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文在寅在12月16日返回韓國,這次訪華之旅如帝都的天氣一樣,看起來陽光明媚,實際卻寒風刺骨。“海外探客”認為,在韓方獲得了2個不能算作成果的“成果”:一是大國支持平昌冬奧會,二是雙方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穩定,達成4項原則共識。

  文在寅在12月16日返回韓國,這次訪華之旅如帝都的天氣一樣,看起來陽光明媚,實際卻寒風刺骨。“海外探客”認為,在韓方獲得了2個不能算作成果的“成果”:一是大國支持平昌冬奧會,二是雙方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穩定,達成4項原則共識。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支持冬奧會是一直以來的立場,此次不過是重申,而且反對奧運會政治化的立場從未改變。至於維護半島和平的4項原則包括決不允許生戰生亂、堅持無核化原則、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所有問題、鼓勵雙方改善關係等。這本身也符合中韓的利益。這2個“成果”,似乎更像是遮羞布,掩蓋文在寅兩手空空的尷尬。

沒有聯合聲明,沒有聯合記者會,沒有聯合新聞公報,沒有熱烈隆重的氛圍,這是韓國自取其辱。探客在原創文章《文在寅訪華沒提“三不承諾”,韓方聲稱“大國應保持清醒”》裡提到:文在寅依靠“三不承諾”拿到了“敲門磚”,卻迫於國內壓力,在所有行程與安排中都拒絕提及這個承諾,更不用說白紙黑字寫到聯合聲明裡。韓方清楚,如果將“三不承諾”寫入聯合聲明,不僅韓國保守勢力會繼續攻擊青瓦臺的“低頭外交”,還會賦予鄰國一個名正言順的把柄,日後可以依據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聯合聲明約束韓國。最重要的是,“三不承諾”(承諾不參與導彈防禦體系、承諾不再追加部署“薩德”、承諾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對“美韓同盟”將會產生限制作用,韓國沒有一個政客敢惹惱美國。

況且,韓方似乎只把“三不承諾”當成一個權宜之計,並沒有要嚴格執行的意思。無論是韓國民意還是青瓦臺智庫,都普遍認為部署薩德是必要的,是鄰國反應過度,文在寅作為總統,既不敢得罪民意,又要給韓國經濟和外交尋找出路,只能在夾縫中尋找機會,這注定韓方不可能帶來“硬承諾”。這暴露了韓國最大的軟肋:作為美國控制下的傀儡,無法根據國際形勢調整內政和外交,只能被動地、主觀地做出一些違背事實的決定。

如今的亞洲秩序正在重新組合和構建,隨著大國崛起,最顯著的變化是:沒有國家可以在損害大國戰略利益的同時搭乘大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個識時務者,為了謀求本國的經濟發展,上任之後就疏遠與美國的關係,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再挑釁,並作出了保證,這才成功訪華,並獲得“兩國經貿正常化”這個最大的成果。杜特爾特還在東盟峰會等一系列場合支持中方主張,這就是踐諾。

蒙古國在悍然接待了某喇-嘛之後,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在做出不再邀請某喇-嘛竄訪的保證之後,運送礦石的貨車才能繼續利用南部大國的基礎設施。

即使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也是撤出了越境軍隊並做出相應保證之後,才能成功舉辦中俄印三國外長會。與這些國家相比,韓國想通過口頭上的承諾就令最大貿易伙伴放棄限韓措施,未免異想天開。

  文在寅在12月16日返回韓國,這次訪華之旅如帝都的天氣一樣,看起來陽光明媚,實際卻寒風刺骨。“海外探客”認為,在韓方獲得了2個不能算作成果的“成果”:一是大國支持平昌冬奧會,二是雙方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穩定,達成4項原則共識。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支持冬奧會是一直以來的立場,此次不過是重申,而且反對奧運會政治化的立場從未改變。至於維護半島和平的4項原則包括決不允許生戰生亂、堅持無核化原則、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所有問題、鼓勵雙方改善關係等。這本身也符合中韓的利益。這2個“成果”,似乎更像是遮羞布,掩蓋文在寅兩手空空的尷尬。

沒有聯合聲明,沒有聯合記者會,沒有聯合新聞公報,沒有熱烈隆重的氛圍,這是韓國自取其辱。探客在原創文章《文在寅訪華沒提“三不承諾”,韓方聲稱“大國應保持清醒”》裡提到:文在寅依靠“三不承諾”拿到了“敲門磚”,卻迫於國內壓力,在所有行程與安排中都拒絕提及這個承諾,更不用說白紙黑字寫到聯合聲明裡。韓方清楚,如果將“三不承諾”寫入聯合聲明,不僅韓國保守勢力會繼續攻擊青瓦臺的“低頭外交”,還會賦予鄰國一個名正言順的把柄,日後可以依據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聯合聲明約束韓國。最重要的是,“三不承諾”(承諾不參與導彈防禦體系、承諾不再追加部署“薩德”、承諾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對“美韓同盟”將會產生限制作用,韓國沒有一個政客敢惹惱美國。

