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婚姻,是保持彼此的孩子氣

最好的婚姻,是保持彼此的孩子氣

01

前幾天我的一個閨蜜在朋友圈裡吐槽,自己和媽媽去毛衣店裡織毛衣,結果店員把她當成了媽媽的孫女。

弄得我朋友哭笑不得,但是一想就很難過。

自己的一兒一女,都是媽媽辛苦拉扯大的,現在媽媽忙得都沒有時間染染頭髮,做做護理,才會如此的顯老。

媽媽總是儘量給女兒、女婿騰出時間讓他們出去鍛鍊身體、好好休息。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平白無故的輕鬆與自在,總有人在背後,替你忍辱負重,幫你扛起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得還不錯,結婚後也沒被生活壓彎了腰,蓬勃的像一株向日葵面對陽光微笑,那支撐你根部生長的養料,往往都傾注了其他人的付出與努力。

生活的真相不過如此。

02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老公在成都附近的城市工作,兩人並不能天天見面,但老公一直堅持每天視頻以及通過視頻給女兒輔導奧數。只要一有時間,老公就會回到成都陪她們兩母女。

最有意思的是,她的公公婆婆是跟著她一起在成都照顧女兒。

有時我會讓朋友從國外代購東西,她會和我一起拼單,但每次給我轉賬的人,都是她老公。

儘管我朋友的收入很不錯,但我發現,她喜歡的東西,都是她老公送她。

照理說,她老公的工作比她還忙,可就是特別願意為她花錢、花時間,心裡隨時裝著在成都的家人。

比如說,她和女兒穿著好看的親子裝,是她老公給她們挑選購買的;他們全家和我們一起旅行,基本上她老公就是她隨身的人工智能靠墊,有時她睡著了,老公怕吵醒她,可以貢獻自己的肩膀一動不動,還一臉的心甘情願,讓我們一群媽媽,超級羨慕。

她平時還很有生活的閒情逸致,經常推薦一些有趣的體驗給我們。

上週末,她還在我們的媽媽群裡,給我們推薦了一個她發現的喝茶的好地方,直播了一下她正和朋友在外面喝茶躲霧霾的場景。

結果下午我送孩子去補習班的路上,碰到了她老公來送女兒補課。

那一刻,頓感她老公,真是把自家老婆當成孩子寵愛啊!

這不就是最簡單、最美好的婚姻關係嗎?

03

我還有一位女性朋友,快40歲的人看起來30歲不到吧。

她每天光彩照人,普通的衣物都能被她搭配出品質感,我們笑她,每天看起來都是一副要去相親的少女模樣。

生活中,她喜歡一切可愛的小玩意兒,但她只買自己能承受得起的高品質生活小物。

她與世無爭,從不參與各種是是非非,在職場上也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威脅。

我很喜歡她那種對生活平和的樣子,不焦不躁,永遠都沒有頹廢和油膩的中年滄桑感。

她的朋友都覺得她才華橫溢,可惜職場發展平平,都覺得她在事業上,沒有什麼上進心。也有人會覺得她快40歲的人都不夠成熟,幼稚的像個小女孩一樣,總是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娛自樂,心滿意足著。

她總是很簡單的去理解這個世界,從來不帶著惡意去揣測別人。

當別人把她的單純與善良當成傻白甜時,她也曾經苦惱的問過我:“自己這個狀態,是不是需要改改?”

我告訴她:“天性這個東西是最難改變的。快40多年沒改掉的性格,現在估計也難改了。但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特點當成缺點?

一個人能在結婚多年後,依然保有滿滿的孩子氣和少女感,又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狀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不盲從,不人云亦云。為什麼要按照別人的標準去活自己的一生?”

但誰又能說她不努力生活呢?

