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詩經:式微

字”解詩經: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反映征夫痛苦之詩,古稱黃昏晦明為式微,君國式微,艱難奔走,不得還歸。詩序謂: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解字註釋:

,語氣詞。鄭箋:“式,發聲也。”

,衰微。“微”是形聲字。《說文》:“微,隱行也。從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本義為隱蔽、藏匿。”wēi,古讀wéi,《說文》:“,妙也。從人從攴,豈省聲。”本義為微小,段玉裁注:“眇各本作妙。今正。凡古言眇者,即今之微妙字。眇者,小也。引伸為凡細之偁。”徐鉉等注:“豈字從省。不應從豈省。蓋傳寫之誤,疑從耑省。耑,物初生之題尚豈也。”則“豈省聲”蓋為“耑省聲”,耑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反映征夫痛苦之詩,古稱黃昏晦明為式微,君國式微,艱難奔走,不得還歸。詩序謂: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解字註釋:

,語氣詞。鄭箋:“式,發聲也。”

,衰微。“微”是形聲字。《說文》:“微,隱行也。從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本義為隱蔽、藏匿。”wēi,古讀wéi,《說文》:“,妙也。從人從攴,豈省聲。”本義為微小,段玉裁注:“眇各本作妙。今正。凡古言眇者,即今之微妙字。眇者,小也。引伸為凡細之偁。”徐鉉等注:“豈字從省。不應從豈省。蓋傳寫之誤,疑從耑省。耑,物初生之題尚豈也。”則“豈省聲”蓋為“耑省聲”,耑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草木根破土長出芽,發端、微小。“攴”指撲打,古奴隸僕人身份低微渺小易遭打罵,與草木剛破土之耑一起表示微小,故“”從人從攴耑省聲。物微小則看不清,如同隱蔽,“彳”半邊路引申為行路、行為,“微”是隱匿行為,故“微”從彳聲。“微”也指衰微、衰落。詩集傳:“微,猶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

微君,非君。細小事物多微不可見,故“微”指細、小,微小的事物看不見,如同沒有,故“微”引申為無、沒有。

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詩集傳:“中露,露中也。言有霑濡之辱,而無所庇覆也。”方玉潤《原始》:“猶言暴露中也。”

,身體。“躬”字《說文》作“躳”,是會意字。《說文》:“躳,身也。從身從呂。

字”解詩經: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反映征夫痛苦之詩,古稱黃昏晦明為式微,君國式微,艱難奔走,不得還歸。詩序謂: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解字註釋:

,語氣詞。鄭箋:“式,發聲也。”

,衰微。“微”是形聲字。《說文》:“微,隱行也。從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本義為隱蔽、藏匿。”wēi,古讀wéi,《說文》:“,妙也。從人從攴,豈省聲。”本義為微小,段玉裁注:“眇各本作妙。今正。凡古言眇者,即今之微妙字。眇者,小也。引伸為凡細之偁。”徐鉉等注:“豈字從省。不應從豈省。蓋傳寫之誤,疑從耑省。耑,物初生之題尚豈也。”則“豈省聲”蓋為“耑省聲”,耑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草木根破土長出芽,發端、微小。“攴”指撲打,古奴隸僕人身份低微渺小易遭打罵,與草木剛破土之耑一起表示微小,故“”從人從攴耑省聲。物微小則看不清,如同隱蔽,“彳”半邊路引申為行路、行為,“微”是隱匿行為,故“微”從彳聲。“微”也指衰微、衰落。詩集傳:“微,猶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

微君,非君。細小事物多微不可見,故“微”指細、小,微小的事物看不見,如同沒有,故“微”引申為無、沒有。

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詩集傳:“中露,露中也。言有霑濡之辱,而無所庇覆也。”方玉潤《原始》:“猶言暴露中也。”

,身體。“躬”字《說文》作“躳”,是會意字。《說文》:“躳,身也。從身從呂。

字”解詩經:式微

躳或從弓。”本義為身、身體。《爾雅·釋詁上》:“躬,身也。”郝懿行義疏:“躬從身,亦訓為身。《周禮》‘身圭、躬圭’,其義同,故躬為身,身亦為躬,轉相訓也。”《書·牧誓》:“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孔傳:“臨敵所安,汝不勉,則於汝身有戮。”《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本義為脊骨。小篆作

字”解詩經: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反映征夫痛苦之詩,古稱黃昏晦明為式微,君國式微,艱難奔走,不得還歸。詩序謂: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解字註釋:

,語氣詞。鄭箋:“式,發聲也。”

