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e醫療專欄作家:衡反修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信息部主任

DRG是近年來醫療管理熱詞,DRG作為醫療支付改革的手段和方向,已經是共識。隨著熱度的逼近,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前準備、儘早落地,只有準備停當,支付改革來臨之時才不至於慌了手腳。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e醫療專欄作家:衡反修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信息部主任

DRG是近年來醫療管理熱詞,DRG作為醫療支付改革的手段和方向,已經是共識。隨著熱度的逼近,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前準備、儘早落地,只有準備停當,支付改革來臨之時才不至於慌了手腳。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資料卡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種“同質歸一”的病例組合方式,以出院診斷為基礎,結合併發症(合併症)、手術操作、年齡以及出院轉歸等因素,對出院病例進行分類和組合。

DRG落地需要什麼,停留在開會講概念普及知識顯然是不行的。醫療改革的一切必須以信息為抓手,DRG也一樣。DRG的核心是分組器,分組器經過大樣本分析計算,才有了分組後的病歷數據。當然分組器是國家和政府層面做的事情,我們在醫院做DRG管理關心的是院內系統如何建設,不妨梳理一下。

以分組器為界,前端是病案首頁數據,後端是分組結果,後端的數據完全由分組器來產生,這部分數據我們是無法干涉的。而針對前段數據我們能做什麼呢?病案首頁是DRG的數據源,首頁數據的質量好壞影響著DRG的分組結果,尤其作為DRG分組重要指標的數據:診斷、手術、操作、併發症等。上述信息的準確性決定了醫院最後的DRG組數、權重等結果信息。所以我們須從前端入手,在提高病案首頁關鍵數據質量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病案首頁診斷編碼準確率。提高首頁診斷編碼準確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臨床大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或首頁填報的時候,按照標準ICD診斷碼進行填寫,但此種方式對臨床醫師要求比較高,需要臨床醫師掌握科室常見診斷標準碼規則,或者在電子病歷內置常用診斷模版,自動帶出ICD編碼,但是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較難落實。如果硬要求大夫填寫,可能造成臨床效率降低,也可能擴大誤寫誤填,反而造成填報內容和病歷內容不符的後果。

所以,我們需要堅持的原則是:既要保障臨床工作效率,又要保障首頁數據編碼質量。我們有必要並行病案編目首頁,即在業務系統中使用兩套首頁:

  • 一是臨床首頁,完全由醫師來填寫並最終提供給患者;


  • 二是編目首頁,由病案室專業編目人員根據原始病情記錄和臨床診斷進行標準化編碼。這樣可以“揚長避短”,實現臨床醫療信息真實性和一致性。

提高病案首頁手術編碼準確率,其前提仍是術式和名稱標準化,其次是手術編碼的標化,這些源頭是臨床大夫,面對臨床複雜的手術和五花八門的術式,如何規範,並納入手術申請和術後記錄和登記系統,是我們可以輔助醫療管理部門完成的,既手術名稱標化前置。

以下思路僅供參考:首先根據手術各個專業梳理科室常見手術術式,這種情況一般專業術式基本維持在50種以內。其次建立常見手術術式和ICD標準手術名稱對照關係,實現各個專業臨床手術術式和標準術式對照庫。基於這個前提,臨床醫師在進行手術申請的時候看到的永遠是科室常見的集中臨床手術術式,只需要按照臨床術式進行手術申請即可,但在每一個臨床術式的背後都有一個標準的ICD術式。這樣申請完的術式在病案編目的時候編目人員就可以實現臨床術式和標準術式的自動轉化,減少人為審核編碼的誤差。

提高操作編碼準確率同樣依賴於兩套首頁的機制。操作部分內容臨床一般容易疏漏,甚至很少填寫,如果編目人員去翻看病歷進行操作部分信息編目補充模式,其工作量遠大於診斷和手術兩部分。

如何應用信息化自動匹配模式呢?正常情況下每種操作都有固定的收費編碼,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標準操作碼和收費碼做關聯對照。這樣實際在編目的時候只需要獲取該病患的收費信息並通過對照關係就可以獲取到其標準的操作碼。最後經過編碼再次審核確認,其操作編碼填寫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將大大提高。

首頁數據質量,特別是關鍵編碼質量的保障,是基於病案數據基礎的DRG管理落地的關鍵。反之,院內DRG系統建設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升首頁數據質量。我們可以一改過去由上級主管機構滯後近一個的DRG分組反饋數據模式,提前到近乎實時對出院病案進行分組分析。這樣可以隨時把握出院已編目數據的分組情況,並由分組情況反饋到院內數據。比如出現的異常分組、未入組等等是否屬於首頁數據問題等,實現數據上報前院內的預分組,反饋首頁編碼的重新審定。

院級DRG系統建設必須關注分組後的績效管理和醫保控費,但這還不是信息的重頭戲——關注數據源,從流程入手,前置管理數據質量的提升,對DRG後期管理應用以及DRG系統的落地可能更有益處。

