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二、豐縣的古水系——豐水

豐水,亦作灃水,這是一條在豐縣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河流。如果不能大概瞭解她,那研讀豐縣歷史,多多少少會讓人走入誤區。遺憾的是,她過早的消失了,留下了謎一樣的疑問,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其實,只要認真讀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她又是那樣的清晰可見。

當然,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的辭書,有著名歷史地理學大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參考。另外,還有《沂沭泗河道志》。這兩部書的編纂者們可以說是吃透了《水經注》,特別是後者,還注重文獻與實地考察相結合。

為了讓大家節省檢閱的麻煩,這裡就把《水經注》關於豐水與泡水的重要部分摘出。本文所錄底本為中華書局出版的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其記載:“(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右河泡水,水上承睢水於下邑縣界;東北注一水,上承睢水於杼秋縣界北流,世又謂之瓠盧溝。

水積為渚,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竝得通稱矣。故《地理志》雲:“平樂(按,遺址在今單縣境內。),侯國也,泡水所出。”又逕豐西澤,謂之豐水。《漢書》稱:“高祖送徒驪山,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又東逕大堰,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王莽之吾豐也。水側城東北流,左合枝水,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豐水於(沛縣)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二、豐縣的古水系——豐水

豐水,亦作灃水,這是一條在豐縣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河流。如果不能大概瞭解她,那研讀豐縣歷史,多多少少會讓人走入誤區。遺憾的是,她過早的消失了,留下了謎一樣的疑問,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其實,只要認真讀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她又是那樣的清晰可見。

當然,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的辭書,有著名歷史地理學大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參考。另外,還有《沂沭泗河道志》。這兩部書的編纂者們可以說是吃透了《水經注》,特別是後者,還注重文獻與實地考察相結合。

為了讓大家節省檢閱的麻煩,這裡就把《水經注》關於豐水與泡水的重要部分摘出。本文所錄底本為中華書局出版的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其記載:“(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右河泡水,水上承睢水於下邑縣界;東北注一水,上承睢水於杼秋縣界北流,世又謂之瓠盧溝。

水積為渚,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竝得通稱矣。故《地理志》雲:“平樂(按,遺址在今單縣境內。),侯國也,泡水所出。”又逕豐西澤,謂之豐水。《漢書》稱:“高祖送徒驪山,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又東逕大堰,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王莽之吾豐也。水側城東北流,左合枝水,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豐水於(沛縣)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這段文字有點繞,其大概意思是。從睢水分出的一個支流經過下邑縣界北流右河泡水;另一條從睢水流出的支流經過杼秋縣北流,人們叫她瓠盧溝。瓠盧溝向北流淌的過程中左合豐水。豐水,俗稱二泡。自二渠左合豐水的地方以下,豐、泡兩水並稱,當然就是豐泡合二為一了。並引《漢書.地理志》說明泡水的上游在平樂侯國境內。

以上是概論。接著,詳細地介紹了豐水與泡水在豐縣境內以及經過沛縣城南注入泗水的情況。豐泡二水,又經過豐西澤之後稱豐水,這個豐西澤即劉邦斬蛇處。豐水經過豐縣城南蜿蜒東北流,然後又左並了一條枝水,枝水上承豐西大堰。而枝水的一個支流又經過豐縣城北往東流,又注入豐水。豐水再東,有接納了黃水,然後經過沛縣城南東注泗水。

一切是那樣的清晰明瞭,豐水的第一個源頭是睢水,與源自平樂故城的泡水相匯為一,又接納從南而來的瓠盧溝水,然後匯入豐西澤。自豐西澤東的大堰,豐水一分為二,主流經城南東北流。另一條枝水卻又分出一個支流,卻繞過城北東流,最後又合併,東注入泗水裡。兩條河流都是東北流,豐水經過城南,枝水的分流經過城北(這條河流豐人後來俗稱之為泡河。)。無疑,豐西澤與大堰的相對位置,當在豐縣西南。也就是,豐水入從豐縣西南的某地入境的。

關於豐水的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是現存最早也是學界奉為圭臬的學術鉅著。建國以後關於豐水記載最權威也是最科學的著作當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沂沭泗河道志》,此二部典籍也明確的把豐水標註在豐縣城之南,且把豐西澤清晰的標註在豐縣西南方向。

