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如今的四岔河風景如畫

是的,四岔河人,這個驕傲的稱號是用三代人的熱血創業和無私奉獻鑄就的,他們中有為農場發展引進人才、通過“雙補”自我培養人才的第一代老政工幹部邵順強,他建場之初即從原七寶農校隨著師生一起來到當時的菸鹼荒灘,戰天鬥地,改造育人,“二兩油票”的故事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聽說也從未經歷過的;有吃住全在灘塗開發現場的莫明生,一部老嘉陵載著他跑遍了灘塗的溝溝坎坎;有秉持“沒有差生、優生,一個都不能少”教學理念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鬆波,王老眼角動情的淚光裡包含著幾許對他的學生的深沉大愛;還有一根扁擔挑著流動診所的少年醫士秦鵬齡;第一套人民幣十元紙幣人物原型、原農場辦公室主任、離休幹部楊琦……他們就像四岔河上空的點點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的夜空,激勵著農場三代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創新發展,不斷豐富著上農“紅燭”精神的時代內涵,一次次演繹著“四岔河——希望之歌”。這樣的紅燭之光在四岔河這片土地上不勝枚舉,正是他們鑄就了四岔河人這樣光榮的稱號,正是他們積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它體現在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裡,體現在“相融相攜,追求卓越”價值追求中,”體現在“人地二易,法鑄方圓”的歷史使命中,更體現在一草一木榮枯、一言一行印刻,一代又一代血脈傳承。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如今的四岔河風景如畫

是的,四岔河人,這個驕傲的稱號是用三代人的熱血創業和無私奉獻鑄就的,他們中有為農場發展引進人才、通過“雙補”自我培養人才的第一代老政工幹部邵順強,他建場之初即從原七寶農校隨著師生一起來到當時的菸鹼荒灘,戰天鬥地,改造育人,“二兩油票”的故事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聽說也從未經歷過的;有吃住全在灘塗開發現場的莫明生,一部老嘉陵載著他跑遍了灘塗的溝溝坎坎;有秉持“沒有差生、優生,一個都不能少”教學理念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鬆波,王老眼角動情的淚光裡包含著幾許對他的學生的深沉大愛;還有一根扁擔挑著流動診所的少年醫士秦鵬齡;第一套人民幣十元紙幣人物原型、原農場辦公室主任、離休幹部楊琦……他們就像四岔河上空的點點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的夜空,激勵著農場三代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創新發展,不斷豐富著上農“紅燭”精神的時代內涵,一次次演繹著“四岔河——希望之歌”。這樣的紅燭之光在四岔河這片土地上不勝枚舉,正是他們鑄就了四岔河人這樣光榮的稱號,正是他們積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它體現在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裡,體現在“相融相攜,追求卓越”價值追求中,”體現在“人地二易,法鑄方圓”的歷史使命中,更體現在一草一木榮枯、一言一行印刻,一代又一代血脈傳承。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四岔河監獄的一棵百年樹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如今的四岔河風景如畫

是的,四岔河人,這個驕傲的稱號是用三代人的熱血創業和無私奉獻鑄就的,他們中有為農場發展引進人才、通過“雙補”自我培養人才的第一代老政工幹部邵順強,他建場之初即從原七寶農校隨著師生一起來到當時的菸鹼荒灘,戰天鬥地,改造育人,“二兩油票”的故事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聽說也從未經歷過的;有吃住全在灘塗開發現場的莫明生,一部老嘉陵載著他跑遍了灘塗的溝溝坎坎;有秉持“沒有差生、優生,一個都不能少”教學理念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鬆波,王老眼角動情的淚光裡包含著幾許對他的學生的深沉大愛;還有一根扁擔挑著流動診所的少年醫士秦鵬齡;第一套人民幣十元紙幣人物原型、原農場辦公室主任、離休幹部楊琦……他們就像四岔河上空的點點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的夜空,激勵著農場三代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創新發展,不斷豐富著上農“紅燭”精神的時代內涵,一次次演繹著“四岔河——希望之歌”。這樣的紅燭之光在四岔河這片土地上不勝枚舉,正是他們鑄就了四岔河人這樣光榮的稱號,正是他們積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它體現在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裡,體現在“相融相攜,追求卓越”價值追求中,”體現在“人地二易,法鑄方圓”的歷史使命中,更體現在一草一木榮枯、一言一行印刻,一代又一代血脈傳承。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四岔河監獄的一棵百年樹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趙學鵬 出品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如今的四岔河風景如畫

