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 好 山 東 故 事 』民間故事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唐代有一位書生叫張果,生在河北邢州,年輕時一心要考取功名,求得高官厚祿。張果朝乾夕惕,苦讀詩書,終於在三十多歲時中舉。等到朝廷開科取士,他備好盤纏,騎上毛驢,曉行夜宿,不遠千里,來到了京城長安。住進一家客棧,得知考試日期還不到,張果決定先遊玩一番。

長安異常繁華,什麼去處都有。尤其是平康坊,青樓座座,美女如雲。張果在那裡廝混半天,再去賭場玩錢,出了賭場再進酒肆,晚上帶著滿身酒氣回來,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爬起來想詩書,無奈身體被美女掏空,腦子被美酒泡透,哪裡還能用上功夫?歇上兩天,再去瀟灑一圈,時間不知不覺耗盡。進了考場,頭腦遲鈍,文章自然寫得平平庸庸。等到發榜,張果左找右找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便回客棧牽出毛驢,垂頭喪氣,狼狽回鄉。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進了家門,父母妻子問他結果如何,他大發脾氣,說他們好不懂事,進士科豈能一蹴而就,就連才高八斗的韓文公韓愈,也是考了三次才考中的。家人不敢多問,只是好好伺候,期待他再接再厲。

張果在家人面前強詞奪理,心中其實愧疚莫名。他躲進書房發奮用功,下決心要在三年後金榜高中。三年過去,他再去長安,心想,上一回去早了,這回慢點兒走吧。然而,這一慢就生出了閒逸之心。路上如遇賣春女子,他必定與其廝混;有賭局設立,必定賭個痛快;嫖後賭後,還要吃酒吃個爛醉。磨磨蹭蹭到了長安,第二天便上考場,整個人萎靡不振,結果可想而知。

再回家中,方知一場瘟疫剛將邢州橫掃,父母年老體弱,沒能逃脫。張果去二老墳前大哭一場,真心懺悔自己孟浪,沒能掙得前程,也沒能為二老送終。他在父母墳前說,下回如不考中,誓不為人。

再苦讀三年,等到開科,張果又去趕考。他上路後咬緊牙關,不沾酒色,不去玩錢,鞭打快驢,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長安。住進客棧,每日都是書卷在手,讀累後便與同住這裡的舉子一起吃茶閒聊。這天,一位舉子說,平康坊又新進幾位漂亮妹妹,且能吟詩,咱們會一會去。張果身心俱癢,嘴裡卻說要戒色戒酒,全力備考。另一位舉子說,進士科新增了詩賦,要考作詩,咱找她們練練去。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張果被說動,就隨他們去了。進了一座青樓,果然見到幾位會作詩的美貌女子,舉子們置辦酒席,與她們一唱一和。然而,她們並不像“女校書”薛濤那般才貌雙全,吟詩作對水平一般,只是為了應酬男人。應酬一會兒,還會邀請舉子們上床切磋。張果回來,滿腦子都是美女,次日還去操練。等到上了考場,他詩沒做好,文章也寫得差勁,半月後落第而歸。

這次回家,妻子見他又是落魄模樣,很不高興,嘮嘮叨叨。十八歲的兒子見了他,也是白眼相向。張果煩這母子,也煩自己。心想,三年前我在父母墳前發過誓,如不考中,誓不為人。我不為人為啥呢?為鬼,我不甘心,那麼,為仙可不可以?在長安聽說,終南山裡住著一些道士,長年修煉,有的已經得道成仙。我已入中年,兒子已經長大,他守著上百畝地也能奉母娶妻,把日子過下去。好好好,我修仙去!我修成神仙,逍遙自在,長生不老,豈不比當官更勝一籌?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念頭一出,立即行動。張果賣掉一些地,籌得盤纏,拉出騎了多年的老驢,告別妻兒出門。他想,去終南山太遠,聽說襄陽條山也有仙人出沒,我去那裡尋師學道吧。

於是,他策驢而行,直奔條山。那驢雖然上了年紀,卻也驢蹄“得得”,走得飛快。走到天晚,去官道旁的一家客棧投宿。他將驢交給店家,讓他們拴到驢棚供草給料,自己則到店堂要了酒菜,自斟自飲。剛飲下一口,卻見他那頭驢闖進來,伸嘴掃掉桌上酒杯,向他“昂昂”大叫。

張果喝問店家,怎麼不把驢子拴好,店小二說,拴得結結實實,誰知道它是怎麼解開的韁繩。張果想,怪哉,難道是這驢嫌我喝酒,來提醒我了?好,我不喝就是。他草草吃點飯,把驢牽回去,各自歇息,一夜無話。

