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先試著從大陸版《放·逐》還原一下杜琪峰的本意:首先,迴歸前夜的澳門處於權力交接時的真空,警察沒有需要負責的“大頭子”,所以他們對這段時期的暴力事件、特別是迴歸當晚十二點之前的槍戰應該沒有管——第二天的“新頭子”只會管第二天的事嘛。“我們回去再部屬一下,逮捕他們”、“匯合其他兄弟,來一個一網打盡”想必都是“搞鬼”後的國語配音,不是原詞。其次,“火”肯定不是什麼“臥底”。最後,任賢齊的“一起自首”也應該是偷樑換柱後的話,“一起跑路”才更符合人物的發展線。

毋庸置疑,《放·逐》不是《槍火》的續集,但它卻很容易讓人想到《槍火》。除了張家輝換掉了呂頌賢,主角們承接了《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全部人物關係:張家輝得罪了任達華、任達華指使黃秋生殺掉張家輝、吳鎮宇力保張家輝而不惜與黃秋生翻臉、張耀揚跟著吳鎮宇、林雪跟著黃秋生。我們幾乎可以把《放·逐》看作《槍火》的另一個結尾。在多人物鏡頭的構圖上,《放·逐》也和《槍火》差不多:多個人物總是被分置於鏡頭的左中右和前中後景。此外,林雪要開槍店的細節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槍火》中對槍很有研究、負責為大家調較手槍的林雪……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先試著從大陸版《放·逐》還原一下杜琪峰的本意:首先,迴歸前夜的澳門處於權力交接時的真空,警察沒有需要負責的“大頭子”,所以他們對這段時期的暴力事件、特別是迴歸當晚十二點之前的槍戰應該沒有管——第二天的“新頭子”只會管第二天的事嘛。“我們回去再部屬一下,逮捕他們”、“匯合其他兄弟,來一個一網打盡”想必都是“搞鬼”後的國語配音,不是原詞。其次,“火”肯定不是什麼“臥底”。最後,任賢齊的“一起自首”也應該是偷樑換柱後的話,“一起跑路”才更符合人物的發展線。

毋庸置疑,《放·逐》不是《槍火》的續集,但它卻很容易讓人想到《槍火》。除了張家輝換掉了呂頌賢,主角們承接了《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全部人物關係:張家輝得罪了任達華、任達華指使黃秋生殺掉張家輝、吳鎮宇力保張家輝而不惜與黃秋生翻臉、張耀揚跟著吳鎮宇、林雪跟著黃秋生。我們幾乎可以把《放·逐》看作《槍火》的另一個結尾。在多人物鏡頭的構圖上,《放·逐》也和《槍火》差不多:多個人物總是被分置於鏡頭的左中右和前中後景。此外,林雪要開槍店的細節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槍火》中對槍很有研究、負責為大家調較手槍的林雪……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相同的人物關係、相同的構圖和細節上的呼應,並不能掩飾二者更高層面上的不同。如《槍火》的英文名“任務”所示,《槍火》主要講的是一個事件——保護文哥,只是在事件結束之後“順帶”(主要是為了了結副線)表現了一下男性之間的友誼(“保護‘勾大嫂’的人”這一行為絕對不是杜琪峰日後所要表現的“義”)。而《放·逐》則在表現“事件”的同時表現“義”。這是杜琪峰第一次全片都從正面表現義(《黑社會》中只有少量的義,主要都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虛情假“義”)。所以,當這夥人一起吃飯、不殺任賢齊、在結尾狂笑“埋伏”時,我想到的都是《水滸傳》。從這個角度,《放·逐》可以看作是對《黑社會》的一次“反動”。