是的,四岔河人,這個驕傲的稱號是用三代人的熱血創業和無私奉獻鑄就的,他們中有為農場發展引進人才、通過“雙補”自我培養人才的第一代老政工幹部邵順強,他建場之初即從原七寶農校隨著師生一起來到當時的菸鹼荒灘,戰天鬥地,改造育人,“二兩油票”的故事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聽說也從未經歷過的;有吃住全在灘塗開發現場的莫明生,一部老嘉陵載著他跑遍了灘塗的溝溝坎坎;有秉持“沒有差生、優生,一個都不能少”教學理念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鬆波,王老眼角動情的淚光裡包含著幾許對他的學生的深沉大愛;還有一根扁擔挑著流動診所的少年醫士秦鵬齡;第一套人民幣十元紙幣人物原型、原農場辦公室主任、離休幹部楊琦……他們就像四岔河上空的點點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的夜空,激勵著農場三代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創新發展,不斷豐富著上農“紅燭”精神的時代內涵,一次次演繹著“四岔河——希望之歌”。這樣的紅燭之光在四岔河這片土地上不勝枚舉,正是他們鑄就了四岔河人這樣光榮的稱號,正是他們積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它體現在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裡,體現在“相融相攜,追求卓越”價值追求中,”體現在“人地二易,法鑄方圓”的歷史使命中,更體現在一草一木榮枯、一言一行印刻,一代又一代血脈傳承。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四岔河監獄的一棵百年樹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趙學鵬 出品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當金色的夕陽掠過黃海之濱,忙碌了一天的幹警和職工,正陸陸續續地穿過四岔河橋,河對岸,是居住小區。退休的老人們,在修葺一新的河岸綠化帶上望著夕陽,說著過往的故事;活潑的孩子們,在平整的大路上奔跑嬉鬧。沿街的飯店裡升起裊裊炊煙,每天最紅火的時刻到來了。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幅和諧安居的畫面。

然而歷史會記得,六十七年前,第一批來到這裡開荒種地的幹部和墾民們,所見到的景象。六十七年前的四岔河,是茫茫無邊的蘆葦和荒灘,是杳無人煙的沼澤和鹽鹼地,是陣陣從黃海上吹來的,冰涼刺骨的海風。六十七年,在人生旅途上的大半春秋,在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寫下了怎樣委婉動人的樂章?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

創業之路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右)向陳毅同志彙報工作

蘇北黃海岸邊,有一片廣闊而荒蕪的土地。我們解放後要到那裡去,建立一個墾區,開發荒地,種稻、植棉。

——陳毅

時光追溯到1950年2月,以時任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範玉琳為首的十八個人,在夜色下匆匆離開上海,星夜坐船趕往蘇北行署的駐地揚州。而這十八個人,便肩負著陳毅市長親自交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肖勁光將軍親自接待了這十八個客人,聽完有關同志的彙報後,肖將軍爽快回答道:“土地有的是,給你們二十萬畝!”於是他轉身在牆上的蘇北地圖上用手指畫了一個圈——這是一片位於當時臺北縣黃海之濱的土地,而圓心的位置,正是今日的四岔河。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拉開了序幕。當時《解放日報》曾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上海歷史上所沒有的,也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所萬萬不能辦到的一件大事。”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業?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市長就曾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對黃海之濱的土地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1949年出任上海市市長之後,在幹部大會上他曾說“在蘇北建立一個墾區,為上海提供糧食和紡織原料,這是一件大好事”。隨後,為解決舊上海遺留的大量失業遊民,將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新人,也迫切需要有一片土地,可以開展這一項工作。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一幕,上海市會同蘇北行署,共同決定將臺北縣四岔河地區,劃為安置上海無業遊民和犯人勞動改造的墾區。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第一批四岔河人乘船奔赴蘇北墾區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與拓荒開始了。在這支拓荒的大軍裡,有來自上海市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隊伍,有隸屬於市民政局的勞動、婦女、殘廢三個教養所收容的遊民,有兒童教養所收容的流浪兒童,和關押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的一小部分犯人。1950年4月1日,上海墾區管理局正式建立,標誌著上海農場六十年風雨春秋的開始。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50年4月建立新人村

創業是艱辛的。當時的蘇北墾區,是一片廣袤的鹽鹼荒灘,蘆葦叢生,交通阻斷,河水苦澀,沼澤遍佈,不見人煙,整個大地籠罩著一片原始的寂靜。當地民謠形容這裡“一犁一線天,一晒如炒麵,一雨一窪水,越幹越見鬼”。末代狀元張謇曾來這裡辦過一個鹽墾公司,試圖開墾土地,但最後一無所獲,抱恨離去。如今共產黨人帶著滿腔熱忱,以當年張謇無法比擬的氣魄和膽略,展開了改造人、改造自然的創業戰役。

沒有房子住,幹部和墾民們就地取材,用當地取之不盡的蘆葦搭建草棚;不會種地,幹部們就去向當地的老鄉學習,再教給墾民們。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先人後己的優良作風,極大地激勵了墾民們的幹勁。就這樣,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荒灘和鹽鹼地,變成了一片片種滿棉花的良田,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四岔河,這片千百年來荒涼沉寂的土地,就這樣,有了鮮活跳動的生命,有了朝氣蓬勃的活力。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黃序周農場時期圖片