其實關於豐水的話題還可以聊,本文不是專門探討豐水的變遷,所以略去其興盛衰亡,有這些就足夠了。豐縣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澤有幾處呢?在宋代之前的文獻裡,只有一處,那就是豐縣西南的豐水西大澤。北宋以來,豐縣城東北角又多了一個大澤。由於後來歷史地貌的不斷變遷,特別是宋代以來黃河自北而南氾濫對豐縣乃至周邊地區造成的影響,在此後的一些相關書籍裡,出現了一些關於豐水失誤的記載,我們不要太於苛求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前輩們。

而豐水西九十里又該作何解釋?當然是自豐水、泗水交匯處,溯豐水而上,九十里處即是。從現存的明清古泗水到今天豐縣西南邊境,約百里。大概古豐水也不是一條直線河。那豐水河附近有沒有大圻呢?《水經注》又給了答案,恰恰豐西澤東有大堰,也叫豐西大堰。大堰、大陂、大圻,中國文字的妙處真是不可言喻。

重新堆砌一下文獻:晉《述徵記》、唐《藝文類聚》、宋《玉海》等記載,豐圻旁邊有高祖故宅,地址在豐水西九十里。《水經注》載,豐水在流經豐縣城南,且豐縣西南的大澤附近有大堰,即大圻。按照這些文獻考索,順治版《豐縣志》關於古中陽裡的記載是否空穴來風,答案靠讀者自己,見仁見智。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二、豐縣的古水系——豐水

豐水,亦作灃水,這是一條在豐縣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河流。如果不能大概瞭解她,那研讀豐縣歷史,多多少少會讓人走入誤區。遺憾的是,她過早的消失了,留下了謎一樣的疑問,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其實,只要認真讀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她又是那樣的清晰可見。

當然,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的辭書,有著名歷史地理學大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參考。另外,還有《沂沭泗河道志》。這兩部書的編纂者們可以說是吃透了《水經注》,特別是後者,還注重文獻與實地考察相結合。

為了讓大家節省檢閱的麻煩,這裡就把《水經注》關於豐水與泡水的重要部分摘出。本文所錄底本為中華書局出版的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其記載:“(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右河泡水,水上承睢水於下邑縣界;東北注一水,上承睢水於杼秋縣界北流,世又謂之瓠盧溝。

水積為渚,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竝得通稱矣。故《地理志》雲:“平樂(按,遺址在今單縣境內。),侯國也,泡水所出。”又逕豐西澤,謂之豐水。《漢書》稱:“高祖送徒驪山,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又東逕大堰,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王莽之吾豐也。水側城東北流,左合枝水,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豐水於(沛縣)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這段文字有點繞,其大概意思是。從睢水分出的一個支流經過下邑縣界北流右河泡水;另一條從睢水流出的支流經過杼秋縣北流,人們叫她瓠盧溝。瓠盧溝向北流淌的過程中左合豐水。豐水,俗稱二泡。自二渠左合豐水的地方以下,豐、泡兩水並稱,當然就是豐泡合二為一了。並引《漢書.地理志》說明泡水的上游在平樂侯國境內。

以上是概論。接著,詳細地介紹了豐水與泡水在豐縣境內以及經過沛縣城南注入泗水的情況。豐泡二水,又經過豐西澤之後稱豐水,這個豐西澤即劉邦斬蛇處。豐水經過豐縣城南蜿蜒東北流,然後又左並了一條枝水,枝水上承豐西大堰。而枝水的一個支流又經過豐縣城北往東流,又注入豐水。豐水再東,有接納了黃水,然後經過沛縣城南東注泗水。

一切是那樣的清晰明瞭,豐水的第一個源頭是睢水,與源自平樂故城的泡水相匯為一,又接納從南而來的瓠盧溝水,然後匯入豐西澤。自豐西澤東的大堰,豐水一分為二,主流經城南東北流。另一條枝水卻又分出一個支流,卻繞過城北東流,最後又合併,東注入泗水裡。兩條河流都是東北流,豐水經過城南,枝水的分流經過城北(這條河流豐人後來俗稱之為泡河。)。無疑,豐西澤與大堰的相對位置,當在豐縣西南。也就是,豐水入從豐縣西南的某地入境的。

關於豐水的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是現存最早也是學界奉為圭臬的學術鉅著。建國以後關於豐水記載最權威也是最科學的著作當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沂沭泗河道志》,此二部典籍也明確的把豐水標註在豐縣城之南,且把豐西澤清晰的標註在豐縣西南方向。

