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歷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兩位:南唐後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趙佶。二人都是書畫詩詞造詣極高的一代才子,卻又偏偏做了自己最不擅長的工作:一國君主。都落得被俘的下場,並最終客死他鄉。坊間亦有神乎其神的傳聞說:此為因果循環,南唐後主李煜因被宋朝俘虜,心有不甘,於是轉世成為宋太宗五世玄孫徽宗趙佶,將趙匡胤一手打下的北宋王朝推向滅亡。

傳聞自然不必當真,然歷史果真總是驚人的相似。在上一篇文章《南唐後主李煜,做個閒散王爺是否好過當招千古罵名的一代君主?》中,我們聊到了李煜,今天不妨說一說北宋徽宗趙佶。

就在李煜客死他鄉一百多年後,歷史上出現了另一位有著幾乎跟李煜相同命運的皇帝,他就是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

趙佶,北宋徽宗,一代書法大家,自創“瘦金體”書法形式,無人能及。不僅擅長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且對騎馬蹴鞠、茶道飲食、古玩陶器、園林設計等都有研究。然而面對金兵鐵騎,卻毫無還手之力,終被金兵俘虜,客死北方五國城。

在做端王的十幾年裡,趙佶衣食無憂,無心政事,每天只潛心研究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吹拉彈唱、烹茶吟詩、寫書作畫,只要是他喜歡的,他都不惜花大把時間和金錢進行鑽研,且都有非凡的造詣。據說,蔡京的書法在當時非常有名,可以說是趙佶的偶像,所以趙佶曾花高價買了兩把扇子,只因扇子上有蔡京的親筆題詩。

後來,兄長宋哲宗英年早逝,且沒有留下子嗣。作為弟弟的趙佶稀裡糊塗地在向太后的極力推薦下當上了皇帝。雖然當時的宰相章惇再三阻撓,甚至在朝堂上公開批評“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可最後也沒能阻止向太后一黨的勢力。於是,趙佶這個悠哉王爺一躍成為了當朝天子。

當了皇帝的趙佶,自然是不會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是借皇帝之便,將自己的喜好得以無限發展壯大。他成立了專門的書畫機構翰林書畫院,將作畫認定為科舉考試的一種,並下令編輯了《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書籍。而他自己更是擅長書法繪畫,其繪畫作品數不勝數:比如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瑞鶴圖》、北京故宮博院的《聽琴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臘梅山禽圖》等都是國家一級文物;書法造詣也是登峰造極,《草書千字文》、“天下一人”簽名花押,以及“瘦金體”的書法形式,都彰顯了宋徽宗流芳百世的藝術成就。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命運似乎跟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趙佶的一生,做了十幾年的端王,無憂無慮,樂得逍遙自在;又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帝,風流奢侈、揮霍無度,卻也將中國的書畫藝術發展推向了極致,其傳世的藝術作品不僅在國內,就是在國際上也都享有盛名。然而在人生最後的八、九年裡,卻是顛沛流離,被金兵俘虜,且百般羞辱。正所謂:

九葉鴻基一旦休,猖狂不聽直臣謀。

甘心萬里為降虜,故國悲涼玉殿秋。

有一天,宋徽宗在宮裡吃著飯,突然拿出幾件玉壺、玉盞來,糾結地說:“我想用這個啊,就怕別人說太奢華了。”

皇上有壓力,權相蔡京趕緊幫著解脫:“陛下應該享用天下的供奉,區區玉器,又算得了什麼?”

宋徽宗本來就是一個嚮往奢華的人,聽了這話,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後來他還搞出了花石綱,最後亡國,身囚異邦。明朝的于慎行評價此事說:“蔡京的話,不是降君之惡,而是遏君之善,罪不容誅。”不過他又分析,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至少在北宋末年以前,宮中用玉器吃飯的還比較少,至少算件奢華的事情,可到了現在,隨便一戶有錢人家就用玉杯、象牙筷子,習以為常,物力有限,再這麼奢侈下去,非常值得憂慮。

其實這件事情,完全可以理解為宋徽宗在擺姿態。皇帝嘛,又要過得好,又怕被人說,必須得假裝客氣一下。

玉壺、玉盞算什麼啊,早在唐朝,宮裡就有自暖杯了,可以自動加熱的。唐朝的書上說:“內庫有一酒杯,有青色紋如亂絲,其薄如紙,於杯足上有縷金字,名曰‘自暖杯’。”唐玄宗讓往杯子裡倒酒,“溫溫然有氣相次如沸湯”。這物件,比現在的電熱壺還厲害,酒一倒進去就冒熱氣了。上面有中國字,所以很可能不是進貢來的,不知道是哪位能工巧匠發明的,在當時絕無僅有,也是奢侈的東西。

有沒有真節儉的?有,一般是開國皇帝,知道江山來之不易,所以體恤民力。這種節儉持續一代人,若是第二代不堅持,往往亡國。若是能堅持兩三代,沒準就弄出個盛世來,比如李世民。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李世民生病要吃補藥,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必須吃“無脂肥羊”。既是肥羊,又是無脂,這個可就難了。負責此事的光祿卿韋某抓了瞎,就去請教侍中郝處俊。郝處俊說:“皇上有好生之德,肯定不會幹這種事。”這事到底怎麼幹呢?郝處俊說,得先找五十隻肥羊,一隻一隻當著羊的面殺。後面的羊害怕了,脂肪就會滲進肉裡。那最後一隻,肯定被嚇得快瘋了,就是極肥卻無脂的肥羊。

不知道郝處俊這套說辭是不是編的,反正李世民知道後,覺得這事太殘忍,又浪費,絕對幹不得,“乃止”。這也算是節儉吧?

