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憂傷的畫面,哀怨的曲調,這是李叔同的《送別》,亦是《城南舊事》中童年的驪歌。三毛曾經說過:“童年,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可是在作者林海音的筆下,這個童年故事卻飽含了幾多悽婉,幾分惆悵,彷彿那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像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記錄了那些與主人公小英子朝夕相處、陪伴她成長,最後又一一離她而去的親人、玩伴和朋友,透過天真、單純的雙眼,向人們訴說命運無常的悲歡,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惠安館》裡痴情的秀貞與命途多舛的妞兒都是惹人憐惜的,作為旁觀者的英子是善良的,對這對母女寄予了著深深的同情。但最終命喪車輪的結局讓小英子看到了人生的艱難曲折,命運的多災多難,生活五味雜陳的辛酸。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惠安館》的結尾只是離別的開始,小英子的童年曆程中經歷了許多離別,其中夾雜了太多意味深長的哀愁,無法言說的無奈。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在不斷上演著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和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傷感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城南舊事》不僅是在回憶童年往事,更是回味離別的味道,它意味著和過去告別,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只能用於埋葬,這便是成長。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憂傷的畫面,哀怨的曲調,這是李叔同的《送別》,亦是《城南舊事》中童年的驪歌。三毛曾經說過:“童年,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可是在作者林海音的筆下,這個童年故事卻飽含了幾多悽婉,幾分惆悵,彷彿那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像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記錄了那些與主人公小英子朝夕相處、陪伴她成長,最後又一一離她而去的親人、玩伴和朋友,透過天真、單純的雙眼,向人們訴說命運無常的悲歡,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惠安館》裡痴情的秀貞與命途多舛的妞兒都是惹人憐惜的,作為旁觀者的英子是善良的,對這對母女寄予了著深深的同情。但最終命喪車輪的結局讓小英子看到了人生的艱難曲折,命運的多災多難,生活五味雜陳的辛酸。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惠安館》的結尾只是離別的開始,小英子的童年曆程中經歷了許多離別,其中夾雜了太多意味深長的哀愁,無法言說的無奈。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在不斷上演著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和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傷感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城南舊事》不僅是在回憶童年往事,更是回味離別的味道,它意味著和過去告別,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只能用於埋葬,這便是成長。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人生幾回傷往事

《我們看海去》一章像優美的詩篇,像多彩的畫卷,像動聽的歌謠。不知道小英子面對著那個草叢裡面偶遇的奇怪的人吟誦時,是不是正憧憬著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美好。然而猜到了故事的開始,卻不曾猜到結局,最終在滿天夕陽裡,這個為供弟弟讀書而偷竊的哥哥被警察帶走了。小英子沒有見過大海,分不清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上升起來,亦如她天真的的世界中不曾分清好人與壞人。她幼小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終讓人不忍打破。海天交接處,懵懂的小小心願。一切的未完成都已成過去。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生聚散從來都是回眸時的零落。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憂傷的畫面,哀怨的曲調,這是李叔同的《送別》,亦是《城南舊事》中童年的驪歌。三毛曾經說過:“童年,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可是在作者林海音的筆下,這個童年故事卻飽含了幾多悽婉,幾分惆悵,彷彿那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像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記錄了那些與主人公小英子朝夕相處、陪伴她成長,最後又一一離她而去的親人、玩伴和朋友,透過天真、單純的雙眼,向人們訴說命運無常的悲歡,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惠安館》裡痴情的秀貞與命途多舛的妞兒都是惹人憐惜的,作為旁觀者的英子是善良的,對這對母女寄予了著深深的同情。但最終命喪車輪的結局讓小英子看到了人生的艱難曲折,命運的多災多難,生活五味雜陳的辛酸。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惠安館》的結尾只是離別的開始,小英子的童年曆程中經歷了許多離別,其中夾雜了太多意味深長的哀愁,無法言說的無奈。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在不斷上演著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和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傷感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城南舊事》不僅是在回憶童年往事,更是回味離別的味道,它意味著和過去告別,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只能用於埋葬,這便是成長。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人生幾回傷往事

《我們看海去》一章像優美的詩篇,像多彩的畫卷,像動聽的歌謠。不知道小英子面對著那個草叢裡面偶遇的奇怪的人吟誦時,是不是正憧憬著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美好。然而猜到了故事的開始,卻不曾猜到結局,最終在滿天夕陽裡,這個為供弟弟讀書而偷竊的哥哥被警察帶走了。小英子沒有見過大海,分不清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上升起來,亦如她天真的的世界中不曾分清好人與壞人。她幼小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終讓人不忍打破。海天交接處,懵懂的小小心願。一切的未完成都已成過去。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生聚散從來都是回眸時的零落。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最是人間留不住

