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1. 時間概念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STEMI搶救爭分奪秒,指南中對時間相關概念重新定義並規定了各診治階段的時間節點。“2016中國PCI指南”和“2017 ESC STEMI指南”均取消了“門-球”術語,引入了“首次醫療接觸”(FMC)術語,定義為由醫生、醫輔人員、護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初步評估患者的時間點,FMC時應獲得並解釋心電圖(ECG)、提供初始干預(如電除顫)。定義了選擇再灌注策略的“0時”起點,即發生缺血癥狀的患者心電圖被確診為ST段抬高或等同變化的時點。“2017 ESC STEMI指南”中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1. 時間概念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STEMI搶救爭分奪秒,指南中對時間相關概念重新定義並規定了各診治階段的時間節點。“2016中國PCI指南”和“2017 ESC STEMI指南”均取消了“門-球”術語,引入了“首次醫療接觸”(FMC)術語,定義為由醫生、醫輔人員、護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初步評估患者的時間點,FMC時應獲得並解釋心電圖(ECG)、提供初始干預(如電除顫)。定義了選擇再灌注策略的“0時”起點,即發生缺血癥狀的患者心電圖被確診為ST段抬高或等同變化的時點。“2017 ESC STEMI指南”中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7 ESC STEMI指南”對於常規開通梗死相關動脈(IRA)的時間限定:0~12小時(I,A);12~48(IIa,B);>48小時(III,B)。而對於伴有持續缺血癥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癥狀發生超過12小時仍推薦直接PCI(I,C)。“2016中國PCI指南”中推薦 FMC 至 PCI 時間<90 分鐘(I,A),建議溶栓后冠狀動脈造影(CAG)時間為3~24小時(IIa,A)。

2. 再灌注治療策略

急診PCI術時推薦經橈動脈途徑(I,A);對梗死相關動脈(IRA)進行直接PCI治療(I,A);直接PCI時置入支架優於球囊擴張(I,A);新一代藥物支架(DES)優於裸支架(BMS)(I,A)。“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常規使用延遲支架植入(III, B)。國內外指南均不推薦常規血栓抽吸(III,A);“2016中國PCI指南”僅推薦直接PCI時對經選擇的患者(如血栓負荷重、支架內血栓)採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IIb,C)。

關於開通非IRA的推薦: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推薦在開通IRA時同期或住院期間擇期開通非IRA(IIa,A),對於合併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建議同期完全血運重建(IIa,C)。

3. 主動脈球囊反博(IABP) 推薦

對 STEMI 合併心原性休克患者,不推薦常規應用IABP(III,B),但對藥物治療後血液動力學仍不能迅速穩定的心原性休克患者(IIa,B),或合併機械性併發症發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時可置入IABP 支持(IIa,C)。

4. 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STEMI急性期推薦阿司匹林聯合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I,A),無禁忌症時首選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I,A),上述藥物不可獲得時可以選擇氯吡格雷,且氯吡格雷的負荷劑量推薦600mg(I,B);對於沒有接受P2Y12受體拮抗劑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坎格瑞諾(Cangrelor)(IIb,A);發生無複流或血栓併發症時考慮使用血小板IIb/IIIa受體拮抗劑(GPI)(IIa,C)。STEMI急性期後推薦常規DAPT 12個月(I,A);“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對缺血高風險、出血低風險的患者,可考慮DAPT治療>1年;“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對於可耐受DAPT、無出血併發症的高缺血風險患者,在常規DAPT 1年後聯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0mg、2次/天,服用時間延長至3年(IIb,B);對於低出血風險的近期STEMI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時,可考慮聯合低劑量利伐沙班2.5mg、2次/天(IIb,B);不推薦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及口服抗凝藥物的三聯抗栓治療 (III,C)。

5. 急診PCI時抗凝治療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推薦所有患者在直接PCI時除了抗血小板治療外,需進行抗凝治療(I,C);PCI術中常規肝素抗凝的推薦級別為(I,C);PCI術中可以考慮靜脈注射依諾肝素抗凝,對於此,“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 A);PCI術中可以使用比伐蘆丁抗凝,“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A),“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A);對於有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症的患者,推薦比伐蘆定抗凝(I,C)。“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直接PCI時使用磺達肝癸鈉抗凝(III,B)。