可到唐玄宗時期,國力強盛,由簡而奢的事情就多了。除了自暖杯以外,還有不少講頭,比如牙盤食,又叫看食。這是啥呢?就是把顏色鮮美的果蔬或者點心裝在精雕細琢的食盤(牙盤)上,端上來。一般是不吃的,吃也是淺嘗輒止,主要是擺著好看。就是在腐化的隋煬帝時代,皇家宴會的規矩,牙盤食也就上九盤,所以又叫九飣盤。唐玄宗時,規矩依舊是九盤,但天寶二年(743年),玄宗駕幸禁苑望春樓看渭水漕運,負責漕運的官員韋堅竟然給皇帝上了一百盤牙盤食,大大超標。由此開始,達官貴人的宴席上看食氾濫,看食成了炫耀擺闊、巴結逢迎的玩意兒,消耗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到了宋朝,興喝團茶,就是茶葉餅之類的東西。福建出好茶,丁謂在福建當轉運使時,向皇帝進貢上好的團茶,不過不多,也就每年40個餅。到了宋仁宗時期,上貢的是小團,品質要比大團好得多,當然也更貴。到宋神宗時期就更邪乎了,發展成進貢“密雲龍”,價格比小團還要高,這就有些勞民傷財了。宋哲宗初年,皇太后為這個事情下了旨意:“告訴福建的官,以後不許再造‘密雲龍’,也不要團茶。揀好茶吃就行,搞什麼名目啊。”這就算是及時剎車。如果皇帝、太后要知道現在的茶動不動賣到上萬元一斤,會有啥感想呢?

皇家有人看著,所以一舉一動要當表率,還有言官進諫,想奢靡,總是有所忌諱的。底下的人就不一樣了,那些官員,表面上正氣凜然,私下裡瘋狂奢靡,比起奢侈的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如唐太宗手下有個叫侯君集的,在小說裡,也是瓦崗寨的英雄人物,人稱“小白猿”。真實的侯君集,很早就投入李世民麾下,出謀劃策,後來位列凌煙閣,但因為攜太子謀反,最後被殺。侯君集風光的時候,就因為貪汙被彈劾過,謀反被抄家後,唐太宗在他家找出了兩個絕色美人。唐太宗好奇,問:“侯君集是怎麼養你們倆的?”兩個姑娘答:“我們從來不吃飯,就喝人奶,所以才能長成這樣。”

拿人奶當飯吃不稀奇,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王濟,蒸豬肉時,蒸鍋裡放的不是水,而是人奶。司馬炎的舅舅王愷更過分,讓小妓吹笛子,要是稍微走調,立刻殺掉;使美人勸酒,客人沒喝光,也殺掉。難怪蘇軾評價說:“時武帝在也,而貴戚敢如此,知晉室之亂也久矣。”

奢靡的官,基本都是腐化的官,講究享受,也貪錢財,唐初的御史嚴升期就是個典型。嚴升期喜歡吃牛肉,他去江南巡查,所過州縣,烹宰極多。這也就罷了,他還要錢,事情無論大小,只要給錢就能辦。於是,其所到之處,“金銀為之踴貴”。於是乎,嚴升期被老百姓送了個外號,叫“金牛御史”。

想一想,瘋狂亂造的貪官汙吏究竟是什麼心理呢?可能是因為皇帝為了子孫相繼坐享天下富貴,好歹還要考慮一下長治久安,而官員任期有限,必須自己想辦法,才能得到更多享受吧。明朝的江盈科說了個段子:楚有一人為令,因為貪汙罷官,回到家中,吃好的穿好的,歌童舞姬,“受享似王者”。有一天他喝醉了說:“我要是沒主意,聽孔夫子的話,今天就會沒飯吃,怎麼能有這樣的生活?”

史上昏庸的亡國之君無數,然而讓人又愛又恨的只有這位

圖片源於網絡

這是個款,三筆寫出四個字——天下一人當時他就是天下一人,到了現在他還是天下一人。以“天下一人”的押書署款,是宋徽宗的首創。宋徽宗趙佶,當時作為皇帝的位高權重,無人能及,是謂之天下一人;而對繪畫的熱愛和具體實踐,則向各個朝代證明了他在繪畫界的地位——真正的天下一人有人會說,堂堂一國之君,不理政事,這樣真的好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