其實關於豐水的話題還可以聊,本文不是專門探討豐水的變遷,所以略去其興盛衰亡,有這些就足夠了。豐縣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澤有幾處呢?在宋代之前的文獻裡,只有一處,那就是豐縣西南的豐水西大澤。北宋以來,豐縣城東北角又多了一個大澤。由於後來歷史地貌的不斷變遷,特別是宋代以來黃河自北而南氾濫對豐縣乃至周邊地區造成的影響,在此後的一些相關書籍裡,出現了一些關於豐水失誤的記載,我們不要太於苛求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前輩們。

而豐水西九十里又該作何解釋?當然是自豐水、泗水交匯處,溯豐水而上,九十里處即是。從現存的明清古泗水到今天豐縣西南邊境,約百里。大概古豐水也不是一條直線河。那豐水河附近有沒有大圻呢?《水經注》又給了答案,恰恰豐西澤東有大堰,也叫豐西大堰。大堰、大陂、大圻,中國文字的妙處真是不可言喻。

重新堆砌一下文獻:晉《述徵記》、唐《藝文類聚》、宋《玉海》等記載,豐圻旁邊有高祖故宅,地址在豐水西九十里。《水經注》載,豐水在流經豐縣城南,且豐縣西南的大澤附近有大堰,即大圻。按照這些文獻考索,順治版《豐縣志》關於古中陽裡的記載是否空穴來風,答案靠讀者自己,見仁見智。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元代浙江詩人王冕曾來豐、沛間遊覽,留下了一篇詩作,多少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發。其詩云:“落月蒼涼野色迷,過洪忽聽五更雞。河流東海奔騰去,天近中原漸覺低。敗壘有基棲碧草,古臺無石墮青泥。漢家住處人能識,只在豐南沛水西。”這裡的沛水即指豐水,豐水流經沛縣境內,有豐水、泡水、黃水、沛水之稱,所指乃一。

三、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根據《後漢書》記載,劉邦家鄉中陽裡在東漢時有高祖祠廟與碑。但歲月的滄桑卻無情地埋沒了太多的歷史痕跡,比如漢代的豐縣高祖廟與碑。但是這個古老的祠廟遺址卻能佐證中陽裡的位置所在,因此有必要聊聊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先從明代的地方文獻考索吧。據明代《一統志》、《徐州志》、《豐縣志》記載,豐縣共有三處高祖廟。其一是嘉靖五年豐縣城因黃泛之災遷徙到華山後,豐縣鄉紳劉翥獨資在華山創建。這個可以忽略。另外兩處,存在傳承較久。縣城內的高祖廟,根據明代《徐州志》所錄北宋末豐人王文昌所撰《重修高祖廟後殿記》,稱是五代劉知遠敕建。如果唐代之前已經存在,記中當會提及,而不會直言劉知遠所建。

又北宋末著名文士趙明誠和夫人李清照所著《金石錄》中,記載相關的信息。其題跋雲:“右漢重修高祖廟碑,郭忠恕八分書。餘年十七八時,已喜收蓄前代石刻,故正字陳無己(即彭城陳師道),徐人。為餘言豐縣有此碑,託人訪求,後數年乃得之,然字畫頗軟弱。餘家有忠恕八分《懷嵩樓記》墨跡,乃其暮年所書,筆力老勁,非此碑之比,亦嘗刻石。今錄於此。”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二、豐縣的古水系——豐水

豐水,亦作灃水,這是一條在豐縣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河流。如果不能大概瞭解她,那研讀豐縣歷史,多多少少會讓人走入誤區。遺憾的是,她過早的消失了,留下了謎一樣的疑問,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其實,只要認真讀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她又是那樣的清晰可見。

當然,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的辭書,有著名歷史地理學大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參考。另外,還有《沂沭泗河道志》。這兩部書的編纂者們可以說是吃透了《水經注》,特別是後者,還注重文獻與實地考察相結合。

為了讓大家節省檢閱的麻煩,這裡就把《水經注》關於豐水與泡水的重要部分摘出。本文所錄底本為中華書局出版的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其記載:“(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右河泡水,水上承睢水於下邑縣界;東北注一水,上承睢水於杼秋縣界北流,世又謂之瓠盧溝。