表現是一碼事,表現的是否成功就是另一碼事了。兩個細節讓我對杜琪峰在全片中標榜的義產生了懷疑。一是號稱“誰殺阿和我就殺誰”的吳鎮宇,在阿和死、被阿和媳婦用槍打跑之後,彷彿就忘了阿和這個人,再也沒有提到過阿和,更不用說計劃報仇了,在他得到金子後,他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喝酒、晒太陽”的幸福生活。二是一億多的港幣(我算了一下,其實一億不到,呵呵),林雪說“每人兩千多萬呢”,沒人對林雪少算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回就是集體遺忘阿和了。因此,儘管最後大家為了阿和妻兒,當然也為了給阿和報仇而殉難,成全了“義”,可如果前面的這兩個細節能調整一下,整個片子的敘事效果和情感效果就更好了。這種錯誤,我印象中杜琪峰是第一次犯,可能是一時疏忽吧。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先試著從大陸版《放·逐》還原一下杜琪峰的本意:首先,迴歸前夜的澳門處於權力交接時的真空,警察沒有需要負責的“大頭子”,所以他們對這段時期的暴力事件、特別是迴歸當晚十二點之前的槍戰應該沒有管——第二天的“新頭子”只會管第二天的事嘛。“我們回去再部屬一下,逮捕他們”、“匯合其他兄弟,來一個一網打盡”想必都是“搞鬼”後的國語配音,不是原詞。其次,“火”肯定不是什麼“臥底”。最後,任賢齊的“一起自首”也應該是偷樑換柱後的話,“一起跑路”才更符合人物的發展線。

毋庸置疑,《放·逐》不是《槍火》的續集,但它卻很容易讓人想到《槍火》。除了張家輝換掉了呂頌賢,主角們承接了《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全部人物關係:張家輝得罪了任達華、任達華指使黃秋生殺掉張家輝、吳鎮宇力保張家輝而不惜與黃秋生翻臉、張耀揚跟著吳鎮宇、林雪跟著黃秋生。我們幾乎可以把《放·逐》看作《槍火》的另一個結尾。在多人物鏡頭的構圖上,《放·逐》也和《槍火》差不多:多個人物總是被分置於鏡頭的左中右和前中後景。此外,林雪要開槍店的細節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槍火》中對槍很有研究、負責為大家調較手槍的林雪……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相同的人物關係、相同的構圖和細節上的呼應,並不能掩飾二者更高層面上的不同。如《槍火》的英文名“任務”所示,《槍火》主要講的是一個事件——保護文哥,只是在事件結束之後“順帶”(主要是為了了結副線)表現了一下男性之間的友誼(“保護‘勾大嫂’的人”這一行為絕對不是杜琪峰日後所要表現的“義”)。而《放·逐》則在表現“事件”的同時表現“義”。這是杜琪峰第一次全片都從正面表現義(《黑社會》中只有少量的義,主要都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虛情假“義”)。所以,當這夥人一起吃飯、不殺任賢齊、在結尾狂笑“埋伏”時,我想到的都是《水滸傳》。從這個角度,《放·逐》可以看作是對《黑社會》的一次“反動”。

表現是一碼事,表現的是否成功就是另一碼事了。兩個細節讓我對杜琪峰在全片中標榜的義產生了懷疑。一是號稱“誰殺阿和我就殺誰”的吳鎮宇,在阿和死、被阿和媳婦用槍打跑之後,彷彿就忘了阿和這個人,再也沒有提到過阿和,更不用說計劃報仇了,在他得到金子後,他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喝酒、晒太陽”的幸福生活。二是一億多的港幣(我算了一下,其實一億不到,呵呵),林雪說“每人兩千多萬呢”,沒人對林雪少算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回就是集體遺忘阿和了。因此,儘管最後大家為了阿和妻兒,當然也為了給阿和報仇而殉難,成全了“義”,可如果前面的這兩個細節能調整一下,整個片子的敘事效果和情感效果就更好了。這種錯誤,我印象中杜琪峰是第一次犯,可能是一時疏忽吧。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人物方面,除了黃秋生,其他人物可以說都是“紙板”。但杜琪峰電影(本文指杜琪峰拍攝的商業意味不濃的片子,下同)中的“紙板”人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峰迴路轉的情節掩蓋住了人物的不豐滿。《放·逐》的故事情節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不足為過,其中也有在他以往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然事件”:任達華突然來到餐廳和黑診所、運送金子的車隊突然遭劫、吳鎮宇突然讓何超儀獨自離開……這些“突然事件”帶給觀眾很大的觀影快感。

綜上,從《放·逐》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琪峰電影的“不變”、“正在變”和“變”。

