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疆域

北魏六鎮之亂,是北魏末年一次反對漢化的鮮卑族和其他各族所發起的叛亂。最初的六鎮是指:懷朔鎮(懷朔鎮城遺址在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沃野鎮(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右翼旗境內)、懐荒鎮(今河北張北縣)。六鎮大多數都是職業軍人,以鮮卑文化為主。

439年,北魏基本統一北方。

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平陽遷都到洛陽。

495年,孝文帝禁止鮮卑貴族說包括鮮卑語在內的胡語,一律改說漢語。

496年,孝文帝下令所有鮮卑貴族改為漢姓。

自從494年孝文帝把首都從平陽遷移到洛陽之後,北魏政治重心南移。跟隨孝文帝南下的顯姓鮮卑貴族榮華富貴,依然留在六鎮承擔防禦任務的鮮卑貴族和士兵卻日益受到排擠。北魏更將各種罪犯發配到六鎮,作為府戶以填邊守衛。因此,六鎮軍民均對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暗中不滿。

523年,北魏孝明帝時,六鎮地區連年發生旱災後,於當年再次發生旱災。同年,北方的柔然也發生大饑荒。柔然向北魏要求借糧,北魏不借,於是柔然就大舉進入北魏搶劫糧食。

當年2月,懷荒鎮人因為糧食短缺,要求鎮將武衛將軍於景要求賑災,遭到於景拒絕後,將於景殺死。北魏朝廷於是決定鎮壓六鎮人民。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疆域

北魏六鎮之亂,是北魏末年一次反對漢化的鮮卑族和其他各族所發起的叛亂。最初的六鎮是指:懷朔鎮(懷朔鎮城遺址在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沃野鎮(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右翼旗境內)、懐荒鎮(今河北張北縣)。六鎮大多數都是職業軍人,以鮮卑文化為主。

439年,北魏基本統一北方。

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平陽遷都到洛陽。

495年,孝文帝禁止鮮卑貴族說包括鮮卑語在內的胡語,一律改說漢語。

496年,孝文帝下令所有鮮卑貴族改為漢姓。

自從494年孝文帝把首都從平陽遷移到洛陽之後,北魏政治重心南移。跟隨孝文帝南下的顯姓鮮卑貴族榮華富貴,依然留在六鎮承擔防禦任務的鮮卑貴族和士兵卻日益受到排擠。北魏更將各種罪犯發配到六鎮,作為府戶以填邊守衛。因此,六鎮軍民均對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暗中不滿。

523年,北魏孝明帝時,六鎮地區連年發生旱災後,於當年再次發生旱災。同年,北方的柔然也發生大饑荒。柔然向北魏要求借糧,北魏不借,於是柔然就大舉進入北魏搶劫糧食。

當年2月,懷荒鎮人因為糧食短缺,要求鎮將武衛將軍於景要求賑災,遭到於景拒絕後,將於景殺死。北魏朝廷於是決定鎮壓六鎮人民。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六鎮地理位置

524年3月,沃野鎮匈奴族人破六韓拔陵號召六鎮居民和邊民反魏。深受旱災之苦、糧食短缺的鎮民一呼百應,在破六韓拔陵的率領下,殺死鎮將,宣佈建立政權,改年號為真王。

攻克沃野鎮後,破六韓拔陵派遣鮮卑族人衛可孤率軍攻打東北方向的懷朔、武川二鎮。懷朔鎮將楊鈞以賀拔度拔為主帥,以其三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為將軍,前往迎戰。同時北魏朝廷派遣元彧討伐破六韓拔陵,元彧駐軍雲中。

4月,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鎮民赫連恩起兵,推舉敕勒(鐵勒或高車)部落首領胡琛為高平王,進攻高平鎮,響應破六韓拔陵。但胡琛、赫連恩軍被北魏將軍盧祖遷所擊敗,於是只能北撤到北方的沃野鎮。當月,衛可孤攻克懷朔、武川二鎮,並俘虜了賀拔度拔父子。

