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張紘獻計孫策,要想創業成功,第一步就要依託長江天險去匡扶漢室,而不是愣頭青式的去做什麼獨霸一方的軍閥,這樣的話是容易被人槍打出頭鳥的。孫策顯然聽進去了張紘的意見,而從此,張紘也成為了孫策重要的一位謀士,在吳國開國時候,他也成為了吳國一重臣。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張紘獻計孫策,要想創業成功,第一步就要依託長江天險去匡扶漢室,而不是愣頭青式的去做什麼獨霸一方的軍閥,這樣的話是容易被人槍打出頭鳥的。孫策顯然聽進去了張紘的意見,而從此,張紘也成為了孫策重要的一位謀士,在吳國開國時候,他也成為了吳國一重臣。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創業早期,張紘與張昭,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也正是這二人的極力輔助,才讓孫策成功的開創了吳國霸業。

孫堅死後的第三年,孫策的手上仍然沒有一個小弟,為此在張紘與張昭的建議下,孫策向袁術訴苦來了。他利用父親以前和袁術的種種交情去求袁術將孫堅舊部交還給自己,雖然袁術沒有交還給自己,但這次孫策還是有大收穫的,這次袁術之行,孫堅的舊部呂範、孫河選擇跟隨孫策混了。呂範、孫河跟隨孫策一起到丹陽招兵,在大漢當時,丹陽兵戰鬥力之強,那是全國聞名的。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張紘獻計孫策,要想創業成功,第一步就要依託長江天險去匡扶漢室,而不是愣頭青式的去做什麼獨霸一方的軍閥,這樣的話是容易被人槍打出頭鳥的。孫策顯然聽進去了張紘的意見,而從此,張紘也成為了孫策重要的一位謀士,在吳國開國時候,他也成為了吳國一重臣。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創業早期,張紘與張昭,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也正是這二人的極力輔助,才讓孫策成功的開創了吳國霸業。

孫堅死後的第三年,孫策的手上仍然沒有一個小弟,為此在張紘與張昭的建議下,孫策向袁術訴苦來了。他利用父親以前和袁術的種種交情去求袁術將孫堅舊部交還給自己,雖然袁術沒有交還給自己,但這次孫策還是有大收穫的,這次袁術之行,孫堅的舊部呂範、孫河選擇跟隨孫策混了。呂範、孫河跟隨孫策一起到丹陽招兵,在大漢當時,丹陽兵戰鬥力之強,那是全國聞名的。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在丹陽招了幾百士兵以後,在安徽涇縣時遭到了當地豪強私人武裝的襲擊,這次襲擊事件當中,孫策差點因此而光榮犧牲了。也許是因為看到孫策差點送命,心裡內疚的袁術因此也將孫堅的一千多舊部交還給了孫策,從此,孫策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嫡系力量。為了鍛鍊自己,也為了穩住袁術,孫策在袁術帳下混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幫助袁術打下了廬江、九江等眾多地盤,到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孫策才找了一個機會回到了江東。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張紘獻計孫策,要想創業成功,第一步就要依託長江天險去匡扶漢室,而不是愣頭青式的去做什麼獨霸一方的軍閥,這樣的話是容易被人槍打出頭鳥的。孫策顯然聽進去了張紘的意見,而從此,張紘也成為了孫策重要的一位謀士,在吳國開國時候,他也成為了吳國一重臣。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創業早期,張紘與張昭,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也正是這二人的極力輔助,才讓孫策成功的開創了吳國霸業。

孫堅死後的第三年,孫策的手上仍然沒有一個小弟,為此在張紘與張昭的建議下,孫策向袁術訴苦來了。他利用父親以前和袁術的種種交情去求袁術將孫堅舊部交還給自己,雖然袁術沒有交還給自己,但這次孫策還是有大收穫的,這次袁術之行,孫堅的舊部呂範、孫河選擇跟隨孫策混了。呂範、孫河跟隨孫策一起到丹陽招兵,在大漢當時,丹陽兵戰鬥力之強,那是全國聞名的。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在丹陽招了幾百士兵以後,在安徽涇縣時遭到了當地豪強私人武裝的襲擊,這次襲擊事件當中,孫策差點因此而光榮犧牲了。也許是因為看到孫策差點送命,心裡內疚的袁術因此也將孫堅的一千多舊部交還給了孫策,從此,孫策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嫡系力量。為了鍛鍊自己,也為了穩住袁術,孫策在袁術帳下混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幫助袁術打下了廬江、九江等眾多地盤,到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孫策才找了一個機會回到了江東。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從興平二年(195年)開始,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