所謂杜琪峰的“不變”,就是杜琪峰電影中突發的轉折。這個特徵,已經成為杜琪峰的“標籤”。只要杜琪峰的電影中有這個“標籤”,觀眾就不會失望,電影也會保證基本的杜氏水準。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先試著從大陸版《放·逐》還原一下杜琪峰的本意:首先,迴歸前夜的澳門處於權力交接時的真空,警察沒有需要負責的“大頭子”,所以他們對這段時期的暴力事件、特別是迴歸當晚十二點之前的槍戰應該沒有管——第二天的“新頭子”只會管第二天的事嘛。“我們回去再部屬一下,逮捕他們”、“匯合其他兄弟,來一個一網打盡”想必都是“搞鬼”後的國語配音,不是原詞。其次,“火”肯定不是什麼“臥底”。最後,任賢齊的“一起自首”也應該是偷樑換柱後的話,“一起跑路”才更符合人物的發展線。

毋庸置疑,《放·逐》不是《槍火》的續集,但它卻很容易讓人想到《槍火》。除了張家輝換掉了呂頌賢,主角們承接了《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全部人物關係:張家輝得罪了任達華、任達華指使黃秋生殺掉張家輝、吳鎮宇力保張家輝而不惜與黃秋生翻臉、張耀揚跟著吳鎮宇、林雪跟著黃秋生。我們幾乎可以把《放·逐》看作《槍火》的另一個結尾。在多人物鏡頭的構圖上,《放·逐》也和《槍火》差不多:多個人物總是被分置於鏡頭的左中右和前中後景。此外,林雪要開槍店的細節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槍火》中對槍很有研究、負責為大家調較手槍的林雪……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相同的人物關係、相同的構圖和細節上的呼應,並不能掩飾二者更高層面上的不同。如《槍火》的英文名“任務”所示,《槍火》主要講的是一個事件——保護文哥,只是在事件結束之後“順帶”(主要是為了了結副線)表現了一下男性之間的友誼(“保護‘勾大嫂’的人”這一行為絕對不是杜琪峰日後所要表現的“義”)。而《放·逐》則在表現“事件”的同時表現“義”。這是杜琪峰第一次全片都從正面表現義(《黑社會》中只有少量的義,主要都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虛情假“義”)。所以,當這夥人一起吃飯、不殺任賢齊、在結尾狂笑“埋伏”時,我想到的都是《水滸傳》。從這個角度,《放·逐》可以看作是對《黑社會》的一次“反動”。

表現是一碼事,表現的是否成功就是另一碼事了。兩個細節讓我對杜琪峰在全片中標榜的義產生了懷疑。一是號稱“誰殺阿和我就殺誰”的吳鎮宇,在阿和死、被阿和媳婦用槍打跑之後,彷彿就忘了阿和這個人,再也沒有提到過阿和,更不用說計劃報仇了,在他得到金子後,他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喝酒、晒太陽”的幸福生活。二是一億多的港幣(我算了一下,其實一億不到,呵呵),林雪說“每人兩千多萬呢”,沒人對林雪少算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回就是集體遺忘阿和了。因此,儘管最後大家為了阿和妻兒,當然也為了給阿和報仇而殉難,成全了“義”,可如果前面的這兩個細節能調整一下,整個片子的敘事效果和情感效果就更好了。這種錯誤,我印象中杜琪峰是第一次犯,可能是一時疏忽吧。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人物方面,除了黃秋生,其他人物可以說都是“紙板”。但杜琪峰電影(本文指杜琪峰拍攝的商業意味不濃的片子,下同)中的“紙板”人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峰迴路轉的情節掩蓋住了人物的不豐滿。《放·逐》的故事情節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不足為過,其中也有在他以往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然事件”:任達華突然來到餐廳和黑診所、運送金子的車隊突然遭劫、吳鎮宇突然讓何超儀獨自離開……這些“突然事件”帶給觀眾很大的觀影快感。

綜上,從《放·逐》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琪峰電影的“不變”、“正在變”和“變”。