6. 吸氧和緩解症狀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降低了吸氧治療的推薦級別,對低氧血癥(SaO2<90%或PaO2<60mmHg)的患者,吸氧的推薦級別為(I,C),對於SaO2 ≥90%的患者,不推薦常規吸氧(III,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滴定式靜脈注射鴉片類藥物止痛治療(IIa,C),對非常焦慮的患者,應當考慮輕度鎮靜(通常用苯二氮卓類)(IIa,C)。

7. 心電圖診斷相關推薦

“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了用於提高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患者STEMI診斷精確性的標準:1)同時存在ST段抬高 ≥1mm和高聳QRS波;2)V1-3導聯ST段壓低≥1mm;3)ST段抬高≥5mm而QRS波負向;右室起搏出現LBBB時上述標準也適用,但缺乏特異性。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能混淆STEMI診斷;有缺血癥狀考慮急診CAG時左、右束支阻滯的重要性等同。心電圖僅表現為V1-3導聯ST段壓低≥0.5mm,V7-9導聯ST段抬高≥0.5mm定義為孤立的後壁心肌梗死;至少8個導聯ST段壓低≥1mm,aVR導聯和/或V1導聯ST段抬高考慮為左主幹閉塞、等同左主幹閉塞或嚴重三支血管缺血。對可疑缺血癥狀提示心肌梗死但無ST段抬高的患者有以下表現時推薦行急診PCI治療(I,C):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心原性休克;2)反覆或進行性胸痛且藥物保守治療無效;3)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4)出現機械併發症;5)急性心力衰竭;6)反覆發生ST段或T波改變,尤其是間斷性ST段抬高。症狀完全緩解或ST段自發、或服用硝酸甘油後恢復正常(無ST段抬高為前提)推薦早期血管造影(24小時內)(I,C)。

8. 其他更新

對於STEMI患者,在使用了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8mmol/L,推薦聯合使用其它類型降酯藥物;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患者,使用TNK-tPA溶栓治療時,TNK-tPA的劑量減半;推薦應用複方製劑(如聯合阿司匹林、他汀、ACEI的複合片劑)以增加患者依從性。

指南還推薦加強住院期間和出院時的管理,強調質量指標監控,重視CCU建設(I,C)。“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低危患者若已安排了合理的早期康復和隨訪計劃,可考慮早期出院(48~72小時內)(IIa,A);新增了心肌梗死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MINOCA)章節,有AMI症狀的患者應根據CAG立即做出MINOCA診斷,相關標準如下:1)AMI全球診斷標準;2)血管造影示可能的IRA區域無狹窄≥50%病變時可定義非阻塞性冠狀動脈; 3)無其他臨床疾病可解釋患者的急性症狀。診斷流程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1. 時間概念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STEMI搶救爭分奪秒,指南中對時間相關概念重新定義並規定了各診治階段的時間節點。“2016中國PCI指南”和“2017 ESC STEMI指南”均取消了“門-球”術語,引入了“首次醫療接觸”(FMC)術語,定義為由醫生、醫輔人員、護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初步評估患者的時間點,FMC時應獲得並解釋心電圖(ECG)、提供初始干預(如電除顫)。定義了選擇再灌注策略的“0時”起點,即發生缺血癥狀的患者心電圖被確診為ST段抬高或等同變化的時點。“2017 ESC STEMI指南”中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7 ESC STEMI指南”對於常規開通梗死相關動脈(IRA)的時間限定:0~12小時(I,A);12~48(IIa,B);>48小時(III,B)。而對於伴有持續缺血癥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癥狀發生超過12小時仍推薦直接PCI(I,C)。“2016中國PCI指南”中推薦 FMC 至 PCI 時間<90 分鐘(I,A),建議溶栓后冠狀動脈造影(CAG)時間為3~24小時(IIa,A)。

