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曾經為了讓女兒吃上西餐跑遍全城

婚姻的不幸,也在他苦難屈辱的心靈深處埋下了絕望與無奈,苦澀的婚戀也影響著他的創作,在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著悲情的情感:如田曉霞在洪水中喪生,孫少平走進一個孤兒寡母家庭;秀蓮好日子剛開始就得了絕症;田潤葉對愛情苦苦守望併成了官場利益圈中犧牲品,最終守著李向前終其一生;郝紅梅一心想走入上層,卻婚姻不幸嫁給軟弱的潤生。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曾經為了讓女兒吃上西餐跑遍全城

婚姻的不幸,也在他苦難屈辱的心靈深處埋下了絕望與無奈,苦澀的婚戀也影響著他的創作,在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著悲情的情感:如田曉霞在洪水中喪生,孫少平走進一個孤兒寡母家庭;秀蓮好日子剛開始就得了絕症;田潤葉對愛情苦苦守望併成了官場利益圈中犧牲品,最終守著李向前終其一生;郝紅梅一心想走入上層,卻婚姻不幸嫁給軟弱的潤生。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內心世界的孤獨與無奈

卑微的出身和少年時代的屈辱讓路遙產生了很深的自卑感,他性格孤僻,不願接觸社會。他曾對朋友海波說過這樣的話:“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種格外的張揚來抵消格外的自卑。”

可能因為不善交際和應酬,所以在文學屆,他也沒有什麼朋友, 在《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吐露了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你沒成就沒本事,別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著你不順眼。你懶惰,別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這裡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在這樣一種機關……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從早喝到晚。……這些地方雖然聽不見槍炮之聲,且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線’。”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曾經為了讓女兒吃上西餐跑遍全城

婚姻的不幸,也在他苦難屈辱的心靈深處埋下了絕望與無奈,苦澀的婚戀也影響著他的創作,在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著悲情的情感:如田曉霞在洪水中喪生,孫少平走進一個孤兒寡母家庭;秀蓮好日子剛開始就得了絕症;田潤葉對愛情苦苦守望併成了官場利益圈中犧牲品,最終守著李向前終其一生;郝紅梅一心想走入上層,卻婚姻不幸嫁給軟弱的潤生。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內心世界的孤獨與無奈

卑微的出身和少年時代的屈辱讓路遙產生了很深的自卑感,他性格孤僻,不願接觸社會。他曾對朋友海波說過這樣的話:“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種格外的張揚來抵消格外的自卑。”

可能因為不善交際和應酬,所以在文學屆,他也沒有什麼朋友, 在《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吐露了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你沒成就沒本事,別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著你不順眼。你懶惰,別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這裡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在這樣一種機關……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從早喝到晚。……這些地方雖然聽不見槍炮之聲,且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線’。”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四弟王天樂還曾說過這樣一件事,路遙骨灰在西安三兆公墓存放了三年後,必須重新安放,墓地選在了延安大學校園。於是第一天他和弟弟王天笑把路遙的骨灰搬到作協院裡,可悲的是沒有一個人前來為路遙送行。他說決不為路遙感到悲哀,主要是覺得這個院裡的儒士和名流們有失學者風度。是啊,路遙都去世三年了,作協大院裡的朋友們還不能放下心中的不快麼?

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心高氣傲的他無法融入當時的環境。路遙是鬱悶的,人們很難讀懂路遙。其實,坐在平房小院裡,不停地抽著煙仰望天空,若有所思,憂鬱、寂寞、孤獨的路遙,才是真正的路遙。現實的世界裡,沒有人與之同行,他的靈魂在孤獨與痛苦中游蕩。


路遙故去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勞動得到的全是苦難。他的內心的苦衷難以忍受,唯一能夠釋放的渠道和寄託只能是文學創作,可艱難跋涉的文學之路也是充滿荊棘。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曾經為了讓女兒吃上西餐跑遍全城

婚姻的不幸,也在他苦難屈辱的心靈深處埋下了絕望與無奈,苦澀的婚戀也影響著他的創作,在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著悲情的情感:如田曉霞在洪水中喪生,孫少平走進一個孤兒寡母家庭;秀蓮好日子剛開始就得了絕症;田潤葉對愛情苦苦守望併成了官場利益圈中犧牲品,最終守著李向前終其一生;郝紅梅一心想走入上層,卻婚姻不幸嫁給軟弱的潤生。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內心世界的孤獨與無奈

