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我們讀古人,是要安人設的。

比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仙是也,

比如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灑脫的樂天派就是他,

再比如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乃是詞風婉約的多情詞人

雖說這種傳統形成的人設,可能會有偏頗,但是大抵最能代表他們的性情和志向。

以前我的老師說,文人墨客皆滿腹牢騷,懷才不遇是牢騷,人生遇挫是牢騷,不捨離情也是牢騷。拼的就是誰的牢騷發的好,發的妙。

可唯有一個人不是如此,他從不悲嘆自身,他傾心投于山水之中田園之間,他的人設是"古今第一隱逸詩人",他是陶淵明。

1

陶淵明出生在潯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一個叫上京裡的地方。

他的曾祖父陶侃出身寒門,卻憑著軍功靠個人奮鬥官拜大司馬,但是晉朝門閥制度根深蒂固,陶侃生前儘管軍功赫赫,但仍沒能進入門閥階層,在他死後,家族的地位聲望也隨之敗落,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已是衰敗之勢,其父親陶逸雖做過郡守,但是在陶淵明八歲那年就去世了,母親孟氏是大名士孟嘉的小女兒,孟嘉的曾祖父孟宗就是二十四孝裡孟宗哭竹的那個孟宗,正經的書香門第,陶淵明幼時一直在外祖父家生活。

孟嘉是一個襟懷廣闊,平易曠達的人,陶淵明的性格形成和隱逸志向多多少少有受到這位外祖父的影響。

少年時的陶淵明有兩大愛好,一為讀書,二為學琴。

他對讀書的態度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他是真的愛讀書的,不是為了功名讀書,不是為了寫文章讀書,也不是為了與人吹噓讀書,而是能從讀書中得到快樂,也正是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才會有"會意而欣然忘食"的結果,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他的處世態度,不為文字所侷限,但求精神上的通悟,按陳眉公在《小窗幽記》中的說法:"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陶淵明實在是享了清福了。

關於彈琴,蕭統的《陶淵明傳》中有一則關於陶淵明彈琴的故事。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意思是說,陶淵明不通音律,卻有一張無絃琴,每次喝過酒,就拿來這把無絃琴擺弄一番。

但在陶淵明自己的《與子儼等疏》中明白的說自己"少學琴書",《歸去來兮辭》中也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等語,可見淵明不但會彈琴而且是經常彈琴,只是他彈琴旨在意趣,原有一把琴,無事彈來開心,時間久了,琴絃斷了也沒關係,照彈不誤,照樣暢懷抒情,手中無弦,心中有弦也。

2

學而優則仕。

讀書人皆以家國天下為己任。陶淵明也曾是個熱血青年,希望能夠治國齊家平天下。

在陶淵明二十九歲那年,經官府徵召去做了江洲祭酒,但是由於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於是"少日自解歸",很快就辭掉了官職回家去了。

此時的陶淵明"猛志固常在",仍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所以到荊州,投於桓玄門下,然桓玄篡國之舉愈演愈烈,不久母喪,陶淵明趁著丁憂的名義辭官回家了。

不久劉裕討伐桓玄,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頗有不凡之處,其性格才幹,一度使陶淵明對其產生好感,故接受他的徵召為鎮軍參軍,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也不過是無恥的篡國者,迴歸田園之心漸起,遂再一次辭職。

後來出於生計,在親戚的介紹下做了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察看,讓他穿好官服備好禮品去迎接,此督郵以凶狠貪婪聞名遠近,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罷了,便取出官印,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彭澤。

陶淵明十三年的入仕自此終止,從此以後,他再未曾接受過政府的任何徵召,在田園中了此一生。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我們讀古人,是要安人設的。

比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仙是也,

比如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灑脫的樂天派就是他,

再比如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乃是詞風婉約的多情詞人

雖說這種傳統形成的人設,可能會有偏頗,但是大抵最能代表他們的性情和志向。

以前我的老師說,文人墨客皆滿腹牢騷,懷才不遇是牢騷,人生遇挫是牢騷,不捨離情也是牢騷。拼的就是誰的牢騷發的好,發的妙。

可唯有一個人不是如此,他從不悲嘆自身,他傾心投于山水之中田園之間,他的人設是"古今第一隱逸詩人",他是陶淵明。

1

陶淵明出生在潯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一個叫上京裡的地方。

他的曾祖父陶侃出身寒門,卻憑著軍功靠個人奮鬥官拜大司馬,但是晉朝門閥制度根深蒂固,陶侃生前儘管軍功赫赫,但仍沒能進入門閥階層,在他死後,家族的地位聲望也隨之敗落,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已是衰敗之勢,其父親陶逸雖做過郡守,但是在陶淵明八歲那年就去世了,母親孟氏是大名士孟嘉的小女兒,孟嘉的曾祖父孟宗就是二十四孝裡孟宗哭竹的那個孟宗,正經的書香門第,陶淵明幼時一直在外祖父家生活。