5月,破六韓拔陵在五原(今包頭西北)擊敗元彧軍,又趁勝擊敗李叔仁軍於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震驚北魏。孝明帝罷免元彧,以李崇為北討大都督,節制崔暹、元淵二軍,三路攻打破六韓拔陵。破六韓拔陵一時間聲名大振。於是夏州、東夏州、豳州、涼州、秦州等地紛紛起兵反魏,呼應破六韓拔陵。

7月,破六韓拔陵擊敗不聽李崇號令、單獨前來的崔暹軍,隨後又擊敗李崇軍,李崇回守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不久,柔玄鎮鎮民叛變,莫折大提攻佔高平鎮。

8月,東、西敕勒部宣佈歸附破六韓拔陵,北魏孝明帝宣佈特赦六鎮府戶為民,對六鎮實行懷柔政策,並派遣酈道元前往安撫,但後未能成行。

10月,被俘虜的賀拔度拔父子聯合部分鎮民襲殺衛可孤,後被敕勒部軍隊殺死。

同年,南方的蕭粱趁北魏六鎮反叛之機,發動北伐,攻打北魏壽陽。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疆域

北魏六鎮之亂,是北魏末年一次反對漢化的鮮卑族和其他各族所發起的叛亂。最初的六鎮是指:懷朔鎮(懷朔鎮城遺址在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沃野鎮(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右翼旗境內)、懐荒鎮(今河北張北縣)。六鎮大多數都是職業軍人,以鮮卑文化為主。

439年,北魏基本統一北方。

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平陽遷都到洛陽。

495年,孝文帝禁止鮮卑貴族說包括鮮卑語在內的胡語,一律改說漢語。

496年,孝文帝下令所有鮮卑貴族改為漢姓。

自從494年孝文帝把首都從平陽遷移到洛陽之後,北魏政治重心南移。跟隨孝文帝南下的顯姓鮮卑貴族榮華富貴,依然留在六鎮承擔防禦任務的鮮卑貴族和士兵卻日益受到排擠。北魏更將各種罪犯發配到六鎮,作為府戶以填邊守衛。因此,六鎮軍民均對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暗中不滿。

523年,北魏孝明帝時,六鎮地區連年發生旱災後,於當年再次發生旱災。同年,北方的柔然也發生大饑荒。柔然向北魏要求借糧,北魏不借,於是柔然就大舉進入北魏搶劫糧食。

當年2月,懷荒鎮人因為糧食短缺,要求鎮將武衛將軍於景要求賑災,遭到於景拒絕後,將於景殺死。北魏朝廷於是決定鎮壓六鎮人民。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六鎮地理位置

524年3月,沃野鎮匈奴族人破六韓拔陵號召六鎮居民和邊民反魏。深受旱災之苦、糧食短缺的鎮民一呼百應,在破六韓拔陵的率領下,殺死鎮將,宣佈建立政權,改年號為真王。

攻克沃野鎮後,破六韓拔陵派遣鮮卑族人衛可孤率軍攻打東北方向的懷朔、武川二鎮。懷朔鎮將楊鈞以賀拔度拔為主帥,以其三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為將軍,前往迎戰。同時北魏朝廷派遣元彧討伐破六韓拔陵,元彧駐軍雲中。

4月,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鎮民赫連恩起兵,推舉敕勒(鐵勒或高車)部落首領胡琛為高平王,進攻高平鎮,響應破六韓拔陵。但胡琛、赫連恩軍被北魏將軍盧祖遷所擊敗,於是只能北撤到北方的沃野鎮。當月,衛可孤攻克懷朔、武川二鎮,並俘虜了賀拔度拔父子。

5月,破六韓拔陵在五原(今包頭西北)擊敗元彧軍,又趁勝擊敗李叔仁軍於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震驚北魏。孝明帝罷免元彧,以李崇為北討大都督,節制崔暹、元淵二軍,三路攻打破六韓拔陵。破六韓拔陵一時間聲名大振。於是夏州、東夏州、豳州、涼州、秦州等地紛紛起兵反魏,呼應破六韓拔陵。