人都是在離別中成長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一次關於至親、關於生死的離別,也是小英子的成長,讓她讀懂了人生。以前的她害怕離別,因為那些相處得好好的人都會離她而去,剩下她一個人在原地回味曾經一起經歷的那些事。然而,這一次她真正理解了離別的含義,她“倉促地告別了童年,沒有任何預告,就這樣,童年,離她遠去。”儘管不情願,儘管她依然貪戀做孩子被寵愛的幸福,但她必須強大起來幫助媽媽,這是成長的責任,“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其實每個人何嘗不都是這樣,在離別中長大,在離別中讀懂人生……

問君此去幾時還

井邊的小夥伴,惠安館的秀貞,藏在草堆裡的小偷,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東陽下的駱駝隊,不管是形形色色的人,還是一花一木,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陪伴她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成為永遠的回憶。它們也帶著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深處。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憂傷的畫面,哀怨的曲調,這是李叔同的《送別》,亦是《城南舊事》中童年的驪歌。三毛曾經說過:“童年,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可是在作者林海音的筆下,這個童年故事卻飽含了幾多悽婉,幾分惆悵,彷彿那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像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記錄了那些與主人公小英子朝夕相處、陪伴她成長,最後又一一離她而去的親人、玩伴和朋友,透過天真、單純的雙眼,向人們訴說命運無常的悲歡,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惠安館》裡痴情的秀貞與命途多舛的妞兒都是惹人憐惜的,作為旁觀者的英子是善良的,對這對母女寄予了著深深的同情。但最終命喪車輪的結局讓小英子看到了人生的艱難曲折,命運的多災多難,生活五味雜陳的辛酸。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惠安館》的結尾只是離別的開始,小英子的童年曆程中經歷了許多離別,其中夾雜了太多意味深長的哀愁,無法言說的無奈。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在不斷上演著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和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傷感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城南舊事》不僅是在回憶童年往事,更是回味離別的味道,它意味著和過去告別,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只能用於埋葬,這便是成長。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人生幾回傷往事

《我們看海去》一章像優美的詩篇,像多彩的畫卷,像動聽的歌謠。不知道小英子面對著那個草叢裡面偶遇的奇怪的人吟誦時,是不是正憧憬著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美好。然而猜到了故事的開始,卻不曾猜到結局,最終在滿天夕陽裡,這個為供弟弟讀書而偷竊的哥哥被警察帶走了。小英子沒有見過大海,分不清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上升起來,亦如她天真的的世界中不曾分清好人與壞人。她幼小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終讓人不忍打破。海天交接處,懵懂的小小心願。一切的未完成都已成過去。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生聚散從來都是回眸時的零落。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最是人間留不住

人都是在離別中成長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一次關於至親、關於生死的離別,也是小英子的成長,讓她讀懂了人生。以前的她害怕離別,因為那些相處得好好的人都會離她而去,剩下她一個人在原地回味曾經一起經歷的那些事。然而,這一次她真正理解了離別的含義,她“倉促地告別了童年,沒有任何預告,就這樣,童年,離她遠去。”儘管不情願,儘管她依然貪戀做孩子被寵愛的幸福,但她必須強大起來幫助媽媽,這是成長的責任,“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其實每個人何嘗不都是這樣,在離別中長大,在離別中讀懂人生……

問君此去幾時還

井邊的小夥伴,惠安館的秀貞,藏在草堆裡的小偷,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東陽下的駱駝隊,不管是形形色色的人,還是一花一木,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陪伴她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成為永遠的回憶。它們也帶著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深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小英子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一顆心來對待這個世界。經歷了離別之殤、成長之痛,她也在一天天的長大,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被她記錄下來,記在了她的心裡,記在了《城南舊事》中,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流過的人群,緩緩流逝的童年,充滿了對純真歲月的留戀,卻又飽含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如同一曲娓娓道來的詩篇,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在小英子的眼裡,雖世態茫茫,但寒來暑往,斗轉星移,落葉殘陽……一切的一切又是那麼美好,令人快樂,令人嚮往。人生就是這樣在聚散中變得悠長,如同在和煦冬陽下溫暖的北京胡同走著,希望永不到頭。流淌到血液裡的詩意,變得和老房子一樣渾身散發著歲月的氣息,而一切又是如此不可言說。

《城南舊事》並沒有刻意表達什麼,但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不疾不徐,溫厚淳和,純淨淡泊,歷久彌新,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充滿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讀《城南舊事》,像乘著一葉扁舟,輕輕地淌過小河,慢慢地欣賞人生沿途的風景。這麼純真的文字在這物慾橫流、浮躁喧囂的時代裡顯得愈發可貴,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回味那些快樂而美好的感情,可以用一顆天真、溫柔的心愛著身邊的一切。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事,“我”也不會再做了。”我們彷彿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以及對童年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我默默的想,慢慢的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在回憶與年華並行的時光裡,美好的童年悄無聲息地溜走了,漸行漸遠……

成長是一條不斷離別的道路,童年的純真會在現實的承擔中慢慢被抹滅,但我們總會找到些許最初的記憶,那些點綴在小英子人生旅途中的人和事彷彿就在不遠處。也許人生是不如人意的,也許命運是挫折相隨的,也許生活是苦味雜伴的,但都是最真實的,獨一無二的。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舊事,那飄逸在童年角落讓人回味無窮的點點滴滴,或喜或悲。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年的記憶裡,永不消退……

