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於是,唐武宗於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頒佈敕書,要求有異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從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會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還俗僧尼共兩千二百五十九人。

會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武宗再發敕書,下令不許供奉佛牙,五臺山、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臺、鳳翔府法門寺藏有佛指節的寺廟,禁止置供巡禮。

會昌四年(844年)十月,唐武宗敕令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鍾送道士觀。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盡令還俗,遞歸本貫。仍存年老有戒行的僧尼,許配大寺,京城就拆毀了三十三座小寺。

會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正是下敕書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到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四年的毀佛、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成果只是唐武宗的成果,其他三洲的國家卻遭了秧。

北俱蘆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三洲的大小國王們對唐武宗滅佛非常震驚。

他們面對大批避難的和尚,想置身事外,但又怕佛祖懲罰,因此只能在自己貧瘠的土地,從捉襟見肘的國庫裡拿出錢,架起粥鍋,施捨避難的東土和尚。

一時間,三洲眾國遍地粥鍋,貧窮的小國更加的貧窮。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於是,唐武宗於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頒佈敕書,要求有異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從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會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還俗僧尼共兩千二百五十九人。

會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武宗再發敕書,下令不許供奉佛牙,五臺山、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臺、鳳翔府法門寺藏有佛指節的寺廟,禁止置供巡禮。

會昌四年(844年)十月,唐武宗敕令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鍾送道士觀。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盡令還俗,遞歸本貫。仍存年老有戒行的僧尼,許配大寺,京城就拆毀了三十三座小寺。

會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正是下敕書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到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四年的毀佛、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成果只是唐武宗的成果,其他三洲的國家卻遭了秧。

北俱蘆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三洲的大小國王們對唐武宗滅佛非常震驚。

他們面對大批避難的和尚,想置身事外,但又怕佛祖懲罰,因此只能在自己貧瘠的土地,從捉襟見肘的國庫裡拿出錢,架起粥鍋,施捨避難的東土和尚。

一時間,三洲眾國遍地粥鍋,貧窮的小國更加的貧窮。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就在下界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遠在天竺國靈山大雷音的如來佛祖也非常的焦急。

此時的大雷音寺,除去佛、菩薩等數量增加之外,沒有其他變化,正如《西遊記》所說: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此刻,大雄殿內,如來佛祖面目凝重,諸佛、諸菩薩、四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比丘僧、尼等無不眉頭緊鎖。

正當大眾不知如何是好時,如來佛祖打破了這份寂靜。

佛祖對眾言:兩百多年前,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自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傳《三藏真經》後,南贍部洲者不再貪殺,養氣潛靈,人人固壽。

可現在呢?唐武宗在妖道趙繼真的鼓動下,大肆毀我寺院,滅我僧眾……。

正當大眾等待佛祖法旨時,聽到的卻不是佛祖的聲音,而是“鐺”的一聲。

只見那紫金缽盂被佛祖狠狠的摔在了大殿之上。

此缽盂是大雷音寺少有的俗物之一,是當年唐王李世民賜給唐三藏化緣用的。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於是,唐武宗於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頒佈敕書,要求有異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從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會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還俗僧尼共兩千二百五十九人。

會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武宗再發敕書,下令不許供奉佛牙,五臺山、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臺、鳳翔府法門寺藏有佛指節的寺廟,禁止置供巡禮。

會昌四年(844年)十月,唐武宗敕令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鍾送道士觀。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盡令還俗,遞歸本貫。仍存年老有戒行的僧尼,許配大寺,京城就拆毀了三十三座小寺。

會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正是下敕書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到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四年的毀佛、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成果只是唐武宗的成果,其他三洲的國家卻遭了秧。

北俱蘆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三洲的大小國王們對唐武宗滅佛非常震驚。

他們面對大批避難的和尚,想置身事外,但又怕佛祖懲罰,因此只能在自己貧瘠的土地,從捉襟見肘的國庫裡拿出錢,架起粥鍋,施捨避難的東土和尚。

一時間,三洲眾國遍地粥鍋,貧窮的小國更加的貧窮。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就在下界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遠在天竺國靈山大雷音的如來佛祖也非常的焦急。

此時的大雷音寺,除去佛、菩薩等數量增加之外,沒有其他變化,正如《西遊記》所說: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此刻,大雄殿內,如來佛祖面目凝重,諸佛、諸菩薩、四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比丘僧、尼等無不眉頭緊鎖。

正當大眾不知如何是好時,如來佛祖打破了這份寂靜。

佛祖對眾言:兩百多年前,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自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傳《三藏真經》後,南贍部洲者不再貪殺,養氣潛靈,人人固壽。

