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江湖有句傳言:“物以C為貴,不懂就蒙B。”講真,這句話——有毒。有次我剛剛上完排列組合與概率,就有同學下課湊過來了問道:“老師,我們國考到底是選C好還是選B好呢?”

更可怕的是,這一問,把其他同學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般用自己忽閃忽閃的眼睛看著我,說:“老師,快告訴我們數量關係選那個選項好吧?”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江湖有句傳言:“物以C為貴,不懂就蒙B。”講真,這句話——有毒。有次我剛剛上完排列組合與概率,就有同學下課湊過來了問道:“老師,我們國考到底是選C好還是選B好呢?”

更可怕的是,這一問,把其他同學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般用自己忽閃忽閃的眼睛看著我,說:“老師,快告訴我們數量關係選那個選項好吧?”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我很無奈的找了一篇分析國考數量蒙題的研究性文章跟大家分享,具體內容就不提了,結論是:國考想蒙上岸?細細睡吧。

沒錯,國考就是硬骨頭,想通過不靠譜的蒙題方式上岸,那還不如去多拜拜佛燒燒香。

那麼國考數量到底應該怎麼提升?我建議大家首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做題的過程中嘗試著把每到題的基礎知識都吃透,甚至嘗試著給自己出題,從最簡單的題開始,一點點增加我們所出的題的難度。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也更好的摸清考官出題的脈絡。

好了,廢話不多說,上題!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江湖有句傳言:“物以C為貴,不懂就蒙B。”講真,這句話——有毒。有次我剛剛上完排列組合與概率,就有同學下課湊過來了問道:“老師,我們國考到底是選C好還是選B好呢?”

更可怕的是,這一問,把其他同學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般用自己忽閃忽閃的眼睛看著我,說:“老師,快告訴我們數量關係選那個選項好吧?”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我很無奈的找了一篇分析國考數量蒙題的研究性文章跟大家分享,具體內容就不提了,結論是:國考想蒙上岸?細細睡吧。

沒錯,國考就是硬骨頭,想通過不靠譜的蒙題方式上岸,那還不如去多拜拜佛燒燒香。

那麼國考數量到底應該怎麼提升?我建議大家首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做題的過程中嘗試著把每到題的基礎知識都吃透,甚至嘗試著給自己出題,從最簡單的題開始,一點點增加我們所出的題的難度。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也更好的摸清考官出題的脈絡。

好了,廢話不多說,上題!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73.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這道題是我們2016年國考的數量真題,此題的難度應該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已知女職員的數量,要求隨機選派兩名職員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就必須要求出員工的總人數。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道題進行分解:

【1】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的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原有員工多少人?

A.60 B.48

C.50 D.52

【2】某單位原有50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做這個分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瞭解一道難題是如何製造出來的。每一道難題都是有若干道簡單的題拼湊而成。

大家要想啃好國考數量這個硬骨頭,沒有捷徑!打好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打好了,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都會上去。

那麼這裡老黃跟大家來分享下一些題目:

【例1】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33 B.39

C.17 D.16

解析:依題意得:答對的題+答錯的題=50題。根據我們在數字特性法裡面的“和差同性”(兩個整數的和與這兩個整數的差的奇偶性相同),因此答對的與答錯的題的差也應該是偶數。所以選D。

【例2】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18 B.39

C.17 D.16

解析:該題比起上題難的地方是,有兩個選項是偶數,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和差同性”來排除BC選項。剩下AB可以如下解決:

設答對題數量為X,答錯題數量為y。那麼答對答錯和為50,差為18,有如下方程: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江湖有句傳言:“物以C為貴,不懂就蒙B。”講真,這句話——有毒。有次我剛剛上完排列組合與概率,就有同學下課湊過來了問道:“老師,我們國考到底是選C好還是選B好呢?”

