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兒女都打排球,父親張友生和他們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並不多,倒是張晨和張常寧會經常通過電話交流,這種習慣一直保持著。自從張晨去江蘇隊打球,兄妹倆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同時入選中國男、女排,在北京集訓的時候,兩人也能有機會碰碰面,聊聊天。“相比爸媽,她有什麼心裡話,肯定更願意跟我這個哥哥說。”張晨說,“女排國家隊的競爭非常激烈,她也承受不少的壓力。”

6月份,中國男排遺憾不敵加拿大隊無緣里約奧運會,張晨情緒低落,而那時,張常寧也因為訓練壓力大,情緒波動很厲害。“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房間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訓練跟不上,同樣的位置上有好幾個人,怕自己選不上。”張晨說,雖然中國男排出局自己也挺鬱悶,但妹妹還有希望,於是張晨鼓勵她,教她一些調整的方法。。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每場比賽,張晨都會看。中國女排最終奪冠,張晨懸著的心也落地了。“她表現很好,尤其是決賽最後一球,雖然是惠若琪扣球得分,但是她的發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晨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兒女都打排球,父親張友生和他們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並不多,倒是張晨和張常寧會經常通過電話交流,這種習慣一直保持著。自從張晨去江蘇隊打球,兄妹倆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同時入選中國男、女排,在北京集訓的時候,兩人也能有機會碰碰面,聊聊天。“相比爸媽,她有什麼心裡話,肯定更願意跟我這個哥哥說。”張晨說,“女排國家隊的競爭非常激烈,她也承受不少的壓力。”

6月份,中國男排遺憾不敵加拿大隊無緣里約奧運會,張晨情緒低落,而那時,張常寧也因為訓練壓力大,情緒波動很厲害。“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房間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訓練跟不上,同樣的位置上有好幾個人,怕自己選不上。”張晨說,雖然中國男排出局自己也挺鬱悶,但妹妹還有希望,於是張晨鼓勵她,教她一些調整的方法。。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每場比賽,張晨都會看。中國女排最終奪冠,張晨懸著的心也落地了。“她表現很好,尤其是決賽最後一球,雖然是惠若琪扣球得分,但是她的發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晨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從里約到東京,兩個奧運週期,張常寧的技術和實力不斷完善進步,接下來的四年,仍是女排的中流砥柱;張晨雖然數度萌生退意,但始終堅持守在隊中,現在更是抱著“打一場少一場”的心態,向東京做著“進一步是一步”的努力。

隨著中國排球熱潮的到來,張晨和張常寧憑藉著各自的實力和顏值,人氣飆升。2016-2017年中國排球聯賽全明星賽前的走紅毯環節,兄妹倆配對走上紅毯,格外耀眼。張常寧還現場“示範”了一下向哥哥撒嬌,那一句南京口音的“唉??老哥??”讓全場球迷驚呼“好嗲”,旁邊的張晨則笑開了花。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兒女都打排球,父親張友生和他們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並不多,倒是張晨和張常寧會經常通過電話交流,這種習慣一直保持著。自從張晨去江蘇隊打球,兄妹倆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同時入選中國男、女排,在北京集訓的時候,兩人也能有機會碰碰面,聊聊天。“相比爸媽,她有什麼心裡話,肯定更願意跟我這個哥哥說。”張晨說,“女排國家隊的競爭非常激烈,她也承受不少的壓力。”

6月份,中國男排遺憾不敵加拿大隊無緣里約奧運會,張晨情緒低落,而那時,張常寧也因為訓練壓力大,情緒波動很厲害。“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房間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訓練跟不上,同樣的位置上有好幾個人,怕自己選不上。”張晨說,雖然中國男排出局自己也挺鬱悶,但妹妹還有希望,於是張晨鼓勵她,教她一些調整的方法。。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每場比賽,張晨都會看。中國女排最終奪冠,張晨懸著的心也落地了。“她表現很好,尤其是決賽最後一球,雖然是惠若琪扣球得分,但是她的發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晨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從里約到東京,兩個奧運週期,張常寧的技術和實力不斷完善進步,接下來的四年,仍是女排的中流砥柱;張晨雖然數度萌生退意,但始終堅持守在隊中,現在更是抱著“打一場少一場”的心態,向東京做著“進一步是一步”的努力。

