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留美博士“王珞丹”為什麼輸給了職場新人

每一個裝睡的人都期待被喚醒

急診科醫生:留美博士“王珞丹”為什麼輸給了職場新人

01

最近在追《急診科醫生》,真心向急診科的醫生們致敬。每天要處理無數起突出事件,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承擔著與常人不同的壓力,有時甚至還會遭到病人家屬的誤解。

今天不談醫患矛盾,作為一名十幾年的資深HR,我還是來談談王珞丹飾演的哈佛大學博士江曉琪醫生初進職場時觸犯的雷區。

大凡主角都自帶英雄色彩,或英勇無敵或聰明無比,女主就必定是集美貌與智慧一身,善良與上進與一體,讓身邊每個未婚、已婚男士都夢寐以求。

但是過分濃烈的個人英雄主義恰恰是職場大忌。江曉琪卻偏偏在好幾件事情都犯了這個毛病。

第一件事情:當眾置疑何建一的診斷

江曉琪在未正式進入醫院時,送一名暈倒的小偷進急診室時。正巧看到何建一正在給一個手部受傷的農民工一旁問診,何建一診斷的方案是要給農民工做截肢。而農民工卻表示他是家裡的頂樑柱,所有的經濟來源都靠他,如果失去了手,今後的生活來源會有困難。

江曉琪聽了後上前指責何建一,她說,明明可以選擇保守治療,為什麼不把情況交代清楚,讓患者自己來做決定。

何建一面對她突如其來的質疑,胸有成竹,以他多年的行醫經驗,他當然知道保守治療這個方法,但是對於這個患者來說,保守治療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也許保守治療看上去更人性化,但是康復期很長,且康復的希望很小,並不能完全保證痊癒,很有可能還會面對截肢的風險,他不想明知道患者家境困難的情況下,還讓患者受到金錢的損失。

因為患者的家境不容許,對於有些家庭來說,錢比手重要,非常無奈卻非常現實。

在江曉琪看來,即使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一試的,兩人因此起了爭執。她的行為無益於在挑戰何建一的權威,從沒有人敢這樣置疑他。所以,這件事情一下子在整個科室被傳得沸沸揚揚。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好奇她是什麼來頭。而她無益於是給自己樹了一個勁敵,還未進醫院就得罪了急診科的副主任。

最後,那位患者依然選擇了截肢。何建一的判斷或許有些簡單粗暴,但這是在急救,容不得拖延,事實證明他的經驗是對的。而江曉琪卻因為自恃本領高強,得罪了未來的同事,此是職場中人際關係的大忌。

急診科醫生:留美博士“王珞丹”為什麼輸給了職場新人

02

第二件事:成立救助基金

江曉琪正式上班的第一天看到很多病人急需治病,卻沒有錢,或者找不到病人家屬。她就決定召集緊急會議,想要成立救助基金,可惜兩個副主任都不買賬,沒有參加。

當她向科室成員提出要成立救助基金,並指出基金來的源有三種:一、院裡申請撥款;二、向社會進行募捐籌款;三、科室所有人自願捐款,等款項到位後再還給大家。

江曉琪說這些話時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和同事們的難處。她還慷慨激昂地表示,我帶頭捐5萬。

這架式讓幾位年輕醫生、小護士傻了眼。他們不是家庭有困難,就是月光族,捐多了拿不出,捐少了不合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尷尬臉,即使200、500地捐,也已讓大多數人為難。

正如喬娜後來在劉惠敏副主任面前煽風:新官上任三把火,還真把自己當成科主任了。

江曉琪雖然是一番好意,但她擅自召開科室會議,又帶頭捐款,這樣的強出頭無益於是給自己無形中又樹了一個勁敵——劉惠敏。

何建一和劉惠敏兩個人暗爭暗鬥,覬覦主任一職多年,劉惠敏早已經把這個當成自己的唯一目標和人生樂趣。她以為主任的人選不是何建一就是她,沒想到憑空又殺出一個程咬金。所以,劉惠敏對江曉琪是無論如何不會有好臉色的。

要說這醫院院長也真是有一套,愣是讓一個主任的位置空了這麼多年,不得不說這是領導的一種藝術。

急診科醫生:留美博士“王珞丹”為什麼輸給了職場新人

03

第三件事:家屬未簽字,擅自做主做了手術

某天,突發車禍,醫院送來了十幾個患者,其中一名老人身上無錢包無身份證,且昏迷不醒,根本無法認清身份。當時老人傷勢較重,必須馬上動手術。但是按照醫院的規矩,沒有家屬簽字,是不能做手術的。

江曉琪決定在無家屬簽字的情況下立刻做手術。

劉惠敏說,醫藥費誰出?

