太極拳獨特的十三法,從而與拳擊、自由搏擊、摔跤等其它格鬥術區別開來。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現場呈現效果難令人滿意

然而從五對選手的實際比賽來看,普通觀眾看不出功守道獨特的地方,就是推來推去、摔來摔去,說相撲不是相撲,說摔跤不是摔跤。第一對選手比賽比分是16-9,但現場解說一直在說兩名選手很接近比分膠著,連重金邀請的解說都弄不懂規則搞不懂其中奧妙,怎麼指望老百姓能看得明白?

功守道禁止了拳打、腳踢、肘擊、膝撞、擒拿等我們能想象的到的最直接攻擊方式,所以比賽難免有些“娘”,感覺像是某種兒童或婦女遊戲。馬雲現場發言表示:“女子選手打得更專注更好看。”某種程度上說,功守道確實缺少更高更快更強的震撼感。

有很多摔跤選手私下說:“什麼功守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摔得四腳朝天。”由於對抗性不足、觀賞性不佳、震撼性不夠,這項運動很難引起關注。馬雲、李連杰重金在校園啟動功守道,作為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在學校可能做得不錯,但就像兒童遊戲“騎馬殺仗”、“撞柺子”、“老鷹抓小雞”一樣,更像是遊戲而不是競技。

弘揚中華武術初心值得點贊

不管怎麼說,馬雲、李連杰弘揚中華武術的初心難能可貴,只是功守道在規則制定、比賽呈現、運營推廣方面都做的不夠好。功守道應該盡力展示出東方文化、傳統武術不一樣的東西,但賽事實際上是國內某自由搏擊賽事操作的,沒有跳出西方搏擊的視野,在展現中華武術文化環節缺乏匠心。

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在不少國人心裡是很高深莫測的,比如民國大師孫祿堂、楊露禪與人交手,對手根本近不得身。再比如馬雲保鏢太極傳人李天金據說輕鬆摔躺下幾個蒙古國摔跤高手,對方都不知道怎麼躺下的。但看完功守道的比賽,那種神祕感和莊嚴感完全沒有了,有些人甚至忍不住笑場。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功守道比賽揉來揉去像互相按摩,太極拳最後的神祕和莊嚴蕩然無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