水積為渚,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竝得通稱矣。故《地理志》雲:“平樂(按,遺址在今單縣境內。),侯國也,泡水所出。”又逕豐西澤,謂之豐水。《漢書》稱:“高祖送徒驪山,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又東逕大堰,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王莽之吾豐也。水側城東北流,左合枝水,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豐水於(沛縣)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這段文字有點繞,其大概意思是。從睢水分出的一個支流經過下邑縣界北流右河泡水;另一條從睢水流出的支流經過杼秋縣北流,人們叫她瓠盧溝。瓠盧溝向北流淌的過程中左合豐水。豐水,俗稱二泡。自二渠左合豐水的地方以下,豐、泡兩水並稱,當然就是豐泡合二為一了。並引《漢書.地理志》說明泡水的上游在平樂侯國境內。

以上是概論。接著,詳細地介紹了豐水與泡水在豐縣境內以及經過沛縣城南注入泗水的情況。豐泡二水,又經過豐西澤之後稱豐水,這個豐西澤即劉邦斬蛇處。豐水經過豐縣城南蜿蜒東北流,然後又左並了一條枝水,枝水上承豐西大堰。而枝水的一個支流又經過豐縣城北往東流,又注入豐水。豐水再東,有接納了黃水,然後經過沛縣城南東注泗水。

一切是那樣的清晰明瞭,豐水的第一個源頭是睢水,與源自平樂故城的泡水相匯為一,又接納從南而來的瓠盧溝水,然後匯入豐西澤。自豐西澤東的大堰,豐水一分為二,主流經城南東北流。另一條枝水卻又分出一個支流,卻繞過城北東流,最後又合併,東注入泗水裡。兩條河流都是東北流,豐水經過城南,枝水的分流經過城北(這條河流豐人後來俗稱之為泡河。)。無疑,豐西澤與大堰的相對位置,當在豐縣西南。也就是,豐水入從豐縣西南的某地入境的。

關於豐水的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是現存最早也是學界奉為圭臬的學術鉅著。建國以後關於豐水記載最權威也是最科學的著作當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沂沭泗河道志》,此二部典籍也明確的把豐水標註在豐縣城之南,且把豐西澤清晰的標註在豐縣西南方向。

其實關於豐水的話題還可以聊,本文不是專門探討豐水的變遷,所以略去其興盛衰亡,有這些就足夠了。豐縣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澤有幾處呢?在宋代之前的文獻裡,只有一處,那就是豐縣西南的豐水西大澤。北宋以來,豐縣城東北角又多了一個大澤。由於後來歷史地貌的不斷變遷,特別是宋代以來黃河自北而南氾濫對豐縣乃至周邊地區造成的影響,在此後的一些相關書籍裡,出現了一些關於豐水失誤的記載,我們不要太於苛求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前輩們。

而豐水西九十里又該作何解釋?當然是自豐水、泗水交匯處,溯豐水而上,九十里處即是。從現存的明清古泗水到今天豐縣西南邊境,約百里。大概古豐水也不是一條直線河。那豐水河附近有沒有大圻呢?《水經注》又給了答案,恰恰豐西澤東有大堰,也叫豐西大堰。大堰、大陂、大圻,中國文字的妙處真是不可言喻。

重新堆砌一下文獻:晉《述徵記》、唐《藝文類聚》、宋《玉海》等記載,豐圻旁邊有高祖故宅,地址在豐水西九十里。《水經注》載,豐水在流經豐縣城南,且豐縣西南的大澤附近有大堰,即大圻。按照這些文獻考索,順治版《豐縣志》關於古中陽裡的記載是否空穴來風,答案靠讀者自己,見仁見智。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元代浙江詩人王冕曾來豐、沛間遊覽,留下了一篇詩作,多少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發。其詩云:“落月蒼涼野色迷,過洪忽聽五更雞。河流東海奔騰去,天近中原漸覺低。敗壘有基棲碧草,古臺無石墮青泥。漢家住處人能識,只在豐南沛水西。”這裡的沛水即指豐水,豐水流經沛縣境內,有豐水、泡水、黃水、沛水之稱,所指乃一。

三、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根據《後漢書》記載,劉邦家鄉中陽裡在東漢時有高祖祠廟與碑。但歲月的滄桑卻無情地埋沒了太多的歷史痕跡,比如漢代的豐縣高祖廟與碑。但是這個古老的祠廟遺址卻能佐證中陽裡的位置所在,因此有必要聊聊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先從明代的地方文獻考索吧。據明代《一統志》、《徐州志》、《豐縣志》記載,豐縣共有三處高祖廟。其一是嘉靖五年豐縣城因黃泛之災遷徙到華山後,豐縣鄉紳劉翥獨資在華山創建。這個可以忽略。另外兩處,存在傳承較久。縣城內的高祖廟,根據明代《徐州志》所錄北宋末豐人王文昌所撰《重修高祖廟後殿記》,稱是五代劉知遠敕建。如果唐代之前已經存在,記中當會提及,而不會直言劉知遠所建。