更可怕的是,這一問,把其他同學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般用自己忽閃忽閃的眼睛看著我,說:“老師,快告訴我們數量關係選那個選項好吧?”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我很無奈的找了一篇分析國考數量蒙題的研究性文章跟大家分享,具體內容就不提了,結論是:國考想蒙上岸?細細睡吧。

沒錯,國考就是硬骨頭,想通過不靠譜的蒙題方式上岸,那還不如去多拜拜佛燒燒香。

那麼國考數量到底應該怎麼提升?我建議大家首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做題的過程中嘗試著把每到題的基礎知識都吃透,甚至嘗試著給自己出題,從最簡單的題開始,一點點增加我們所出的題的難度。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也更好的摸清考官出題的脈絡。

好了,廢話不多說,上題!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73.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這道題是我們2016年國考的數量真題,此題的難度應該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已知女職員的數量,要求隨機選派兩名職員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就必須要求出員工的總人數。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道題進行分解:

【1】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的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原有員工多少人?

A.60 B.48

C.50 D.52

【2】某單位原有50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做這個分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瞭解一道難題是如何製造出來的。每一道難題都是有若干道簡單的題拼湊而成。

大家要想啃好國考數量這個硬骨頭,沒有捷徑!打好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打好了,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都會上去。

那麼這裡老黃跟大家來分享下一些題目:

【例1】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33 B.39

C.17 D.16

解析:依題意得:答對的題+答錯的題=50題。根據我們在數字特性法裡面的“和差同性”(兩個整數的和與這兩個整數的差的奇偶性相同),因此答對的與答錯的題的差也應該是偶數。所以選D。

【例2】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18 B.39

C.17 D.16

解析:該題比起上題難的地方是,有兩個選項是偶數,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和差同性”來排除BC選項。剩下AB可以如下解決:

設答對題數量為X,答錯題數量為y。那麼答對答錯和為50,差為18,有如下方程: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解得:

把x=34,y=16代到3x-1.5y式子中發現肯定最終總分不會有小數點。所以差為18不滿足題意。排除A,選D。

【例3】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18 B.14

C.17 D.16

解析:該題比起【例2】也只是選項上再增加了一個偶數選項。那麼這時候我們就只能排除C。ABD怎麼辦呢?那麼我們在課堂上有學習過一個“居中代入”的方法,就是剩下三個選項的時候把中間值代到已知條件去。因為我們知道做對的和做錯的相差越大,表明答對的題的數量越多,因此分數也要越高。而最終總分是73.5分,把D選項16代進去,如果得到總分大於73.5,說明16偏大,那麼18代進去總分就一定更大與73.5,那麼我們就得選B;如果16代進去總分小於73.5,我們就得選A;如果16代進去總分剛剛好是73.5,那麼16就是正確答案。因此不論如何,我們只要代一個數值答案就出來了。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2018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江湖有句傳言:“物以C為貴,不懂就蒙B。”講真,這句話——有毒。有次我剛剛上完排列組合與概率,就有同學下課湊過來了問道:“老師,我們國考到底是選C好還是選B好呢?”

更可怕的是,這一問,把其他同學都吸引過來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般用自己忽閃忽閃的眼睛看著我,說:“老師,快告訴我們數量關係選那個選項好吧?”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我很無奈的找了一篇分析國考數量蒙題的研究性文章跟大家分享,具體內容就不提了,結論是:國考想蒙上岸?細細睡吧。

沒錯,國考就是硬骨頭,想通過不靠譜的蒙題方式上岸,那還不如去多拜拜佛燒燒香。

那麼國考數量到底應該怎麼提升?我建議大家首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做題的過程中嘗試著把每到題的基礎知識都吃透,甚至嘗試著給自己出題,從最簡單的題開始,一點點增加我們所出的題的難度。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也更好的摸清考官出題的脈絡。

好了,廢話不多說,上題!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73.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這道題是我們2016年國考的數量真題,此題的難度應該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已知女職員的數量,要求隨機選派兩名職員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就必須要求出員工的總人數。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道題進行分解:

【1】某單位原有幾十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女職員的比重下降了3個百分點。原有員工多少人?