孟嘉是一個襟懷廣闊,平易曠達的人,陶淵明的性格形成和隱逸志向多多少少有受到這位外祖父的影響。

少年時的陶淵明有兩大愛好,一為讀書,二為學琴。

他對讀書的態度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他是真的愛讀書的,不是為了功名讀書,不是為了寫文章讀書,也不是為了與人吹噓讀書,而是能從讀書中得到快樂,也正是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才會有"會意而欣然忘食"的結果,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他的處世態度,不為文字所侷限,但求精神上的通悟,按陳眉公在《小窗幽記》中的說法:"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陶淵明實在是享了清福了。

關於彈琴,蕭統的《陶淵明傳》中有一則關於陶淵明彈琴的故事。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意思是說,陶淵明不通音律,卻有一張無絃琴,每次喝過酒,就拿來這把無絃琴擺弄一番。

但在陶淵明自己的《與子儼等疏》中明白的說自己"少學琴書",《歸去來兮辭》中也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等語,可見淵明不但會彈琴而且是經常彈琴,只是他彈琴旨在意趣,原有一把琴,無事彈來開心,時間久了,琴絃斷了也沒關係,照彈不誤,照樣暢懷抒情,手中無弦,心中有弦也。

2

學而優則仕。

讀書人皆以家國天下為己任。陶淵明也曾是個熱血青年,希望能夠治國齊家平天下。

在陶淵明二十九歲那年,經官府徵召去做了江洲祭酒,但是由於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於是"少日自解歸",很快就辭掉了官職回家去了。

此時的陶淵明"猛志固常在",仍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所以到荊州,投於桓玄門下,然桓玄篡國之舉愈演愈烈,不久母喪,陶淵明趁著丁憂的名義辭官回家了。

不久劉裕討伐桓玄,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頗有不凡之處,其性格才幹,一度使陶淵明對其產生好感,故接受他的徵召為鎮軍參軍,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也不過是無恥的篡國者,迴歸田園之心漸起,遂再一次辭職。

後來出於生計,在親戚的介紹下做了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察看,讓他穿好官服備好禮品去迎接,此督郵以凶狠貪婪聞名遠近,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罷了,便取出官印,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彭澤。

陶淵明十三年的入仕自此終止,從此以後,他再未曾接受過政府的任何徵召,在田園中了此一生。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3

蘇軾曾說"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說的就是陶淵明。

辛棄疾也有言道"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同愛喝酒的李白也說"何時到慄裡,一見平生親"

比起蘇東坡,辛棄疾,李白等等這些人,陶淵明的一生可以說是平淡無奇,一沒有卓著的功業,二沒有複雜的人生經歷,作品也沒有奇情壯志,卻被這些人奉為先師,究竟是為何?

首先我們談論一個人的時候是在談論什麼?談論的是這個人與其生活背景的融合體。陶淵明看似平淡無奇的人生經歷,細究起來,卻處處都與當時的背景格格不入。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其主流價值觀,在主流價值觀中的人往往身陷囹圄而不自知。

陶淵明當時的整個社會處於一種攀附權貴,為了財富和權位不擇手段的氛圍之中,決定一個人社會地位的,不是他的才能,不是他的品格,而是他的門第,"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正如史學家幹寶所說: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

經過多次辭官歸隱,陶淵明已成潯陽一帶著名的有志隱士,文學作品也流傳開來,加之他本身雖是寒士,卻不是真正的貧民,陶淵明是有可能躋身於名士之流的,但是他深知這個名利場的勢利與虛偽,也不願屈尊於貴族的優越目光之下,便逐漸產生棄世之心,這個"世"乃是名利世,虛偽世,而並非自然世界。

再者,當官的人不少,願意做實事的人卻不多,一頂一頂的大帽子往頭上戴,嘴裡天天說著要去歸隱山林,將高潔的詞彙全往自己身上安,實際上暗地裡是爭權奪利一樣都沒落下,所以朱熹說:"晉宋間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淵明卻真個能不要,此其所以高於晉宋人也。"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我們讀古人,是要安人設的。