又北宋末著名文士趙明誠和夫人李清照所著《金石錄》中,記載相關的信息。其題跋雲:“右漢重修高祖廟碑,郭忠恕八分書。餘年十七八時,已喜收蓄前代石刻,故正字陳無己(即彭城陳師道),徐人。為餘言豐縣有此碑,託人訪求,後數年乃得之,然字畫頗軟弱。餘家有忠恕八分《懷嵩樓記》墨跡,乃其暮年所書,筆力老勁,非此碑之比,亦嘗刻石。今錄於此。”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此段文字說明,言重修,先前豐縣必定有古廟,與《後漢書》所載合。而此碑僅是五代時期的,趙明誠卻要多年尋訪此碑,後得拓片,可見此碑乃當時徐州所屬縣中金石之精華。另外說明,其時,《後漢書》所謂碑石已經難尋了。縣城內的高廟經歷宋金元明清的洗禮,幾經移址並多次重修,建國後被毀。

還剩下一處,即文獻所言豐縣西南十八里處的迎駕城內的高祖祠廟。明末豐縣著名文士張逢宸《重修邀帝城寺碑記》雲:“邑故有邀帝城,距縣治十五里,蓋漢高帝帝業既成,歸宴父老而父老攀留處也。

漢盛時,邑人榮其事,即其地築城,城中央建廟,以祀高祖。所從來舊矣。不知何年,廟易為寺。”如果此高祖廟是漢代所建,就能與《後漢書》所記載相吻合了。五代時劉知遠敕令重修,所以郭忠恕書寫碑記尊重皇帝之命,而地方官把高祖廟改建於縣城而已。而原來的高祖祠漸漸淪為僧廟了。

邀帝城,亦云迎駕城。邀,此處是迎接的意思。豐縣北宋古碑上記載的邀至村,即今天的宋樓鎮邀帝城遺址附近的草集村。“邀至”,是在這裡迎接的意思。為什麼要在這裡迎接劉邦?如果劉邦真的衣錦還鄉,豐縣有什麼地方他必須要去的?大概不外乎故宅與祖墳。往事越千年,即使今天的人,多年後回到故鄉,有誰改變了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

豐縣的漢代文化層,縣境西南部約在地下十米左右,而北部有些地方僅有兩三米深,由此可以窺見早期水系對豐縣的衝擊與影響。徐州市博物館在此廟遺址進行考古時,僅在兩個五米探方中出就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包括漢代建築石畫像一塊(殘)。無論怎樣,在古文獻記載的中陽裡大概範圍內,我們終於發現了高祖廟遺址的痕跡,這就可以了。這樣,也與《史記》記載的:“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也就解釋的通了。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文:許硯君

中陽裡,眾所周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家鄉里籍。這個史書記載的古鄉里在今天的江蘇豐縣境內,學界歷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從現存的豐縣明清地方文獻來看,卻有兩處,故而造成今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中陽裡的位置又涉及到《史記》記載的大澤之陂、斬蛇處以及枌榆社的位置,當然也與高祖故宅位置密不可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而讓人不解的是,豐縣明清舊志對這些地方的記載相互牴牾。今人讀史,又往往先入為主,且囿於文獻匱乏,有些人喜歡自以為是。所以,學界至今沒有一篇詳細的論證文章可以借鑑。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喜歡讀書,尤其注重家鄉文史方面的記載。通過多年梳理考證,也算是有點小小的心得。雖然,人微言輕,不敢率爾是非。但是研讀歷史與學術良知息息相關,筆者識力儉隘,卻不揣譾陋,將所見相關古文獻梳爬羅列,供關心與支持豐縣文史研究的讀者朋友們參考。至於借鑑發覆、抉擇揚棄,還在每一位看官。

一、豐縣明清舊志關於中陽裡的記載

豐縣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是明代隆慶間定稿梓印的,萬曆間重刊,但與前志內容出入不大。隆慶版原本已佚,今天所能見到的是萬曆增補本。這本志書裡沒有直接記載中陽裡,但卻記載了高祖故宅。其“高祖故宅”詞條:“《玉海》引《述徵記》,豐水東九十里有漢高祖宅。又引《漢舊儀》雲,高皇帝家在沛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但該志卻記載了盧綰故宅,記載如下:“在縣東北隅,即漢高祖同裡。