所謂杜琪峰的“不變”,就是杜琪峰電影中突發的轉折。這個特徵,已經成為杜琪峰的“標籤”。只要杜琪峰的電影中有這個“標籤”,觀眾就不會失望,電影也會保證基本的杜氏水準。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杜琪峰的“正在變”是指:杜琪峰繼續著自己從拍攝“事件”電影到拍攝多元素電影的轉變。在《PTU》之前,杜琪峰電影的目的很清晰:就是要講好一個曲折的“事件”。《十萬火急》、《暗戰》和《槍火》(前三分之二部分)皆是隻有“事件”的電影,這還不算那些杜琪峰監製的電影。可是,從《PTU》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杜琪峰越來越不滿足於只是講好一個故事,他通過增加電影的表現元素,開始表達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從此,杜琪峰的電影裡經常會有多個元素:《PTU》的“事件”和“宿命”,《大事件》的“事件”和“媒體”,《黑社會》的“事件”和“義”,《以和為貴》的“事件”和“政治”,到了《放·逐》,甚至增加到三個元素“事件”、“義”和“親情”。我們可以看到杜琪峰想讓自己的電影越來越厚重的“野心”。

杜琪峰的“正在變”直接決定了杜琪峰在《放·逐》中的“變”:充滿感情地渲染(不僅僅是寫實地表現)親情和正面人物的死亡(阿和的家庭、他的死以及他的迴光返照)、將象徵及寫意的“指導思想”從照明擴展到一些鏡頭,比如沸騰的煲鍋、被血浸染的枯花。

其實,如前文所述,早在《槍火》的後三分之一,杜琪峰就已經開始了拍攝多元素電影的嘗試。杜琪峰的那次嘗試是不成功的——他處理後三分之一(雙元素:“事件”和“友誼”)明顯沒有處理前三分之二(單元素:“事件”)來的從容。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先試著從大陸版《放·逐》還原一下杜琪峰的本意:首先,迴歸前夜的澳門處於權力交接時的真空,警察沒有需要負責的“大頭子”,所以他們對這段時期的暴力事件、特別是迴歸當晚十二點之前的槍戰應該沒有管——第二天的“新頭子”只會管第二天的事嘛。“我們回去再部屬一下,逮捕他們”、“匯合其他兄弟,來一個一網打盡”想必都是“搞鬼”後的國語配音,不是原詞。其次,“火”肯定不是什麼“臥底”。最後,任賢齊的“一起自首”也應該是偷樑換柱後的話,“一起跑路”才更符合人物的發展線。

毋庸置疑,《放·逐》不是《槍火》的續集,但它卻很容易讓人想到《槍火》。除了張家輝換掉了呂頌賢,主角們承接了《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全部人物關係:張家輝得罪了任達華、任達華指使黃秋生殺掉張家輝、吳鎮宇力保張家輝而不惜與黃秋生翻臉、張耀揚跟著吳鎮宇、林雪跟著黃秋生。我們幾乎可以把《放·逐》看作《槍火》的另一個結尾。在多人物鏡頭的構圖上,《放·逐》也和《槍火》差不多:多個人物總是被分置於鏡頭的左中右和前中後景。此外,林雪要開槍店的細節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槍火》中對槍很有研究、負責為大家調較手槍的林雪……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相同的人物關係、相同的構圖和細節上的呼應,並不能掩飾二者更高層面上的不同。如《槍火》的英文名“任務”所示,《槍火》主要講的是一個事件——保護文哥,只是在事件結束之後“順帶”(主要是為了了結副線)表現了一下男性之間的友誼(“保護‘勾大嫂’的人”這一行為絕對不是杜琪峰日後所要表現的“義”)。而《放·逐》則在表現“事件”的同時表現“義”。這是杜琪峰第一次全片都從正面表現義(《黑社會》中只有少量的義,主要都是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虛情假“義”)。所以,當這夥人一起吃飯、不殺任賢齊、在結尾狂笑“埋伏”時,我想到的都是《水滸傳》。從這個角度,《放·逐》可以看作是對《黑社會》的一次“反動”。

