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5

4、動作

為了確保球杆能夠維持足夠的水平,因此球杆從後方開始往前方送的時候,不能壓大臂,必須將球杆先往上提起來,再開始發力將球杆送出去。打擊完之後大臂也不能下壓,必須維持“提著”的狀態,使球杆頭貼著桌面,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5

4、動作

為了確保球杆能夠維持足夠的水平,因此球杆從後方開始往前方送的時候,不能壓大臂,必須將球杆先往上提起來,再開始發力將球杆送出去。打擊完之後大臂也不能下壓,必須維持“提著”的狀態,使球杆頭貼著桌面,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6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5

4、動作

為了確保球杆能夠維持足夠的水平,因此球杆從後方開始往前方送的時候,不能壓大臂,必須將球杆先往上提起來,再開始發力將球杆送出去。打擊完之後大臂也不能下壓,必須維持“提著”的狀態,使球杆頭貼著桌面,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7

打擊要領

◎在我們趴下去之前,就必須先觀察好架橋點的位置,以及確保球杆能夠對準袋口。

◎開始趴下去的時候,不要只看著母球或進球點,感覺自己能夠“同時”完整地看見兩顆球就可以了,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5

4、動作

為了確保球杆能夠維持足夠的水平,因此球杆從後方開始往前方送的時候,不能壓大臂,必須將球杆先往上提起來,再開始發力將球杆送出去。打擊完之後大臂也不能下壓,必須維持“提著”的狀態,使球杆頭貼著桌面,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7

打擊要領

◎在我們趴下去之前,就必須先觀察好架橋點的位置,以及確保球杆能夠對準袋口。

◎開始趴下去的時候,不要只看著母球或進球點,感覺自己能夠“同時”完整地看見兩顆球就可以了,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8

◎將球杆推得非常接近母球下方約三分之一的地方。(剛開始練習不需要運杆)

為什麼初學者要練習低杆

大部分的檯球人剛開始接觸檯球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因此會養成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存在導致日後自己的檯球技術難以進步,甚至完全停滯。因此,能否幫助一個檯球愛好者的技術進步,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修正學員的壞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學員壞習慣的打擊科目,來對學員做高效的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練習近距離的低杆是最為高效的鍛鍊方式。

很多人認為打低杆很困難,然而事實上,他們的低杆之所以困難,完全只是因為打擊者本身存在的一些壞習慣導致的。低杆的本身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練習,低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容易的事情。

簡單容易到什麼程度呢?

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論是否會打檯球,都可以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之內,打擊出效果良好的低杆。

練習低杆的好處

練習低杆可以使自己培育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可以使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延長

球杆在傳遞能量給母球的時候,是存在一個接觸時間的。但是一般人卻幾乎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這個錯誤的觀念是毀滅性的,這將會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如果不能重建學習者擁有分辨、應用這個時間的能力,任何的後續訓練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能夠觀測判斷和應用球杆賦予母球能量的過程,是檯球技術進步的條件之一。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母球容易被球杆從下方頂起來形成跳球,因此必須將球杆賦予母球力量的過程延長,並且力量必須平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母球獲得低杆的能量。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這個道理的來龍去脈:

一般人打低杆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在剛開始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養成了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的習慣,因此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變得非常短暫。這個習慣導致自己開始練習低杆的時候,低杆變得非常困難。

如下圖1-3所示:打擊者在球杆到達母球之後就停止繼續向前推打母球的“意圖”。這種現象導致力量沒辦法完整地投送出去,使得自己的檯球技術根本無法獲得進步。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2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3

我們要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球杆推打母球的過程,這個舉動將會為我們的檯球技術打開一道寬敞的大門。如下圖4-7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4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5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7

2、可以有效降低球杆的初速

球杆和母球是存在一個接觸過程的,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分辨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母球所產生的能量形式,這會為日後母球的走位控制帶來不可言喻的好處。

練習檯球技術的時候,如果球杆的速度太高,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短暫,那麼我們就不容易分辨和應用這個過程。

如果打低杆的時候球杆的速度太高,那麼就很容易會把母球頂起來跳離桌面。因此剛開始練習低杆,不可以一股腦地將力量投送出去,必須降低球杆的初速,延長力量投送的時間,母球才不容易跳起來。

如果我們經常練習低杆,並且研究完善低杆所需要的細節,那麼就可以逐漸形成非常良好的動作習慣。

3、球杆握在手中的時候,能夠維持足夠的接觸面積

球杆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低杆。為了形成足夠的穿透力,我們的手掌與球杆必須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樣才有足夠的摩擦力。這樣,球杆打到母球之後,才會繼續推動母球,並且使球杆從母球的下方滑過,從而產生低杆的效果。

這種握杆所產生的效果,就是一般我們稱之為“穿透力”的東西。(關於穿透力請參考《你打檯球為何沒有穿透力!》一文。)

使球杆擁有穿透力,是維持一切打擊技巧和穩定性的條件之一。

4、動作可以更加完整

不只是打檯球,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想要精確地重複一個動作,那麼對於動作的完整性就需要非常在意。

打低杆的時候,由於需要持續對母球做加速,因此我們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動作幅度儘可能地延長。

這種延長的企圖心,其實就是完善動作的基礎。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幫助我們日後的檯球技術擁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5、修正壓大臂的壞習慣

