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米勒育兒課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以前也稱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在我國,每500-1000 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男女比例約為1∶6-8。特點是嬰兒在出生時,部分或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常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及髖周韌帶肌肉。起初醫學專家認為遺傳因素是此病發病的重要因素,所以稱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後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該病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後天性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可以預防的。

「賽米勒育兒課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患此病的孩子出生時不具備明顯體徵,只有靠母親細心觀察或在換尿布、把尿時嬰兒雙腿分開受限,一側腿部活動明顯少於另一側,才能發現。大多數醫院也未建立新生兒體檢普查和登記制度,常有漏診,最終導致不可逆的痛性骨關節炎和不同程度殘疾。當然在嬰兒期雖沒有明顯體徵,但在外觀方面,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患兒大腿、小腿與對側不對稱,俗稱“長短腿”,可表現為患側增粗、變短或變細、外旋(腳尖指向身體外側,見於單側脫位);臀部增寬(見於雙側脫位),臀部、腹股溝與大腿皮紋增多、增深,不對稱,俗稱“皮紋不對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一定是皮紋不對稱,但皮紋不對稱不一定就是脫位,有的小孩一生下來就皮紋不對稱,以後會慢慢長對稱。幼兒及兒童期可出現步態異常,如開始走路較晚,或開始走路時步態不穩,呈蹣跚、搖擺或搖動步的樣子(單側);雙側脫位則表現為走鴨行步,肢體不等長,軀幹側彎或出現髖部彈響等。

除了外觀檢查法,還有一些手法和姿勢檢查。如Allis徵檢查法:新生兒平臥、屈膝85度~90度,兩足平放床上,兩踝併攏可見兩膝高低不等(患側低於正常側)。對於單側髖關節脫位有效。Barlow試驗(彈出試驗):此法適合新生兒,新生兒平臥,檢查者的兩側中指放在兩側大轉子處,兩手拇指放在大腿內側小轉子附近,將髖屈至90°,膝完全屈曲,然後將兩髖外展至45°,若檢查者中指感到股骨頭滑入髖臼內,表明有脫位。再用置於大腿內側小轉子附近的拇指將股骨頭推向外後側,若感到股骨頭自髖臼後緣滑出,放鬆拇指後,股骨頭又滑入髖臼內,表明髖是不穩定的,稱為Barlow試驗陽性。

應去醫院就診。一般新生兒2-4周可進行超聲波檢查,能更早確診治療。1歲以上也可以採用X射線檢查確診。

這種病原則上是早診斷、早治療。復位越早,髖臼發育越好。 保守治療適合3 歲以下患兒。年齡越小,復位越容易,固定時間越短,效果越理想。如果在1歲以下嬰兒期發現,復位後採用連衣支具保持雙髖屈曲外展6~8 周即可治癒;年齡大於6個月,如為完全脫位,復位後,雙髖屈曲外展位支具固定於安全範圍內6 個月,固定期間定期複查。1~3歲患兒可行屈髖位雙下肢懸吊牽引2~3周,閉合復位後,作改良蛙式石膏外固定6~9個月,每3個月更換一次石膏,並複查X線照片判斷復位成功與否。3歲以上就需要手術治療。

此病發病原因迄今不十分清楚。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關。約20%病兒有家族史,說明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發病與胎位有關,經臨床統計臀位產發病率最高。其他還有生活習慣、環境因素,捆綁1-3個月嬰兒下肢的地區發病明顯增高。另外,原發病髖臼發育不良及關節韌帶鬆弛症是髖關節發病的原因。

預防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嬰兒在3個月以前保持自然蛙式彎曲體位,即可防止本病的發生。嬰兒在胎內時呈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外展的體位。剛出生時如不施加外力,就會仍保持相同的體位。當給予其不自然的外力時,不利於髖關節的發育。很多老人認為嬰兒長大後直立行走時,兩腿筆直,才算漂亮。所以給嬰兒穿上衣服時,如看到嬰兒腿呈蛙式,向兩側叉開,就會將嬰兒雙腿併攏,硬性抻直,這種做法對嬰兒骨骼發育很不利,更不能用繃布將嬰兒的腿腳捆綁起來,不讓其動彈。強行將嬰兒膝關節拉直雙腿併攏,可使肌肉緊張,股骨頭向外錯位。股骨頭如不在關節窩內,可使關節窩的骨質發育不良,關節臼變淺。在此基礎上,加上點外力就可能會發生脫臼。所以讓嬰兒順其自然呈現蛙式腿的姿勢,可使附著於腿部的肌肉充分鬆弛,也可以預防髖關節脫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