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電白:鄉村振興各有新意

李華斌 簡明全

金秋時節,筆者走進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高地街道山海社區孟信坡村,只見村裡的文化廣場上,一群年輕人正在打球,幾位老人則閒坐下棋、喝茶,前者的生龍活虎與後者的悠閒愜意,相映成趣……這是電白區近年因地制宜,嘗試不拘一格建新村以來,當地農村群眾日漸享受到家鄉發展帶來的越來越多實惠,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的一個縮影。

完善基礎設施建成文明新村

在孟信坡村的汙水淨化處理站,筆者見到山海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道良,他正頂著驕陽,細心查看汙水處理情況。他擔任村幹部已經15年,依然不改初心,堅持每天巡查村務。

過去的孟信坡村,道路設施不完善,村民收入普遍不高,環境相對也較差。一上任,陳道良就從修築進村道路開始,帶領村民建設新村。

村幹部真幹事,村民們看得見,鄉賢們也聽得到。發展村級公共事業,必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鄉賢齊心協力籌集的300多萬元資金支持,孟信坡村的規劃建設目標基本實現,道路硬化後,路燈安裝了,村中廣場建成了,還率先建起村級汙水淨化處理站。在當地黨政部門支持下,孟信坡村幹部群眾以及各界鄉賢建設家鄉的步伐沒有停步,又投入280萬元建設海濱公園、好家風公園。從2003年至2016年,累計投入1600多萬元建設村農貿市場、文化廣場以及投入建設其他基礎設施。

農村環境整治是鄉村治理的一大難題,陳道良曾經也犯難。最後,結合上級黨政部門“城鄉清潔工程”工作部署,陳道良等村“兩委”幹部找到了新辦法。一方面,幹部帶頭整治環境,組織村民大搞衛生,集中整治、清掃村道、水塘、市場、交通要道等路段,另一方面綜合整治人居環境,重點拆除各種汙染源。針對村中垃圾堆積問題,孟信坡村全面實行村中垃圾處理有償服務,動員村民群眾、鄉賢老闆、村中企業積極籌集經費,建設村邊垃圾池和村級汙水淨化處理站,解決垃圾集中收運和日常保潔問題,實現清潔衛生和汙水處理良性循環。

同時,孟信坡村制定了村規民約,設立了治安巡邏隊、鄰里糾紛調解隊、清潔服務隊等。如今,該村先後被授予茂名市精神文明建設十大示範村、茂名市先進文化建設十大示範村、茂名市文明村和茂名市十大美麗村莊等稱號。

龜鱉養殖富民特色小鎮興起

每天吃過晚飯,尚唐村村民黃劍東都會來到沙琅鎮府前路新規劃的龜市裡開檔。他把新孵出的龜苗帶到龜市,經常剛開檔就有買家來詢問,龜苗一般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尚唐村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沙琅鎮南部,近年靠龜鱉養殖業走出特色農業之路,打造集龜鱉飼料批發、龜鱉幼苗養殖、龜鱉收購銷售等產前、產中和產後綜合配套的特色產業鏈。如今該村已是全國聞名的養龜第一村,龜鱉養殖戶遍佈全村,龍頭養殖龜鱉場8個,龜鱉養殖合作社3個。尚唐村村委會副書記黃全發介紹說:“全村目前有80%的村民養殖龜鱉,養龜數量達4.6萬隻,總產值達4500萬元。村民們看到養龜有錢賺,自然願意跟著村委會的號召去幹。”

尚唐村委會因地制宜,圍繞龜鱉養殖業做文章,眾多村民依靠養龜改變命運、脫貧致富,住起獨棟樓房,徹底擺脫了貧困日子。黃全發說:“2009年咱們村委會牽頭成立龜鱉養殖行業專業合作社,指導村民從事特色養殖,帶動更多村民致富。此外,我們通過沙琅鎮龜鱉養殖行業協會聯繫各地龜鱉協會,促進大家交流合作。”尚唐村“兩委”緊緊抓住發展龜鱉養殖特色產業,帶動全村群眾致富,為沙琅鎮2017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立下一功。龜鱉養殖業取得豐碩回報之後,村裡有了更堅實的基礎展開鄉村建設。

村裡先後投入資金500多萬元硬化街道、村道和巷道,統一規劃建設排汙系統,還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標準籃球場、文化宣傳走廊等文化休閒設施。2000平方米的“龜鱉交易市場”,則有效帶動農貿產品營銷,集養殖、營銷、生態觀光等特色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特色新農村逐漸成型。

沉香產業脫貧示範幸福村居

電白區觀珠鎮沙垌村村民盧宏科,一家四代人都從事沉香種植,現在自己也種了幾畝地的沉香苗,從2010年開始他在自家樓裡開設了沉香佛珠加工廠,年產值近1000萬元。在村“兩委”支持下,盧宏科的加工廠僱傭近20位員工,都是村裡的貧困戶。

在當地政策支持下,沙桐村近年大力規劃、發展沉香種植特色農業,造就名滿全國的“沉香之村”,輻射帶動群眾造血脫貧。沙桐村村幹部楊水清從小就跟著父親採集沉香,對當地沉香種植情況十分了解:“沙垌村現有200多家沉香成品加工銷售企業,自發形成沉香一條街。村民有3000多人從事沉香特色產業,村集體收入在全區名列前茅。”

走在沙垌沉香街,一片繁華景象。每家加工廠內,村民們都在忙碌打磨、分揀、封裝沉香產品。如今的沙垌村,不僅有沉香批發市場聚集商家,而且形成集培育、種植、加工、流通於一體的沉香特色產業鏈。很多沉香企業除生產各式沉香工藝品,還開發多種沉香系列產品,目前沉香茶、沉香木工藝品、沉香油、沉香薰香等產品均已投入市場。

沉香加工貿易的興旺,還帶動了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為客商提供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不僅本村村民致富,而且周邊村民受益。目前沙垌村已經形成沉香育苗場15個,種植沉香樹1000多畝,沉香加工商戶328戶,沉香商鋪100多間,形成沙垌村沉香加工一條街,每年沉香銷售產值逾2億元。

有了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沙桐村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成為當地“幸福村居示範村”。下一步,沙垌村計劃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集健身、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公園,投入1000餘萬元建設沉香交易綜合市場,投入70萬元建設完善中心村排汙系統等。

同孟信坡村和尚唐村以及電白區其他村居一道,沙桐村也正昂首闊步朝向美麗、和諧、宜居、幸福的社會主義特色新農村全力邁進。

編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統籌推進,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七大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將十九大精神落實到鄉村治理層面,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促黨建、興產業、保增收、振鄉風,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本刊介紹江西省蘆溪縣和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鄉村建設的典型,講述他們構建和諧鄉村的故事,希望能給更多村幹部以啟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