可現在呢?唐武宗在妖道趙繼真的鼓動下,大肆毀我寺院,滅我僧眾……。

正當大眾等待佛祖法旨時,聽到的卻不是佛祖的聲音,而是“鐺”的一聲。

只見那紫金缽盂被佛祖狠狠的摔在了大殿之上。

此缽盂是大雷音寺少有的俗物之一,是當年唐王李世民賜給唐三藏化緣用的。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唐三藏因無人事給阿儺、伽葉,便將此物作為人事奉上。從那之後,紫金缽盂便一直放置在由十八尊羅漢看守的靈山寶庫內,只有佛會的時候才會取出。

紫金缽盂意義重大,代表了200多年前唯一沒有把佛教作為主流教派的南贍部洲大唐官方對佛教的認可和唐皇室成員對佛的虔誠之心。

紫金缽盂雖然放在寶庫裡,但如來佛祖講經時,經常與大眾提起,可見如來佛祖對大唐的重視。

紫金缽盂何時到了如來佛祖手中呢?

在如來佛祖說到唐武宗時隔空取物,將紫金缽盂從寶庫內取出。

這一在剎那間完成的動作,能看清的恐怕只有不知何時從寶閣來到大雄殿上,一直沒被大眾發現的燃燈古佛。

燃燈古佛,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創立佛教之後,任命他為佛祖,我們常稱他為“過去佛”。

燃燈古佛與如來佛祖是師徒關係,他最瞭解如來了。

如來扔掉紫金缽盂的意思是“棄”。

“棄”什麼呢?當然不是大唐,因為當時的大唐已經成為佛教的四洲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佛教在南贍部洲的發展,甚至超過了西牛賀洲。

不棄大唐,那“棄”的意思自然是“殺”了。

殺唐武宗。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於是,唐武宗於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頒佈敕書,要求有異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從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會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還俗僧尼共兩千二百五十九人。

會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武宗再發敕書,下令不許供奉佛牙,五臺山、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臺、鳳翔府法門寺藏有佛指節的寺廟,禁止置供巡禮。

會昌四年(844年)十月,唐武宗敕令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鍾送道士觀。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盡令還俗,遞歸本貫。仍存年老有戒行的僧尼,許配大寺,京城就拆毀了三十三座小寺。

會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正是下敕書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到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四年的毀佛、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成果只是唐武宗的成果,其他三洲的國家卻遭了秧。

北俱蘆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三洲的大小國王們對唐武宗滅佛非常震驚。

他們面對大批避難的和尚,想置身事外,但又怕佛祖懲罰,因此只能在自己貧瘠的土地,從捉襟見肘的國庫裡拿出錢,架起粥鍋,施捨避難的東土和尚。

一時間,三洲眾國遍地粥鍋,貧窮的小國更加的貧窮。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就在下界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遠在天竺國靈山大雷音的如來佛祖也非常的焦急。

此時的大雷音寺,除去佛、菩薩等數量增加之外,沒有其他變化,正如《西遊記》所說: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此刻,大雄殿內,如來佛祖面目凝重,諸佛、諸菩薩、四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比丘僧、尼等無不眉頭緊鎖。

正當大眾不知如何是好時,如來佛祖打破了這份寂靜。

佛祖對眾言:兩百多年前,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自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傳《三藏真經》後,南贍部洲者不再貪殺,養氣潛靈,人人固壽。

可現在呢?唐武宗在妖道趙繼真的鼓動下,大肆毀我寺院,滅我僧眾……。

正當大眾等待佛祖法旨時,聽到的卻不是佛祖的聲音,而是“鐺”的一聲。

只見那紫金缽盂被佛祖狠狠的摔在了大殿之上。

此缽盂是大雷音寺少有的俗物之一,是當年唐王李世民賜給唐三藏化緣用的。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唐三藏因無人事給阿儺、伽葉,便將此物作為人事奉上。從那之後,紫金缽盂便一直放置在由十八尊羅漢看守的靈山寶庫內,只有佛會的時候才會取出。

紫金缽盂意義重大,代表了200多年前唯一沒有把佛教作為主流教派的南贍部洲大唐官方對佛教的認可和唐皇室成員對佛的虔誠之心。

紫金缽盂雖然放在寶庫裡,但如來佛祖講經時,經常與大眾提起,可見如來佛祖對大唐的重視。

紫金缽盂何時到了如來佛祖手中呢?

