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文/二更情生

今年滿歲60歲的於如意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子女孝順,兒孫滿堂,村裡人都說她是苦盡甘來。

38年前年僅22歲的於如意在村裡媒人和父母的張羅下嫁給了鄰村一位勤勞本分的小夥子,天作姻緣,羨煞旁人。結婚頭幾年,男外女內,夫妻共同努力,不僅有了可愛的兒子,,也憑辛勤勞作有了一定積蓄,而後夫妻說服雙方父母,將孩子留給公婆照顧,走出貧窮落後的大山,去城裡打拼。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初次走進燈紅酒綠,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夫妻二人在路邊賣過麻辣燙,睡過大街,也有凌晨三點去蔬菜批發市場批發蔬菜,雖然清苦,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相濡與共,收入不知比在大山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高了多少,生活條件好了不少,於如意又為丈夫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兒女雙全,夫妻二人對生活有了更好的盼頭,打算掙更多的錢將兒子也接來,一家團聚。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丈夫雖和於如意一樣來自農村,但有一定經商頭腦,他們所在的城市興起城市化建設,看到了建材生意的火爆,丈夫投入大部分積蓄也做起了建材生意,精於打拼,誠信經營,廣交人脈,幾年下來,竟也有了不小的產業,這麼多年於如意洗衣做飯,相夫教子,為家庭盡心盡力,為人妻為人母,得到了一致稱讚。

都說“糟糠之妻不下堂”,富貴時不應拋棄共同患難的妻子。於如意丈夫下海經商,幾經沉浮,多年後其丈夫漸漸卻變了心。於如意家境貧寒,並未進過課堂,目不識丁,只知道洗衣做飯,閒下來時還只會和丈夫說在山村的事,老家裡的母豬又生了幾個豬仔,又該播種苞谷大豆了,這讓丈夫覺得帶於如意出去很沒面子。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於如意丈夫在一次洽談生意的酒桌上認識了一個青春靚麗的都市女孩,迷戀於她的溫柔體貼,風情萬種,有了和於如意離婚的念頭,開始對妻子兒女不管不問,使得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漸漸有了裂痕,長久的冷戰,言語上的冷漠,長久的冷戰,使得雙方離婚收場。

於如意帶著滿身傷痕和一雙兒女回到了山村老家,於如意雖未進過課堂,但看著嗷嗷待哺的一雙子女和年邁的公婆,儘管公婆勸於如意改嫁,但她放不下年幼的子女,也放不下這個殘缺的家庭,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農忙時耕作,農閒時給同村老鄉開的餐館打工,照顧公婆,艱難拉扯一雙兒女長大,好在左鄰右舍幫助接濟,兒女讀書成器,轉眼間子女都已成家,有了體面的工作,於如意也成了奶奶,閒下來時帶帶孫兒,和同村玩伴聊聊家常,至於於如意的前夫,公婆都說死不相認。來了就打出去。

於如意的名字是父母請村裡教書的先生起的,“君子比德如玉”,雖說於如意是位普通的農村婦女,遇人不淑,但“女本柔弱,為母則強”,她的德行絲毫不比君子差多少。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北來南去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這轉眼於如意已到了90歲鮐背之年,這一天她的子女兒孫都從外地趕回祝壽,宴請同村相鄰,於如意兒子還從外地請了戲班來給老太太獻唱祝壽,

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正在孫兒挨個給老太太祝壽的時候,宴席上來了一個年輕人,帶來了一封書信和一個骨灰盒,年輕人自稱於如意丈夫好友的兒子,受其所託來了卻心願。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讀罷書信才知道於如意丈夫忙於經商,積勞成疾,竟患了不治之症,看著溫柔賢惠的妻子和懵懂年少的兒女,為了不拖累妻兒,他假意移情別戀,將財產都留予妻兒,就偷偷住在附近,直到去世也沒有說出這個祕密。於如意聽罷兒子唸完書信後低聲呢喃著:“我就知道他不會負我,我就知道他不會負我。”,幾聲過後竟面含笑意,溘然長逝。

老伴失蹤多年,老人90大壽收到一神祕禮物,才知丈夫一直住附近

他看過大漠長煙,孤雁不成行,也看過江南潑墨青黛牆。但最美不過你眼中,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原創文學故事,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