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曹操像

所謂“禍延子孫”,至少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真正禍延曹氏子孫;另一層是指禍延天下後世。一般人造福或者為禍,其影響只在包括自家子孫的小範圍之內,影響不了他人。凡能“禍延天下後世”者,必是個能量很大的風雲人物。

曹操名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操者,操守之意也。他的名和字含義都很不錯,只有小名阿瞞,足以暗示這是個很不老實的角色。漢代選拔人才,一重門第,二重德行。曹操的“祖父”乃是宦官,門第自然不高,雖然頗有才氣,很難得到選拔,只有通過自己奮鬥、習武、從軍,才能向上攀升。這就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十分反感,表現出一種桀驁不訓的態度,所以當時的名士許劭曾經評論過他:“君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耳!”他為人虛偽狡詐,做事急功近利,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藐視道德,只求實效。時人稱他為奸雄,他非但不以為忤,而且頗為得意。在成為一個軍閥之後,他所重用的一是上戰場能夠拼命的猛將,二是擅用陰謀詭計的謀臣。對於比較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例如孔融、楊修等人,早晚都得加上一個罪名加以剷除。所以他那個曹氏集團迅速形成一個不講政治理念、只爭現實利益的軍閥集團。

在政治上,他並不講求治國的真本領,通過良好的政績來贏得老百姓的擁護,而是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縱橫捭闔、聯甲倒乙,消滅異己,擴充地盤。在軍事上,他並不是明恥教戰,認真培養出一批能夠衛國保民的子弟兵,而是儘量去收編一些驃悍善戰的現成隊伍,只圖他們能打勝仗,管他擾民不擾民。他所收編的隊伍,一是青州兵即農民起義的黃巾軍中的精銳,二是烏桓兵即東北遊牧民族的驃悍騎兵。他就是靠這些職業兵打下了江山。

曹氏集團是靠政治陰謀與軍事鎮壓兩手交替使用而發展起來的。比較而言,曹操對玩弄陰謀詭計更為內行。因此,包括自己的兒子曹丕和臣下司馬懿等人在內,他培訓出了一大批野心家兼陰謀家。此後漢、魏兩代與魏、晉兩代的改朝換代,都不是採用在戰場上一決雌雄的老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名為禪讓實為篡奪的滑稽劇似的新形式。這種表演的虛偽,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數,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曹操像

所謂“禍延子孫”,至少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真正禍延曹氏子孫;另一層是指禍延天下後世。一般人造福或者為禍,其影響只在包括自家子孫的小範圍之內,影響不了他人。凡能“禍延天下後世”者,必是個能量很大的風雲人物。

曹操名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操者,操守之意也。他的名和字含義都很不錯,只有小名阿瞞,足以暗示這是個很不老實的角色。漢代選拔人才,一重門第,二重德行。曹操的“祖父”乃是宦官,門第自然不高,雖然頗有才氣,很難得到選拔,只有通過自己奮鬥、習武、從軍,才能向上攀升。這就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十分反感,表現出一種桀驁不訓的態度,所以當時的名士許劭曾經評論過他:“君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耳!”他為人虛偽狡詐,做事急功近利,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藐視道德,只求實效。時人稱他為奸雄,他非但不以為忤,而且頗為得意。在成為一個軍閥之後,他所重用的一是上戰場能夠拼命的猛將,二是擅用陰謀詭計的謀臣。對於比較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例如孔融、楊修等人,早晚都得加上一個罪名加以剷除。所以他那個曹氏集團迅速形成一個不講政治理念、只爭現實利益的軍閥集團。

在政治上,他並不講求治國的真本領,通過良好的政績來贏得老百姓的擁護,而是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縱橫捭闔、聯甲倒乙,消滅異己,擴充地盤。在軍事上,他並不是明恥教戰,認真培養出一批能夠衛國保民的子弟兵,而是儘量去收編一些驃悍善戰的現成隊伍,只圖他們能打勝仗,管他擾民不擾民。他所收編的隊伍,一是青州兵即農民起義的黃巾軍中的精銳,二是烏桓兵即東北遊牧民族的驃悍騎兵。他就是靠這些職業兵打下了江山。