在如來佛祖說到唐武宗時隔空取物,將紫金缽盂從寶庫內取出。

這一在剎那間完成的動作,能看清的恐怕只有不知何時從寶閣來到大雄殿上,一直沒被大眾發現的燃燈古佛。

燃燈古佛,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創立佛教之後,任命他為佛祖,我們常稱他為“過去佛”。

燃燈古佛與如來佛祖是師徒關係,他最瞭解如來了。

如來扔掉紫金缽盂的意思是“棄”。

“棄”什麼呢?當然不是大唐,因為當時的大唐已經成為佛教的四洲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佛教在南贍部洲的發展,甚至超過了西牛賀洲。

不棄大唐,那“棄”的意思自然是“殺”了。

殺唐武宗。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想到這裡,燃燈古佛高聲喊道:“如來,切不可魯莽”。

大眾尋聲望去,見那古佛緩緩而來,既皈身禮拜。

這是大眾300多年來,再次見到燃燈古佛。

他與先前為佛祖時一樣,所過之處熠熠生輝,好像黑暗中的明燈,指引大眾走向極樂世界。

聽到燃燈古佛的聲音,如來急起身合掌向前施禮,禮畢後,說:“請古佛明示”。

古佛緩緩說到:“下界帝王不是普通凡人,他們皆是天之子,你想殺天之子?代表天地的三清不足懼,可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呢?你若殺唐武宗,便是逆天而行。凡人,在仙佛眼裡是渺小的;仙佛,在盤古眼裡是渺小的。盤古賦予每個王朝固定的氣運,也賦予了每一位天之子固定的氣數。唐武宗氣數尚在,汝不可造次。汝等能做的,只有等,等待唐武宗氣數消失。為保我僧眾,汝可派三千揭諦下界保護東土眾僧,唐武宗駕崩之時,毀佛、滅佛自然結束。”

如來佛祖聽到此話,沉默良久,大眾也是面面相赫,待如來再要爭辯時,燃燈古佛早已化作一道金光離去。

去了哪裡?回寶閣去了。

如來佛祖無奈嘆道:“謹遵古佛法旨”。

如來雖是佛祖,但他不敢不尊。

天地君親師。

天地,如來要尊盤古的代表三清;君王,如來要尊玉皇大帝;親人,如來要尊孔雀大明王菩薩;師傅,如來要尊燃燈古佛。

10月底,書生跟大家提起全新的西遊故事,原定計劃11月初上傳,但書生很在意好日子,月初的日子都不高,所以推遲到今天。

後傳的故事與《西遊記》原著緊緊相連,書生寫不來套話,更寫不來那些花裡胡哨的話語,只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些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於字數和篇章,書生沒有固定,少則幾十萬字幾十篇,多則百萬字百篇,寫著看吧,大家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故事是怎樣的,書生不做太多說明,只說說“涅槃”。

涅槃,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唐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孫悟空師兄弟若想達到這個境界,還需……,敬請期待!

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

第一回: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公元438年(太延四年),篤信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徵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

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規定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於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起義。

太武帝出兵鎮壓,卻發現關中地區佛寺內藏匿武器,太武帝懷疑僧侶與蓋吳相勾結,於公元446年(太平真君七年)宣佈佛教為邪教,下詔滅佛,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的傳播。

經此滅佛事件之後,北方地區佛教勢力陷於衰落,直到太武帝駕崩,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佛教才得以復甦並繼續發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頒佈“復佛法詔”後的百餘年來,佛教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得以迅速發展,大有成為南贍部洲第一宗教之勢。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衛元嵩向周武帝上書,認為“唐、虞無佛圖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國,則會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為本,安樂含生,終不苦役黎民。”

言語之中,皆露出滅佛之意。

之所以有此論斷,是因北魏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導致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以致全國佛寺數量高達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高達200萬之巨。

周武帝當時想滅佛,但受制於權臣大冢宰宇文護的制約。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才誅殺了宇文護,掌握了大權。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大權在握的周武帝,於公元573年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

此次討論結果,儒為先,道為次,佛為末。

公元574年(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後,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這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周武帝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有人贊說:“帝獨運遠略罷之,強國富民之上策”。

事實也是如此,周武帝滅佛,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六十多年裡,佛教得以喘息,留下了再次復甦和發展的可能。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西遊記》提到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詔令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情此景,被領瞭如來佛祖法旨,前來長安訪察取經善人的觀音菩薩看到。

菩薩深知,唐王有心向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因此,拿佛祖臨行前交給她的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去見唐王。

之後,唐王將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陳玄奘。

七日後,水陸大會正式開始。

陳玄奘具表,請唐王拈香,善聲遍滿天下。太宗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西遊記》)。

當陳玄奘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時,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就這樣,陳玄奘主動請纓,去西天取經。唐王與陳玄奘結拜為兄弟,賜法號:三藏。