隨著中國排球熱潮的到來,張晨和張常寧憑藉著各自的實力和顏值,人氣飆升。2016-2017年中國排球聯賽全明星賽前的走紅毯環節,兄妹倆配對走上紅毯,格外耀眼。張常寧還現場“示範”了一下向哥哥撒嬌,那一句南京口音的“唉??老哥??”讓全場球迷驚呼“好嗲”,旁邊的張晨則笑開了花。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在外人面前有些高冷範兒,並不健談,但每當說起妹妹,他就滔滔不絕。“我哥在我面前,和在其他人完全不一樣,感覺像兩個人。”對於這種區別對待,張常寧知道一切都是源於哥哥對她的疼愛。

1985年出生的張晨,已經32歲。2012年他和全運會十運會藝術體操冠軍李楊相識,2015年兩人領證結婚。2017年5月,張晨的兒子出生。10月15日,又在南京補辦了婚禮。張常寧看著哥哥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開玩笑說,“結了婚就不要妹妹了,”但她還是感覺到張晨在婚後的變化。“結婚後,哥哥多了一份滄桑感,有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而不是年輕時候的奶油小生了。”哥哥已經結婚,對於自己的另外一半,張常寧的標準就是要向哥哥看齊,身高不能低於2米,“我從小看著我哥,能找比他差的嗎?”張常寧笑言。

雖然會毫不客氣地嫌棄、吐槽或揭短,但張晨寵妹妹是除了名的,對寶寶的撒嬌、耍賴、賣萌、任性照單全收。對張常寧而言,張晨在她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但現在他從一個家庭走向另一個家庭,將視線和重心轉向了妻子和兒子小奧運。

我經常和他開玩笑,你結婚就不要妹妹了。“對哥哥婚後的變化,她有說不完的吐槽,”他現在滿腦子只有他兒子,他盯著兒子睡覺,就坐在旁邊,能盯一個小時。以前他手機屏幕全是我嫂子,現在全換成了他兒子。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兒女都打排球,父親張友生和他們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並不多,倒是張晨和張常寧會經常通過電話交流,這種習慣一直保持著。自從張晨去江蘇隊打球,兄妹倆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同時入選中國男、女排,在北京集訓的時候,兩人也能有機會碰碰面,聊聊天。“相比爸媽,她有什麼心裡話,肯定更願意跟我這個哥哥說。”張晨說,“女排國家隊的競爭非常激烈,她也承受不少的壓力。”

6月份,中國男排遺憾不敵加拿大隊無緣里約奧運會,張晨情緒低落,而那時,張常寧也因為訓練壓力大,情緒波動很厲害。“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房間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訓練跟不上,同樣的位置上有好幾個人,怕自己選不上。”張晨說,雖然中國男排出局自己也挺鬱悶,但妹妹還有希望,於是張晨鼓勵她,教她一些調整的方法。。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每場比賽,張晨都會看。中國女排最終奪冠,張晨懸著的心也落地了。“她表現很好,尤其是決賽最後一球,雖然是惠若琪扣球得分,但是她的發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晨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從里約到東京,兩個奧運週期,張常寧的技術和實力不斷完善進步,接下來的四年,仍是女排的中流砥柱;張晨雖然數度萌生退意,但始終堅持守在隊中,現在更是抱著“打一場少一場”的心態,向東京做著“進一步是一步”的努力。

隨著中國排球熱潮的到來,張晨和張常寧憑藉著各自的實力和顏值,人氣飆升。2016-2017年中國排球聯賽全明星賽前的走紅毯環節,兄妹倆配對走上紅毯,格外耀眼。張常寧還現場“示範”了一下向哥哥撒嬌,那一句南京口音的“唉??老哥??”讓全場球迷驚呼“好嗲”,旁邊的張晨則笑開了花。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在外人面前有些高冷範兒,並不健談,但每當說起妹妹,他就滔滔不絕。“我哥在我面前,和在其他人完全不一樣,感覺像兩個人。”對於這種區別對待,張常寧知道一切都是源於哥哥對她的疼愛。

1985年出生的張晨,已經32歲。2012年他和全運會十運會藝術體操冠軍李楊相識,2015年兩人領證結婚。2017年5月,張晨的兒子出生。10月15日,又在南京補辦了婚禮。張常寧看著哥哥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開玩笑說,“結了婚就不要妹妹了,”但她還是感覺到張晨在婚後的變化。“結婚後,哥哥多了一份滄桑感,有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而不是年輕時候的奶油小生了。”哥哥已經結婚,對於自己的另外一半,張常寧的標準就是要向哥哥看齊,身高不能低於2米,“我從小看著我哥,能找比他差的嗎?”張常寧笑言。