況且,韓方似乎只把“三不承諾”當成一個權宜之計,並沒有要嚴格執行的意思。無論是韓國民意還是青瓦臺智庫,都普遍認為部署薩德是必要的,是鄰國反應過度,文在寅作為總統,既不敢得罪民意,又要給韓國經濟和外交尋找出路,只能在夾縫中尋找機會,這注定韓方不可能帶來“硬承諾”。這暴露了韓國最大的軟肋:作為美國控制下的傀儡,無法根據國際形勢調整內政和外交,只能被動地、主觀地做出一些違背事實的決定。

如今的亞洲秩序正在重新組合和構建,隨著大國崛起,最顯著的變化是:沒有國家可以在損害大國戰略利益的同時搭乘大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個識時務者,為了謀求本國的經濟發展,上任之後就疏遠與美國的關係,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再挑釁,並作出了保證,這才成功訪華,並獲得“兩國經貿正常化”這個最大的成果。杜特爾特還在東盟峰會等一系列場合支持中方主張,這就是踐諾。

蒙古國在悍然接待了某喇-嘛之後,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在做出不再邀請某喇-嘛竄訪的保證之後,運送礦石的貨車才能繼續利用南部大國的基礎設施。

即使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也是撤出了越境軍隊並做出相應保證之後,才能成功舉辦中俄印三國外長會。與這些國家相比,韓國想通過口頭上的承諾就令最大貿易伙伴放棄限韓措施,未免異想天開。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文在寅的真實想法恐怕是這樣的:效仿美國,走通高層,與大國領袖建立個人友誼和信任,從而化解一些難題。問題是,韓國是美國嗎?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如今韓方對華展開的是“情感攻勢”和“笑臉外交”,文在寅來訪時正巧趕上“南京大屠殺”八十週年紀念日,他也用“同病相憐、榮辱與共、攜手同行”來勾起兩國並肩戰鬥的抗日記憶。國人不會忘記抗日記憶,尊重韓國的抗日誌士,但也不會忘記核心戰略利益遭別國侵犯的事實,這是兩碼事。探客認為,文在寅依然停留在“打嘴炮”的階段,錯過了一個天賜良機。如果韓國總統能夠出現在南京,與大國領袖一起出席“國家公祭日”,以實際行動來表明反對日本的態度,不僅能夠表明“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的決心,還能贏得鄰國人民的好感,一定程度上能夠融化反對薩德的堅冰。

問題是,韓方錯估了國情,低估了大國民眾反對薩德的洶湧民意,甚至荒誕地認為薩德問題已經翻篇,這是自以為是,自高自大。韓方還提出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要求:

1、讓韓國明星在12月14日登臺演出;

2、將2018年定為“中韓互訪年”,完全放開旅遊限制;

3、要求會晤一些重量級人物;

4、極力邀請大國領袖參加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成為韓國人的保護傘;

這些要求無一例外都遭到明確拒絕或打了折扣。悲觀的韓國媒體甚至聲稱文在寅遭到了訓示。探客認為,究其原因,還是韓國人誤判了形勢。薩德問題,本質上是韓國如何調整在中美之間的定位問題。如果說之前還能在安保上依賴美國,在經濟上依賴東亞大國,隨著大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這一套已經是落後於現實。

韓國的思維依然停留在昨天,認為韓國經濟、韓國旅遊、韓國文娛業對華依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沒有意識到鄰國對政治經濟文化的自信程度在不斷提升,沉迷於鄰國急於與韓國恢復關係的幻想裡,將兩國關係遇到的困境簡單歸結於是報復與反報復。

  文在寅在12月16日返回韓國,這次訪華之旅如帝都的天氣一樣,看起來陽光明媚,實際卻寒風刺骨。“海外探客”認為,在韓方獲得了2個不能算作成果的“成果”:一是大國支持平昌冬奧會,二是雙方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穩定,達成4項原則共識。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支持冬奧會是一直以來的立場,此次不過是重申,而且反對奧運會政治化的立場從未改變。至於維護半島和平的4項原則包括決不允許生戰生亂、堅持無核化原則、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所有問題、鼓勵雙方改善關係等。這本身也符合中韓的利益。這2個“成果”,似乎更像是遮羞布,掩蓋文在寅兩手空空的尷尬。

沒有聯合聲明,沒有聯合記者會,沒有聯合新聞公報,沒有熱烈隆重的氛圍,這是韓國自取其辱。探客在原創文章《文在寅訪華沒提“三不承諾”,韓方聲稱“大國應保持清醒”》裡提到:文在寅依靠“三不承諾”拿到了“敲門磚”,卻迫於國內壓力,在所有行程與安排中都拒絕提及這個承諾,更不用說白紙黑字寫到聯合聲明裡。韓方清楚,如果將“三不承諾”寫入聯合聲明,不僅韓國保守勢力會繼續攻擊青瓦臺的“低頭外交”,還會賦予鄰國一個名正言順的把柄,日後可以依據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聯合聲明約束韓國。最重要的是,“三不承諾”(承諾不參與導彈防禦體系、承諾不再追加部署“薩德”、承諾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對“美韓同盟”將會產生限制作用,韓國沒有一個政客敢惹惱美國。