曹氏集團是靠政治陰謀與軍事鎮壓兩手交替使用而發展起來的。比較而言,曹操對玩弄陰謀詭計更為內行。因此,包括自己的兒子曹丕和臣下司馬懿等人在內,他培訓出了一大批野心家兼陰謀家。此後漢、魏兩代與魏、晉兩代的改朝換代,都不是採用在戰場上一決雌雄的老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名為禪讓實為篡奪的滑稽劇似的新形式。這種表演的虛偽,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數,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電視劇中的曹丕形象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如果長期紛爭下去,當然對老百姓不利。群雄之中若有一雄,能夠順應時勢,弔民伐罪,昭告天下,號召統一,那麼正如諸葛亮所說,老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當然是大好事。曹操當時身為漢相,既佔天時,又有實力,如果自己沒有野心,無意奪取漢朝的江山,真心匡扶漢室,則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號召力與軍事實力,恢復國家的統一併非難事,可以兵不血刃,傳檄而定。可惜他一開始就走上了以詐術取天下的邪路,處處培植曹家的勢力,打擊朝廷的威信,對漢獻帝的欺壓凌辱,到了慘無人道的程度,使得天下皆知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統一天下的計劃,一再受到挫折。為了急於求成,消滅異己,他甚至於公開提倡只求建功立業,不講倫理道德,造成整個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秩序瓦解,人心渙散。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到匈奴騎兵打破東西兩京西晉覆亡為止,這一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魏、晉兩朝,宮廷穢亂,骨肉相殘,官貪吏暴,民不聊生。西晉的八王之亂,同室操戈,混戰數十年,幾乎耗盡了國力,終於召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中原殘破,赤地千里。曹操的所作所為,直接導致了這一場滔天大禍,其間有極為清晰的脈絡可尋。舉例說吧,最先起兵南犯的匈奴五部騎兵,其祖先就是由曹操親自決策把他們安置在近畿(山西)的。

曹操自認為聰明絕頂,但卻做了不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高明的醫生治病,應該根據常理,求得病人生理上的平衡,逐漸取得療效。曹操則斥為迂腐,認為見效太慢,為求速效,大下猛藥,不顧病人承受能力,只求治標,不求治本。結果病雖然治好了,藥的毒性逐漸發作,終於全身潰爛,不治身亡。猛藥見效、病狀減輕之時,有人認為曹操是神醫;等到病人全身潰爛之時,曹操已經死了很久了,到哪兒去找他算賬呢!

曹操在一心打天下的時候,不惜用自己的子女作為政爭的工具。他一共有多少女兒,史無明文,難以詳考。我們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送給漢獻帝做了貴嬪。不久,他謀殺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著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后,自己當上了皇帝的老丈人。曹操把女兒當作禮物,一批一批地送人,這不是坑害女兒又是什麼!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曹操像

所謂“禍延子孫”,至少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真正禍延曹氏子孫;另一層是指禍延天下後世。一般人造福或者為禍,其影響只在包括自家子孫的小範圍之內,影響不了他人。凡能“禍延天下後世”者,必是個能量很大的風雲人物。

曹操名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操者,操守之意也。他的名和字含義都很不錯,只有小名阿瞞,足以暗示這是個很不老實的角色。漢代選拔人才,一重門第,二重德行。曹操的“祖父”乃是宦官,門第自然不高,雖然頗有才氣,很難得到選拔,只有通過自己奮鬥、習武、從軍,才能向上攀升。這就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十分反感,表現出一種桀驁不訓的態度,所以當時的名士許劭曾經評論過他:“君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耳!”他為人虛偽狡詐,做事急功近利,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藐視道德,只求實效。時人稱他為奸雄,他非但不以為忤,而且頗為得意。在成為一個軍閥之後,他所重用的一是上戰場能夠拼命的猛將,二是擅用陰謀詭計的謀臣。對於比較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例如孔融、楊修等人,早晚都得加上一個罪名加以剷除。所以他那個曹氏集團迅速形成一個不講政治理念、只爭現實利益的軍閥集團。