2. 再灌注治療策略

急診PCI術時推薦經橈動脈途徑(I,A);對梗死相關動脈(IRA)進行直接PCI治療(I,A);直接PCI時置入支架優於球囊擴張(I,A);新一代藥物支架(DES)優於裸支架(BMS)(I,A)。“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常規使用延遲支架植入(III, B)。國內外指南均不推薦常規血栓抽吸(III,A);“2016中國PCI指南”僅推薦直接PCI時對經選擇的患者(如血栓負荷重、支架內血栓)採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IIb,C)。

關於開通非IRA的推薦: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推薦在開通IRA時同期或住院期間擇期開通非IRA(IIa,A),對於合併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建議同期完全血運重建(IIa,C)。

3. 主動脈球囊反博(IABP) 推薦

對 STEMI 合併心原性休克患者,不推薦常規應用IABP(III,B),但對藥物治療後血液動力學仍不能迅速穩定的心原性休克患者(IIa,B),或合併機械性併發症發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時可置入IABP 支持(IIa,C)。

4. 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STEMI急性期推薦阿司匹林聯合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I,A),無禁忌症時首選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I,A),上述藥物不可獲得時可以選擇氯吡格雷,且氯吡格雷的負荷劑量推薦600mg(I,B);對於沒有接受P2Y12受體拮抗劑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坎格瑞諾(Cangrelor)(IIb,A);發生無複流或血栓併發症時考慮使用血小板IIb/IIIa受體拮抗劑(GPI)(IIa,C)。STEMI急性期後推薦常規DAPT 12個月(I,A);“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對缺血高風險、出血低風險的患者,可考慮DAPT治療>1年;“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對於可耐受DAPT、無出血併發症的高缺血風險患者,在常規DAPT 1年後聯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0mg、2次/天,服用時間延長至3年(IIb,B);對於低出血風險的近期STEMI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時,可考慮聯合低劑量利伐沙班2.5mg、2次/天(IIb,B);不推薦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及口服抗凝藥物的三聯抗栓治療 (III,C)。

5. 急診PCI時抗凝治療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推薦所有患者在直接PCI時除了抗血小板治療外,需進行抗凝治療(I,C);PCI術中常規肝素抗凝的推薦級別為(I,C);PCI術中可以考慮靜脈注射依諾肝素抗凝,對於此,“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 A);PCI術中可以使用比伐蘆丁抗凝,“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A),“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A);對於有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症的患者,推薦比伐蘆定抗凝(I,C)。“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直接PCI時使用磺達肝癸鈉抗凝(III,B)。

6. 吸氧和緩解症狀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降低了吸氧治療的推薦級別,對低氧血癥(SaO2<90%或PaO2<60mmHg)的患者,吸氧的推薦級別為(I,C),對於SaO2 ≥90%的患者,不推薦常規吸氧(III,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滴定式靜脈注射鴉片類藥物止痛治療(IIa,C),對非常焦慮的患者,應當考慮輕度鎮靜(通常用苯二氮卓類)(IIa,C)。

7. 心電圖診斷相關推薦

“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了用於提高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患者STEMI診斷精確性的標準:1)同時存在ST段抬高 ≥1mm和高聳QRS波;2)V1-3導聯ST段壓低≥1mm;3)ST段抬高≥5mm而QRS波負向;右室起搏出現LBBB時上述標準也適用,但缺乏特異性。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能混淆STEMI診斷;有缺血癥狀考慮急診CAG時左、右束支阻滯的重要性等同。心電圖僅表現為V1-3導聯ST段壓低≥0.5mm,V7-9導聯ST段抬高≥0.5mm定義為孤立的後壁心肌梗死;至少8個導聯ST段壓低≥1mm,aVR導聯和/或V1導聯ST段抬高考慮為左主幹閉塞、等同左主幹閉塞或嚴重三支血管缺血。對可疑缺血癥狀提示心肌梗死但無ST段抬高的患者有以下表現時推薦行急診PCI治療(I,C):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心原性休克;2)反覆或進行性胸痛且藥物保守治療無效;3)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4)出現機械併發症;5)急性心力衰竭;6)反覆發生ST段或T波改變,尤其是間斷性ST段抬高。症狀完全緩解或ST段自發、或服用硝酸甘油後恢復正常(無ST段抬高為前提)推薦早期血管造影(24小時內)(I,C)。