我知道的她,業餘時間練書法、畫畫、攝影,平時酷愛閱讀和電影,她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總能修復的元氣滿滿。

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夠有強大的心理支撐自己,勇敢面對現實中那些不快樂的事。

其實在我看來,當一個人活得無比通透的時候,對生活有著滿滿的善意,才會自帶滿滿的孩子氣。

有時候,“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實就是一種勇敢面對艱難困苦的態度,讓自己少受到點傷害的鈍感力。

04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寫出這麼富有生活哲理金句的錢鍾書,曾經用圍城講述對婚姻的理解。

尤其在《圍城》這部作品中,他將婚姻中複雜的人性描寫的淋漓盡致。

讓人誤以為錢鍾書是一個深懂世事的老司機,但生活中的他,卻像一個頑皮的大男孩,始終保持了一生的孩子氣。

我曾在楊絳寫在《圍城》的後記裡,真切的讀到這種感覺。

楊絳對作者錢鍾書的介紹裡,對其小時候的各種趣事如數家珍,看得出兩個人一輩子活得坦誠又自在,兩個人對圍城裡的各種角色,有討論、有想象、更有對生活的借鑑,不難看出錢鍾書在這種作品裡,還有一種以男孩心態偷偷揣測人心、觀察世界和別人的視角。

而現實中,妻子楊絳則用盡全力,保持著錢鍾書這份難得的孩子氣。

記得錢鍾書經常把家裡的各種東西不小心弄壞,可每次楊絳都安慰他:“沒事兒,我會修。”

這簡單一句話,就能讓錢鍾書頓時安心。

就是這樣一個帶著天真的孩子氣,總是留著“齊劉海”娃娃頭的楊絳,成為了丈夫錢鍾書眼中,這輩子最好的朋友、情人和妻子。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募捐,楊絳讓錢鍾書把舊毛衣捐掉。錢鍾書緊緊的抱著那件毛衣,連聲說他可捨不得沒了這份“慈母手中線”,要知道這件毛衣,是妻子楊絳給他織的。

可見,在錢鍾書的心裡,楊絳的地位到達了怎樣的一種高度?

記得在曾經那段動盪的歲月中,所有的知識分子面臨著從未有過的生活裂變,楊絳也因此從學者變成了打掃廁所的“勞動人民”,這種社會身份的巨大轉變,對於從小家境殷實,滿滿書卷氣的楊絳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體驗。

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月中,太多知識分子為了尊嚴甚至捨去生命,但楊絳即使面對昔日同事的背叛和命運的惡意時,卻也用一種近乎孩子氣,保護著自己和錢鍾書的那份生活熱情。

就連打掃廁所,她都能自己發明一套清潔小工具,使用工具把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就連糞池在她的手下都煥然一新,透著光亮,把打掃廁所這件小事都能做到極致,真的讓所有人對她肅然起敬,暗暗佩服。

正是這樣的楊絳,才有了同樣笑對困難的錢鍾書,這樣的夫妻關係,才是世間最好的成全。

原來在彼此心裡,都願意為對方留存一份孩子般的天真,讓彼此保持著孩子氣。

05

前段時間很多人談起演員鄭爽,感慨她堅持多年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名氣與地位。

我也看到有作者評價她八年都不紅,是總把自己活成一個17歲的少女。可能就是這種極度的不成熟,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彼得潘綜合症”,才影響了她的演藝事業多年沒啥發展。

在彼得潘的故事裡,滿口乳牙的彼得潘似乎永遠也長不大,他經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長大有什麼好的,我就不想長大。

其實,長大後我才讀懂這句話背後,講述著成人世界會有很多煩惱。

如果沒有彼得.潘式的幻想,我想一個聰明世故的成年人,一看到自己沒戲,及時止損就是看似聰明的選擇,而放棄則是一種常態。

所以大多數看起來聰明的成年人,反而更容易淪為平庸之輩。

可八年後的鄭爽,依然不是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歡嗎?

原來保持一種孩子氣,就是對一種成年人慣有的世故圓滑的對抗。

那些傻傻堅持的人,終會是夢想的照亮者。

生活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我們不需要外界去評價自己的婚姻狀態,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

怎樣保持彼此的孩子氣,才是婚姻道場裡,最難得的修行。

就算現在的婚姻讓你覺得疲憊不堪,感覺各種中年危機壓力重重時,那又怎樣?

錢鍾書在《圍城》裡引用哲學大師的話,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

照理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葡萄裡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壞的。

不過事實上恰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共勉。

@作者妮妮: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