比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仙是也,

比如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灑脫的樂天派就是他,

再比如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乃是詞風婉約的多情詞人

雖說這種傳統形成的人設,可能會有偏頗,但是大抵最能代表他們的性情和志向。

以前我的老師說,文人墨客皆滿腹牢騷,懷才不遇是牢騷,人生遇挫是牢騷,不捨離情也是牢騷。拼的就是誰的牢騷發的好,發的妙。

可唯有一個人不是如此,他從不悲嘆自身,他傾心投于山水之中田園之間,他的人設是"古今第一隱逸詩人",他是陶淵明。

1

陶淵明出生在潯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一個叫上京裡的地方。

他的曾祖父陶侃出身寒門,卻憑著軍功靠個人奮鬥官拜大司馬,但是晉朝門閥制度根深蒂固,陶侃生前儘管軍功赫赫,但仍沒能進入門閥階層,在他死後,家族的地位聲望也隨之敗落,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已是衰敗之勢,其父親陶逸雖做過郡守,但是在陶淵明八歲那年就去世了,母親孟氏是大名士孟嘉的小女兒,孟嘉的曾祖父孟宗就是二十四孝裡孟宗哭竹的那個孟宗,正經的書香門第,陶淵明幼時一直在外祖父家生活。

孟嘉是一個襟懷廣闊,平易曠達的人,陶淵明的性格形成和隱逸志向多多少少有受到這位外祖父的影響。

少年時的陶淵明有兩大愛好,一為讀書,二為學琴。

他對讀書的態度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他是真的愛讀書的,不是為了功名讀書,不是為了寫文章讀書,也不是為了與人吹噓讀書,而是能從讀書中得到快樂,也正是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才會有"會意而欣然忘食"的結果,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他的處世態度,不為文字所侷限,但求精神上的通悟,按陳眉公在《小窗幽記》中的說法:"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陶淵明實在是享了清福了。

關於彈琴,蕭統的《陶淵明傳》中有一則關於陶淵明彈琴的故事。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意思是說,陶淵明不通音律,卻有一張無絃琴,每次喝過酒,就拿來這把無絃琴擺弄一番。

但在陶淵明自己的《與子儼等疏》中明白的說自己"少學琴書",《歸去來兮辭》中也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等語,可見淵明不但會彈琴而且是經常彈琴,只是他彈琴旨在意趣,原有一把琴,無事彈來開心,時間久了,琴絃斷了也沒關係,照彈不誤,照樣暢懷抒情,手中無弦,心中有弦也。

2

學而優則仕。

讀書人皆以家國天下為己任。陶淵明也曾是個熱血青年,希望能夠治國齊家平天下。

在陶淵明二十九歲那年,經官府徵召去做了江洲祭酒,但是由於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於是"少日自解歸",很快就辭掉了官職回家去了。

此時的陶淵明"猛志固常在",仍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所以到荊州,投於桓玄門下,然桓玄篡國之舉愈演愈烈,不久母喪,陶淵明趁著丁憂的名義辭官回家了。

不久劉裕討伐桓玄,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頗有不凡之處,其性格才幹,一度使陶淵明對其產生好感,故接受他的徵召為鎮軍參軍,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也不過是無恥的篡國者,迴歸田園之心漸起,遂再一次辭職。

後來出於生計,在親戚的介紹下做了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察看,讓他穿好官服備好禮品去迎接,此督郵以凶狠貪婪聞名遠近,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罷了,便取出官印,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彭澤。

陶淵明十三年的入仕自此終止,從此以後,他再未曾接受過政府的任何徵召,在田園中了此一生。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3

蘇軾曾說"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說的就是陶淵明。

辛棄疾也有言道"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同愛喝酒的李白也說"何時到慄裡,一見平生親"

比起蘇東坡,辛棄疾,李白等等這些人,陶淵明的一生可以說是平淡無奇,一沒有卓著的功業,二沒有複雜的人生經歷,作品也沒有奇情壯志,卻被這些人奉為先師,究竟是為何?

首先我們談論一個人的時候是在談論什麼?談論的是這個人與其生活背景的融合體。陶淵明看似平淡無奇的人生經歷,細究起來,卻處處都與當時的背景格格不入。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其主流價值觀,在主流價值觀中的人往往身陷囹圄而不自知。

陶淵明當時的整個社會處於一種攀附權貴,為了財富和權位不擇手段的氛圍之中,決定一個人社會地位的,不是他的才能,不是他的品格,而是他的門第,"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正如史學家幹寶所說: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

經過多次辭官歸隱,陶淵明已成潯陽一帶著名的有志隱士,文學作品也流傳開來,加之他本身雖是寒士,卻不是真正的貧民,陶淵明是有可能躋身於名士之流的,但是他深知這個名利場的勢利與虛偽,也不願屈尊於貴族的優越目光之下,便逐漸產生棄世之心,這個"世"乃是名利世,虛偽世,而並非自然世界。

再者,當官的人不少,願意做實事的人卻不多,一頂一頂的大帽子往頭上戴,嘴裡天天說著要去歸隱山林,將高潔的詞彙全往自己身上安,實際上暗地裡是爭權奪利一樣都沒落下,所以朱熹說:"晉宋間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淵明卻真個能不要,此其所以高於晉宋人也。"

古今第一隱逸詩人,蘇軾也要稱他為師

4

陶淵明被稱為隱士其實是不正確的。

隱士是後人社會給予他的一個帽子,給了他,他便接著放到一邊去了,叫他隱士也好,叫他傻瓜也罷,他只不過是想回田園中便回去了,就像他想當官,他就去當官是一樣的,不是說一定是非要去做隱士才辭官回家。

難得的在哪呢?