,衰微。“微”是形聲字。《說文》:“微,隱行也。從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本義為隱蔽、藏匿。”wēi,古讀wéi,《說文》:“,妙也。從人從攴,豈省聲。”本義為微小,段玉裁注:“眇各本作妙。今正。凡古言眇者,即今之微妙字。眇者,小也。引伸為凡細之偁。”徐鉉等注:“豈字從省。不應從豈省。蓋傳寫之誤,疑從耑省。耑,物初生之題尚豈也。”則“豈省聲”蓋為“耑省聲”,耑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草木根破土長出芽,發端、微小。“攴”指撲打,古奴隸僕人身份低微渺小易遭打罵,與草木剛破土之耑一起表示微小,故“”從人從攴耑省聲。物微小則看不清,如同隱蔽,“彳”半邊路引申為行路、行為,“微”是隱匿行為,故“微”從彳聲。“微”也指衰微、衰落。詩集傳:“微,猶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

微君,非君。細小事物多微不可見,故“微”指細、小,微小的事物看不見,如同沒有,故“微”引申為無、沒有。

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詩集傳:“中露,露中也。言有霑濡之辱,而無所庇覆也。”方玉潤《原始》:“猶言暴露中也。”

,身體。“躬”字《說文》作“躳”,是會意字。《說文》:“躳,身也。從身從呂。

字”解詩經:式微

躳或從弓。”本義為身、身體。《爾雅·釋詁上》:“躬,身也。”郝懿行義疏:“躬從身,亦訓為身。《周禮》‘身圭、躬圭’,其義同,故躬為身,身亦為躬,轉相訓也。”《書·牧誓》:“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孔傳:“臨敵所安,汝不勉,則於汝身有戮。”《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本義為脊骨。小篆作

字”解詩經:式微

,像兩節脊骨相連形。“身”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反映征夫痛苦之詩,古稱黃昏晦明為式微,君國式微,艱難奔走,不得還歸。詩序謂: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解字註釋:

,語氣詞。鄭箋:“式,發聲也。”

,衰微。“微”是形聲字。《說文》:“微,隱行也。從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本義為隱蔽、藏匿。”wēi,古讀wéi,《說文》:“,妙也。從人從攴,豈省聲。”本義為微小,段玉裁注:“眇各本作妙。今正。凡古言眇者,即今之微妙字。眇者,小也。引伸為凡細之偁。”徐鉉等注:“豈字從省。不應從豈省。蓋傳寫之誤,疑從耑省。耑,物初生之題尚豈也。”則“豈省聲”蓋為“耑省聲”,耑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草木根破土長出芽,發端、微小。“攴”指撲打,古奴隸僕人身份低微渺小易遭打罵,與草木剛破土之耑一起表示微小,故“”從人從攴耑省聲。物微小則看不清,如同隱蔽,“彳”半邊路引申為行路、行為,“微”是隱匿行為,故“微”從彳聲。“微”也指衰微、衰落。詩集傳:“微,猶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

微君,非君。細小事物多微不可見,故“微”指細、小,微小的事物看不見,如同沒有,故“微”引申為無、沒有。

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詩集傳:“中露,露中也。言有霑濡之辱,而無所庇覆也。”方玉潤《原始》:“猶言暴露中也。”

,身體。“躬”字《說文》作“躳”,是會意字。《說文》:“躳,身也。從身從呂。

字”解詩經:式微

躳或從弓。”本義為身、身體。《爾雅·釋詁上》:“躬,身也。”郝懿行義疏:“躬從身,亦訓為身。《周禮》‘身圭、躬圭’,其義同,故躬為身,身亦為躬,轉相訓也。”《書·牧誓》:“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孔傳:“臨敵所安,汝不勉,則於汝身有戮。”《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本義為脊骨。小篆作

字”解詩經:式微

,像兩節脊骨相連形。“身”金文作

字”解詩經:式微

,用有身孕的大肚子形表示身體軀幹。“躬”是身體,脊骨是支撐身體主要支柱,故“躳”從身從呂會意。身體軀幹可彎曲如弓,故或體“躬”從身從弓作“躬”,為通行字。

泥中,泥水路中。詩集傳:“泥中,言有陷溺之難而不見拯救也。”方玉潤《原始》:“猶言妮途也。毛氏萇曰:‘中露、泥中,衛邑也。’此或後人因經附會其說耳,不可從。”

譯文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何以還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何以還在泥漿中!

解題:

此事主旨尚無定論。毛序:“《式微》,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鄭箋:“寓,寄也。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於衛,衛處之以二邑,因安之,可以歸而不歸,故其臣勸之。”

詩集傳:“舊說以為黎侯失國而寓於衛,其臣勸之曰:‘衰微甚矣,何不歸哉?我若非以君之故,則亦胡為而辱於此哉?’……此無所考,姑從序說。”

《魯詩》認為是衛女不見答而堅守婦道。事見劉向《烈女傳·貞順傳》載:“黎莊夫人者,衛侯之女,黎莊公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務者異,未嘗得見,甚不得意。其傅母閔夫人賢,公反不納,憐其失意,又恐其已見遣,而不以時去,謂夫人曰:‘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乃作詩曰:‘式微式微,胡不歸?’夫人曰:‘婦人之道,壹而已矣。彼雖不吾以,吾何可以離於婦道乎!’乃作詩曰:‘微君之故,胡為乎中路?’終執貞壹,不違婦道,以俟君命。君子故序之以編詩。”

