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對一架三代戰鬥機來說,火力、續航能力、機動性非常重要,殲七肯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改才能應付F16。

在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的大膽嘗試下,132廠的設計師引入西北工業大學沙伯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把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使得飛機的機動能力極大提高。

同時換裝了新型大動力發動機,飛機定型後,殲-E開始列裝部隊。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採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系統。

改進了燃油系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採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在經歷了初期磨合調整後殲-7E的後期飛行竟然是一一帆風順,其大幅度的改進也得到了空軍的認可。

此時的殲-7E已經與當初的殲-7II有了質的變化,超過二代機作戰標準,其低空機動作戰性能甚至可以與F-16A相比;在航程方面,甚至出現從成都飛行北京燃油還有剩餘,必須空中盤旋消耗才能降落的事情。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對一架三代戰鬥機來說,火力、續航能力、機動性非常重要,殲七肯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改才能應付F16。

在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的大膽嘗試下,132廠的設計師引入西北工業大學沙伯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把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使得飛機的機動能力極大提高。

同時換裝了新型大動力發動機,飛機定型後,殲-E開始列裝部隊。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採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系統。

改進了燃油系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採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在經歷了初期磨合調整後殲-7E的後期飛行竟然是一一帆風順,其大幅度的改進也得到了空軍的認可。

此時的殲-7E已經與當初的殲-7II有了質的變化,超過二代機作戰標準,其低空機動作戰性能甚至可以與F-16A相比;在航程方面,甚至出現從成都飛行北京燃油還有剩餘,必須空中盤旋消耗才能降落的事情。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巧合的事,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相中了這款戰機,以前八一隊用的也是132廠的殲教五作表演機。殲教五和殲-7E兩代戰機先後被代表空軍最高飛行技巧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選中,這不能僅僅說是巧合。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對一架三代戰鬥機來說,火力、續航能力、機動性非常重要,殲七肯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改才能應付F16。

在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的大膽嘗試下,132廠的設計師引入西北工業大學沙伯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把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使得飛機的機動能力極大提高。

同時換裝了新型大動力發動機,飛機定型後,殲-E開始列裝部隊。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採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系統。

改進了燃油系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採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在經歷了初期磨合調整後殲-7E的後期飛行竟然是一一帆風順,其大幅度的改進也得到了空軍的認可。

此時的殲-7E已經與當初的殲-7II有了質的變化,超過二代機作戰標準,其低空機動作戰性能甚至可以與F-16A相比;在航程方面,甚至出現從成都飛行北京燃油還有剩餘,必須空中盤旋消耗才能降落的事情。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巧合的事,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相中了這款戰機,以前八一隊用的也是132廠的殲教五作表演機。殲教五和殲-7E兩代戰機先後被代表空軍最高飛行技巧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選中,這不能僅僅說是巧合。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殲-7E的主要改進是機翼將過去米格-21一成不變的大後掠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內翼後掠角57度,外翼後掠角42度,並增設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整機的機動性能有巨大提高。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對一架三代戰鬥機來說,火力、續航能力、機動性非常重要,殲七肯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改才能應付F16。

在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的大膽嘗試下,132廠的設計師引入西北工業大學沙伯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把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使得飛機的機動能力極大提高。

同時換裝了新型大動力發動機,飛機定型後,殲-E開始列裝部隊。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採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系統。

改進了燃油系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採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在經歷了初期磨合調整後殲-7E的後期飛行竟然是一一帆風順,其大幅度的改進也得到了空軍的認可。

此時的殲-7E已經與當初的殲-7II有了質的變化,超過二代機作戰標準,其低空機動作戰性能甚至可以與F-16A相比;在航程方面,甚至出現從成都飛行北京燃油還有剩餘,必須空中盤旋消耗才能降落的事情。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巧合的事,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相中了這款戰機,以前八一隊用的也是132廠的殲教五作表演機。殲教五和殲-7E兩代戰機先後被代表空軍最高飛行技巧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選中,這不能僅僅說是巧合。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殲-7E的主要改進是機翼將過去米格-21一成不變的大後掠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內翼後掠角57度,外翼後掠角42度,並增設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整機的機動性能有巨大提高。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上述改進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新機翼的展弦比2.78,升力係數提高。最大爬升率接近雙發的殲8-和F-14,達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時間略減,作戰推重比約0.97,超過了殲-8Ⅱ,最大負荷8g。最大轉彎角速度約22度/秒,提高了近50%,低空穩定盤旋角速度約14度/秒,相當於殲-7Ⅱ/M的最大轉彎角速度,失速速度約200千米左右,空戰翼負荷低於300千克/平方米。