江曉琪說,我出。

劉惠敏說,如果出了事情怎麼辦?

江曉琪說:我承擔。

確實這一切在電視裡聽起來很帥氣,沒有什麼比人命更重要。但是,這個行為在職場上卻很容易讓她丟了工作。

劉惠敏的做法雖然有些不近人情,非常保守,不過,在醫院急診室裡弄不好就是生死交關的事情,誰也無法一人扛起這個事件。現在醫患糾紛不斷,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影響到醫院的名譽。最常規的作法就是等找到家屬,經過他們簽字確認後再去做手術比較好。

再說,醫藥費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江曉琪還沒正式領薪水,已經捐了五萬元在救助基金裡,現在又要負擔一筆醫藥費,這也並不是普通職場新人能承擔的。

當然,眾所周知,電視裡主角都會逢凶化吉。那麼巧,她救的人是人大領導,然而生活中往往沒這麼幸運。所以,有時候是不是要冒險,不顧制度去做事情,在做之前要慎重衡量。

後來,醫院又發生了一起張梅母親腦梗栓經治療無效死亡的事件。江曉琪的醫術和判斷在這起事件中是沒問題的,但她在處理醫患關係時是欠缺的。病人家屬要求轉院時,沒能及時採取更合適更的措施,才會讓張梅正好抓住把柄來鬧事。

正如劉主任說,你少拿西方的理論來教訓我,水土不服。江曉琪身上有濃厚的來自西方國家的博愛理念,這往往會行不通。

可以說,江曉琪的職場情商為零,鋒芒畢露、自恃清高、不遵守制度這些正是職場上最忌諱的

04

劇中作為職場新人,最值得可圈可點的是志願者黨珍妮。她身上有著職場新人值得學習的幾大特點:勤勞、善良、樂觀、機智,踏實。

上班的第一天,她的工作是告訴所有問路人,開水在哪裡。這樣簡單枯燥的事情,黨珍妮一樣做得有模有樣,兢兢業業。

而她最值得誇獎的是在醫鬧事件中,臨危不懼,機智過人。當醫鬧坐在地上堵住通道,既無法清潔地面,也影響正常出入時。她靈機一動,倒了些熱水過來,落落大方地招呼大家喝,讓原本又累又渴的醫鬧們像沙漠中看到了水般瞬間對她產生好感。

正巧那段時間,有留觀病房有多例發燒病例,醫院懷疑是超級細菌。黨珍妮此時已通過送水送飯和幾個醫鬧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時,她又故意告訴兩位醫鬧大哥,醫院有超級細菌,免疫力低和整日待在醫院的人最容易被感染。兩位醫鬧聽了很害怕正想溜走時,被媒體攔住,他們當著媒體的的面指責張梅僱他們來醫鬧,好幾天了也沒有給他們一分錢,他們不幹了,並帶著其他人離開了醫院。

醫鬧事件解除,這件事情有一大半的功勞應該歸於黨珍妮。

黨珍妮的職場情商為滿分。她積極熱情,滿滿的正能量,還懂得察言觀色,自我情緒管理,在壓力面前用獨特的方式將把看似棘手的麻團變成清晰明朗。

相信在職場情商上,江曉琪也是輸得心服口服的吧。

急診科醫生:留美博士“王珞丹”為什麼輸給了職場新人

作者:裝睡貓,期刊作者,自由撰稿人, 左手雞湯,右手故事。一顆當媽的心,一個小女人的情懷。偶爾犀利,偶爾溫柔,何以解憂,唯有文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