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我們先來看一份地圖: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蒙古形勢圖

從這份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和蒙古最接近的就是金國,其次是西夏,再次是西遼。金國在當時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他們把富庶的宋國都打得割地求和,所以金國,蒙古是惹不起的。西遼是契丹人的政權,契丹人和蒙古人在起源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蒙古人心中他們是遠親,所以,西遼和蒙古的鬥爭更像是內部鬥爭。而西夏呢?西夏是党項人建立的政權,他和蒙古人沒有任何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西夏佔據著絲綢之路的東方通道,它擋住了蒙古人發財的路!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絲綢之路

於是,西夏成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後第一個清算的對象。然而,攻打西夏並不是蒙古人想象的那麼簡單,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第一次進攻西夏算起,他們用了22年的時間,前後六次進攻,連花剌子模都打下來了,才最終將西夏滅亡!而代價卻是:鐵木真的喪命!

面對不可一世的蒙古人,西夏人到底是怎樣應對他們的進攻的呢?

蒙古騎兵的作戰特點是:行動快速,擅長野外作戰,而且補給方式靈活,自帶補給,靠劫掠補充。這讓他們具有連續作戰的能力,也為大迂迴包抄、兩翼出擊、突襲作戰提供了保障。所以蒙古人最擅長的就是“圍點打援”和出其不意的偷襲。比如:他將你的一個城池圍住,然後在附近埋下伏兵,只要援軍經過,必遭伏擊,這種伏擊是讓你來不及佈陣列隊的,所以,來多少死多少。如果你不派援軍,那麼你的城池就會一座一座的被他們蠶食。唯一的方法就是:集結大規模的部隊才去救援。而這樣一來,會需要很多的時間和成本去調動部隊,等你趕到的時候,說不定他們已經走了,而等你走後,說不定他們又來了。後來金國的精銳——忠孝軍,就是這樣被他們拖死的。總之,你只要移動,就會受到他們的突襲。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蒙古騎兵

面對這道無解的難題,西夏人是怎麼做的呢?

西夏的党項人也是一個很強悍的民族,他們能在金、宋兩國之間立國,可以看出他們的軍事有多強大。他們的兵種比蒙古還複雜:

遠程攻擊有“潑喜軍”,這是一種移動的投石機(旋風炮),射程非常遠,且威力比箭更強大。其方法就是在駱駝上安置旋風炮,隨軍作戰,它的威力雖然趕不上攻城的七稍炮,但是它很好的解決了移動的問題,而且提高了射速。

野戰有“鐵鷂子”,這是一種穿有重甲的騎兵部隊,刀箭不入,而且由鐵索勾聯,雖死不墜,用於衝鋒,勢不可擋。這和金兀朮的“鐵浮屠”沒有多大區別。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鐵鷂子

山地作戰有“步跋子”,步跋子是一種山地野戰軍,步履輕快,行動便捷,在西夏多山和丘陵的地形上有很強的作戰優勢。它一般跟在鐵鷂子後面對敵人施以致命的打擊。這支部隊有點像三國蜀漢由南蠻人組成的“無當飛軍”。

但是兵種並不是西夏人抵抗蒙古騎兵的最強武器,他們的最強武器是——決心!

13世紀的蒙古是一個以劫掠為生的民族,他們靠的是以戰養戰,如果沒有補給,他們的戰爭是打不下去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停下侵略後,就開始走向衰落和滅亡的原因。而西夏人給了蒙古人致命的打擊,就是讓他們掠無所得!

西夏人面對蒙古人的掠奪,採取的是“堅壁清野”的戰術,寧願讓物資毀掉,也不讓蒙古人得到。他們的殊死抵抗讓蒙古人一次次的損兵折將,而蒙古人攻破的每一個城池都會一無所有。西夏人寧願戰鬥到最後一滴血,也不讓蒙古人有所收穫。這讓蒙古人入不敷出,於是他們開始洩憤似的屠城。越是這樣,西夏人越是和蒙古人血拼到底,一城人,往往隨著一座城的消失而消失。而當蒙古人洩完憤才發現:原來自己毫無所獲,反而身邊的兄弟和夥伴越來越少。蒙古人開始害怕了,這樣的仗打下去,蒙古人還能支撐多久呢?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西夏武士

賠本的買賣誰會做呢?反正蒙古人不會,於是他們調轉槍頭開始去攻打雖然更強大,但也更多油水的金國和花剌子模。直到鐵木真攻破金中都、滅亡花剌子模後,第六次攻打西夏,才在夏主李睍的投降下,滅亡西夏。

等李睍被蒙古人處死的那一刻,他才發現:其實在他投降以前,鐵木真已經死了!如果西夏再堅持一下,也許他們將會受到對手的更多尊重。

成吉思汗鐵木真“六徵西夏”, 暴露蒙古致命軟肋!

鐵木真逝世於六盤山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