幼時讀書,友燕王宅也。宋建炎間改遷永寧寺於此。”我們知道,劉邦與盧綰同裡,所以盧綰的故宅與劉邦故宅當不會距離太遠。但是,該志卻又記載了蕭何故宅與盧綰故宅近鄰:“在縣東門北城之下,相傳漢酇侯之宅。”如此一來,劉邦、盧綰二人則與蕭何故宅不出裡許,似乎為同裡之人了,但《史記》卻未載蕭何為中陽里人。顯然,該志記載出現了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清代第一部志書是順治年間的著名書法家張逢宸所主纂,他本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修縣誌增補古蹟時,主要參考了明代邑內學者季春熙的《豐邑古今考》一書。讓我們看看這部志書的相關記載。其關於“中陽裡”的記載是:“中陽裡,《史記》:高祖生於豐之中陽裡,及為天子,遣使祠之。”其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則為:“豐水東九十里,或雲九十里當作九里。”而該志卷二《建置.集鋪》:“棠林集,縣南二十里,古中陽裡。”

從清代順治版縣誌開始,豐縣有了兩個中陽裡,一個在城內,一個城南二十里區域內,且是古中陽裡。孰是孰非,且不討論。

先讓我們看看明代縣誌編撰者所引用的南宋的《玉海》原文是如何記載的。四庫全書本《玉海》卷一百七十五“宮室.宅”漢高祖宅條:“《述徵記》,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高祖宅,高皇帝家在豐中陽裡,及為天子,......祠豐故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縣誌的纂修者把原文的“豐水西”改成了“豐水東”,把“家在豐中陽裡”改成了“家在沛豐中陽裡”。

如此一改,把原意相比,變成了“西轅東轍”。南宋《玉海》與隆慶版《豐縣志》究竟是誰錯了呢?當然是後者。原來,南宋王應麟編纂《玉海》中的此條記載是抄襲唐代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四庫本《藝文類聚》卷六十四所載原文:“《述徵記》曰:豐圻,豐水西九十里,有漢髙祖宅。”《玉海》中,王氏把“豐圻”二字給刪去了,刪去“豐圻”二字,給後人添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

四庫本康熙《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五,綜合收錄了《藝文類聚》、《玉海》的相關內容。其他關於高祖故宅記載的文獻還有宋《太平寰宇記》、康熙武英殿本《佩文佩韻》等等,一系列文獻記載鑿鑿:漢高祖故宅的位置在豐水西九十里的大圻附近。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不難看出,明代縣誌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是抄襲並曲改了前人的文獻而已。毋庸置疑,清代編纂者,更是不審而繼續加深曲解前人原意。就文獻傳承來說,明清《豐縣志》確實錯了,而且錯的一塌糊塗。但明清縣誌所謂城內的高祖與盧綰故宅錯了嗎?這個還是不要先下判斷。而關於中陽裡的記載,順治版縣誌則是綜合了《史記》與東漢衛弘的《漢舊儀》的記載,並提出了古中陽裡在城南二十里的區域內。以後的乾隆、道光、光緒諸版《豐縣志》皆沿襲了此說。

從晉代的《述徵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的《御定淵鑑類函》,這些辭書眾口一詞:漢高祖故宅在豐水西九十里,且附近有大圻,當然,其地即真正的中陽裡。

此外,關於高祖故宅的記載最早的是《史記》,然後是《漢書》,但兩者大同小異:“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均言劉邦的母親受孕於大澤之陂,陂,是水岸的意思,圻,也是水岸的意思。

所以劉邦故宅附近一定要有大澤以及大陂或者大圻,才能解釋的通。北齊魏收《魏書.地形志》亦云:“豐縣,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由此看來,漢高祖故宅附近還有高祖祠廟並碑,這些問題,至少在隋代之前,人們是很清楚的。

毫無疑問,漢高祖故宅當然在中陽裡區域內。因此,只有弄清楚高祖故宅的大概位置,換言之,只要甄別出了古時豐水是在城南還是城北以及豐水附近豐圻的大概位置,漢高祖故宅與中陽裡位置問題也就是迎刃而解了。

那就聊聊豐水吧,一條明代早期因黃河南徙而斷流的卻是豐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母親河。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二、豐縣的古水系——豐水