黃序周,又名黃英,湖北省黃岡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蘇北人跡罕至、蘆葦叢生的黃海灘塗創建墾區。1950年3月至1952年2月,黃序周擔任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局長。他以墾區為家、篳路藍縷,忠誠黨的事業、心繫百姓冷暖,提出“造房第一”,帶領1200多名幹部在20萬畝的荒原上,墾農田、修水利、種棉花、辦工業、建學校、開醫院……實現了7500多名遊民、教養所兒童及犯人的思想幫教、平穩安置,為服從服務上海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人地二易主題雕塑

在場部建成之時,黃序周題刻了位於機關樓前“人地二易”的四個大字碑文。人之易,寓意著改造舊人而成為新人;地之易,寓意著改造自然而成為良田,人地二易,正是一代代上農人最真切的寫照。如今,這四個字依然矗立在四岔河畔,當年的場部機關老房前,四個鮮紅有力的大字,回望著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和崇高理想,將永遠為上農人所銘記。

2

榮光之憶

六十年代初,中國大地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三年自然災害。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新生的農場該何去何從?艱苦奮鬥,知難而上,農場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和韌勁,在困難的年代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吳福海(左)攝於上海農場

吳福海,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黨代表、新四軍服務團一大隊隊長、華東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解放後,先調入上海市公安局,後任上海農場第一任場長。他在上海農場時期,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他一直走在第一線,曾經身先士卒帶領年青勞力跳入水中,以身體來抗擊颱風,護衛堤壩。他從不以自己過去的功勞,而居功自傲,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憑著大無畏的革命樂觀精神,在蠻荒的蘇北鹽鹼地上戰天鬥地,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經過三年的咬緊牙關,到1964年,農場奇蹟般地實現了棉花大豐收,當年總產皮棉226.73萬公斤,平均畝產皮棉超過48.6公斤,被評為全國棉花高產先進單位,次年,吳心榮副場長代表農場出席第四屆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這是十幾年來農場人向天災和鹽鹼地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農場採摘棉花

在人的改造上,墾區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來到墾區的遊民,大多數在舊上海的黑暗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要如何將他們改造成能夠自食其力的新人,是擺在廣大幹部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問題。墾區的幹部們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改造遊民的方法。一是動員他們參加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在勞動中改造人;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包括演講,看戲,自主管理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遊民從思想上對改造工作產生認同和共鳴;而最重要的,是幹部的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帶動了遊民的勞動積極性,又切實幫助遊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率先建立起醫院,治療遊民的疾病。1952年3月開始的轉變身份工作,先後有6378名遊民轉變身份,留場就業成為場員,真正成為了農場的主人。他們在此後的各個時期,為農場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農場創業與發展的光榮歲月裡,農場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成就。無論是農業,住房,工業,水利,交通,還是教育,醫療,住房,在這一時期,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精。

蘇北小上海,或許是質樸的人們,對於農場最大的讚譽。在一次又一次考驗面前,在一個又一個困難面前,農場人風雨同舟,奮力前行。

3

發展之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場辦的工業取得較大的利潤,農業戰線面臨著困難。當時,關於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與爭論。農場人通過數年的調查研究,明確了“農場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通過增加種植面積、開墾荒地、提高複種指數,以及對農業上獎懲分明的嚴格要求,終於,農場的農業重新迎來了曙光。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1988年章谷雷帶隊開發南豐

章谷雷,1961年參加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上海市上海農場場長,正值農場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他苦苦思索謀發展,勇於擔當促改革,提出“農場發展的出路在於發展農業”的科學思路和“一擴二提高”的發展舉措,帶領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為農場九十年代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開出來了,糧食種兩季了,產量提高了,大家都能吃飽了。然而擁有敏銳眼光的上農人明白,這還遠遠不夠。新型農業的發展不會再是靠人力、畜力的大幹快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而農場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才。

尊重人才,引進人才,這是上農曆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農業的產量、質量和管理,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式的提高。從賣商品糧到賣種子糧,從賣原糧到賣品牌糧,從單一種植業到種植、養殖、加工業全方位發展,從耕地管理到土地管理,上農人在農業上實現了四大轉變。與此同時,上農人提出了大米、種子、畜牧、水產、林業“五業並重”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模式,從此上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新一輪改天換地的蓬勃發展。

一九九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全國各地的人們,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摩拳擦掌,準備邁開更大的步伐。然而這一年,上海農場又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工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農業糧食的收購價還未放開,一些產業停滯了,一些員工下崗了。農場將何去何從,這個嚴峻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農場人的面前。