在中國空軍三代機稱王的時代,現在殲十,殲十一系列滿天飛,但在海空軍一線部隊,大約還有100多架殲-7E還在飛,不過現在主要擔負戰備值勤巡邏警戒任務。

成飛殲七系列創造了中國空軍生產數量之最,曾經一度的主力,現在已被殲20這樣世界聞名的四代機替代,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說,1978年美國開始列裝F-16戰鬥機,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之一。F-16的優異性能引起了我軍的高度關注,打算研製類似性能的國產戰鬥機。

於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艱鉅任務又交給了成飛132廠,被命名為殲-7E,設計指標參照F-16,要求全面適應現代空戰需要,要做中國版的F16空優戰機。

大家知道,要達到F16的作戰水平,雷達火控肯定要從西方引時,因為當時中國的航空電子水平還達不到世界水平。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不過,機會來了,當時中美正處於最佳時代,這套世界頂級的電子設備經多年談判被我國買進後也被應用到殲-7E上,而F-16裝備的火控系統平視顯示器則是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這才有了國產版本的F16火控平顯。所以,殲七E的成功,還得感謝美國人。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對一架三代戰鬥機來說,火力、續航能力、機動性非常重要,殲七肯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改才能應付F16。

在殲-7E總設計師陸英育的大膽嘗試下,132廠的設計師引入西北工業大學沙伯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把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使得飛機的機動能力極大提高。

同時換裝了新型大動力發動機,飛機定型後,殲-E開始列裝部隊。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採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系統。

改進了燃油系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採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在經歷了初期磨合調整後殲-7E的後期飛行竟然是一一帆風順,其大幅度的改進也得到了空軍的認可。

此時的殲-7E已經與當初的殲-7II有了質的變化,超過二代機作戰標準,其低空機動作戰性能甚至可以與F-16A相比;在航程方面,甚至出現從成都飛行北京燃油還有剩餘,必須空中盤旋消耗才能降落的事情。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巧合的事,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相中了這款戰機,以前八一隊用的也是132廠的殲教五作表演機。殲教五和殲-7E兩代戰機先後被代表空軍最高飛行技巧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選中,這不能僅僅說是巧合。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殲-7E的主要改進是機翼將過去米格-21一成不變的大後掠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內翼後掠角57度,外翼後掠角42度,並增設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整機的機動性能有巨大提高。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殲-7E

上述改進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新機翼的展弦比2.78,升力係數提高。最大爬升率接近雙發的殲8-和F-14,達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時間略減,作戰推重比約0.97,超過了殲-8Ⅱ,最大負荷8g。最大轉彎角速度約22度/秒,提高了近50%,低空穩定盤旋角速度約14度/秒,相當於殲-7Ⅱ/M的最大轉彎角速度,失速速度約200千米左右,空戰翼負荷低於300千克/平方米。

在中國空軍三代機稱王的時代,現在殲十,殲十一系列滿天飛,但在海空軍一線部隊,大約還有100多架殲-7E還在飛,不過現在主要擔負戰備值勤巡邏警戒任務。

成飛殲七系列創造了中國空軍生產數量之最,曾經一度的主力,現在已被殲20這樣世界聞名的四代機替代,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原來成飛早在殲十之前就有一款戰鬥機堪比F-16A,美國人立了大功

第15架量產型殲20

成飛殲20目前已達到20架以上,網上最新流出的照片顯示,早在半年前成飛第15架量產型殲20就已在試飛,如今半年過去了,按月產1-2架計算,2017年底至少20架以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