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出“十無”整治標準 2435條背街小巷三年將大變樣

交通 建筑 文物 千龍網 2017-11-15

千龍-法晚聯合報道(記者 耿學清)近日,北京編制出臺了《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並提出了“十無”整治提升標準。核心區計劃三年完成2435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任務,並創建文明街巷。

達智橋衚衕拆違後 如今變得寬闊敞亮

《法制晚報》記者上午來到位於宣武門外大街的達智橋衚衕,以前這裡是附近有名的“髒亂差”小吃一條街,去年到今天,經過疏解整治,路面變得寬闊敞亮。

據瞭解,西城區已將達智橋衚衕納入“宣西北”復興計劃,進行整體設計,目前已經完成初稿,基本按照民國特色恢復衚衕肌裡,特別是將圍繞沈家本胡居等5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做文章,讓5條背街小巷重現歷史風貌。

去年4月以來,西城區委區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對1331條背街小巷全面提升,計劃提前實現“十有十無”的目標。

出臺衚衕導則 根據街巷寬度確定交通配置

市城市管理委會同市規劃國土委編制出臺了《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從氣質、風格、顏色等方面著手,對背街小巷建築立面、交通設施、牌匾標識、城市傢俱、綠化景觀等十大類36項元素進行設計規範。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築立面上,對街巷衚衕沿線具有不同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實施分類管控。

在交通設施上,提出了結合街巷衚衕寬度,確定差別化的交通組織方式及交通設施配置要求。整治提升後的衚衕要展現具有首都風範、古都風韻和時代風貌的城市新形象。

核心區衚衕 “十無一創建”

按照本市對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核心區計劃三年完成2435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任務。

在整治提升標準上,核心區衚衕將實現“十無一創建”,“十無”即:無私搭亂建、無開牆打洞、無亂停車、無亂佔道、無亂搭架空線、無外立面破損、無違規廣告牌匾、無道路破損、無違規經營、無堆物堆料;“一創建”即:創建文明街巷。

截至11月初,報送達到“十無”標準的有182條,在施1295條。未來,背街小巷治理將從核心區拓展到中心城區及通州區。按照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二次全會精神,為全面加強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在核心區開展整治提升基礎上拓展到了中心城區及通州區,建成區比照核心區,按同一標準、同一規範開展環境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