A.60 B.48

C.50 D.52

【2】某單位原有50名職員,其中有14名女性。當兩名女職員調出該單位後。現在該單位需要隨機選派兩名職員參加培訓,問選派的兩人都是女職員的概率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小於1% B.1%~4%

C.4%~7% D.7%~10%

做這個分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瞭解一道難題是如何製造出來的。每一道難題都是有若干道簡單的題拼湊而成。

大家要想啃好國考數量這個硬骨頭,沒有捷徑!打好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打好了,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都會上去。

那麼這裡老黃跟大家來分享下一些題目:

【例1】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33 B.39

C.17 D.16

解析:依題意得:答對的題+答錯的題=50題。根據我們在數字特性法裡面的“和差同性”(兩個整數的和與這兩個整數的差的奇偶性相同),因此答對的與答錯的題的差也應該是偶數。所以選D。

【例2】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18 B.39

C.17 D.16

解析:該題比起上題難的地方是,有兩個選項是偶數,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和差同性”來排除BC選項。剩下AB可以如下解決:

設答對題數量為X,答錯題數量為y。那麼答對答錯和為50,差為18,有如下方程: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解得:

把x=34,y=16代到3x-1.5y式子中發現肯定最終總分不會有小數點。所以差為18不滿足題意。排除A,選D。

【例3】某次測驗有50道判斷題,每做對一題得3分,不做或做錯一題倒扣1.5分,某學生共得73.5分,問答對題數和答錯題數(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18 B.14

C.17 D.16

解析:該題比起【例2】也只是選項上再增加了一個偶數選項。那麼這時候我們就只能排除C。ABD怎麼辦呢?那麼我們在課堂上有學習過一個“居中代入”的方法,就是剩下三個選項的時候把中間值代到已知條件去。因為我們知道做對的和做錯的相差越大,表明答對的題的數量越多,因此分數也要越高。而最終總分是73.5分,把D選項16代進去,如果得到總分大於73.5,說明16偏大,那麼18代進去總分就一定更大與73.5,那麼我們就得選B;如果16代進去總分小於73.5,我們就得選A;如果16代進去總分剛剛好是73.5,那麼16就是正確答案。因此不論如何,我們只要代一個數值答案就出來了。

2018年國考數量關係通關的解題方法

我們發現把x-y=16代進去發現總分剛剛好等於73.5,因此選D。

以上三道題,只是通過修改選項,就讓題目的難度逐漸增大,所考查的知識點,從最開始的“和差同性”“代入排除”一直到“居中代入”,也是逐步變多。因此,大家只有充分的掌握基礎知識,才可以更好的去解好數量關係題。

這裡再給大家兩道例題,都是在【例1】基礎上改進的,大家可以自行琢磨下。這兩道例題知識通過文字的增加和修改來提高大家的閱讀難度來達到變難的目的。

【例4】小王購進50塊壽山石原石,每塊150元。每雕刻一件成功作品賣出則可以淨掙300元,出一件廢品則賣不出。小王最後扣去成本共得7350元,問雕刻成功的和雕刻失敗的作品相差多少個?( )

A.18 B.14

C.17 D.16

【例5】小王跟著李師傅學習壽山石雕刻。他購進50塊壽山石原石,每塊150元。剛好有商家收購小王的作品。小王每雕刻一件成功作品賣450元,出一件廢品則賣不出。小王最後扣去成本共得7350元,問雕刻成功的和雕刻失敗的作品相差多少個?( )

A.18 B.14

C.17 D.16

說了這麼多,我建議大家在做題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去對一道難題進行分解,把難題所包含的簡單的知識點逐個抽離出來。這樣子可以更好的去掌握知識點,也可以更好的瞭解出題者的意圖,自然對我們解題的效率和準確率會有很大的提升。

國考的競爭是激烈的,想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來啃下這個硬骨頭是幾乎不可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