8. 其他更新

對於STEMI患者,在使用了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8mmol/L,推薦聯合使用其它類型降酯藥物;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患者,使用TNK-tPA溶栓治療時,TNK-tPA的劑量減半;推薦應用複方製劑(如聯合阿司匹林、他汀、ACEI的複合片劑)以增加患者依從性。

指南還推薦加強住院期間和出院時的管理,強調質量指標監控,重視CCU建設(I,C)。“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低危患者若已安排了合理的早期康復和隨訪計劃,可考慮早期出院(48~72小時內)(IIa,A);新增了心肌梗死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MINOCA)章節,有AMI症狀的患者應根據CAG立即做出MINOCA診斷,相關標準如下:1)AMI全球診斷標準;2)血管造影示可能的IRA區域無狹窄≥50%病變時可定義非阻塞性冠狀動脈; 3)無其他臨床疾病可解釋患者的急性症狀。診斷流程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二、NSTE-ACS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1. 時間概念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STEMI搶救爭分奪秒,指南中對時間相關概念重新定義並規定了各診治階段的時間節點。“2016中國PCI指南”和“2017 ESC STEMI指南”均取消了“門-球”術語,引入了“首次醫療接觸”(FMC)術語,定義為由醫生、醫輔人員、護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初步評估患者的時間點,FMC時應獲得並解釋心電圖(ECG)、提供初始干預(如電除顫)。定義了選擇再灌注策略的“0時”起點,即發生缺血癥狀的患者心電圖被確診為ST段抬高或等同變化的時點。“2017 ESC STEMI指南”中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7 ESC STEMI指南”對於常規開通梗死相關動脈(IRA)的時間限定:0~12小時(I,A);12~48(IIa,B);>48小時(III,B)。而對於伴有持續缺血癥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癥狀發生超過12小時仍推薦直接PCI(I,C)。“2016中國PCI指南”中推薦 FMC 至 PCI 時間<90 分鐘(I,A),建議溶栓后冠狀動脈造影(CAG)時間為3~24小時(IIa,A)。

2. 再灌注治療策略

急診PCI術時推薦經橈動脈途徑(I,A);對梗死相關動脈(IRA)進行直接PCI治療(I,A);直接PCI時置入支架優於球囊擴張(I,A);新一代藥物支架(DES)優於裸支架(BMS)(I,A)。“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常規使用延遲支架植入(III, B)。國內外指南均不推薦常規血栓抽吸(III,A);“2016中國PCI指南”僅推薦直接PCI時對經選擇的患者(如血栓負荷重、支架內血栓)採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IIb,C)。

關於開通非IRA的推薦: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推薦在開通IRA時同期或住院期間擇期開通非IRA(IIa,A),對於合併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建議同期完全血運重建(IIa,C)。

3. 主動脈球囊反博(IABP) 推薦

對 STEMI 合併心原性休克患者,不推薦常規應用IABP(III,B),但對藥物治療後血液動力學仍不能迅速穩定的心原性休克患者(IIa,B),或合併機械性併發症發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時可置入IABP 支持(IIa,C)。

4. 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STEMI急性期推薦阿司匹林聯合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I,A),無禁忌症時首選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I,A),上述藥物不可獲得時可以選擇氯吡格雷,且氯吡格雷的負荷劑量推薦600mg(I,B);對於沒有接受P2Y12受體拮抗劑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坎格瑞諾(Cangrelor)(IIb,A);發生無複流或血栓併發症時考慮使用血小板IIb/IIIa受體拮抗劑(GPI)(IIa,C)。STEMI急性期後推薦常規DAPT 12個月(I,A);“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對缺血高風險、出血低風險的患者,可考慮DAPT治療>1年;“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對於可耐受DAPT、無出血併發症的高缺血風險患者,在常規DAPT 1年後聯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0mg、2次/天,服用時間延長至3年(IIb,B);對於低出血風險的近期STEMI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時,可考慮聯合低劑量利伐沙班2.5mg、2次/天(IIb,B);不推薦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及口服抗凝藥物的三聯抗栓治療 (III,C)。