在政治上,他並不講求治國的真本領,通過良好的政績來贏得老百姓的擁護,而是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縱橫捭闔、聯甲倒乙,消滅異己,擴充地盤。在軍事上,他並不是明恥教戰,認真培養出一批能夠衛國保民的子弟兵,而是儘量去收編一些驃悍善戰的現成隊伍,只圖他們能打勝仗,管他擾民不擾民。他所收編的隊伍,一是青州兵即農民起義的黃巾軍中的精銳,二是烏桓兵即東北遊牧民族的驃悍騎兵。他就是靠這些職業兵打下了江山。

曹氏集團是靠政治陰謀與軍事鎮壓兩手交替使用而發展起來的。比較而言,曹操對玩弄陰謀詭計更為內行。因此,包括自己的兒子曹丕和臣下司馬懿等人在內,他培訓出了一大批野心家兼陰謀家。此後漢、魏兩代與魏、晉兩代的改朝換代,都不是採用在戰場上一決雌雄的老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名為禪讓實為篡奪的滑稽劇似的新形式。這種表演的虛偽,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數,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電視劇中的曹丕形象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如果長期紛爭下去,當然對老百姓不利。群雄之中若有一雄,能夠順應時勢,弔民伐罪,昭告天下,號召統一,那麼正如諸葛亮所說,老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當然是大好事。曹操當時身為漢相,既佔天時,又有實力,如果自己沒有野心,無意奪取漢朝的江山,真心匡扶漢室,則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號召力與軍事實力,恢復國家的統一併非難事,可以兵不血刃,傳檄而定。可惜他一開始就走上了以詐術取天下的邪路,處處培植曹家的勢力,打擊朝廷的威信,對漢獻帝的欺壓凌辱,到了慘無人道的程度,使得天下皆知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統一天下的計劃,一再受到挫折。為了急於求成,消滅異己,他甚至於公開提倡只求建功立業,不講倫理道德,造成整個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秩序瓦解,人心渙散。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到匈奴騎兵打破東西兩京西晉覆亡為止,這一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魏、晉兩朝,宮廷穢亂,骨肉相殘,官貪吏暴,民不聊生。西晉的八王之亂,同室操戈,混戰數十年,幾乎耗盡了國力,終於召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中原殘破,赤地千里。曹操的所作所為,直接導致了這一場滔天大禍,其間有極為清晰的脈絡可尋。舉例說吧,最先起兵南犯的匈奴五部騎兵,其祖先就是由曹操親自決策把他們安置在近畿(山西)的。

曹操自認為聰明絕頂,但卻做了不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高明的醫生治病,應該根據常理,求得病人生理上的平衡,逐漸取得療效。曹操則斥為迂腐,認為見效太慢,為求速效,大下猛藥,不顧病人承受能力,只求治標,不求治本。結果病雖然治好了,藥的毒性逐漸發作,終於全身潰爛,不治身亡。猛藥見效、病狀減輕之時,有人認為曹操是神醫;等到病人全身潰爛之時,曹操已經死了很久了,到哪兒去找他算賬呢!

曹操在一心打天下的時候,不惜用自己的子女作為政爭的工具。他一共有多少女兒,史無明文,難以詳考。我們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送給漢獻帝做了貴嬪。不久,他謀殺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著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后,自己當上了皇帝的老丈人。曹操把女兒當作禮物,一批一批地送人,這不是坑害女兒又是什麼!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漢獻帝的影視形象。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歷史上許多皇帝自己作惡多端,總還想把太子培養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對太子和皇太孫的培養。曹操自己不講道德,只耍權術。和他比較接近的子女一定略有所知,想瞞也瞞不了。因此,他在這些子女面前也就難以裝得道貌岸然。試舉一例,即可看出他把太子曹丕培養成為一種什麼樣的角色。有一次曹操領兵打破鄴城,曹丕也在軍中。《後漢書孔融傳》中說:“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這個甄氏是袁紹的兒媳婦,是位出名的多才多藝的美人。曹氏父子久聞其名,早就對她垂涎。《世說》:“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將(指曹丕)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指甄氏)。’”原來父子爭風,曹操對其子先下手為強的做法十分不滿。試看:軍無紀律,上樑不正下樑歪,父子爭搶一個女人,這還有什麼倫理道德之可言。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曹操像