方玉潤《原始》:“黎臣勸君以歸也。……使諸臣非為君故。其誰肯久羈人國,徒為此狼狽形乎?君乎君乎,尚思早作歸計,共圖恢復,振此式微之世也乎!黎侯平素必優遊頑懦以致被逐,迨至狄退仍無遠志,徒望人憐而人又不我憐。其臣憂之,故作此勸其歸。”

餘冠英《詩經選》:“這是苦於勞役的人所發的怨聲。”(小人物發牢騷

程俊英《詩經譯註》:“這是人民苦於勞役,對君主發出的怨詞。詩用簡短的幾乎話,表達了了勞動人民對統治者壓迫奴役的極端憎恨。”

還有人認為“露”同《野有蔓草》中的“露”,是一首男女幽會的詩。

現在一般認為是人民苦於勞役的怨詩。此詩甚短,信息很少,然而全篇的幽怨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用於每種情境都可以說得通,無需拘泥於何種主題。

由於《毛詩》將此詩解說成勸歸,歷代學《詩》者又都以毛說為主,所以“式微”一詞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隱”意象,如唐王維“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貫休“東風來兮歌式微,深雲道人召來歸”(《別杜將軍》)等等,由此也可見出此詩對後世的影響。

講析一

全詩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然而,《式微》詩上下二章只變換了兩處文字,但就在這巧妙的變換中,體現出了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

其一,一章“微君之故”和二章“微君之躬”。上下章只變換“故”“躬”兩字,卻使詩歌語義飽滿、押韻和諧。“微君之故”,朱熹《詩集傳》釋為:“我若非以君之故”;“微君之躬” “躬”是“躳”的異體,《爾雅·釋言》:“躬,身也。”躬、身二字互訓,故“躬”即自身也,也即“君”。“微君之躬”即“我若無君”。上章言“我若非以君之故”,下章言“我若無君”。上下章表達相同的意思卻運用不同的字眼,把作者委婉含蓄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二,一章“胡為乎中露”和二章“胡為乎泥中”。“露”為“路”的假借字。《爾雅·釋名》:“路,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方玉潤《詩經原始》:“‘泥中’猶言泥塗也。”按:“中露”也即今俗語所謂心裡沉沉的,像被什麼東西堵得慌;“泥中”猶今所謂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因此“中露”、“泥中”是虛寫而非實寫,上下章可互相補充理解。

同時,作者字數的變換中,始終不忘記押韻的和諧。一章“故”、“露”為陰聲“魚”韻和入聲“鐸”韻同用;二章“躬”、“中”押陰聲“侵”部韻。此兩句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又能押韻和諧字數整齊,有一箭雙鵰之功效。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由是,重章換字,押韻和諧。體現了一唱三嘆、餘味無窮的特色。體現了《詩經》精巧凝練的語言,兼有長短的句式,節奏感強。《式微》詩短短32個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種變化,工整與靈活相整合,參差錯落,能極力地表達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選擇又是隨著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而靈活變化的,增強了詩的節奏感。總之,《式微》運用語言的藝術,非但韻律和諧優美,而且用詞精巧。

在藝術上,這首詩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並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則易於窮盡,採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為這些修辭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詩“境界具於詞語之外,愈反覆看去,愈覺其含義無窮。”

講析二:

關於此詩主旨,《毛詩序》說是黎侯為狄所逐,流亡於衛,其臣作此勸他歸國。劉向《列女傳·貞順篇》說是衛侯之女嫁黎國莊公,卻不為其所納,有人勸以歸,她則“終執貞一,不違婦道,以俟君命”,並賦此詩以明志。二說均牽強附會,因為無論是實指黎侯或黎莊婦人,都缺乏史實佐證。餘冠英認為“這是苦於勞役的人所發的怨聲”(《詩經選》),乃最切詩旨。

詩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藝術上,這首詩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並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則易於窮盡,採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韻腳烘托情感氣氛。詩共二章十句,不僅句句用韻,而且每章換韻,故而全詩詞氣緊湊,節奏短促,情調急迫,充分表達出了服勞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們日益增強的背棄暴政的決心。從此詩所用韻腳分析,前章用微韻、魚韻,後章為微韻、侵韻,這些韻部都較適合表達哀遠沉痛的情緒。詩人的隨情用韻,使詩情藉著韻腳所體現的感情基調獲得了充分的強調。所以方玉潤評此詩云:“語淺意深,中藏無限義理,未許粗心人鹵莽讀過。”(《詩經原始》)

講析三: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牢騷的小,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築長城,據說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聖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象,皇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築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說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於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樸忠厚與愚昧無知並存,如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著。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說他之所以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現在來看,身為小人物而敢於發牢騷,並且牢騷之辭竟可錄入書中,成為經典,來教育後代,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它讓人想到,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統治的人,把不滿自己統治的言論記錄下來傳給後世,究竟是愚昧還是一種權謀?


更多來自深圳的文化深度解讀請關注頭條號“文化深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