5. 急診PCI時抗凝治療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推薦所有患者在直接PCI時除了抗血小板治療外,需進行抗凝治療(I,C);PCI術中常規肝素抗凝的推薦級別為(I,C);PCI術中可以考慮靜脈注射依諾肝素抗凝,對於此,“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 A);PCI術中可以使用比伐蘆丁抗凝,“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A),“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A);對於有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症的患者,推薦比伐蘆定抗凝(I,C)。“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直接PCI時使用磺達肝癸鈉抗凝(III,B)。

6. 吸氧和緩解症狀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降低了吸氧治療的推薦級別,對低氧血癥(SaO2<90%或PaO2<60mmHg)的患者,吸氧的推薦級別為(I,C),對於SaO2 ≥90%的患者,不推薦常規吸氧(III,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滴定式靜脈注射鴉片類藥物止痛治療(IIa,C),對非常焦慮的患者,應當考慮輕度鎮靜(通常用苯二氮卓類)(IIa,C)。

7. 心電圖診斷相關推薦

“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了用於提高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患者STEMI診斷精確性的標準:1)同時存在ST段抬高 ≥1mm和高聳QRS波;2)V1-3導聯ST段壓低≥1mm;3)ST段抬高≥5mm而QRS波負向;右室起搏出現LBBB時上述標準也適用,但缺乏特異性。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能混淆STEMI診斷;有缺血癥狀考慮急診CAG時左、右束支阻滯的重要性等同。心電圖僅表現為V1-3導聯ST段壓低≥0.5mm,V7-9導聯ST段抬高≥0.5mm定義為孤立的後壁心肌梗死;至少8個導聯ST段壓低≥1mm,aVR導聯和/或V1導聯ST段抬高考慮為左主幹閉塞、等同左主幹閉塞或嚴重三支血管缺血。對可疑缺血癥狀提示心肌梗死但無ST段抬高的患者有以下表現時推薦行急診PCI治療(I,C):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心原性休克;2)反覆或進行性胸痛且藥物保守治療無效;3)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4)出現機械併發症;5)急性心力衰竭;6)反覆發生ST段或T波改變,尤其是間斷性ST段抬高。症狀完全緩解或ST段自發、或服用硝酸甘油後恢復正常(無ST段抬高為前提)推薦早期血管造影(24小時內)(I,C)。

8. 其他更新

對於STEMI患者,在使用了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8mmol/L,推薦聯合使用其它類型降酯藥物;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患者,使用TNK-tPA溶栓治療時,TNK-tPA的劑量減半;推薦應用複方製劑(如聯合阿司匹林、他汀、ACEI的複合片劑)以增加患者依從性。

指南還推薦加強住院期間和出院時的管理,強調質量指標監控,重視CCU建設(I,C)。“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低危患者若已安排了合理的早期康復和隨訪計劃,可考慮早期出院(48~72小時內)(IIa,A);新增了心肌梗死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MINOCA)章節,有AMI症狀的患者應根據CAG立即做出MINOCA診斷,相關標準如下:1)AMI全球診斷標準;2)血管造影示可能的IRA區域無狹窄≥50%病變時可定義非阻塞性冠狀動脈; 3)無其他臨床疾病可解釋患者的急性症狀。診斷流程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二、NSTE-ACS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6中國PCI指南”和“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均推薦早期診斷和根據危險分層的早期侵入性策略。