所謂“禍延子孫”,至少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真正禍延曹氏子孫;另一層是指禍延天下後世。一般人造福或者為禍,其影響只在包括自家子孫的小範圍之內,影響不了他人。凡能“禍延天下後世”者,必是個能量很大的風雲人物。

曹操名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操者,操守之意也。他的名和字含義都很不錯,只有小名阿瞞,足以暗示這是個很不老實的角色。漢代選拔人才,一重門第,二重德行。曹操的“祖父”乃是宦官,門第自然不高,雖然頗有才氣,很難得到選拔,只有通過自己奮鬥、習武、從軍,才能向上攀升。這就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十分反感,表現出一種桀驁不訓的態度,所以當時的名士許劭曾經評論過他:“君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耳!”他為人虛偽狡詐,做事急功近利,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藐視道德,只求實效。時人稱他為奸雄,他非但不以為忤,而且頗為得意。在成為一個軍閥之後,他所重用的一是上戰場能夠拼命的猛將,二是擅用陰謀詭計的謀臣。對於比較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例如孔融、楊修等人,早晚都得加上一個罪名加以剷除。所以他那個曹氏集團迅速形成一個不講政治理念、只爭現實利益的軍閥集團。

在政治上,他並不講求治國的真本領,通過良好的政績來贏得老百姓的擁護,而是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縱橫捭闔、聯甲倒乙,消滅異己,擴充地盤。在軍事上,他並不是明恥教戰,認真培養出一批能夠衛國保民的子弟兵,而是儘量去收編一些驃悍善戰的現成隊伍,只圖他們能打勝仗,管他擾民不擾民。他所收編的隊伍,一是青州兵即農民起義的黃巾軍中的精銳,二是烏桓兵即東北遊牧民族的驃悍騎兵。他就是靠這些職業兵打下了江山。

曹氏集團是靠政治陰謀與軍事鎮壓兩手交替使用而發展起來的。比較而言,曹操對玩弄陰謀詭計更為內行。因此,包括自己的兒子曹丕和臣下司馬懿等人在內,他培訓出了一大批野心家兼陰謀家。此後漢、魏兩代與魏、晉兩代的改朝換代,都不是採用在戰場上一決雌雄的老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名為禪讓實為篡奪的滑稽劇似的新形式。這種表演的虛偽,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數,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電視劇中的曹丕形象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如果長期紛爭下去,當然對老百姓不利。群雄之中若有一雄,能夠順應時勢,弔民伐罪,昭告天下,號召統一,那麼正如諸葛亮所說,老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當然是大好事。曹操當時身為漢相,既佔天時,又有實力,如果自己沒有野心,無意奪取漢朝的江山,真心匡扶漢室,則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號召力與軍事實力,恢復國家的統一併非難事,可以兵不血刃,傳檄而定。可惜他一開始就走上了以詐術取天下的邪路,處處培植曹家的勢力,打擊朝廷的威信,對漢獻帝的欺壓凌辱,到了慘無人道的程度,使得天下皆知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統一天下的計劃,一再受到挫折。為了急於求成,消滅異己,他甚至於公開提倡只求建功立業,不講倫理道德,造成整個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秩序瓦解,人心渙散。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到匈奴騎兵打破東西兩京西晉覆亡為止,這一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魏、晉兩朝,宮廷穢亂,骨肉相殘,官貪吏暴,民不聊生。西晉的八王之亂,同室操戈,混戰數十年,幾乎耗盡了國力,終於召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中原殘破,赤地千里。曹操的所作所為,直接導致了這一場滔天大禍,其間有極為清晰的脈絡可尋。舉例說吧,最先起兵南犯的匈奴五部騎兵,其祖先就是由曹操親自決策把他們安置在近畿(山西)的。

曹操自認為聰明絕頂,但卻做了不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高明的醫生治病,應該根據常理,求得病人生理上的平衡,逐漸取得療效。曹操則斥為迂腐,認為見效太慢,為求速效,大下猛藥,不顧病人承受能力,只求治標,不求治本。結果病雖然治好了,藥的毒性逐漸發作,終於全身潰爛,不治身亡。猛藥見效、病狀減輕之時,有人認為曹操是神醫;等到病人全身潰爛之時,曹操已經死了很久了,到哪兒去找他算賬呢!