卑微的出身和少年時代的屈辱讓路遙產生了很深的自卑感,他性格孤僻,不願接觸社會。他曾對朋友海波說過這樣的話:“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種格外的張揚來抵消格外的自卑。”

可能因為不善交際和應酬,所以在文學屆,他也沒有什麼朋友, 在《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吐露了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你沒成就沒本事,別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著你不順眼。你懶惰,別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這裡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在這樣一種機關……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從早喝到晚。……這些地方雖然聽不見槍炮之聲,且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線’。”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四弟王天樂還曾說過這樣一件事,路遙骨灰在西安三兆公墓存放了三年後,必須重新安放,墓地選在了延安大學校園。於是第一天他和弟弟王天笑把路遙的骨灰搬到作協院裡,可悲的是沒有一個人前來為路遙送行。他說決不為路遙感到悲哀,主要是覺得這個院裡的儒士和名流們有失學者風度。是啊,路遙都去世三年了,作協大院裡的朋友們還不能放下心中的不快麼?

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心高氣傲的他無法融入當時的環境。路遙是鬱悶的,人們很難讀懂路遙。其實,坐在平房小院裡,不停地抽著煙仰望天空,若有所思,憂鬱、寂寞、孤獨的路遙,才是真正的路遙。現實的世界裡,沒有人與之同行,他的靈魂在孤獨與痛苦中游蕩。


路遙故去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勞動得到的全是苦難。他的內心的苦衷難以忍受,唯一能夠釋放的渠道和寄託只能是文學創作,可艱難跋涉的文學之路也是充滿荊棘。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病逝前與弟弟王天笑合影

一個作家能被記住的往往只有作品,而對於路遙的懷念更多的卻是他的人生、經歷、精神,尤其是那捨生忘死的創作方式,“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他給自己的銘示,也是他的目標和精神支柱。

編者按:

25年前,在陝北的這片土地上,一位年僅42歲的文壇巨星隕落,他出身平凡,一生坎坷,嚐盡了人間艱苦和寂寞,在短暫寫作生涯裡,他猶如一顆流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他就是路遙,25年來,路遙始終被人們所閱讀並記憶著,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路遙!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


終生與貧窮為伴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父母親皆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親來挑起重擔,生活極其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決定將他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被送走那天,母親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然後七歲的他和父親走了七十華里的山路,來到了伯父王玉德家裡。一路上穿著母親新給他做的鞋卻磨破了腳,到最後只得光腳走。還好父親給他撿了一雙舊草鞋,才得以繼續前行。

半路上父親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他買了碗油茶,自己卻什麼都沒吃,“我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伯父家,父親託口說去趕集,實際上路遙知道,他就要被拋棄在這裡了。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右一)和母親及胞弟合照

路遙一直在伯父家度過了他的學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太多,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當時,路遙衣衫襤褸,褲子破了不敢到別人面前,有人搞惡作劇,專門把他拉到人群裡,惹得鬨堂大笑。貧困艱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故里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

1961年,在馬家店小學上了四年初小的路遙考到城關小學高小部。而當時的陝北農村,仍處於極端貧困的時期,基本上是平均兩個村子才有一個上高小的孩子。伯父和伯母不想讓路遙上學升初中,路遙心裡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他參加了考試,結果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成績出來以後,每當路遙提起上學的事,養父總是打哈哈,直到開學那天才說了實話:“這學肯定不上,天王老子說了也沒用”。說完遞給路遙一把小钁頭和一條羊毛繩,要他上山去砍柴。路遙默默地接過小钁頭和繩子,一到山裡就掄圓了扔進溝裡,獨自進城了。

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讓路遙去上學。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就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飢餓的經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在困難的日子裡》和《平凡的世界》裡,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1966年高考取消,他和大學失之交臂,但卻成了風光的“革命分子”,擔任“紅四野”首領。參與革命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可以放開肚皮的吃肉了。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很多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大學裡,路遙的生活依舊簡樸。同學白正明說,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禮服,“老三樣”(白、黃、玉米發糕)吃飯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