1. 早期診斷

“2016中國PCI指南”建議在無心電圖 ST 段抬高的情況下,推薦高敏肌鈣蛋白(hs-cTn )檢測作為早期診斷工具,並在 60分鐘內獲取檢測結果(I,A),根據即刻和1 h hs-cTn 水平快速診斷或排除 NSTEMI。“2016中國NSTE-ACS指南”推薦首次醫療接觸後10 分鐘內應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如果患者症狀復發或診斷不明確,應複查心電圖 (I,B),必要時進行18導聯心電圖檢查(I,C)。在有條件檢測hs-cTn時,建議在0和3 h實施快速診斷和排除的hs-cTn檢測流程以指導治療策略的選擇(I,B)。

2. 風險評估及再灌注策略

推薦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註冊(GRACE)預後評分進行缺血危險分層;推薦早期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程度選擇緊急(2h以內)、早期(24h以內)和延遲(72h以內)3種血運重建策略(包括PCI和CABG)。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臨床上需緊急處理。“2016年中國PCI指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和“2017歐洲心臟病學會(ESC)STEMI指南”對ACS規範化診治做了更新推薦,本人有幸參與了2016年中國PCI指南的更新編定,現結合另兩部指南將ACS臨床診治的主要指南更新綜述如下。

一、STEMI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1. 時間概念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STEMI搶救爭分奪秒,指南中對時間相關概念重新定義並規定了各診治階段的時間節點。“2016中國PCI指南”和“2017 ESC STEMI指南”均取消了“門-球”術語,引入了“首次醫療接觸”(FMC)術語,定義為由醫生、醫輔人員、護士或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初步評估患者的時間點,FMC時應獲得並解釋心電圖(ECG)、提供初始干預(如電除顫)。定義了選擇再灌注策略的“0時”起點,即發生缺血癥狀的患者心電圖被確診為ST段抬高或等同變化的時點。“2017 ESC STEMI指南”中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7 ESC STEMI指南”對於常規開通梗死相關動脈(IRA)的時間限定:0~12小時(I,A);12~48(IIa,B);>48小時(III,B)。而對於伴有持續缺血癥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癥狀發生超過12小時仍推薦直接PCI(I,C)。“2016中國PCI指南”中推薦 FMC 至 PCI 時間<90 分鐘(I,A),建議溶栓后冠狀動脈造影(CAG)時間為3~24小時(IIa,A)。

2. 再灌注治療策略

急診PCI術時推薦經橈動脈途徑(I,A);對梗死相關動脈(IRA)進行直接PCI治療(I,A);直接PCI時置入支架優於球囊擴張(I,A);新一代藥物支架(DES)優於裸支架(BMS)(I,A)。“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常規使用延遲支架植入(III, B)。國內外指南均不推薦常規血栓抽吸(III,A);“2016中國PCI指南”僅推薦直接PCI時對經選擇的患者(如血栓負荷重、支架內血栓)採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IIb,C)。

關於開通非IRA的推薦: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推薦在開通IRA時同期或住院期間擇期開通非IRA(IIa,A),對於合併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建議同期完全血運重建(IIa,C)。

3. 主動脈球囊反博(IABP) 推薦

對 STEMI 合併心原性休克患者,不推薦常規應用IABP(III,B),但對藥物治療後血液動力學仍不能迅速穩定的心原性休克患者(IIa,B),或合併機械性併發症發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時可置入IABP 支持(IIa,C)。

4. 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STEMI急性期推薦阿司匹林聯合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I,A),無禁忌症時首選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I,A),上述藥物不可獲得時可以選擇氯吡格雷,且氯吡格雷的負荷劑量推薦600mg(I,B);對於沒有接受P2Y12受體拮抗劑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坎格瑞諾(Cangrelor)(IIb,A);發生無複流或血栓併發症時考慮使用血小板IIb/IIIa受體拮抗劑(GPI)(IIa,C)。STEMI急性期後推薦常規DAPT 12個月(I,A);“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對缺血高風險、出血低風險的患者,可考慮DAPT治療>1年;“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對於可耐受DAPT、無出血併發症的高缺血風險患者,在常規DAPT 1年後聯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0mg、2次/天,服用時間延長至3年(IIb,B);對於低出血風險的近期STEMI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時,可考慮聯合低劑量利伐沙班2.5mg、2次/天(IIb,B);不推薦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及口服抗凝藥物的三聯抗栓治療 (III,C)。