曹操在一心打天下的時候,不惜用自己的子女作為政爭的工具。他一共有多少女兒,史無明文,難以詳考。我們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送給漢獻帝做了貴嬪。不久,他謀殺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著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后,自己當上了皇帝的老丈人。曹操把女兒當作禮物,一批一批地送人,這不是坑害女兒又是什麼!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漢獻帝的影視形象。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歷史上許多皇帝自己作惡多端,總還想把太子培養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對太子和皇太孫的培養。曹操自己不講道德,只耍權術。和他比較接近的子女一定略有所知,想瞞也瞞不了。因此,他在這些子女面前也就難以裝得道貌岸然。試舉一例,即可看出他把太子曹丕培養成為一種什麼樣的角色。有一次曹操領兵打破鄴城,曹丕也在軍中。《後漢書孔融傳》中說:“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這個甄氏是袁紹的兒媳婦,是位出名的多才多藝的美人。曹氏父子久聞其名,早就對她垂涎。《世說》:“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將(指曹丕)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指甄氏)。’”原來父子爭風,曹操對其子先下手為強的做法十分不滿。試看:軍無紀律,上樑不正下樑歪,父子爭搶一個女人,這還有什麼倫理道德之可言。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甄氏的影視形象。曹操對她也是垂涎三尺

曹丕初得甄氏,十分寵愛,他當皇帝后又立為皇后,但不久即加虐殺。曹丕對人的殘忍、猜疑,不下於其父。曹操有子二十五人,除長子曹昂早死,能與曹丕爭位者,只有嫡出的曹彰、曹植二人。曹彰有戰功,曹植有文名,對曹丕都是很大的威脅。於是曹丕在棗蒂中下毒,毒死了曹彰。從《三國演義》七步成詩一事來看,好像是曹丕寬宏大量,放過了曹植,事實並非如此。曹丕曾經多次陷害曹植,之所以沒有得逞,是其母卞太后捨命相爭。卞太后說:“汝既殺我任城(指任城王曹彰),不當復殺我東阿(指東阿侯曹植)!”曹丕怕事情鬧得太大,不好收拾,才不得不放手,但是以後曹植即被長期軟禁,失掉自由。曹丕貪得無厭,多次勒索部下的珍寶,一定要弄到手才安心。他又荒淫無恥,曹操一死,他立即全部接受曹操的姬妾,一個也不肯放過,被其母罵為“不如豬狗”。因為曹操傳授給子女的,都是權術、陰謀,而非友愛、團結;所以曹氏的兄弟姊妹之間照講權術,照耍陰謀,互相殘殺,毫不軟手。用不著等異姓來殘殺他們,他們的自相殘殺一直沒有停息過。

東漢末年,曹氏父子欺壓漢獻帝,可以說是百般凌辱,殺皇后、殺皇子,如宰牲口。曹魏末年,司馬氏父子欺壓小皇帝曹髦、曹奐,也是百般凌辱。公元260年,血氣方剛的年僅二十歲的曹髦不願坐受凌辱,竟率領殿中侍衛,仗劍升輦,要去討伐司馬昭。與昭的部下賈充相遇,賈充命人當眾刺死曹髦。司馬昭猖狂至此,他暗害許多曹氏子孫也就無須多說。公元220年,曹丕篡漢;265年,司馬炎篡魏,同樣都演出一場禪讓的鬧劇。前後相距年,兩次鬧劇如出一轍。

真假三國縱橫談60:禍延子孫的曹操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褒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根據他的許多作為稱他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曠代英雄。貶之者的著眼點主要是他的“道德品質”,根據他的許多不近情理的行為稱他為大野心家、大陰謀家、一代奸雄。有人為他的“英雄割據,文采風流”而無限傾到;有人為他的陰險毒辣,虛偽狡詐而深惡痛絕。這樣各說各的,都有根據,都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筆者無意參加這種馬拉松式的討論,無意對他年的一生作出任何結論,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他對天下後世(包括他自己的子孫)究竟產生了一些什麼影響?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曹孟德禍延子孫。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曹操像