不喜歡做官的人多了去了,歷來官場都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名利算計,但是人總是被各種慾望糾纏,前怕狼後怕虎,導致大家就得在這熔爐中煎熬,無法。但是對陶淵明來說,就可以輕易的放棄,對他也不是什麼難事,想這麼做便這麼做了,彷彿在他面前,什麼為人所被束縛的羈絆都不存在了,很輕易的就可以跟隨自己的心,他就像一塊剔透的璞玉,在他那裡做來輕易的事情,在別人那裡是可能一輩子也踏不出那一步。

所以陶淵明廣受推崇,大家是喜歡他這個人,是"喜歡",不是欽佩,不是感慨,因為氣節是可學的,比如說,戰敗被俘我咬緊牙關不投降,亡國了我跟著跳河,這些行為都是可以學的,但是灑脫是學不來的,不是什麼具體的行為和動作,而是沒有糾纏的內心,所以只能是喜歡,或者天性相近能有所得。蘇東坡算是與他心性相近之人,所以蘇東坡說他"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蘇東坡夠可愛,夠灑脫了,但是他灑脫的來源也還是要追溯到陶淵明的頭上。

與其說,人人都喜歡陶淵明,不如說人人都希望能做自己,然實在不能,只好藉著陶淵明的詩詞當做自己的"桃花源"。

5

為人如何,其詩便如何。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說詩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站在個人的角度看山看水,山水都帶著個人情緒的顏色,我悲,則山水落淚,我樂,則眼看山水亦動情,這為有我之境。站在山水的角度去看山水,物我兩忘,此為無我之境,有我之境者多,無我之境者爾爾,需要超凡脫俗,散淡靜謐的心態方能為之。

這種無我之境形容陶淵明的詩詞恰當,形容他這個人也恰當。

陶淵明的詩很少,總共就一百來首,而且大多是組詩。

偶然看到了景象,引起了思緒,寫下一首詩或者詞,比如蘇軾的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瀟灑,曠達,但這是偶然的,偶然淋了雨,偶然生出一股豪氣,一首詞就把感覺都表達完了。

但是組詩不一樣,組詩是一種綿長的情緒,比如《歸園田居》五首寫回去種田的感受,《飲酒》二十首寫的是他多少次喝完酒後對自身的生活和一生經歷的感想,《詠貧士》七首是寫對"君子固窮"這種信念的認同。古來詩作多為詠歎時事政治或懷才不遇發牢騷,而陶淵明多在關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寫的是他的思想活動,沒有傷春悲秋,沒有義憤填膺,就很乾淨的描述自己的想法,沒有去關心別人會怎麼看,也不追求辭藻,因為他是寫給自己看的,所謂寫詩純為"悅己",其他的什麼也不為。

陶淵明的詩的妙處用蘇東坡的話來說: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看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是很質樸的,但是細細品味起來,裡面感情的活動卻很豐富。

古來那麼多大詩人,大詞人,論學識見識,在陶淵明之上的不在少數,單從寫詩的能力上來說,寫出他那樣的詩不難,難在一旦想要出眾,就會有刻意之嫌,但是想要出眾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或者政治目的,很少有人寫詩不為給別人看,不想讓別人誇的,讀宋詞讀唐詩,千古名句中的評價總有,修辭如何好,比喻如何精妙,要論自然樸實,就像蘇東坡說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僅淵明一人耳。

6

魯迅曾在《記念劉和珍君》中有這樣幾句: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這是陶淵明寫給自己的輓詩。

陶淵明到了晚年,生活水平一年不如一年,在得了一場大病之後,覺得自己大限將至了,他對死亡的態度,一樣是抱著平常心的,於是給自己寫了幾首輓詩,寫的有聲有色,情景交融,彷彿對自己的葬禮親眼所見。

人人都會思考死亡,生平越是豐富越是如此,大抵是因為高低不平的旋律都懼怕永恆的平靜,晉時雖有為自己做輓歌的風氣,但是虛假的想象和真實的臨死之作是不一樣的,在做此輓詩兩個月後,陶淵明就去世了,他這個時候表達出來的淡然是真正的淡然,豁達是真正的豁達,

詩是用詩人的一生寫就的,文字不過是媒介,歷史選擇了陶淵明,雖然他並不在意是否被選擇,但是於後世而言,不管是於詩文一道尋求指點還是做人尋求本真,都能從他的詩作和他的一生中得到惠益。

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我呦!

每天分享好玩有趣的歷史故事,麼麼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