豐水,亦作灃水,這是一條在豐縣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河流。如果不能大概瞭解她,那研讀豐縣歷史,多多少少會讓人走入誤區。遺憾的是,她過早的消失了,留下了謎一樣的疑問,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其實,只要認真讀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她又是那樣的清晰可見。

當然,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的辭書,有著名歷史地理學大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參考。另外,還有《沂沭泗河道志》。這兩部書的編纂者們可以說是吃透了《水經注》,特別是後者,還注重文獻與實地考察相結合。

為了讓大家節省檢閱的麻煩,這裡就把《水經注》關於豐水與泡水的重要部分摘出。本文所錄底本為中華書局出版的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其記載:“(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右河泡水,水上承睢水於下邑縣界;東北注一水,上承睢水於杼秋縣界北流,世又謂之瓠盧溝。

水積為渚,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竝得通稱矣。故《地理志》雲:“平樂(按,遺址在今單縣境內。),侯國也,泡水所出。”又逕豐西澤,謂之豐水。《漢書》稱:“高祖送徒驪山,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又東逕大堰,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王莽之吾豐也。水側城東北流,左合枝水,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豐水於(沛縣)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這段文字有點繞,其大概意思是。從睢水分出的一個支流經過下邑縣界北流右河泡水;另一條從睢水流出的支流經過杼秋縣北流,人們叫她瓠盧溝。瓠盧溝向北流淌的過程中左合豐水。豐水,俗稱二泡。自二渠左合豐水的地方以下,豐、泡兩水並稱,當然就是豐泡合二為一了。並引《漢書.地理志》說明泡水的上游在平樂侯國境內。

以上是概論。接著,詳細地介紹了豐水與泡水在豐縣境內以及經過沛縣城南注入泗水的情況。豐泡二水,又經過豐西澤之後稱豐水,這個豐西澤即劉邦斬蛇處。豐水經過豐縣城南蜿蜒東北流,然後又左並了一條枝水,枝水上承豐西大堰。而枝水的一個支流又經過豐縣城北往東流,又注入豐水。豐水再東,有接納了黃水,然後經過沛縣城南東注泗水。

一切是那樣的清晰明瞭,豐水的第一個源頭是睢水,與源自平樂故城的泡水相匯為一,又接納從南而來的瓠盧溝水,然後匯入豐西澤。自豐西澤東的大堰,豐水一分為二,主流經城南東北流。另一條枝水卻又分出一個支流,卻繞過城北東流,最後又合併,東注入泗水裡。兩條河流都是東北流,豐水經過城南,枝水的分流經過城北(這條河流豐人後來俗稱之為泡河。)。無疑,豐西澤與大堰的相對位置,當在豐縣西南。也就是,豐水入從豐縣西南的某地入境的。

關於豐水的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是現存最早也是學界奉為圭臬的學術鉅著。建國以後關於豐水記載最權威也是最科學的著作當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沂沭泗河道志》,此二部典籍也明確的把豐水標註在豐縣城之南,且把豐西澤清晰的標註在豐縣西南方向。

其實關於豐水的話題還可以聊,本文不是專門探討豐水的變遷,所以略去其興盛衰亡,有這些就足夠了。豐縣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澤有幾處呢?在宋代之前的文獻裡,只有一處,那就是豐縣西南的豐水西大澤。北宋以來,豐縣城東北角又多了一個大澤。由於後來歷史地貌的不斷變遷,特別是宋代以來黃河自北而南氾濫對豐縣乃至周邊地區造成的影響,在此後的一些相關書籍裡,出現了一些關於豐水失誤的記載,我們不要太於苛求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前輩們。

而豐水西九十里又該作何解釋?當然是自豐水、泗水交匯處,溯豐水而上,九十里處即是。從現存的明清古泗水到今天豐縣西南邊境,約百里。大概古豐水也不是一條直線河。那豐水河附近有沒有大圻呢?《水經注》又給了答案,恰恰豐西澤東有大堰,也叫豐西大堰。大堰、大陂、大圻,中國文字的妙處真是不可言喻。

重新堆砌一下文獻:晉《述徵記》、唐《藝文類聚》、宋《玉海》等記載,豐圻旁邊有高祖故宅,地址在豐水西九十里。《水經注》載,豐水在流經豐縣城南,且豐縣西南的大澤附近有大堰,即大圻。按照這些文獻考索,順治版《豐縣志》關於古中陽裡的記載是否空穴來風,答案靠讀者自己,見仁見智。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元代浙江詩人王冕曾來豐、沛間遊覽,留下了一篇詩作,多少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發。其詩云:“落月蒼涼野色迷,過洪忽聽五更雞。河流東海奔騰去,天近中原漸覺低。敗壘有基棲碧草,古臺無石墮青泥。漢家住處人能識,只在豐南沛水西。”這裡的沛水即指豐水,豐水流經沛縣境內,有豐水、泡水、黃水、沛水之稱,所指乃一。