所謂“禍延子孫”,至少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真正禍延曹氏子孫;另一層是指禍延天下後世。一般人造福或者為禍,其影響只在包括自家子孫的小範圍之內,影響不了他人。凡能“禍延天下後世”者,必是個能量很大的風雲人物。

曹操名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操者,操守之意也。他的名和字含義都很不錯,只有小名阿瞞,足以暗示這是個很不老實的角色。漢代選拔人才,一重門第,二重德行。曹操的“祖父”乃是宦官,門第自然不高,雖然頗有才氣,很難得到選拔,只有通過自己奮鬥、習武、從軍,才能向上攀升。這就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十分反感,表現出一種桀驁不訓的態度,所以當時的名士許劭曾經評論過他:“君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耳!”他為人虛偽狡詐,做事急功近利,欲達目的,不擇手段,藐視道德,只求實效。時人稱他為奸雄,他非但不以為忤,而且頗為得意。在成為一個軍閥之後,他所重用的一是上戰場能夠拼命的猛將,二是擅用陰謀詭計的謀臣。對於比較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例如孔融、楊修等人,早晚都得加上一個罪名加以剷除。所以他那個曹氏集團迅速形成一個不講政治理念、只爭現實利益的軍閥集團。

在政治上,他並不講求治國的真本領,通過良好的政績來贏得老百姓的擁護,而是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縱橫捭闔、聯甲倒乙,消滅異己,擴充地盤。在軍事上,他並不是明恥教戰,認真培養出一批能夠衛國保民的子弟兵,而是儘量去收編一些驃悍善戰的現成隊伍,只圖他們能打勝仗,管他擾民不擾民。他所收編的隊伍,一是青州兵即農民起義的黃巾軍中的精銳,二是烏桓兵即東北遊牧民族的驃悍騎兵。他就是靠這些職業兵打下了江山。

曹氏集團是靠政治陰謀與軍事鎮壓兩手交替使用而發展起來的。比較而言,曹操對玩弄陰謀詭計更為內行。因此,包括自己的兒子曹丕和臣下司馬懿等人在內,他培訓出了一大批野心家兼陰謀家。此後漢、魏兩代與魏、晉兩代的改朝換代,都不是採用在戰場上一決雌雄的老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名為禪讓實為篡奪的滑稽劇似的新形式。這種表演的虛偽,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數,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電視劇中的曹丕形象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如果長期紛爭下去,當然對老百姓不利。群雄之中若有一雄,能夠順應時勢,弔民伐罪,昭告天下,號召統一,那麼正如諸葛亮所說,老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當然是大好事。曹操當時身為漢相,既佔天時,又有實力,如果自己沒有野心,無意奪取漢朝的江山,真心匡扶漢室,則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號召力與軍事實力,恢復國家的統一併非難事,可以兵不血刃,傳檄而定。可惜他一開始就走上了以詐術取天下的邪路,處處培植曹家的勢力,打擊朝廷的威信,對漢獻帝的欺壓凌辱,到了慘無人道的程度,使得天下皆知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統一天下的計劃,一再受到挫折。為了急於求成,消滅異己,他甚至於公開提倡只求建功立業,不講倫理道德,造成整個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秩序瓦解,人心渙散。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到匈奴騎兵打破東西兩京西晉覆亡為止,這一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魏、晉兩朝,宮廷穢亂,骨肉相殘,官貪吏暴,民不聊生。西晉的八王之亂,同室操戈,混戰數十年,幾乎耗盡了國力,終於召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中原殘破,赤地千里。曹操的所作所為,直接導致了這一場滔天大禍,其間有極為清晰的脈絡可尋。舉例說吧,最先起兵南犯的匈奴五部騎兵,其祖先就是由曹操親自決策把他們安置在近畿(山西)的。

曹操自認為聰明絕頂,但卻做了不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高明的醫生治病,應該根據常理,求得病人生理上的平衡,逐漸取得療效。曹操則斥為迂腐,認為見效太慢,為求速效,大下猛藥,不顧病人承受能力,只求治標,不求治本。結果病雖然治好了,藥的毒性逐漸發作,終於全身潰爛,不治身亡。猛藥見效、病狀減輕之時,有人認為曹操是神醫;等到病人全身潰爛之時,曹操已經死了很久了,到哪兒去找他算賬呢!