5. 急診PCI時抗凝治療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推薦所有患者在直接PCI時除了抗血小板治療外,需進行抗凝治療(I,C);PCI術中常規肝素抗凝的推薦級別為(I,C);PCI術中可以考慮靜脈注射依諾肝素抗凝,對於此,“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 A);PCI術中可以使用比伐蘆丁抗凝,“2016中國PCI指南”推薦級別為(I,A),“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級別為(IIa,A);對於有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症的患者,推薦比伐蘆定抗凝(I,C)。“2017 ESC STEMI指南”不推薦直接PCI時使用磺達肝癸鈉抗凝(III,B)。

6. 吸氧和緩解症狀策略

國內外指南均降低了吸氧治療的推薦級別,對低氧血癥(SaO2<90%或PaO2<60mmHg)的患者,吸氧的推薦級別為(I,C),對於SaO2 ≥90%的患者,不推薦常規吸氧(III,B)。“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滴定式靜脈注射鴉片類藥物止痛治療(IIa,C),對非常焦慮的患者,應當考慮輕度鎮靜(通常用苯二氮卓類)(IIa,C)。

7. 心電圖診斷相關推薦

“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了用於提高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患者STEMI診斷精確性的標準:1)同時存在ST段抬高 ≥1mm和高聳QRS波;2)V1-3導聯ST段壓低≥1mm;3)ST段抬高≥5mm而QRS波負向;右室起搏出現LBBB時上述標準也適用,但缺乏特異性。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能混淆STEMI診斷;有缺血癥狀考慮急診CAG時左、右束支阻滯的重要性等同。心電圖僅表現為V1-3導聯ST段壓低≥0.5mm,V7-9導聯ST段抬高≥0.5mm定義為孤立的後壁心肌梗死;至少8個導聯ST段壓低≥1mm,aVR導聯和/或V1導聯ST段抬高考慮為左主幹閉塞、等同左主幹閉塞或嚴重三支血管缺血。對可疑缺血癥狀提示心肌梗死但無ST段抬高的患者有以下表現時推薦行急診PCI治療(I,C):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心原性休克;2)反覆或進行性胸痛且藥物保守治療無效;3)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4)出現機械併發症;5)急性心力衰竭;6)反覆發生ST段或T波改變,尤其是間斷性ST段抬高。症狀完全緩解或ST段自發、或服用硝酸甘油後恢復正常(無ST段抬高為前提)推薦早期血管造影(24小時內)(I,C)。

8. 其他更新

對於STEMI患者,在使用了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8mmol/L,推薦聯合使用其它類型降酯藥物;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患者,使用TNK-tPA溶栓治療時,TNK-tPA的劑量減半;推薦應用複方製劑(如聯合阿司匹林、他汀、ACEI的複合片劑)以增加患者依從性。

指南還推薦加強住院期間和出院時的管理,強調質量指標監控,重視CCU建設(I,C)。“2017 ESC STEMI指南”推薦低危患者若已安排了合理的早期康復和隨訪計劃,可考慮早期出院(48~72小時內)(IIa,A);新增了心肌梗死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MINOCA)章節,有AMI症狀的患者應根據CAG立即做出MINOCA診斷,相關標準如下:1)AMI全球診斷標準;2)血管造影示可能的IRA區域無狹窄≥50%病變時可定義非阻塞性冠狀動脈; 3)無其他臨床疾病可解釋患者的急性症狀。診斷流程如下: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二、NSTE-ACS指南更新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2016中國PCI指南”和“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均推薦早期診斷和根據危險分層的早期侵入性策略。

1. 早期診斷

“2016中國PCI指南”建議在無心電圖 ST 段抬高的情況下,推薦高敏肌鈣蛋白(hs-cTn )檢測作為早期診斷工具,並在 60分鐘內獲取檢測結果(I,A),根據即刻和1 h hs-cTn 水平快速診斷或排除 NSTEMI。“2016中國NSTE-ACS指南”推薦首次醫療接觸後10 分鐘內應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如果患者症狀復發或診斷不明確,應複查心電圖 (I,B),必要時進行18導聯心電圖檢查(I,C)。在有條件檢測hs-cTn時,建議在0和3 h實施快速診斷和排除的hs-cTn檢測流程以指導治療策略的選擇(I,B)。