壓大臂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開始出杆或者出杆的過程中沒有用力把大臂提起來,力量就會洩掉。力量都洩掉了,低杆的效果當然不好。

我們在練習高杆的時候,不管我們是用“點擊”來擊打,還是壓大臂洩力,還是打在母球下方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由於桌面存在摩擦力,即使力量投送得不完整,母球最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高杆。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從來沒打過檯球的人,動作再怎麼差,只要他能把母球推出去,多少都會因為桌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高杆的效果。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再差的動作方式也能形成高杆,一般人在練習高杆的時候,只注意到高杆的效果,而沒有注意到鍛鍊動作的重要性。這對於檯球技術當然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練習低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低杆由於需要一定的動作支持,才能延長球杆接觸母球的時間,並且大臂需要提著,不能洩力才能打出良好的效果,因此低杆的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大臂提著的狀態。大臂要提著,力量才不會洩掉,這個動作對於我們日後檯球技術的進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練習低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檯球技術,而且,低杆本身並不是非常困難。實際上,單就以低杆來說,以這種方式進行練習,困難度與其他的打擊控制是不相上下的。有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既然要進行鍛鍊,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日後檯球技術有幫助的動作來進行耕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麼練習低杆才容易?

現在我們將打低杆需要的細節簡化到四個部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完成這四個細節,因此我們必須對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細節做取捨。

簡單地說,就是以這五個重點為第一目標,犧牲瞄準控制等等的需求(想法)。先把低杆打起來,再對自己的動作進行精雕細琢,逐步完善自己應用低杆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需要“概略”能夠完成幾個細節就行了(以完善動作細節為打擊的關注點)。

1、握杆

如圖8所示,為了確保手掌接觸球杆的面積,我們在握杆的時候將整隻手掌握滿球杆,可以稍微用一點點力量握住球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8

如圖9所示,球杆從後往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維持球杆接觸掌心的位置,使掌心接觸球杆的位置不會產生變化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9

如圖10所示,球杆在推送過程當中,不可以任意改變握杆的位置。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0

如圖11所示:將球杆平指於正前方,並且上下襬動。確定自己能夠切實地握住球杆之後,拿著這種手掌接觸球杆的感覺,進行打擊的準備。(記得:是準備,不是瞄準)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1

如圖12所示,由於我們練習的是直球,因此只需要確定手架(以下統稱為“架橋點”)的位置概略處在子球與母球的正後方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2

3、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並且足夠延伸,因此我們在這上面只需要先具備兩個細節:

A.如圖13和圖14所示:確保動作完成的時候,重心不至於產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站得稍微向前靠近母球一點點,使自己的重心處在動作的最中間位置即可。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3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4

B.如圖15所示,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空間使球杆能夠延伸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可以趴得太低了,一切以完善動作作為考量點。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5

4、動作

為了確保球杆能夠維持足夠的水平,因此球杆從後方開始往前方送的時候,不能壓大臂,必須將球杆先往上提起來,再開始發力將球杆送出去。打擊完之後大臂也不能下壓,必須維持“提著”的狀態,使球杆頭貼著桌面,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6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7

打擊要領

◎在我們趴下去之前,就必須先觀察好架橋點的位置,以及確保球杆能夠對準袋口。

◎開始趴下去的時候,不要只看著母球或進球點,感覺自己能夠“同時”完整地看見兩顆球就可以了,如下圖所示。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圖18

◎將球杆推得非常接近母球下方約三分之一的地方。(剛開始練習不需要運杆)

檯球技術要想進步,必須先進行這樣的第一步練習!

將球杆推得非常接近母球

◎開始調整呼吸,讓呼吸變得平順。

◎慢慢地回杆,一邊回杆一邊想著等一下要將球杆送得非常長,延伸得非常遠。

◎球杆回到後方之後,稍微停留。

◎然後將握杆往上提起來,保持著握杆接觸球杆的位置,慢慢地往前推出去。

◎推出去的時候,想著把子球打進袋口,不需要看著進球點。

◎不顧一切地將球杆往前儘可能地延伸出去。

成功的關鍵

練習這個低杆,是全面建設自己檯球打擊能力的捷徑。能不能練習出效果,考驗的是自己對於自身動作的分解組合能力。

現在我們將打擊低杆的過程,簡化成四個動作進程。

☆ 握好球杆。

☆ 找好架橋點和方向。

☆ 趴下襬好姿勢。

☆ 慢慢回杆,邊回杆邊想著等一下自己要提著大臂把球杆貼著桌面儘可能送長。

一定要記得一件事情:

低杆並不困難。我們學不會低杆,其實只是因為我們顧忌太多(怕跳球、怕打不準...),想要的太多。(一下子就想打出強烈的低杆。)

無論學什麼,記得要先有樣子存在,才有修剪的必要。

先不擇手段地把低杆打出樣子,再來對自己的細節做修整,這樣才有機會完善自己低杆的能力。

盲目地自我要求,才是低杆困難的原因。(準度、預估低杆的效果、控制低杆的距離等等,這些都不是這個時候應該存在的念頭。)

只是需要注意一點:絕對不能讓自己有機會以“點擊”的方式進行打擊。至於其他的都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東西!

  • PS:您的批評、轉發與點贊,是驅動原創最大的動力,懇請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