貧困伴隨了路遙一生,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後,這種情況也並沒有改善,他的好友海波曾講述,1989年,路遙和中央電視臺《平凡的世界》劇組見面。見面後,對方沒說多少話,只是給了路遙一個信封,說:“這是你的著作權報酬”。路遙自己沒接,示意海波收起來。離開那裡後,他們到一個飯店裡吃飯,拿出來一數,總共680元。海波說:“就這一點?”路遙只是苦笑。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王天樂曾經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情景:“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一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王天樂告訴他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找不來外匯。路遙只說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其實路遙為改變自己經濟情況作過不少努力:為了賺錢,他還炒過股,甚至開價5000元給企業寫報告文學。但換來的5000元稿費,卻是在路遙病倒昏迷後才拿到的。去世後只留下1萬元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賬。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苦澀的婚戀

路遙因在曹谷溪主編的《山花》上發表詩作,最後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在好友曹谷溪撮合下,路遙在人生最為輝煌時刻與北京知青林紅展開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最後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進縣城變為城市人的高加林拋棄農村姑娘劉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紅拋棄路遙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也有林紅的影子。

這之後,頗具文學才華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和林達

1978年1月他倆結婚,1979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遠。遺憾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談不上和諧、幸福。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現代知識女性,而路遙的心裡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照顧他的生活的家庭主婦,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經常通宵達旦,過著二個蒸饃,一根大蔥,飢一頓飽一頓的無規律生活,幾年過後,生活習慣、性格上的差異越來越凸顯,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彼時,路遙因《人生》小說與電影轟動全國,他怕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更怕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帶來很大的傷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辭世前三個月,林達扶起病床上的路遙,在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曾經為了讓女兒吃上西餐跑遍全城

婚姻的不幸,也在他苦難屈辱的心靈深處埋下了絕望與無奈,苦澀的婚戀也影響著他的創作,在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著悲情的情感:如田曉霞在洪水中喪生,孫少平走進一個孤兒寡母家庭;秀蓮好日子剛開始就得了絕症;田潤葉對愛情苦苦守望併成了官場利益圈中犧牲品,最終守著李向前終其一生;郝紅梅一心想走入上層,卻婚姻不幸嫁給軟弱的潤生。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內心世界的孤獨與無奈

卑微的出身和少年時代的屈辱讓路遙產生了很深的自卑感,他性格孤僻,不願接觸社會。他曾對朋友海波說過這樣的話:“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種格外的張揚來抵消格外的自卑。”

可能因為不善交際和應酬,所以在文學屆,他也沒有什麼朋友, 在《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吐露了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你沒成就沒本事,別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著你不順眼。你懶惰,別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這裡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在這樣一種機關……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從早喝到晚。……這些地方雖然聽不見槍炮之聲,且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線’。”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四弟王天樂還曾說過這樣一件事,路遙骨灰在西安三兆公墓存放了三年後,必須重新安放,墓地選在了延安大學校園。於是第一天他和弟弟王天笑把路遙的骨灰搬到作協院裡,可悲的是沒有一個人前來為路遙送行。他說決不為路遙感到悲哀,主要是覺得這個院裡的儒士和名流們有失學者風度。是啊,路遙都去世三年了,作協大院裡的朋友們還不能放下心中的不快麼?

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心高氣傲的他無法融入當時的環境。路遙是鬱悶的,人們很難讀懂路遙。其實,坐在平房小院裡,不停地抽著煙仰望天空,若有所思,憂鬱、寂寞、孤獨的路遙,才是真正的路遙。現實的世界裡,沒有人與之同行,他的靈魂在孤獨與痛苦中游蕩。


路遙故去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勞動得到的全是苦難。他的內心的苦衷難以忍受,唯一能夠釋放的渠道和寄託只能是文學創作,可艱難跋涉的文學之路也是充滿荊棘。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路遙病逝前與弟弟王天笑合影

一個作家能被記住的往往只有作品,而對於路遙的懷念更多的卻是他的人生、經歷、精神,尤其是那捨生忘死的創作方式,“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他給自己的銘示,也是他的目標和精神支柱。

路遙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家高建群曾經說過:“陝北,這塊焦土,北斗七星照耀下這塊蒼涼的北方原野,是產生詩詞的地方,是產生民歌和吟唱的地方,也是產生英雄的地方。”路遙是農民的兒子,他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愛著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平凡的人們。

儘管隔了25年,他和他的作品奉獻出的精神食糧,仍然在激勵著平凡世界裡的人們於逆境中自強不息,在苦難中搏擊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