孫策素有“江東小霸王”的雅號,他在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和乃父江東霸王孫堅非常的相似。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侯爺的,本來孫策是可以成為大漢頂級官二代的,但父親的早死卻讓孫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所謂人走茶涼,孫堅一死,孫家的實力就急劇衰弱了。但性格霸氣堅毅的孫策並沒有被實現的殘酷所打敗,而是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在創業初期的三年多,這位曾經的官二代過著沒有小弟,沒有官職的苦日子。但這些都沒有打倒他,這些苦難反而磨練了他堅強的性格,這段經歷反而成就了他後來的吳國霸業。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父親孫堅死後,那年剛剛17歲(現在人看來都未成年)的孫策就扛起了家裡的大梁,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前往現在的安徽廬江,也正是在廬江,孫策認識了他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助手周瑜。

在住在揚州期間,孫策那是四處尋找創業的機會,因為在他的心裡,他始終認為,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他孫策必須做出一番偉業來,只有這樣,他才配做孫堅的兒子,只有這樣,他才是真正的江東小霸王。在揚州時,孫策聽聞著名學者才子張紘正好在揚州避難,因此善於把握機會、求才若渴的孫策就非常有誠意的去張紘住處請教一些創業理念,但正在避難的張紘顯然是一片莫談國事的樣子,但在孫策三番五次的耐心並且真心實意的拜訪求教下,張紘還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張紘獻計孫策,要想創業成功,第一步就要依託長江天險去匡扶漢室,而不是愣頭青式的去做什麼獨霸一方的軍閥,這樣的話是容易被人槍打出頭鳥的。孫策顯然聽進去了張紘的意見,而從此,張紘也成為了孫策重要的一位謀士,在吳國開國時候,他也成為了吳國一重臣。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創業早期,張紘與張昭,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也正是這二人的極力輔助,才讓孫策成功的開創了吳國霸業。

孫堅死後的第三年,孫策的手上仍然沒有一個小弟,為此在張紘與張昭的建議下,孫策向袁術訴苦來了。他利用父親以前和袁術的種種交情去求袁術將孫堅舊部交還給自己,雖然袁術沒有交還給自己,但這次孫策還是有大收穫的,這次袁術之行,孫堅的舊部呂範、孫河選擇跟隨孫策混了。呂範、孫河跟隨孫策一起到丹陽招兵,在大漢當時,丹陽兵戰鬥力之強,那是全國聞名的。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在丹陽招了幾百士兵以後,在安徽涇縣時遭到了當地豪強私人武裝的襲擊,這次襲擊事件當中,孫策差點因此而光榮犧牲了。也許是因為看到孫策差點送命,心裡內疚的袁術因此也將孫堅的一千多舊部交還給了孫策,從此,孫策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嫡系力量。為了鍛鍊自己,也為了穩住袁術,孫策在袁術帳下混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幫助袁術打下了廬江、九江等眾多地盤,到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孫策才找了一個機會回到了江東。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孫策,從興平二年(195年)開始,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

三國最厲害的武將,17歲喪父,20歲統兵作戰,6年橫掃江東六郡

建安五年(200年)初,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周瑜擔任江夏太守兼任中護軍,呂範擔任桂陽太守,程普擔任零陵太守,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自己任會稽太守,以虞翻為功曹,以張昭、張紘、秦鬆、陳端等為謀士,另外還有眾多武將如太史慈、孫河、徐琨、徐逸、黃蓋、韓當、宋謙、賀齊、董襲、周泰、凌操、蔣欽、陳武、全柔、鄧當、呂蒙等人。曹操聽聞孫策平定六郡,嘆息說:“猘兒難與爭鋒也!

縱觀孫策一生,你可以看到孫策的霸氣,可以看到孫策的勇武,可以看到孫策的堅韌,可以看到孫策的禮賢下士,可以說,每一個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在於他武功是多麼的高強,而在於他的性格,在於他是否會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