況且,韓方似乎只把“三不承諾”當成一個權宜之計,並沒有要嚴格執行的意思。無論是韓國民意還是青瓦臺智庫,都普遍認為部署薩德是必要的,是鄰國反應過度,文在寅作為總統,既不敢得罪民意,又要給韓國經濟和外交尋找出路,只能在夾縫中尋找機會,這注定韓方不可能帶來“硬承諾”。這暴露了韓國最大的軟肋:作為美國控制下的傀儡,無法根據國際形勢調整內政和外交,只能被動地、主觀地做出一些違背事實的決定。

如今的亞洲秩序正在重新組合和構建,隨著大國崛起,最顯著的變化是:沒有國家可以在損害大國戰略利益的同時搭乘大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個識時務者,為了謀求本國的經濟發展,上任之後就疏遠與美國的關係,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再挑釁,並作出了保證,這才成功訪華,並獲得“兩國經貿正常化”這個最大的成果。杜特爾特還在東盟峰會等一系列場合支持中方主張,這就是踐諾。

蒙古國在悍然接待了某喇-嘛之後,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在做出不再邀請某喇-嘛竄訪的保證之後,運送礦石的貨車才能繼續利用南部大國的基礎設施。

即使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也是撤出了越境軍隊並做出相應保證之後,才能成功舉辦中俄印三國外長會。與這些國家相比,韓國想通過口頭上的承諾就令最大貿易伙伴放棄限韓措施,未免異想天開。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文在寅的真實想法恐怕是這樣的:效仿美國,走通高層,與大國領袖建立個人友誼和信任,從而化解一些難題。問題是,韓國是美國嗎?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如今韓方對華展開的是“情感攻勢”和“笑臉外交”,文在寅來訪時正巧趕上“南京大屠殺”八十週年紀念日,他也用“同病相憐、榮辱與共、攜手同行”來勾起兩國並肩戰鬥的抗日記憶。國人不會忘記抗日記憶,尊重韓國的抗日誌士,但也不會忘記核心戰略利益遭別國侵犯的事實,這是兩碼事。探客認為,文在寅依然停留在“打嘴炮”的階段,錯過了一個天賜良機。如果韓國總統能夠出現在南京,與大國領袖一起出席“國家公祭日”,以實際行動來表明反對日本的態度,不僅能夠表明“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的決心,還能贏得鄰國人民的好感,一定程度上能夠融化反對薩德的堅冰。

問題是,韓方錯估了國情,低估了大國民眾反對薩德的洶湧民意,甚至荒誕地認為薩德問題已經翻篇,這是自以為是,自高自大。韓方還提出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要求:

1、讓韓國明星在12月14日登臺演出;

2、將2018年定為“中韓互訪年”,完全放開旅遊限制;

3、要求會晤一些重量級人物;

4、極力邀請大國領袖參加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成為韓國人的保護傘;

這些要求無一例外都遭到明確拒絕或打了折扣。悲觀的韓國媒體甚至聲稱文在寅遭到了訓示。探客認為,究其原因,還是韓國人誤判了形勢。薩德問題,本質上是韓國如何調整在中美之間的定位問題。如果說之前還能在安保上依賴美國,在經濟上依賴東亞大國,隨著大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這一套已經是落後於現實。

韓國的思維依然停留在昨天,認為韓國經濟、韓國旅遊、韓國文娛業對華依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沒有意識到鄰國對政治經濟文化的自信程度在不斷提升,沉迷於鄰國急於與韓國恢復關係的幻想裡,將兩國關係遇到的困境簡單歸結於是報復與反報復。

文在寅訪華只獲得2個成果?韓方低估中國人反對薩德的決心

事實上,身為韓國總統的文在寅沒有解決薩德能力,也不敢動搖美韓同盟,但這不是前提,韓國不能把所有主菜先讓美國享受,然後打包一些殘羹冷炙招待鄰國,還聲稱這是誠意。韓國只是中美之間的一個小問題,同樣的小問題還有不少。韓國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地位。

文在寅應該感激大國,因為大國同意其來訪,已經給足了面子,是對文在寅一系列示好的回報。自朴槿惠執政末期中斷的官方交流渠道逐漸得到恢復,這已經足以讓文在寅消除“受辱感”,也足以向韓國國內交代。

韓國的精英們現在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默契:只有保持中立,只有遠離美國,只有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只有破解東北亞的冷戰格局,才能得到真正的尊嚴,得到鄰國的尊重。反薩德只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不可能放棄,這也是韓國擺脫傀儡命運的希望所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干年後,韓國人會感激涕零。(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更多文章盡在donatehour00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