2. 風險評估及再灌注策略

推薦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註冊(GRACE)預後評分進行缺血危險分層;推薦早期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程度選擇緊急(2h以內)、早期(24h以內)和延遲(72h以內)3種血運重建策略(包括PCI和CABG)。

李春堅:急性冠脈綜合徵(ACS)臨床診治相關指南更新

3. 藥物治療

1)一般藥物治療:緩解心肌缺血藥物推薦使用硝酸酯類(I,C)、β受體阻滯劑早期(24小時內)(I,B),長效鈣拮抗劑作為β受體阻滯劑的備選或聯合使用(I,B);可疑或證實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患者,推薦長效鈣拮抗劑和硝酸酯聯合應用,避免使用β受體阻滯劑(IIa,B);推薦尼可地爾用於對硝酸酯類不能耐受的患者(I,C)。無禁忌症時早期開始並長期應用ACEI/ARB治療,特別是對於合併心衰、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I,A)。調脂治療推薦:應儘早啟動強化他汀治療,並長期維持(I,A),但不建議PCI術前使用負荷高劑量他汀;對已接受中等劑量他汀治療但LDL-C仍≥1.8 mmol/L的患者,可增加他汀劑量或聯合依折麥布進一步降低LDL-C(IIa,B);

2)抗血小板治療:推薦聯合阿司匹林和P2Y12受體拮抗劑的DAPT治療至少12個月(I,A),包括替格瑞洛(180 mg負荷劑量,90 mg、2次/天維持)或氯吡格雷(負荷劑量300~600 mg,75 mg/天維持)(I,B)。不推薦常規血小板功能檢測和基因檢測指導抗血小板藥物治療。DES置人後接受DAPT且伴有出血高風險(如接受OAC治療)、嚴重出血併發症高風險(如重大顱內手術)或伴有明顯出血的患者,P2Y12受體抑制劑治療6個月後停用是合理的(IIb,C)。在高危(cTn升高、合併糖尿病等)或血栓併發症患者PCI過程中考慮使用GPI (IIa,C),但不建議早期常規使用GPI(III,A)。

3)抗凝治療:急性期推薦PCI時常規肝素抗凝治療(I,B),可以考慮依諾肝素抗凝(IIa,B);但不建議普通肝素和依諾肝素交叉使用(III,B);PCI術前使用磺達肝癸鈉(2.5mg/天皮下注射)抗凝治療的藥效和安全性最好(I,B),但正在接受磺達肝癸鈉治療的患者PCI時需使用肝素抗凝治療。PCI時比伐蘆定(靜脈推注0.75mg/kg,然後以1.75 mg/kg/h術後維持3~4 h)可作為普通肝素聯合GPI的替代治療(I,A)。建議PCI術後停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除非有其他治療指徵(IIa,C)。急性期後對於無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高缺血風險、低出血風險的NSTEMI患者,可停用腸外抗凝藥,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劑量利伐沙班(2.5mg、2次/天)治療,持續約1年(IIb,B)。對有口服抗凝藥物(OAC)適應症的患者,根據CHA2DS2-VASc評分≥2分選擇聯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OAC三聯抗栓治療(I,C),根據缺血和出血風險選擇三聯抗栓治療持續時間,不推薦三聯抗栓治療中聯合替格瑞洛(III,C)。

4. PCI 治療

建議CAG和PCI選擇橈動脈路徑(I,A);推薦NSTE-ACS患者應用新一代DES(I,A),需服用OAC的患者首選新一代DES (IIa,B)。

相關指南還強調了早期持續心電監測的重要性,推薦治療和預防並重,堅持長期管理,強調生活方式的改善、長期藥物治療和心臟康復等。

作者:李春堅 應良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