7月,破六韓拔陵擊敗不聽李崇號令、單獨前來的崔暹軍,隨後又擊敗李崇軍,李崇回守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不久,柔玄鎮鎮民叛變,莫折大提攻佔高平鎮。

8月,東、西敕勒部宣佈歸附破六韓拔陵,北魏孝明帝宣佈特赦六鎮府戶為民,對六鎮實行懷柔政策,並派遣酈道元前往安撫,但後未能成行。

10月,被俘虜的賀拔度拔父子聯合部分鎮民襲殺衛可孤,後被敕勒部軍隊殺死。

同年,南方的蕭粱趁北魏六鎮反叛之機,發動北伐,攻打北魏壽陽。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武士俑,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525年2月,胡太后和孝明帝發動政變,奪回軍政大權,並處死自己的妹夫元乂。3月,柔然可汗阿那瓌接受胡太后要求柔然出兵幫助平定六鎮的請求,率領10萬兵馬攻打沃野鎮,並連連取勝。同時北魏派遣元琛攻打懷朔鎮。

6月,破六韓拔陵在五原擊敗元琛軍。被擊敗後的元琛改用招撫策略來招降六鎮叛軍。乜列河率領3萬人投靠元琛。北魏於謹說服西部敕勒3萬戶背叛破六韓拔陵。元琛趁破六韓拔陵截擊投降北魏的乜列河軍時,設下埋伏,一舉擊敗破六韓拔陵軍。破六韓拔陵渡河逃跑,不知所終。北魏將俘虜的20萬六鎮民安置在瀛、冀、定三州。

8月,柔玄鎮兵杜洛周在上谷聚集因河北災荒出逃的六鎮兵民起兵。鮮卑化漢人高歡也加入了杜洛周軍,開始其創國旅程。

526年,杜洛周攻下居庸關。鮮于修禮在定州率領當地的六鎮兵民反叛,改元魯興,後被北魏都督楊津擊敗。8月,鮮于修禮被元洪業所殺,元洪業又被葛榮所殺。

528年1月,杜洛周被葛榮所殺,其軍被葛榮所並。6月,爾朱榮以36萬軍攻打葛榮。8月,爾朱榮以7萬起兵擊敗葛榮軍,並俘虜葛榮於洛陽處死。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疆域

北魏六鎮之亂,是北魏末年一次反對漢化的鮮卑族和其他各族所發起的叛亂。最初的六鎮是指:懷朔鎮(懷朔鎮城遺址在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沃野鎮(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右翼旗境內)、懐荒鎮(今河北張北縣)。六鎮大多數都是職業軍人,以鮮卑文化為主。

439年,北魏基本統一北方。

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平陽遷都到洛陽。

495年,孝文帝禁止鮮卑貴族說包括鮮卑語在內的胡語,一律改說漢語。

496年,孝文帝下令所有鮮卑貴族改為漢姓。

自從494年孝文帝把首都從平陽遷移到洛陽之後,北魏政治重心南移。跟隨孝文帝南下的顯姓鮮卑貴族榮華富貴,依然留在六鎮承擔防禦任務的鮮卑貴族和士兵卻日益受到排擠。北魏更將各種罪犯發配到六鎮,作為府戶以填邊守衛。因此,六鎮軍民均對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暗中不滿。

523年,北魏孝明帝時,六鎮地區連年發生旱災後,於當年再次發生旱災。同年,北方的柔然也發生大饑荒。柔然向北魏要求借糧,北魏不借,於是柔然就大舉進入北魏搶劫糧食。

當年2月,懷荒鎮人因為糧食短缺,要求鎮將武衛將軍於景要求賑災,遭到於景拒絕後,將於景殺死。北魏朝廷於是決定鎮壓六鎮人民。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六鎮地理位置

524年3月,沃野鎮匈奴族人破六韓拔陵號召六鎮居民和邊民反魏。深受旱災之苦、糧食短缺的鎮民一呼百應,在破六韓拔陵的率領下,殺死鎮將,宣佈建立政權,改年號為真王。

攻克沃野鎮後,破六韓拔陵派遣鮮卑族人衛可孤率軍攻打東北方向的懷朔、武川二鎮。懷朔鎮將楊鈞以賀拔度拔為主帥,以其三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為將軍,前往迎戰。同時北魏朝廷派遣元彧討伐破六韓拔陵,元彧駐軍雲中。

