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個人的善良可能不是由他心理決定的而是由生理決定的

你知道嗎?一個人的善良可能不是由他心理決定的而是由生理決定的

credit:123RF

利他主義者也常被人們稱為“善良”,而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慷慨的人確實更加“聽從”本心。這一項由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和斯德哥爾摩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首次發現了可能使得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善良的生理原因。

在研究中,參加者被要求玩一個電腦遊戲。在遊戲中,參與者需要重複面對這樣一個選擇:是否要與另一個素未謀面的參與者分享自己的金錢?參與者們的選擇會影響他們和其他參與者在研究結束時會收到多少錢。這個遊戲和現實裡的慈善捐贈有點相似,在這種情況下,捐贈者並不瞭解受捐贈者的信息。

同時,參與者們還參與了一項心跳檢測任務,其中包括記錄他們自己的心跳。在沒有感受自己脈搏的情況下,參與者們被要求聽一系列的聲音,其中包括與他們自己心跳合拍的以及不合拍的聲音,而那些善於判斷聲音是否合拍的人更善於檢測自己的心跳並記錄下來。每個人在這項任務上的變現有著顯著的差距。

研究發現,參與者對金錢的慷慨度隨著他們探測自己心跳的能力提升而增加,那些檢測自己心跳能力超出平均水平10%的人會多給其他參與者5英鎊。

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該研究的合著者Richard Piech博士說道:“儘管利己主義有著明顯的生物和經濟優勢,但人們還是會做出對他人有益的決定,即使那意味著犧牲自己的利益。我們的研究表明,無私的行為可能受身體傳達到大腦的信號的影響。”

另一位合著者Jane Aspell博士則說道:“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感受心跳的敏感度和慷慨之間的關聯,但是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理解為什麼會存在這種關係。在決定是否捐錢時,可能是情緒方面的原因引起了心跳的變化,而這種身體上的變化可能使得那些更善於檢測心跳的人做出了慷慨的決定。這些發現表明,在某種意義上,人們通過‘傾聽自己的心’來做出無私的決定。”

本文譯自 medicalxpress,由譯者 Lough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