三、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根據《後漢書》記載,劉邦家鄉中陽裡在東漢時有高祖祠廟與碑。但歲月的滄桑卻無情地埋沒了太多的歷史痕跡,比如漢代的豐縣高祖廟與碑。但是這個古老的祠廟遺址卻能佐證中陽裡的位置所在,因此有必要聊聊豐縣歷史上的高祖廟。

先從明代的地方文獻考索吧。據明代《一統志》、《徐州志》、《豐縣志》記載,豐縣共有三處高祖廟。其一是嘉靖五年豐縣城因黃泛之災遷徙到華山後,豐縣鄉紳劉翥獨資在華山創建。這個可以忽略。另外兩處,存在傳承較久。縣城內的高祖廟,根據明代《徐州志》所錄北宋末豐人王文昌所撰《重修高祖廟後殿記》,稱是五代劉知遠敕建。如果唐代之前已經存在,記中當會提及,而不會直言劉知遠所建。

又北宋末著名文士趙明誠和夫人李清照所著《金石錄》中,記載相關的信息。其題跋雲:“右漢重修高祖廟碑,郭忠恕八分書。餘年十七八時,已喜收蓄前代石刻,故正字陳無己(即彭城陳師道),徐人。為餘言豐縣有此碑,託人訪求,後數年乃得之,然字畫頗軟弱。餘家有忠恕八分《懷嵩樓記》墨跡,乃其暮年所書,筆力老勁,非此碑之比,亦嘗刻石。今錄於此。”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此段文字說明,言重修,先前豐縣必定有古廟,與《後漢書》所載合。而此碑僅是五代時期的,趙明誠卻要多年尋訪此碑,後得拓片,可見此碑乃當時徐州所屬縣中金石之精華。另外說明,其時,《後漢書》所謂碑石已經難尋了。縣城內的高廟經歷宋金元明清的洗禮,幾經移址並多次重修,建國後被毀。

還剩下一處,即文獻所言豐縣西南十八里處的迎駕城內的高祖祠廟。明末豐縣著名文士張逢宸《重修邀帝城寺碑記》雲:“邑故有邀帝城,距縣治十五里,蓋漢高帝帝業既成,歸宴父老而父老攀留處也。

漢盛時,邑人榮其事,即其地築城,城中央建廟,以祀高祖。所從來舊矣。不知何年,廟易為寺。”如果此高祖廟是漢代所建,就能與《後漢書》所記載相吻合了。五代時劉知遠敕令重修,所以郭忠恕書寫碑記尊重皇帝之命,而地方官把高祖廟改建於縣城而已。而原來的高祖祠漸漸淪為僧廟了。

邀帝城,亦云迎駕城。邀,此處是迎接的意思。豐縣北宋古碑上記載的邀至村,即今天的宋樓鎮邀帝城遺址附近的草集村。“邀至”,是在這裡迎接的意思。為什麼要在這裡迎接劉邦?如果劉邦真的衣錦還鄉,豐縣有什麼地方他必須要去的?大概不外乎故宅與祖墳。往事越千年,即使今天的人,多年後回到故鄉,有誰改變了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

豐縣的漢代文化層,縣境西南部約在地下十米左右,而北部有些地方僅有兩三米深,由此可以窺見早期水系對豐縣的衝擊與影響。徐州市博物館在此廟遺址進行考古時,僅在兩個五米探方中出就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包括漢代建築石畫像一塊(殘)。無論怎樣,在古文獻記載的中陽裡大概範圍內,我們終於發現了高祖廟遺址的痕跡,這就可以了。這樣,也與《史記》記載的:“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也就解釋的通了。

讀史使人明智:淺說江蘇豐縣的中陽裡

綜合考徵古文獻,秦漢古中陽裡的大概位置已經很明瞭。為什麼豐縣城又出現了一箇中陽裡呢?為什麼劉邦、蕭何、盧綰的故宅又成了近鄰了呢?那是接下來的話題。讀史的快樂大概如此,有疑問,才會探尋,只有在寂寞裡探尋,並理性的考辯與分析,才會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收穫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