4月,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鎮民赫連恩起兵,推舉敕勒(鐵勒或高車)部落首領胡琛為高平王,進攻高平鎮,響應破六韓拔陵。但胡琛、赫連恩軍被北魏將軍盧祖遷所擊敗,於是只能北撤到北方的沃野鎮。當月,衛可孤攻克懷朔、武川二鎮,並俘虜了賀拔度拔父子。

5月,破六韓拔陵在五原(今包頭西北)擊敗元彧軍,又趁勝擊敗李叔仁軍於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震驚北魏。孝明帝罷免元彧,以李崇為北討大都督,節制崔暹、元淵二軍,三路攻打破六韓拔陵。破六韓拔陵一時間聲名大振。於是夏州、東夏州、豳州、涼州、秦州等地紛紛起兵反魏,呼應破六韓拔陵。

7月,破六韓拔陵擊敗不聽李崇號令、單獨前來的崔暹軍,隨後又擊敗李崇軍,李崇回守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不久,柔玄鎮鎮民叛變,莫折大提攻佔高平鎮。

8月,東、西敕勒部宣佈歸附破六韓拔陵,北魏孝明帝宣佈特赦六鎮府戶為民,對六鎮實行懷柔政策,並派遣酈道元前往安撫,但後未能成行。

10月,被俘虜的賀拔度拔父子聯合部分鎮民襲殺衛可孤,後被敕勒部軍隊殺死。

同年,南方的蕭粱趁北魏六鎮反叛之機,發動北伐,攻打北魏壽陽。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北魏武士俑,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525年2月,胡太后和孝明帝發動政變,奪回軍政大權,並處死自己的妹夫元乂。3月,柔然可汗阿那瓌接受胡太后要求柔然出兵幫助平定六鎮的請求,率領10萬兵馬攻打沃野鎮,並連連取勝。同時北魏派遣元琛攻打懷朔鎮。

6月,破六韓拔陵在五原擊敗元琛軍。被擊敗後的元琛改用招撫策略來招降六鎮叛軍。乜列河率領3萬人投靠元琛。北魏於謹說服西部敕勒3萬戶背叛破六韓拔陵。元琛趁破六韓拔陵截擊投降北魏的乜列河軍時,設下埋伏,一舉擊敗破六韓拔陵軍。破六韓拔陵渡河逃跑,不知所終。北魏將俘虜的20萬六鎮民安置在瀛、冀、定三州。

8月,柔玄鎮兵杜洛周在上谷聚集因河北災荒出逃的六鎮兵民起兵。鮮卑化漢人高歡也加入了杜洛周軍,開始其創國旅程。

526年,杜洛周攻下居庸關。鮮于修禮在定州率領當地的六鎮兵民反叛,改元魯興,後被北魏都督楊津擊敗。8月,鮮于修禮被元洪業所殺,元洪業又被葛榮所殺。

528年1月,杜洛周被葛榮所殺,其軍被葛榮所並。6月,爾朱榮以36萬軍攻打葛榮。8月,爾朱榮以7萬起兵擊敗葛榮軍,並俘虜葛榮於洛陽處死。

北魏六鎮之亂:鮮卑反漢化大起義 北魏滅亡的導火線

東、西魏邊境

從524年到528年長達4年的六鎮之亂,打亂了北魏的秩序,在客觀上強化了北魏在孝文帝改革的兩個派別:漢化派、反漢化派。因六鎮之亂而引發河北叛亂,成就了高歡和河北漢人大家族的北齊,因六鎮之亂而引發的關隴起義,成就了宇文泰和堅持鮮卑習俗的鮮卑人的北周。

選擇漢化的鮮卑人,成立了北齊;堅持鮮卑的鮮卑人,成立了北周。這就是北魏六鎮之亂的最大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