取經路上,唐三藏經觀音菩薩指點,收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徒弟、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的原天蓬元帥豬悟能為二徒弟、收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到凡間受罰的原捲簾大將為三徒弟、收犯了忤逆罪待斬的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為腳力。

之後,師徒四人一馬歷一十四個寒暑,經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後,終於到達西天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傳至東土大唐。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後,唐王李世民接受唐三藏“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之建議,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譽寫真經,並將其藏於在長安城東,新建的謄黃寺中。

自此,佛教得到復甦,在南贍部洲繼續生根發芽。

正當人們虔誠的信奉佛教時,唐王李世民的後代卻給佛教帶來了新一次的近似於毀滅式的打擊。

唐三藏取回真經的兩百多年後(公元840年,開成五年),唐朝第十四位(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皇帝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初封潁王,後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李瀍(後改名炎)為皇太弟。

同月,年僅32歲的唐文宗去世,李瀍即位,為唐武宗。

次年,唐武宗改元會昌,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可是,唐武宗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庫空虛,官員腐敗成風,苛捐雜稅繁重等。

唐武宗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可有一部分人卻很富有。

哪一部分人呢?和尚。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由於唐王李世民對佛教的重視以及後來的武則天對佛教的重視,使佛教日趨鼎盛,走向繁榮。唐朝中前期,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並向國外發展,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了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也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統計,有唐一代二十一位皇帝中,除去唐武宗對佛教排斥外,其他皇帝對佛教基本上是尊崇支持的。

唐朝佛教的鼎盛,也使僧、尼在唐朝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唐六典》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一如之。”

可見,外來的佛教已經有資本與本土的道教一搏了。並且,唐代皇帝還多次賞賜土地給寺院。

這還不算,僧尼還有另外的特權,不需要繳納賦稅。

僧尼們有土地,閒置是最大的浪費。

因此,各大寺院利用皇帝給他們的優待和富餘的土地發展經濟。

寺院經濟不斷髮展和擴張,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階級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皇帝窮的叮噹響,僧尼卻富的流油,成何體統。

此事,被一位叫趙繼真的道士發現了。

趙繼真,曾在唐敬宗朝充兩街道門都教授博士,出入宮掖,人呼趙鍊師。

他經常向唐敬宗說以神仙之術,宜訪求異人以師其道。

趙繼真整天胡說八道,皇帝們也信了。

不是皇帝愚蠢,而是唐朝皇帝也篤信道教。

唐朝建立後,因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

因此,唐朝統治者便藉助神權,提高李氏家族的地位,自認是老子的後代,所以推崇道教。

這位剛剛繼位的唐武宗,也信道教。

趙繼真一直得到皇帝的寵信,唐武宗對他也是深信不疑的,為藩王時,便請趙繼真入禁中脩金籙道場。

沒即位之前就把這位趙繼真寵上天了,即位之後更甚。

道士趙繼真清楚唐武宗為國庫空虛發愁,他更清楚佛教有錢。

由於佛教一直蠶食著道教的地盤,趙繼真早想打擊佛教,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因此,仗著唐武宗對他的寵信,提出毀佛。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但能充盈國庫,便也成了好事,時任宰相的李德裕站出來支持。

唐武宗見自己最寵信的“神仙”和最信任的宰相認為毀佛對國家有利,他也就同意了。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於是,唐武宗於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頒佈敕書,要求有異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從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會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還俗僧尼共兩千二百五十九人。

會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武宗再發敕書,下令不許供奉佛牙,五臺山、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臺、鳳翔府法門寺藏有佛指節的寺廟,禁止置供巡禮。

會昌四年(844年)十月,唐武宗敕令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鍾送道士觀。被拆寺不依戒行的僧尼、年少有戒行的僧尼,盡令還俗,遞歸本貫。仍存年老有戒行的僧尼,許配大寺,京城就拆毀了三十三座小寺。

會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正是下敕書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4座寺廟,每寺留僧10人,東京洛陽留2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34州留1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到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四年的毀佛、滅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成果只是唐武宗的成果,其他三洲的國家卻遭了秧。

北俱蘆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三洲的大小國王們對唐武宗滅佛非常震驚。

他們面對大批避難的和尚,想置身事外,但又怕佛祖懲罰,因此只能在自己貧瘠的土地,從捉襟見肘的國庫裡拿出錢,架起粥鍋,施捨避難的東土和尚。

一時間,三洲眾國遍地粥鍋,貧窮的小國更加的貧窮。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就在下界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遠在天竺國靈山大雷音的如來佛祖也非常的焦急。

