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1205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西夏的鐵盟友克烈部後首次入侵西夏,一開始只是試探一下西夏的軍事實力,掃蕩了西夏國的邊疆市鎮。1207年,剛剛建國的蒙古國開始計劃滅國戰,為了孤立金國,成吉思汗打算一舉滅掉西夏,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在這次西征遭到了首次“滑鐵盧”之敗,西夏國的頑強抵抗讓鐵木真認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如蒙古族一般的善於征戰的民族,也激發了鐵木真勢必要征服它的慾望。1209年,捲土重來的蒙古鐵騎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順利打到了西夏的首都中興府(現今的寧夏銀川),但鑑於蒙古吃下西夏後無法短時間內消化,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穩,所以蒙古脅迫西夏賠款並聯蒙攻金後撤軍。1217年,隨著西夏、金國相互攻伐導致國力損耗殆盡,蒙古覺得西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後,成吉思汗開始第四次親征西夏,1227年年初蒙古鐵騎攻陷了西夏全境除了國都中興府,可就在此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命隕。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1205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西夏的鐵盟友克烈部後首次入侵西夏,一開始只是試探一下西夏的軍事實力,掃蕩了西夏國的邊疆市鎮。1207年,剛剛建國的蒙古國開始計劃滅國戰,為了孤立金國,成吉思汗打算一舉滅掉西夏,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在這次西征遭到了首次“滑鐵盧”之敗,西夏國的頑強抵抗讓鐵木真認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如蒙古族一般的善於征戰的民族,也激發了鐵木真勢必要征服它的慾望。1209年,捲土重來的蒙古鐵騎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順利打到了西夏的首都中興府(現今的寧夏銀川),但鑑於蒙古吃下西夏後無法短時間內消化,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穩,所以蒙古脅迫西夏賠款並聯蒙攻金後撤軍。1217年,隨著西夏、金國相互攻伐導致國力損耗殆盡,蒙古覺得西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後,成吉思汗開始第四次親征西夏,1227年年初蒙古鐵騎攻陷了西夏全境除了國都中興府,可就在此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命隕。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法,有多種傳說,如墜馬說、雷擊說、中毒說、被刺說,甚至有被西夏王妃咬斷生殖器的荒誕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跟西夏有關,以至於1227年6月夏末帝李晛獻城投降後,蒙古鐵騎違反了成吉思汗“不殺掠”的遺訓跟發了瘋似的血洗中興府,殺掉了李晛,火燒西夏王陵,破國滅族,焚燒了西夏的所有典籍,完全要讓這個民族從來沒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一樣,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啊!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1205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西夏的鐵盟友克烈部後首次入侵西夏,一開始只是試探一下西夏的軍事實力,掃蕩了西夏國的邊疆市鎮。1207年,剛剛建國的蒙古國開始計劃滅國戰,為了孤立金國,成吉思汗打算一舉滅掉西夏,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在這次西征遭到了首次“滑鐵盧”之敗,西夏國的頑強抵抗讓鐵木真認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如蒙古族一般的善於征戰的民族,也激發了鐵木真勢必要征服它的慾望。1209年,捲土重來的蒙古鐵騎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順利打到了西夏的首都中興府(現今的寧夏銀川),但鑑於蒙古吃下西夏後無法短時間內消化,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穩,所以蒙古脅迫西夏賠款並聯蒙攻金後撤軍。1217年,隨著西夏、金國相互攻伐導致國力損耗殆盡,蒙古覺得西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後,成吉思汗開始第四次親征西夏,1227年年初蒙古鐵騎攻陷了西夏全境除了國都中興府,可就在此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命隕。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法,有多種傳說,如墜馬說、雷擊說、中毒說、被刺說,甚至有被西夏王妃咬斷生殖器的荒誕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跟西夏有關,以至於1227年6月夏末帝李晛獻城投降後,蒙古鐵騎違反了成吉思汗“不殺掠”的遺訓跟發了瘋似的血洗中興府,殺掉了李晛,火燒西夏王陵,破國滅族,焚燒了西夏的所有典籍,完全要讓這個民族從來沒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一樣,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啊!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成吉思汗似乎對西夏有一種天生的敵意,或者說忌憚。除了政治因素外,成吉思汗對要攻打的國家總有一個主觀上的評定,如攻打金國因為他厭惡金國人的狡詐多變,可是對於西夏,完全看不到相關的記載。當時最大的敵人應該是金國,可是成吉思汗卻把攻滅金國的重任交給了兒子窩闊臺,而自己卻去親征西夏,甚至在死前給拖雷留下遺囑:“祕不發喪,待夏主降,即行屠城”,可見成吉思汗對西夏的恨得有多深!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1205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西夏的鐵盟友克烈部後首次入侵西夏,一開始只是試探一下西夏的軍事實力,掃蕩了西夏國的邊疆市鎮。1207年,剛剛建國的蒙古國開始計劃滅國戰,為了孤立金國,成吉思汗打算一舉滅掉西夏,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在這次西征遭到了首次“滑鐵盧”之敗,西夏國的頑強抵抗讓鐵木真認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如蒙古族一般的善於征戰的民族,也激發了鐵木真勢必要征服它的慾望。1209年,捲土重來的蒙古鐵騎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順利打到了西夏的首都中興府(現今的寧夏銀川),但鑑於蒙古吃下西夏後無法短時間內消化,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穩,所以蒙古脅迫西夏賠款並聯蒙攻金後撤軍。1217年,隨著西夏、金國相互攻伐導致國力損耗殆盡,蒙古覺得西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後,成吉思汗開始第四次親征西夏,1227年年初蒙古鐵騎攻陷了西夏全境除了國都中興府,可就在此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命隕。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法,有多種傳說,如墜馬說、雷擊說、中毒說、被刺說,甚至有被西夏王妃咬斷生殖器的荒誕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跟西夏有關,以至於1227年6月夏末帝李晛獻城投降後,蒙古鐵騎違反了成吉思汗“不殺掠”的遺訓跟發了瘋似的血洗中興府,殺掉了李晛,火燒西夏王陵,破國滅族,焚燒了西夏的所有典籍,完全要讓這個民族從來沒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一樣,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啊!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成吉思汗似乎對西夏有一種天生的敵意,或者說忌憚。除了政治因素外,成吉思汗對要攻打的國家總有一個主觀上的評定,如攻打金國因為他厭惡金國人的狡詐多變,可是對於西夏,完全看不到相關的記載。當時最大的敵人應該是金國,可是成吉思汗卻把攻滅金國的重任交給了兒子窩闊臺,而自己卻去親征西夏,甚至在死前給拖雷留下遺囑:“祕不發喪,待夏主降,即行屠城”,可見成吉思汗對西夏的恨得有多深!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西夏滅國後,党項族也隨之消失,關於党項族的說法有多種,有說他們混跡於色目人之列,隱姓埋名,有的坐上了元朝的高官;有說他們投奔了金國,金國滅國後他們又輾轉遷徙到了中國各地,融入了漢族及其他民族之中,最終,我們失去了這第57個民族!