雖然會毫不客氣地嫌棄、吐槽或揭短,但張晨寵妹妹是除了名的,對寶寶的撒嬌、耍賴、賣萌、任性照單全收。對張常寧而言,張晨在她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但現在他從一個家庭走向另一個家庭,將視線和重心轉向了妻子和兒子小奧運。

我經常和他開玩笑,你結婚就不要妹妹了。“對哥哥婚後的變化,她有說不完的吐槽,”他現在滿腦子只有他兒子,他盯著兒子睡覺,就坐在旁邊,能盯一個小時。以前他手機屏幕全是我嫂子,現在全換成了他兒子。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如今兄妹倆走在街上,大家都會說這是張常寧和他的哥哥,而四年前大家都會說,這是張晨和他的妹妹。張常寧用了10年的時間,超越了哥哥的成就。但無論外界對於他們的介紹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兄妹兩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會變的。

張常寧說,哥哥在她的人生中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讓自己少走一點彎路,保護好身體。而一路走來,在張晨眼裡,這個妹妹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小丫”,需要照顧,可以隨時逗樂、打趣的人。

未來,張常寧希望哥哥能夠繼續堅持心裡的夢想,注意傷病,特別是現在年齡大的時候;張晨看著妹妹的排球之路越走越寬,非常開心,她也希望妹妹能夠注意身體,爭得更多的榮譽。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張常寧,兩人相差10歲。在中國體育圈,他們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兄妹。

張晨和張常寧兄妹坐在沙發上,兩人身高均超過一米九,巨大的沙發突然變得擁擠。攝影師讓張常寧站起來換個站位,剛才還正襟危坐的張晨突然愜意地向後一靠,兩臂伸展舒服地癱在靠背上;妹妹噘著嘴委屈巴巴地站在一邊,只能羨慕嫉妒地看著賴在沙發上的哥哥。

自從開始化妝,兩人的吐糟模式就沒有終止。坐沙發兩人搶沙發,坐凳子搶凳子。只有一個凳子,攝影師衡量了下兩人身高差,還是讓張晨坐下。雖然是拍照安排,張常寧卻委屈地說,“為什麼總是你坐著?”“長、幼、有、序。”張晨不緊不慢一字一頓地回答。“那還要尊老愛幼呢!”妹妹並沒有輕易放棄。但哥哥講起歪理還是一臉理直氣壯,“愛幼前面先是尊老。”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在拍攝片場,兄妹兩人互相傳球,張常寧總是放不開手腳傳不到位,我們說:“你就假裝做出真打的樣子。”妹妹立刻滿臉壞笑地甩胳膊擼袖子,躍躍欲試。一直安靜的張晨突然後退了一大步,“真打啊?”待到拍攝時,妹妹看著氣勢做滿了十成,真拋出去時又收回了九分。

張晨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國手,他與汪嘉偉、周建安等都是隊友,退役後在江蘇男排擔任教練。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張晨、張常寧先後走上排球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張晨最早接觸排球時大概只有3、4歲。張友生帶著張晨去訓練場。“那個時候排球對於我來說就是玩具,抱著球到處跑。”而張常寧的排球道路,更是在父親和哥哥的雙重影響下。“我哥有一次打中學生比賽,當時我特別小,還不會打排球,我在現場看,每當裁判吹哨後,全場安靜了,我就給哥哥加油,他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小時候的這一幕讓她印象很深。

張晨子承父業,而妹妹從小也喜歡排球。“小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球,我發球,她就慢悠悠地跑過去撿球,我拿著球,她就不停地跳。”這是至今留在張晨腦海裡的畫面。