次日又走,走了幾天,進入一座縣城。張果見一座小樓立在前頭,門口掛一塊牌子,上寫“怡春院”三字,且有美貌女子向外張望,一看便知是賣春之處。到了樓下,他滾下驢背,就要進去。不料,驢不聽他指揮,依然前行,他用盡全身力氣也拉不住,還被驢扯得趔趔趄趄,惹得滿街人都笑。無奈,只好隨驢而去。驢見他跟過來,遂駐蹄而立,讓他騎上。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正要出城,卻見街邊有些人圍成一圈,個個伸長脖子往裡看。張果好奇,下驢去瞧,原來這是個賭局:地上放一個碗,一人坐莊擲骰子,別人猜那骰子是幾個點兒,誰猜對了誰贏錢。張果心動,要過去賭上一把,卻挪不動身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老驢咬住了他的衣襟。他很生氣,心想,我想喝酒你管我,我想睡女人你也管我,我現在想玩錢你還管我,你也管得太寬了!他就揮巴掌打驢臉,讓驢撒口,然而驢不聽他的,咬住他的衣襟不放。在場的人看到這一幕,哈哈大笑。張果覺得當眾出醜,就掄起手中鞭子狠抽老驢,連打連罵。轉眼間,驢臉上出現一道道鞭傷,且有鮮血滲出。驢覺得疼,扭頭跑走。

張果想到行李都在驢背上,只好緊追不捨。出了城門,見驢帶著滿臉鞭傷,站在那裡等他。他心中感動,氣也消了,抱著驢頭一邊撫慰一邊想:這驢怎麼通人性呢?不,不是通人性,是懂人性,懂我的弱點,到了關鍵時刻就阻止我,怕我重蹈覆轍。唉,我不如驢,驢比我好。

他並不知道,這驢在去長安的路上,吃過山中仙草,有了幾分仙性,對他看得明明白白,只是不會說話而已。

再走,張果又遇見種種誘惑,都是蠢蠢欲動,但都被驢及時攔住。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八仙祠中的八仙群像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又一天,他進了州城,見到一座文廟。想起自己先前的抱負,想起一次次趕考,他突然覺得,自己苦讀詩書三十年,考了三次沒中,就放棄求仕,改作求仙,是不是太草率了?如果我去除酒色財氣,全力以赴,會是怎樣的結果?

這麼一想,他心中生出悔意,想進文廟看看,與長期在這裡研習經文的舉子們攀談一番,再決定自己到底何去何從。可是,他正要下驢,驢彷彿看透了他的心思,“咯噔咯噔”繼續前行。張果說:“你讓我進去坐坐!”那驢不聽,反而飛跑起來。張果想,看來,驢不讓我改轍易弦。好吧,我聽驢的。

將出城門時,張果對驢說:“你停下,我想到城樓上看看。”驢就收住四蹄,讓他下來。張果沿著一道斜梯,登上高高的城樓,向身後的城市看看,又向前方的群山望望,突然想起古人說的一句話:“仙道遐,人道邇”。他知道,這話的意思是,修仙之道漫長而遙遠,為人之道就在眼前。為人,可以吃苦耐勞,也可以尋歡作樂。一座座城池,一個個村莊,都住著芸芸眾生,他們在人道中忙忙碌碌,終其一生,如白駒過隙。只有放棄功名利祿,舍卻酒色財氣,懷一顆出世之心,才能修成大道,位列仙班長生不老。

大徹大悟之後,他下樓說:“驢兄,從今日起,唯你驢首是瞻。我怕管不住自己,就把我交給你了!”

說罷,他翩然上驢,卻是倒騎在驢背上,任驢由韁。他兩眼向後,似看非看。

那驢馱著張果,直奔山中。張果每到一處,都要訪師問道,屢有心得,光是訪道詩就寫了好多。《全唐詩》中還收了他的一首《題登真洞》:“修成金骨煉歸真,洞瑣遺蹤不計春。野草漫隨青嶺秀,閒花長對白雲新。風搖翠條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自是神仙多變異,肯教蹤跡掩經塵。”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當年張果老騎的那頭毛驢被後世敬為神驢,現在八仙渡就有它的神像呢

若干年後,張果出山,依舊倒著騎驢。他白髮白鬚,仙風道骨,被人尊稱“張果老”。張果老雲遊四方,勸化度人,留下了不少傳說。最重要的一個傳說,就是“八仙過海”:張果老和鐵柺李、呂洞賓等八位神仙齊聚山東蓬萊,各顯神通,在海上徜徉,與龍王過招。他們下海的地方叫“八仙渡”,去瞻仰者絡繹不絕。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八位神仙齊聚山東蓬萊,各顯神通,他們下海的地方叫“八仙渡”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古人用這樣一首詩評論張果老:“舉世多少人,無知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萬事回頭看,總結經驗教訓,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把握前進方向。所以,張果老倒騎驢的更深一層含意,是相信比他更明智的領路者,不為功名利祿用心,不往酒色財氣裡走,才終於得道成仙,獲得自由逍遙。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為何倒騎驢,凡事回頭看

張果老為什麼倒騎毛驢

文章作者

趙德發

1955年生,山東省莒南縣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作協小說創作委員會主任、日照市作協主席。先後獲第三屆人民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第八屆百花獎,首屆齊魯文學獎,首屆泰山文藝獎,第四、五、七屆山東省精品工程獎等。另有《中國作家》等刊物獎十餘次。自1980年開始創作,至今已發表、出版各類文學作品600萬字,大量作品被轉載並獲獎。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繾綣與決絕》《君子夢》《青煙或白霧》以及"宗教文化姊妹篇"《雙手合十》《乾道坤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