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潘巖東算了一筆賬,100枚梧桐為一把,賣給客商只能換4元,但經過加工後,一把可以分為七束,一束能賣1.6至2元,利潤可以翻好幾倍,這樣算起來,整個基地的年產值可達480萬元,目前,村裡籌集70萬元建起楊桐加工房和冷庫,等楊桐豐產期一到,村裡的經濟情況將會有很大改善。

另外,林場套種楊桐後,因為要定期清理雜草,幾年時間裡,野生覆盆子卻蔓延開來。村民李世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果斷聯繫另外4戶村民用5萬元承包了基地裡覆盆子2015年至2017年的採摘權。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潘巖東算了一筆賬,100枚梧桐為一把,賣給客商只能換4元,但經過加工後,一把可以分為七束,一束能賣1.6至2元,利潤可以翻好幾倍,這樣算起來,整個基地的年產值可達480萬元,目前,村裡籌集70萬元建起楊桐加工房和冷庫,等楊桐豐產期一到,村裡的經濟情況將會有很大改善。

另外,林場套種楊桐後,因為要定期清理雜草,幾年時間裡,野生覆盆子卻蔓延開來。村民李世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果斷聯繫另外4戶村民用5萬元承包了基地裡覆盆子2015年至2017年的採摘權。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潘巖東算了一筆賬,100枚梧桐為一把,賣給客商只能換4元,但經過加工後,一把可以分為七束,一束能賣1.6至2元,利潤可以翻好幾倍,這樣算起來,整個基地的年產值可達480萬元,目前,村裡籌集70萬元建起楊桐加工房和冷庫,等楊桐豐產期一到,村裡的經濟情況將會有很大改善。

另外,林場套種楊桐後,因為要定期清理雜草,幾年時間裡,野生覆盆子卻蔓延開來。村民李世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果斷聯繫另外4戶村民用5萬元承包了基地裡覆盆子2015年至2017年的採摘權。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第一年賣了13萬元、第二年16萬元、今年有30萬元,賺了。光今年,拋去成本,還剩下20萬元的毛利。”正在巡山的李世民樂呵呵地說。

據瞭解,石陣村基地內覆盆子未來6年的採摘權,已經以29.18萬元的承包價承包給了村民,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新聞多一點:

盜採楊桐樹葉也違法 6人因盜採玲瓏山楊桐樹葉受處罰

本打算採摘楊桐樹枝準備回去加工銷售,卻不料被公園管理員逮個正著。臨安潛川鎮趙某一夥因盜採楊桐樹受到了處罰。

當天下午,玲瓏山公園管理員蔣師傅一如既往地上山巡查,行至遊步道口,一輛小型工具車引起了他的注意。蔣師傅說,當時對方車上一共有6個人,都很不配合,踩著油門車就開出去了,他一下沒攔住,就馬上打電話給同事小劉,讓同事在公園入口處堵截,並及時向森林派出所報案求助。

你把它當草,人家把它當寶。旁人眼中百無一用的樹葉,卻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日本跟韓國的客人還搶著要,這就是溫州永嘉土生土長的楊桐葉。

永嘉縣巖坦鎮,就有這麼一個摘野生樹葉換錢的神奇村子石陣村,他們靠著這些一種名叫“楊桐葉”的樹葉發家致富,蓋起了洋房小樓,村民們嫌樹葉長得慢不夠摘,還湊錢合股,包了2400畝林地種樹,專門摘樹葉。

燒柴都沒人要的楊桐竟是日本人眼中的“神木”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石陣村,村如其名,周邊群山環繞,如同在石陣之中。它曾是個貧困村,村民們主要種水稻和番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經商。

但一個不經意的發現,給了石陣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陣村附近的山裡,植被茂密,其中有種野樹叫“楊桐”,這種樹在村民眼中毫無價值,連燒火都懶得用它的枝葉。

直到十幾年前,有客商來永嘉收購“楊桐葉”,才開始有村民上山摘葉子,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種既不入藥也不能泡水喝的楊桐葉有什麼用。

過了四五年,隨著來買“楊桐葉”的客商越來越多,村民才瞭解到,原來這種“楊桐葉”竟然是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緊俏貨。