身高與天賦的遺傳力量,張晨和張常寧早早顯露出過人的潛質。張晨初中時身高才1米6,但不到幾年,突然躥到2米01,2005年張晨入選了中國男排。當聽到哥哥入選的消息,10歲的張常寧興奮不已,“你在北京好好訓練,等著我,過幾年我也會來的。”沒想到,僅4年後,張常寧就收到了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伸出了“橄欖枝”,14歲的她就披上了國字號的戰袍。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說,他受過很多傷,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想讓妹妹再經歷;張常寧說,希望哥哥能注意傷病,堅持自己心裡的夢想。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這對“國手兄妹”,儘管同父異母、年齡相差10歲,但感情特別好。張常寧小時候不願意好好吃飯,只有張晨喂她才吃。“小時候我吃飯,基本都是哥哥一勺一勺喂。哥哥進入江蘇省隊住進集體宿舍後,我像沒了魂一樣,每到週末就在家門口等著哥哥回來。”張常寧的小名叫“寶寶”,而對於這個妹妹張晨真的當作“寶寶”一樣寵愛。張晨和張常寧一起吃飯會給妹妹夾菜,如果兩人外出吃飯也會很照顧妹妹的口味。

相差10歲的兩人,除了排球,性格、飲食偏好,興趣愛好都不大一樣,但相處的卻很融洽。“我們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爸媽樂不起來,我倆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我媽說:我們就像兩個大傻子一樣。我覺得我們倆的笑點比較相同。”張常寧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當攝影師拿出氣球和削尖的鉛筆,張晨的眼睛亮了,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攝影師讓張晨擺出扣球的姿勢,當然不要真扣,哥哥一邊假裝演練,一邊照著美美的腦門來了一下,原本縮在凳子上的寶寶倏地跳起來,向在場的人人控訴,“你們看!你們看見了吧!

他就是這樣打我的!”哥哥辯解的時候還不忘守住手裡的“凶器”,“我真沒用力!”

張晨手裡的鉛筆始終只是道具,按捺已久的壞心眼幾乎包藏不住,“這是最後一張了嗎?”“我可以紮了嗎?”“還不是最後一張嗎?”一直小心翼翼躲著氣球的寶寶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撒嬌的殺手鐗:“老哥......"尾音七拐八拐,哥哥立刻舉了白旗。

張晨和張常寧,在這條排球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兄妹兩人都經歷過熬人的艱辛與難言的苦澀。一直以來張常寧都是以哥哥為榜樣,而妹妹一直是張晨的堅強後盾。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約他們拍照的時候,張常寧正在駕校備考科目四,跟她閒聊起學車的種種,得知寶寶不會騎自行車。宿舍樓離訓練館有一小段距離,就是因為這個想學自行車,但總是時間不夠,每次剛學會一點就忘了。張晨丟下一句,”我妹不會騎自行車。”妹妹立刻還擊哥哥,我哥小時候帶我騎摩托車!他坐前面,我說我怕他還騎很快!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吧。“又問道:“是吧?”哥哥敷衍地說,“嗯!你說什麼都行......”

張晨一直是中國男排的隊員,但因為傷病,他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比賽,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為腰傷他在最後一刻被刷掉,“那個時候,真的是不想打了,一看到排球我就覺得煩。”無緣奧運會,這也成為張晨至今還沒有彌補上的遺憾。2013年全運會後,張晨因為嚴重傷病,做了手術,消失了整整一個賽季,2014年世錦賽也因為康復不佳未能隨中國男排參加。“傷病多了,也就習慣了,訓練比賽時注意保護就可以了。”面對傷病,張晨表現出了從容和淡定。

相比於哥哥身體上的頻頻受傷,張常寧要承受的更多是心理的波折。儘管在14歲就成為了中國女子沙排隊員,且成績出色,但她依然對室內排球情有獨鍾。2013年全運會後,她下定決心從沙排球場走進室內。然而,張常寧的改項要求,卻遭到江蘇省體育局的拒絕,甚至沒有給她在新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報名。那段日子,張常寧極度消沉,她甚至一度萌生退役的念頭。其間,多所美國大學許諾給予她全額獎學金邀她加盟,但這個倔強的姑娘卻堅持“我就喜歡排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江蘇體育局不得不為張常寧補報名,她終於得以在女排聯賽第八輪時重返賽場,並憑藉優異的發揮,贏得了中國女排主帥郎平的青睞。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兒女都打排球,父親張友生和他們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並不多,倒是張晨和張常寧會經常通過電話交流,這種習慣一直保持著。自從張晨去江蘇隊打球,兄妹倆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同時入選中國男、女排,在北京集訓的時候,兩人也能有機會碰碰面,聊聊天。“相比爸媽,她有什麼心裡話,肯定更願意跟我這個哥哥說。”張晨說,“女排國家隊的競爭非常激烈,她也承受不少的壓力。”