-END-

文章來源:e醫療2017年第5期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e醫療專欄作家:衡反修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信息部主任

DRG是近年來醫療管理熱詞,DRG作為醫療支付改革的手段和方向,已經是共識。隨著熱度的逼近,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前準備、儘早落地,只有準備停當,支付改革來臨之時才不至於慌了手腳。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資料卡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種“同質歸一”的病例組合方式,以出院診斷為基礎,結合併發症(合併症)、手術操作、年齡以及出院轉歸等因素,對出院病例進行分類和組合。

DRG落地需要什麼,停留在開會講概念普及知識顯然是不行的。醫療改革的一切必須以信息為抓手,DRG也一樣。DRG的核心是分組器,分組器經過大樣本分析計算,才有了分組後的病歷數據。當然分組器是國家和政府層面做的事情,我們在醫院做DRG管理關心的是院內系統如何建設,不妨梳理一下。

以分組器為界,前端是病案首頁數據,後端是分組結果,後端的數據完全由分組器來產生,這部分數據我們是無法干涉的。而針對前段數據我們能做什麼呢?病案首頁是DRG的數據源,首頁數據的質量好壞影響著DRG的分組結果,尤其作為DRG分組重要指標的數據:診斷、手術、操作、併發症等。上述信息的準確性決定了醫院最後的DRG組數、權重等結果信息。所以我們須從前端入手,在提高病案首頁關鍵數據質量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病案首頁診斷編碼準確率。提高首頁診斷編碼準確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臨床大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或首頁填報的時候,按照標準ICD診斷碼進行填寫,但此種方式對臨床醫師要求比較高,需要臨床醫師掌握科室常見診斷標準碼規則,或者在電子病歷內置常用診斷模版,自動帶出ICD編碼,但是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較難落實。如果硬要求大夫填寫,可能造成臨床效率降低,也可能擴大誤寫誤填,反而造成填報內容和病歷內容不符的後果。

所以,我們需要堅持的原則是:既要保障臨床工作效率,又要保障首頁數據編碼質量。我們有必要並行病案編目首頁,即在業務系統中使用兩套首頁:

  • 一是臨床首頁,完全由醫師來填寫並最終提供給患者;


  • 二是編目首頁,由病案室專業編目人員根據原始病情記錄和臨床診斷進行標準化編碼。這樣可以“揚長避短”,實現臨床醫療信息真實性和一致性。

提高病案首頁手術編碼準確率,其前提仍是術式和名稱標準化,其次是手術編碼的標化,這些源頭是臨床大夫,面對臨床複雜的手術和五花八門的術式,如何規範,並納入手術申請和術後記錄和登記系統,是我們可以輔助醫療管理部門完成的,既手術名稱標化前置。

以下思路僅供參考:首先根據手術各個專業梳理科室常見手術術式,這種情況一般專業術式基本維持在50種以內。其次建立常見手術術式和ICD標準手術名稱對照關係,實現各個專業臨床手術術式和標準術式對照庫。基於這個前提,臨床醫師在進行手術申請的時候看到的永遠是科室常見的集中臨床手術術式,只需要按照臨床術式進行手術申請即可,但在每一個臨床術式的背後都有一個標準的ICD術式。這樣申請完的術式在病案編目的時候編目人員就可以實現臨床術式和標準術式的自動轉化,減少人為審核編碼的誤差。

提高操作編碼準確率同樣依賴於兩套首頁的機制。操作部分內容臨床一般容易疏漏,甚至很少填寫,如果編目人員去翻看病歷進行操作部分信息編目補充模式,其工作量遠大於診斷和手術兩部分。

如何應用信息化自動匹配模式呢?正常情況下每種操作都有固定的收費編碼,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標準操作碼和收費碼做關聯對照。這樣實際在編目的時候只需要獲取該病患的收費信息並通過對照關係就可以獲取到其標準的操作碼。最後經過編碼再次審核確認,其操作編碼填寫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將大大提高。

首頁數據質量,特別是關鍵編碼質量的保障,是基於病案數據基礎的DRG管理落地的關鍵。反之,院內DRG系統建設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升首頁數據質量。我們可以一改過去由上級主管機構滯後近一個的DRG分組反饋數據模式,提前到近乎實時對出院病案進行分組分析。這樣可以隨時把握出院已編目數據的分組情況,並由分組情況反饋到院內數據。比如出現的異常分組、未入組等等是否屬於首頁數據問題等,實現數據上報前院內的預分組,反饋首頁編碼的重新審定。

院級DRG系統建設必須關注分組後的績效管理和醫保控費,但這還不是信息的重頭戲——關注數據源,從流程入手,前置管理數據質量的提升,對DRG後期管理應用以及DRG系統的落地可能更有益處。

-END-

文章來源:e醫療2017年第5期

衡反修:DRG管理在院內落地的流程梳理

點擊鏈接查看作者往期精彩專欄內容

©以上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