表現是一碼事,表現的是否成功就是另一碼事了。兩個細節讓我對杜琪峰在全片中標榜的義產生了懷疑。一是號稱“誰殺阿和我就殺誰”的吳鎮宇,在阿和死、被阿和媳婦用槍打跑之後,彷彿就忘了阿和這個人,再也沒有提到過阿和,更不用說計劃報仇了,在他得到金子後,他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喝酒、晒太陽”的幸福生活。二是一億多的港幣(我算了一下,其實一億不到,呵呵),林雪說“每人兩千多萬呢”,沒人對林雪少算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回就是集體遺忘阿和了。因此,儘管最後大家為了阿和妻兒,當然也為了給阿和報仇而殉難,成全了“義”,可如果前面的這兩個細節能調整一下,整個片子的敘事效果和情感效果就更好了。這種錯誤,我印象中杜琪峰是第一次犯,可能是一時疏忽吧。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人物方面,除了黃秋生,其他人物可以說都是“紙板”。但杜琪峰電影(本文指杜琪峰拍攝的商業意味不濃的片子,下同)中的“紙板”人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峰迴路轉的情節掩蓋住了人物的不豐滿。《放·逐》的故事情節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不足為過,其中也有在他以往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然事件”:任達華突然來到餐廳和黑診所、運送金子的車隊突然遭劫、吳鎮宇突然讓何超儀獨自離開……這些“突然事件”帶給觀眾很大的觀影快感。

綜上,從《放·逐》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琪峰電影的“不變”、“正在變”和“變”。

所謂杜琪峰的“不變”,就是杜琪峰電影中突發的轉折。這個特徵,已經成為杜琪峰的“標籤”。只要杜琪峰的電影中有這個“標籤”,觀眾就不會失望,電影也會保證基本的杜氏水準。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杜琪峰的“正在變”是指:杜琪峰繼續著自己從拍攝“事件”電影到拍攝多元素電影的轉變。在《PTU》之前,杜琪峰電影的目的很清晰:就是要講好一個曲折的“事件”。《十萬火急》、《暗戰》和《槍火》(前三分之二部分)皆是隻有“事件”的電影,這還不算那些杜琪峰監製的電影。可是,從《PTU》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杜琪峰越來越不滿足於只是講好一個故事,他通過增加電影的表現元素,開始表達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從此,杜琪峰的電影裡經常會有多個元素:《PTU》的“事件”和“宿命”,《大事件》的“事件”和“媒體”,《黑社會》的“事件”和“義”,《以和為貴》的“事件”和“政治”,到了《放·逐》,甚至增加到三個元素“事件”、“義”和“親情”。我們可以看到杜琪峰想讓自己的電影越來越厚重的“野心”。

杜琪峰的“正在變”直接決定了杜琪峰在《放·逐》中的“變”:充滿感情地渲染(不僅僅是寫實地表現)親情和正面人物的死亡(阿和的家庭、他的死以及他的迴光返照)、將象徵及寫意的“指導思想”從照明擴展到一些鏡頭,比如沸騰的煲鍋、被血浸染的枯花。

其實,如前文所述,早在《槍火》的後三分之一,杜琪峰就已經開始了拍攝多元素電影的嘗試。杜琪峰的那次嘗試是不成功的——他處理後三分之一(雙元素:“事件”和“友誼”)明顯沒有處理前三分之二(單元素:“事件”)來的從容。

黃秋生吳鎮宇張家輝電影之《放逐》老杜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

平心而論,一直到《放·逐》,杜琪峰也仍然沒有從《槍火》後三分之一的失利中走出來。他的多元素電影並沒有他之前的“事件”電影好看。主要表現就是:電影的情節越來越戲劇化,可電影本身卻離生活越來越遠。

在表現多元素的同時,如何讓電影更加接近生活,或者說生活的質感?這是杜琪峰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儘管杜琪峰最新的這部多元素電影《放·逐》,我還是不滿意——沒有得到看《暗戰》、《槍火》時的激動,可我絕不希望杜琪峰退回拍“事件”電影的階段——那樣的電影拍得再好也只能說明自己是個巧匠,絕對成不了大師。

杜琪峰完善自己多元素電影之路,就是他成為大師之路。《放·逐》也許是準大師“起跳”前的最後一次“下蹲”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