當時農場裡流行一句話,叫“上海農場搞伐好”。當時正好有個機遇,上級決定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農場自籌各拿出一部分錢,用這筆錢開發灘塗。

聶德雲,1972年當兵,1986年轉業又回到農場。他先後在組織科、農貿總公司工作,任過慶豐分場場長、農業科長、農貿公司總經理。2000年任所領導,分管過農業及後勤等管理工作。他一直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農業方面,他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積累了豐富的灘塗開發、農田種植和生豬養殖的經驗,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為農場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場搞灘塗開發的時候,一開始海水倒灌把秧苗淹死了,聶德雲同志站在地頭說“沒有秧就把我插下去!”在這樣的決心下,灘塗當年開發,當年種植,當年收穫,創造了奇蹟。灘塗開發的翻身仗,帶動了農場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時任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同志視察農場時在灘塗開發現場欣然題詞“除荒灘舊貌,展阡陌新顏”,並稱贊農場人是“為了上海而遠離上海,為育人新人而遠離家人”。

4

平安之重

講人性,善待被改造的對象,關心他們。有時候很小的一個關心,他就感到被尊重了,然後就什麼話都跟你講,我們的改造工作、深挖工作就都容易開展了。

——全國先進工作者 吳桂堂

進入新時期,單位服從服務司法體制改革大局,先後由勞動教養管理所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再到現在的監獄。變化的是名稱和職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和對平安的孜孜以求。

作為上海社會治安的“戰略空間”和“蓄水池”,四岔河這片土地共安置遊民近萬名,改造犯人三萬餘名,教育改造各類違法人員四五萬餘名,接受“四邊”待遣對象三萬五千餘名,遣送盲流人員四萬餘名,累計收治康復戒毒人員數千近萬名。

在轉型發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幹警,吳桂堂和曹明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吳桂堂

吳桂堂於1984年由軍人轉為司法幹警,期間從事戒毒、罪犯多類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提煉出“吳桂堂五字工作法”,即:“談、控、甄、謀、破”,成功偵破多起重大案件。正是吳桂堂的“關心、尊重”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他在任中隊長期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連續三年挖出殺人嫌疑犯兩名,重大刑事犯一名,還從管理對象處多次獲得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破案線索。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委法書記的劉雲耕同志稱讚農場深挖工作是“第二803”。

2000年4月,吳桂堂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4月 “吳桂堂工作室”由上海市級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2016年11月,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相融相協,追求卓越”為宗旨,在深挖犯罪和維護場所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2014年6月15日,上海市四岔河監獄揭牌

曹明,1984年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四岔河監獄總務科副科長。自從他2010年6月負責場所基建項目以來,單位的一草一木浸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車間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尤其在“所改監”改擴建工程中,他自我加壓、勇挑重擔,無論嚴寒盛夏,不分休息與否,始終秉承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到工程一線,積極調研、科學總結、精確指導。他白天處理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審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的方案、工程量清單,確保了監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達到如期押犯所需的硬件條件。

5

和諧之聲

當你走在四岔河寬闊整潔的大路上,望著這片鳥語花香的詩意土地,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穿著不同的服裝,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一個共同的驕傲稱謂——四岔河人。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如今的四岔河風景如畫

是的,四岔河人,這個驕傲的稱號是用三代人的熱血創業和無私奉獻鑄就的,他們中有為農場發展引進人才、通過“雙補”自我培養人才的第一代老政工幹部邵順強,他建場之初即從原七寶農校隨著師生一起來到當時的菸鹼荒灘,戰天鬥地,改造育人,“二兩油票”的故事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聽說也從未經歷過的;有吃住全在灘塗開發現場的莫明生,一部老嘉陵載著他跑遍了灘塗的溝溝坎坎;有秉持“沒有差生、優生,一個都不能少”教學理念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鬆波,王老眼角動情的淚光裡包含著幾許對他的學生的深沉大愛;還有一根扁擔挑著流動診所的少年醫士秦鵬齡;第一套人民幣十元紙幣人物原型、原農場辦公室主任、離休幹部楊琦……他們就像四岔河上空的點點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的夜空,激勵著農場三代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創新發展,不斷豐富著上農“紅燭”精神的時代內涵,一次次演繹著“四岔河——希望之歌”。這樣的紅燭之光在四岔河這片土地上不勝枚舉,正是他們鑄就了四岔河人這樣光榮的稱號,正是他們積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它體現在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裡,體現在“相融相攜,追求卓越”價值追求中,”體現在“人地二易,法鑄方圓”的歷史使命中,更體現在一草一木榮枯、一言一行印刻,一代又一代血脈傳承。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四岔河監獄的一棵百年樹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趙學鵬 出品

「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紅燭精神」鹹鹹甜甜的六十七年

瞭解更多上海監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