曹操在一心打天下的時候,不惜用自己的子女作為政爭的工具。他一共有多少女兒,史無明文,難以詳考。我們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送給漢獻帝做了貴嬪。不久,他謀殺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著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后,自己當上了皇帝的老丈人。曹操把女兒當作禮物,一批一批地送人,這不是坑害女兒又是什麼!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漢獻帝的影視形象。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歷史上許多皇帝自己作惡多端,總還想把太子培養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對太子和皇太孫的培養。曹操自己不講道德,只耍權術。和他比較接近的子女一定略有所知,想瞞也瞞不了。因此,他在這些子女面前也就難以裝得道貌岸然。試舉一例,即可看出他把太子曹丕培養成為一種什麼樣的角色。有一次曹操領兵打破鄴城,曹丕也在軍中。《後漢書孔融傳》中說:“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這個甄氏是袁紹的兒媳婦,是位出名的多才多藝的美人。曹氏父子久聞其名,早就對她垂涎。《世說》:“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將(指曹丕)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指甄氏)。’”原來父子爭風,曹操對其子先下手為強的做法十分不滿。試看:軍無紀律,上樑不正下樑歪,父子爭搶一個女人,這還有什麼倫理道德之可言。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甄氏的影視形象。曹操對她也是垂涎三尺

曹丕初得甄氏,十分寵愛,他當皇帝后又立為皇后,但不久即加虐殺。曹丕對人的殘忍、猜疑,不下於其父。曹操有子二十五人,除長子曹昂早死,能與曹丕爭位者,只有嫡出的曹彰、曹植二人。曹彰有戰功,曹植有文名,對曹丕都是很大的威脅。於是曹丕在棗蒂中下毒,毒死了曹彰。從《三國演義》七步成詩一事來看,好像是曹丕寬宏大量,放過了曹植,事實並非如此。曹丕曾經多次陷害曹植,之所以沒有得逞,是其母卞太后捨命相爭。卞太后說:“汝既殺我任城(指任城王曹彰),不當復殺我東阿(指東阿侯曹植)!”曹丕怕事情鬧得太大,不好收拾,才不得不放手,但是以後曹植即被長期軟禁,失掉自由。曹丕貪得無厭,多次勒索部下的珍寶,一定要弄到手才安心。他又荒淫無恥,曹操一死,他立即全部接受曹操的姬妾,一個也不肯放過,被其母罵為“不如豬狗”。因為曹操傳授給子女的,都是權術、陰謀,而非友愛、團結;所以曹氏的兄弟姊妹之間照講權術,照耍陰謀,互相殘殺,毫不軟手。用不著等異姓來殘殺他們,他們的自相殘殺一直沒有停息過。

東漢末年,曹氏父子欺壓漢獻帝,可以說是百般凌辱,殺皇后、殺皇子,如宰牲口。曹魏末年,司馬氏父子欺壓小皇帝曹髦、曹奐,也是百般凌辱。公元260年,血氣方剛的年僅二十歲的曹髦不願坐受凌辱,竟率領殿中侍衛,仗劍升輦,要去討伐司馬昭。與昭的部下賈充相遇,賈充命人當眾刺死曹髦。司馬昭猖狂至此,他暗害許多曹氏子孫也就無須多說。公元220年,曹丕篡漢;265年,司馬炎篡魏,同樣都演出一場禪讓的鬧劇。前後相距年,兩次鬧劇如出一轍。

曹魏政權短命的禍首是誰?為何說曹操禍延子孫,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司馬懿的影視形象。他也是曹氏集團一手扶植起來的,卻成了曹魏的掘墓人

筆者認為這種鬧劇的重複上演絕非偶然。司馬懿是曹氏集團中的人物,是曹操親自培養出來的,他的陰險刻毒,善於偽裝,與曹操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因此司馬氏家族的陰險惡毒比曹氏家族更勝一籌。曹操自己培養了司馬一族來大殺曹氏子孫,這不是真正的禍延子孫又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