在日本、韓國,楊桐樹被尊稱為“神木”,是一種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在生日和婚禮上,人們也會送個楊桐葉襯托的花籃,表示祝福,就算在平時,楊桐葉也是流行的裝飾品,年需求量達4億束以上,且多數需要進口。

楊桐葉價格一路上漲村民靠摘它建起小樓房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雖然明白了用途,可由於其它銷售渠道,村民們也只能幹著採摘的活,賺最少的錢。好在這活比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幹,一有客商下訂單,家家戶戶留守的人都會進山摘樹葉,一個人一天大概能摘1萬枚,能換300多元。

由於石陣村一帶的高山氣候非常適合楊桐生長,這裡的野生楊桐葉格外鮮綠飽滿,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一路上漲,除每年五六月份為生長期外,其它時間都可以採摘。

村民靠這些楊桐葉建起了小樓房,它也成為石陣村的特色產業。

問題也隨之出現,野生楊桐樹雖然多,但也經不起村民毫無節制地採摘。由於村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採摘訓練和基本的林業知識,對野生楊桐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連當地的植被都遭到破壞。

建起2400畝楊桐基地預計年產值能達到480萬元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眼見楊桐葉越摘越少,石陣村的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在永嘉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到紹興一些專業加工出口楊桐葉的企業考察,瞭解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利潤和發展前景。

5年前,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石陣村的村民們集資80多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包了2400畝林地作為楊桐培育基地。

村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基地種上60萬株楊桐樹苗。

石陣村村委會主任潘巖東說,這些楊桐樹長勢很好,再過個三年,就能進入豐產期,基地裡的楊桐摘一年也摘不完,而且這對保護當地生態,保持水土也有很大好處。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潘巖東算了一筆賬,100枚梧桐為一把,賣給客商只能換4元,但經過加工後,一把可以分為七束,一束能賣1.6至2元,利潤可以翻好幾倍,這樣算起來,整個基地的年產值可達480萬元,目前,村裡籌集70萬元建起楊桐加工房和冷庫,等楊桐豐產期一到,村裡的經濟情況將會有很大改善。

另外,林場套種楊桐後,因為要定期清理雜草,幾年時間裡,野生覆盆子卻蔓延開來。村民李世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果斷聯繫另外4戶村民用5萬元承包了基地裡覆盆子2015年至2017年的採摘權。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第一年賣了13萬元、第二年16萬元、今年有30萬元,賺了。光今年,拋去成本,還剩下20萬元的毛利。”正在巡山的李世民樂呵呵地說。

據瞭解,石陣村基地內覆盆子未來6年的採摘權,已經以29.18萬元的承包價承包給了村民,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新聞多一點:

盜採楊桐樹葉也違法 6人因盜採玲瓏山楊桐樹葉受處罰

本打算採摘楊桐樹枝準備回去加工銷售,卻不料被公園管理員逮個正著。臨安潛川鎮趙某一夥因盜採楊桐樹受到了處罰。

當天下午,玲瓏山公園管理員蔣師傅一如既往地上山巡查,行至遊步道口,一輛小型工具車引起了他的注意。蔣師傅說,當時對方車上一共有6個人,都很不配合,踩著油門車就開出去了,他一下沒攔住,就馬上打電話給同事小劉,讓同事在公園入口處堵截,並及時向森林派出所報案求助。

浙江溫州這個村要發財了!人人摘樹葉換錢,還蓋起了洋房小樓!

因為週末玲瓏山公園道路擁擠,車輛通行緩慢,蔣師傅和同事最終在道路拐彎處將車子給攔了下來。經檢查,工具車裡載的全是楊桐樹的樹葉和樹枝,足足有十餘袋。不多久,民警趕到現場,詳細詢問情況後,對6名盜採者做了調查和記錄,同時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玲瓏山公園管理條例》,玲瓏山公園管理部門對他們作出了“警示教育,賠償罰金”的處罰。

據瞭解,該6名盜採者都是潛川鎮人,前期在玲瓏山遊玩時發現玲瓏山上有楊桐樹,因利益驅使便結伴前來採摘楊桐樹枝,準備回去加工銷售,不想被逮了正著。在確鑿的證據和執法人員的警示教育下,盜採者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違法事實,認識到了自己破壞國家森林公園林木結構的錯誤和後果,並接受了處罰。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李大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