從前有人說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觀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這就是“六經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觀的道理,甚而至於沒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經”。只有達到“六經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馮友蘭

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文 / 祝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憂傷的畫面,哀怨的曲調,這是李叔同的《送別》,亦是《城南舊事》中童年的驪歌。三毛曾經說過:“童年,只有在回憶中才成就了完美。”可是在作者林海音的筆下,這個童年故事卻飽含了幾多悽婉,幾分惆悵,彷彿那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像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記錄了那些與主人公小英子朝夕相處、陪伴她成長,最後又一一離她而去的親人、玩伴和朋友,透過天真、單純的雙眼,向人們訴說命運無常的悲歡,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惠安館》裡痴情的秀貞與命途多舛的妞兒都是惹人憐惜的,作為旁觀者的英子是善良的,對這對母女寄予了著深深的同情。但最終命喪車輪的結局讓小英子看到了人生的艱難曲折,命運的多災多難,生活五味雜陳的辛酸。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惠安館》的結尾只是離別的開始,小英子的童年曆程中經歷了許多離別,其中夾雜了太多意味深長的哀愁,無法言說的無奈。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在不斷上演著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和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傷感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城南舊事》不僅是在回憶童年往事,更是回味離別的味道,它意味著和過去告別,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只能用於埋葬,這便是成長。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人生幾回傷往事

《我們看海去》一章像優美的詩篇,像多彩的畫卷,像動聽的歌謠。不知道小英子面對著那個草叢裡面偶遇的奇怪的人吟誦時,是不是正憧憬著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美好。然而猜到了故事的開始,卻不曾猜到結局,最終在滿天夕陽裡,這個為供弟弟讀書而偷竊的哥哥被警察帶走了。小英子沒有見過大海,分不清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上升起來,亦如她天真的的世界中不曾分清好人與壞人。她幼小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終讓人不忍打破。海天交接處,懵懂的小小心願。一切的未完成都已成過去。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生聚散從來都是回眸時的零落。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最是人間留不住

人都是在離別中成長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一次關於至親、關於生死的離別,也是小英子的成長,讓她讀懂了人生。以前的她害怕離別,因為那些相處得好好的人都會離她而去,剩下她一個人在原地回味曾經一起經歷的那些事。然而,這一次她真正理解了離別的含義,她“倉促地告別了童年,沒有任何預告,就這樣,童年,離她遠去。”儘管不情願,儘管她依然貪戀做孩子被寵愛的幸福,但她必須強大起來幫助媽媽,這是成長的責任,“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其實每個人何嘗不都是這樣,在離別中長大,在離別中讀懂人生……

問君此去幾時還

井邊的小夥伴,惠安館的秀貞,藏在草堆裡的小偷,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東陽下的駱駝隊,不管是形形色色的人,還是一花一木,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陪伴她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成為永遠的回憶。它們也帶著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深處。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

小英子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一顆心來對待這個世界。經歷了離別之殤、成長之痛,她也在一天天的長大,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被她記錄下來,記在了她的心裡,記在了《城南舊事》中,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流過的人群,緩緩流逝的童年,充滿了對純真歲月的留戀,卻又飽含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如同一曲娓娓道來的詩篇,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在小英子的眼裡,雖世態茫茫,但寒來暑往,斗轉星移,落葉殘陽……一切的一切又是那麼美好,令人快樂,令人嚮往。人生就是這樣在聚散中變得悠長,如同在和煦冬陽下溫暖的北京胡同走著,希望永不到頭。流淌到血液裡的詩意,變得和老房子一樣渾身散發著歲月的氣息,而一切又是如此不可言說。

《城南舊事》並沒有刻意表達什麼,但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不疾不徐,溫厚淳和,純淨淡泊,歷久彌新,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充滿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讀《城南舊事》,像乘著一葉扁舟,輕輕地淌過小河,慢慢地欣賞人生沿途的風景。這麼純真的文字在這物慾橫流、浮躁喧囂的時代裡顯得愈發可貴,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回味那些快樂而美好的感情,可以用一顆天真、溫柔的心愛著身邊的一切。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事,“我”也不會再做了。”我們彷彿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以及對童年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我默默的想,慢慢的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在回憶與年華並行的時光裡,美好的童年悄無聲息地溜走了,漸行漸遠……

成長是一條不斷離別的道路,童年的純真會在現實的承擔中慢慢被抹滅,但我們總會找到些許最初的記憶,那些點綴在小英子人生旅途中的人和事彷彿就在不遠處。也許人生是不如人意的,也許命運是挫折相隨的,也許生活是苦味雜伴的,但都是最真實的,獨一無二的。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舊事,那飄逸在童年角落讓人回味無窮的點點滴滴,或喜或悲。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年的記憶裡,永不消退……

書香法苑|今宵別夢寒——《城南舊事》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