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最近總有朋友問我,快生了去醫院都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還有朋友望著密密麻麻的待產包清單,一臉懵圈地問,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正好有空,就整理下我推薦的入院待產必備清單吧。

PS:這裡的待產包是指拎包入院需要準備的東西,如果需要孕期囤貨清單,我有空再整理哈。

最近總有朋友問我,快生了去醫院都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還有朋友望著密密麻麻的待產包清單,一臉懵圈地問,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正好有空,就整理下我推薦的入院待產必備清單吧。

PS:這裡的待產包是指拎包入院需要準備的東西,如果需要孕期囤貨清單,我有空再整理哈。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1 證件類

這類東西必不可少,建議提前準備好。其他東西就算少帶了,一般醫院都有小賣部臨時頂一下(雖然貴但你得認栽啊),實在不行京東第二天就能送到,但證件不齊有時真耽誤事。

生育服務單:現在特別方便,自己打印出來就行。

母子健康檔案

社保卡:這個就不多說了,去醫院都要帶上吧。

雙方身份證、戶口本

現金&銀行卡:有的醫院部分項目不能刷卡,所以建議帶上現金以防萬一。

產檢本:出院時回收回,放在醫院病案處封存。如果需要保留產檢記錄,可以提前拍照或複印。

最近總有朋友問我,快生了去醫院都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還有朋友望著密密麻麻的待產包清單,一臉懵圈地問,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正好有空,就整理下我推薦的入院待產必備清單吧。

PS:這裡的待產包是指拎包入院需要準備的東西,如果需要孕期囤貨清單,我有空再整理哈。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1 證件類

這類東西必不可少,建議提前準備好。其他東西就算少帶了,一般醫院都有小賣部臨時頂一下(雖然貴但你得認栽啊),實在不行京東第二天就能送到,但證件不齊有時真耽誤事。

生育服務單:現在特別方便,自己打印出來就行。

母子健康檔案

社保卡:這個就不多說了,去醫院都要帶上吧。

雙方身份證、戶口本

現金&銀行卡:有的醫院部分項目不能刷卡,所以建議帶上現金以防萬一。

產檢本:出院時回收回,放在醫院病案處封存。如果需要保留產檢記錄,可以提前拍照或複印。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2 醫院待產包

一般來說,你建檔的醫院都會為你準備一個待產包,在你入院或臨產當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所以說,在開始買買買之前,你要先去了解醫院待產包的內容,避免重複購買。

一般醫院的待產包有這些:

寶寶用:

胎帽:出生後,寶寶就會一直戴著,直到醫院給洗澡後摘掉。

寶寶衣服:一般醫院管換洗,或者直接給兩三套,所以去醫院的時候是不需要帶寶寶衣服的。

包巾:薄薄的小方巾,洗澡後包裹用,也可以當薄蓋被。

抱被:出院時包裹用,還可以當厚蓋被。

睡袋:夏天出生就用不到,冬天如果醫院比較冷的話就會派上用場啦。

紙尿褲:NB號一小包,一般夠寶寶2-3天使用,所以如果是剖腹產或其他住院時間長的情況,建議自己也帶一些。

洗髮沐浴露:雖然不是一整瓶可以讓你帶回家的那種,但這個咱們自己就不用帶去醫院了。

媽媽用:

病號服:一般來說,醫院都會要求穿病號服,每天都會有人檢查的。更何況病號服穿髒了可以拿去換乾淨的,想想也挺省事。

護理墊:護理墊不算太多,我身邊的媽媽,有的說遠遠不夠用,有的說足夠了,所以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以防萬一也可以準備一包。

Part 3 媽媽用的

這部分列出的東西會比較多,但每一件都是十分必要的。

衛生捲紙&抽紙

一次性紙內褲:別給別人添麻煩,穿上一次性紙內褲最方便。

410mm夜用超長衛生巾:很多人推薦產婦衛生巾,但我覺得410mm夜用超長衛生巾就足夠使用了。最關鍵的是,即使月子裡沒用完,以後還可以繼續用,不是嗎?

水杯:生完孩子多喝水。

飯盒:有些醫院打飯需要,當然也有醫院是發盒飯,還有些醫院雖然發盒飯但需要一個飯盒(或碗)來盛湯。具體情況先問清楚。

毛巾&臉盆

拖鞋&襪子:不建議月子裡捂著,所以,適度保暖即可。可以根據生孩子的季節判斷需要帶多厚的襪子,以及是否需要棉拖鞋。

帽子:出院時怕風吹腦袋可以用到。

一次性馬桶墊:生完孩子後有的人蹲不下去,需要坐在坐便器上大小便。帶個一次性馬桶墊既乾淨又方便。

手機&充電器:這個就不多解釋了。離了手機,我半步都走不出去啊。

Part 4 寶寶用的

寶寶的大部分用品醫院都會提供,但下面這幾樣還是要自備。

澡盆:每隔一天,醫院會給寶寶洗一次澡。

臉盆:洗臉和洗澡是一起的,但洗臉用單獨一個盆。

口水巾:給寶寶洗臉用。

護臀霜:拉完粑粑後可以塗一些。

棉柔巾:特別實用,可溼可幹,可以給寶寶擦嘴角的奶,也可以蘸水給寶寶洗屁屁。PS:不建議用溼巾代替棉柔巾,因為溼巾直接擦屁屁會涼,蘸溫水再擦又失去了溼巾原本的作用。