一說起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會讓人聯想起他那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以及一生60餘仗打下來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就連毛主席都稱讚他為“一代天驕”。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卻對一個國家和民族頗為忌憚並恨之入骨,他花了22年仍未將其征服,最後也因它而死,它就是西夏國党項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党項族是古代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在這些部落中有八個強大的部落,故稱為“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大。後來党項族歸附了唐朝,唐末拓跋思恭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被賜“李”姓,封為夏國公,由此党項族開始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藩鎮。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登基稱帝,党項族進入了巔峰狀態,數次擊敗北宋、遼國軍隊,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鼎立格局。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1205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西夏的鐵盟友克烈部後首次入侵西夏,一開始只是試探一下西夏的軍事實力,掃蕩了西夏國的邊疆市鎮。1207年,剛剛建國的蒙古國開始計劃滅國戰,為了孤立金國,成吉思汗打算一舉滅掉西夏,攻無不克的蒙古鐵騎在這次西征遭到了首次“滑鐵盧”之敗,西夏國的頑強抵抗讓鐵木真認識到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如蒙古族一般的善於征戰的民族,也激發了鐵木真勢必要征服它的慾望。1209年,捲土重來的蒙古鐵騎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順利打到了西夏的首都中興府(現今的寧夏銀川),但鑑於蒙古吃下西夏後無法短時間內消化,畢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穩,所以蒙古脅迫西夏賠款並聯蒙攻金後撤軍。1217年,隨著西夏、金國相互攻伐導致國力損耗殆盡,蒙古覺得西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後,成吉思汗開始第四次親征西夏,1227年年初蒙古鐵騎攻陷了西夏全境除了國都中興府,可就在此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命隕。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法,有多種傳說,如墜馬說、雷擊說、中毒說、被刺說,甚至有被西夏王妃咬斷生殖器的荒誕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跟西夏有關,以至於1227年6月夏末帝李晛獻城投降後,蒙古鐵騎違反了成吉思汗“不殺掠”的遺訓跟發了瘋似的血洗中興府,殺掉了李晛,火燒西夏王陵,破國滅族,焚燒了西夏的所有典籍,完全要讓這個民族從來沒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一樣,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啊!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成吉思汗似乎對西夏有一種天生的敵意,或者說忌憚。除了政治因素外,成吉思汗對要攻打的國家總有一個主觀上的評定,如攻打金國因為他厭惡金國人的狡詐多變,可是對於西夏,完全看不到相關的記載。當時最大的敵人應該是金國,可是成吉思汗卻把攻滅金國的重任交給了兒子窩闊臺,而自己卻去親征西夏,甚至在死前給拖雷留下遺囑:“祕不發喪,待夏主降,即行屠城”,可見成吉思汗對西夏的恨得有多深!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

西夏滅國後,党項族也隨之消失,關於党項族的說法有多種,有說他們混跡於色目人之列,隱姓埋名,有的坐上了元朝的高官;有說他們投奔了金國,金國滅國後他們又輾轉遷徙到了中國各地,融入了漢族及其他民族之中,最終,我們失去了這第57個民族!

成吉思汗最痛恨的民族,死前都不忘叮囑兒子拖雷破其國滅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