此時的大雷音寺,除去佛、菩薩等數量增加之外,沒有其他變化,正如《西遊記》所說: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此刻,大雄殿內,如來佛祖面目凝重,諸佛、諸菩薩、四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比丘僧、尼等無不眉頭緊鎖。

正當大眾不知如何是好時,如來佛祖打破了這份寂靜。

佛祖對眾言:兩百多年前,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自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傳《三藏真經》後,南贍部洲者不再貪殺,養氣潛靈,人人固壽。

可現在呢?唐武宗在妖道趙繼真的鼓動下,大肆毀我寺院,滅我僧眾……。

正當大眾等待佛祖法旨時,聽到的卻不是佛祖的聲音,而是“鐺”的一聲。

只見那紫金缽盂被佛祖狠狠的摔在了大殿之上。

此缽盂是大雷音寺少有的俗物之一,是當年唐王李世民賜給唐三藏化緣用的。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唐三藏因無人事給阿儺、伽葉,便將此物作為人事奉上。從那之後,紫金缽盂便一直放置在由十八尊羅漢看守的靈山寶庫內,只有佛會的時候才會取出。

紫金缽盂意義重大,代表了200多年前唯一沒有把佛教作為主流教派的南贍部洲大唐官方對佛教的認可和唐皇室成員對佛的虔誠之心。

紫金缽盂雖然放在寶庫裡,但如來佛祖講經時,經常與大眾提起,可見如來佛祖對大唐的重視。

紫金缽盂何時到了如來佛祖手中呢?

在如來佛祖說到唐武宗時隔空取物,將紫金缽盂從寶庫內取出。

這一在剎那間完成的動作,能看清的恐怕只有不知何時從寶閣來到大雄殿上,一直沒被大眾發現的燃燈古佛。

燃燈古佛,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創立佛教之後,任命他為佛祖,我們常稱他為“過去佛”。

燃燈古佛與如來佛祖是師徒關係,他最瞭解如來了。

如來扔掉紫金缽盂的意思是“棄”。

“棄”什麼呢?當然不是大唐,因為當時的大唐已經成為佛教的四洲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佛教在南贍部洲的發展,甚至超過了西牛賀洲。

不棄大唐,那“棄”的意思自然是“殺”了。

殺唐武宗。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想到這裡,燃燈古佛高聲喊道:“如來,切不可魯莽”。

大眾尋聲望去,見那古佛緩緩而來,既皈身禮拜。

這是大眾300多年來,再次見到燃燈古佛。

他與先前為佛祖時一樣,所過之處熠熠生輝,好像黑暗中的明燈,指引大眾走向極樂世界。

聽到燃燈古佛的聲音,如來急起身合掌向前施禮,禮畢後,說:“請古佛明示”。

古佛緩緩說到:“下界帝王不是普通凡人,他們皆是天之子,你想殺天之子?代表天地的三清不足懼,可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呢?你若殺唐武宗,便是逆天而行。凡人,在仙佛眼裡是渺小的;仙佛,在盤古眼裡是渺小的。盤古賦予每個王朝固定的氣運,也賦予了每一位天之子固定的氣數。唐武宗氣數尚在,汝不可造次。汝等能做的,只有等,等待唐武宗氣數消失。為保我僧眾,汝可派三千揭諦下界保護東土眾僧,唐武宗駕崩之時,毀佛、滅佛自然結束。”

如來佛祖聽到此話,沉默良久,大眾也是面面相赫,待如來再要爭辯時,燃燈古佛早已化作一道金光離去。

去了哪裡?回寶閣去了。

如來佛祖無奈嘆道:“謹遵古佛法旨”。

如來雖是佛祖,但他不敢不尊。

天地君親師。

天地,如來要尊盤古的代表三清;君王,如來要尊玉皇大帝;親人,如來要尊孔雀大明王菩薩;師傅,如來要尊燃燈古佛。

武宗滅佛驚四洲,妖道屠僧震佛祖

如來剛說完“旨”字,遠處再度傳來燃燈古佛的聲音:“唐武宗不足為慮,滅佛一事皆因趙繼真,切莫讓那妖道逃了。”

燃燈古佛說到趙繼真是妖道,還真不是冤枉他。

趙繼真法力高強,先前屠僧一事做的天衣無縫,連佛祖都沒發現。

佛祖聽到燃燈古佛的話,展開佛眼,看到了趙繼真用妖術掩蓋之下的真相。

當佛祖看到那一幕時,徹底震怒,定要違背慈悲之願往,滅妖僧,安被屠眾僧之靈魂。

真相是什麼呢?敬請期待萌書生新《後西遊記》之涅槃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