6月份,中國男排遺憾不敵加拿大隊無緣里約奧運會,張晨情緒低落,而那時,張常寧也因為訓練壓力大,情緒波動很厲害。“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房間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訓練跟不上,同樣的位置上有好幾個人,怕自己選不上。”張晨說,雖然中國男排出局自己也挺鬱悶,但妹妹還有希望,於是張晨鼓勵她,教她一些調整的方法。。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每場比賽,張晨都會看。中國女排最終奪冠,張晨懸著的心也落地了。“她表現很好,尤其是決賽最後一球,雖然是惠若琪扣球得分,但是她的發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晨說。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從里約到東京,兩個奧運週期,張常寧的技術和實力不斷完善進步,接下來的四年,仍是女排的中流砥柱;張晨雖然數度萌生退意,但始終堅持守在隊中,現在更是抱著“打一場少一場”的心態,向東京做著“進一步是一步”的努力。

隨著中國排球熱潮的到來,張晨和張常寧憑藉著各自的實力和顏值,人氣飆升。2016-2017年中國排球聯賽全明星賽前的走紅毯環節,兄妹倆配對走上紅毯,格外耀眼。張常寧還現場“示範”了一下向哥哥撒嬌,那一句南京口音的“唉??老哥??”讓全場球迷驚呼“好嗲”,旁邊的張晨則笑開了花。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張晨在外人面前有些高冷範兒,並不健談,但每當說起妹妹,他就滔滔不絕。“我哥在我面前,和在其他人完全不一樣,感覺像兩個人。”對於這種區別對待,張常寧知道一切都是源於哥哥對她的疼愛。

1985年出生的張晨,已經32歲。2012年他和全運會十運會藝術體操冠軍李楊相識,2015年兩人領證結婚。2017年5月,張晨的兒子出生。10月15日,又在南京補辦了婚禮。張常寧看著哥哥的生活越來越幸福,開玩笑說,“結了婚就不要妹妹了,”但她還是感覺到張晨在婚後的變化。“結婚後,哥哥多了一份滄桑感,有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而不是年輕時候的奶油小生了。”哥哥已經結婚,對於自己的另外一半,張常寧的標準就是要向哥哥看齊,身高不能低於2米,“我從小看著我哥,能找比他差的嗎?”張常寧笑言。

雖然會毫不客氣地嫌棄、吐槽或揭短,但張晨寵妹妹是除了名的,對寶寶的撒嬌、耍賴、賣萌、任性照單全收。對張常寧而言,張晨在她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但現在他從一個家庭走向另一個家庭,將視線和重心轉向了妻子和兒子小奧運。

我經常和他開玩笑,你結婚就不要妹妹了。“對哥哥婚後的變化,她有說不完的吐槽,”他現在滿腦子只有他兒子,他盯著兒子睡覺,就坐在旁邊,能盯一個小時。以前他手機屏幕全是我嫂子,現在全換成了他兒子。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如今兄妹倆走在街上,大家都會說這是張常寧和他的哥哥,而四年前大家都會說,這是張晨和他的妹妹。張常寧用了10年的時間,超越了哥哥的成就。但無論外界對於他們的介紹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兄妹兩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會變的。

張常寧說,哥哥在她的人生中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讓自己少走一點彎路,保護好身體。而一路走來,在張晨眼裡,這個妹妹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小丫”,需要照顧,可以隨時逗樂、打趣的人。

未來,張常寧希望哥哥能夠繼續堅持心裡的夢想,注意傷病,特別是現在年齡大的時候;張晨看著妹妹的排球之路越走越寬,非常開心,她也希望妹妹能夠注意身體,爭得更多的榮譽。

人物丨張晨、張常寧:兄妹相處法則

新賽季排球超級聯賽開始,張常寧已經成為江蘇女排的隊長,在中國女排她也算是老面孔了。在無緣里約之後,張晨本打算在今年全運會後退役,但是目前他狀態良好,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到來,中國男排聘請外教,中國排球大環境地變好,讓他又重燃鬥志,希望繼續征戰下去,力爭彌補奧運遺憾。攜手參加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是兄妹兩人的共同心願,而一旦實現,這無疑又是中國體育界的一段佳話。

兄妹排,球場見。

(圖文來源:《第五頻道》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