最近總有朋友問我,快生了去醫院都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還有朋友望著密密麻麻的待產包清單,一臉懵圈地問,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正好有空,就整理下我推薦的入院待產必備清單吧。

PS:這裡的待產包是指拎包入院需要準備的東西,如果需要孕期囤貨清單,我有空再整理哈。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1 證件類

這類東西必不可少,建議提前準備好。其他東西就算少帶了,一般醫院都有小賣部臨時頂一下(雖然貴但你得認栽啊),實在不行京東第二天就能送到,但證件不齊有時真耽誤事。

生育服務單:現在特別方便,自己打印出來就行。

母子健康檔案

社保卡:這個就不多說了,去醫院都要帶上吧。

雙方身份證、戶口本

現金&銀行卡:有的醫院部分項目不能刷卡,所以建議帶上現金以防萬一。

產檢本:出院時回收回,放在醫院病案處封存。如果需要保留產檢記錄,可以提前拍照或複印。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2 醫院待產包

一般來說,你建檔的醫院都會為你準備一個待產包,在你入院或臨產當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所以說,在開始買買買之前,你要先去了解醫院待產包的內容,避免重複購買。

一般醫院的待產包有這些:

寶寶用:

胎帽:出生後,寶寶就會一直戴著,直到醫院給洗澡後摘掉。

寶寶衣服:一般醫院管換洗,或者直接給兩三套,所以去醫院的時候是不需要帶寶寶衣服的。

包巾:薄薄的小方巾,洗澡後包裹用,也可以當薄蓋被。

抱被:出院時包裹用,還可以當厚蓋被。

睡袋:夏天出生就用不到,冬天如果醫院比較冷的話就會派上用場啦。

紙尿褲:NB號一小包,一般夠寶寶2-3天使用,所以如果是剖腹產或其他住院時間長的情況,建議自己也帶一些。

洗髮沐浴露:雖然不是一整瓶可以讓你帶回家的那種,但這個咱們自己就不用帶去醫院了。

媽媽用:

病號服:一般來說,醫院都會要求穿病號服,每天都會有人檢查的。更何況病號服穿髒了可以拿去換乾淨的,想想也挺省事。

護理墊:護理墊不算太多,我身邊的媽媽,有的說遠遠不夠用,有的說足夠了,所以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以防萬一也可以準備一包。

Part 3 媽媽用的

這部分列出的東西會比較多,但每一件都是十分必要的。

衛生捲紙&抽紙

一次性紙內褲:別給別人添麻煩,穿上一次性紙內褲最方便。

410mm夜用超長衛生巾:很多人推薦產婦衛生巾,但我覺得410mm夜用超長衛生巾就足夠使用了。最關鍵的是,即使月子裡沒用完,以後還可以繼續用,不是嗎?

水杯:生完孩子多喝水。

飯盒:有些醫院打飯需要,當然也有醫院是發盒飯,還有些醫院雖然發盒飯但需要一個飯盒(或碗)來盛湯。具體情況先問清楚。

毛巾&臉盆

拖鞋&襪子:不建議月子裡捂著,所以,適度保暖即可。可以根據生孩子的季節判斷需要帶多厚的襪子,以及是否需要棉拖鞋。

帽子:出院時怕風吹腦袋可以用到。

一次性馬桶墊:生完孩子後有的人蹲不下去,需要坐在坐便器上大小便。帶個一次性馬桶墊既乾淨又方便。

手機&充電器:這個就不多解釋了。離了手機,我半步都走不出去啊。

Part 4 寶寶用的

寶寶的大部分用品醫院都會提供,但下面這幾樣還是要自備。

澡盆:每隔一天,醫院會給寶寶洗一次澡。

臉盆:洗臉和洗澡是一起的,但洗臉用單獨一個盆。

口水巾:給寶寶洗臉用。

護臀霜:拉完粑粑後可以塗一些。

棉柔巾:特別實用,可溼可幹,可以給寶寶擦嘴角的奶,也可以蘸水給寶寶洗屁屁。PS:不建議用溼巾代替棉柔巾,因為溼巾直接擦屁屁會涼,蘸溫水再擦又失去了溼巾原本的作用。

超簡潔待產包清單,原來這些東西都不用帶

Part 5 什麼不用帶

我生孩子的時候,行李箱裡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最後能用到的其實不多。很多東西背來又背去,等回了家才發現根本沒有用。

媽媽的換洗衣物:進了醫院就穿病號服吧,換洗衣物帶了也沒機會穿。

束腹帶:順產真的沒有用,剖腹產也只能緩解下疼痛。

吸奶器:頭幾天寶寶不需要吃太多奶,隔幾個小時就讓寶寶直接吸吮,一來幫助下奶,二來促進排惡露。

奶粉&奶瓶:一般醫院都會明確說不讓帶奶粉和奶瓶。即便你頭幾天真的沒有奶,醫院也不讓喝自己帶的奶粉,而是會給你開營養科調配的奶。

寶寶水杯:六個月以內的純母乳寶寶不建議喝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