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周韶華先生是位畫家,畫得不錯。後來,周韶華在開始學書法,據說正式學書法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又據說寫得還很好。

周韶華先生是位畫家,畫得不錯。後來,周韶華在開始學書法,據說正式學書法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又據說寫得還很好。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寫得很好”應該是客套話,因為書法是一項講究童子功的藝術門類,年少時學書法,手可依筆墨而成長,也就是執筆之手能與筆墨磨合成一體。如果手筆合一,筆成為身心的一部分,才能成長為“很好”的書法藝術家,如果沒有書法童子功,半路練習書法,做這個事是可以的,但要是寫得“很好”已經是不太可能,因為錯過了年齡,就如莊稼錯過了季節,播下種子,出苗可能,但要結果就難了,結出豐美碩果是夢話,不信這會兒你再種玉米試試,還結棒嗎?

周韶華80多歲開始練書法,養養心,養養身,拓展一下藝術邊際,無可厚非,但是要寫得有名家大派,這樣的成就是無法收穫的。如果硬是有人說周韶華所寫的書法是“奇品大功”一定是言過之贊。

不妨看看周韶華寫的草書和行書(因為沒見過他的楷書作品,不見楷書,也應該是高齡習書,楷書難成的原因。僅為猜度,或許亦有)

周韶華先生是位畫家,畫得不錯。後來,周韶華在開始學書法,據說正式學書法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又據說寫得還很好。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寫得很好”應該是客套話,因為書法是一項講究童子功的藝術門類,年少時學書法,手可依筆墨而成長,也就是執筆之手能與筆墨磨合成一體。如果手筆合一,筆成為身心的一部分,才能成長為“很好”的書法藝術家,如果沒有書法童子功,半路練習書法,做這個事是可以的,但要是寫得“很好”已經是不太可能,因為錯過了年齡,就如莊稼錯過了季節,播下種子,出苗可能,但要結果就難了,結出豐美碩果是夢話,不信這會兒你再種玉米試試,還結棒嗎?

周韶華80多歲開始練書法,養養心,養養身,拓展一下藝術邊際,無可厚非,但是要寫得有名家大派,這樣的成就是無法收穫的。如果硬是有人說周韶華所寫的書法是“奇品大功”一定是言過之贊。

不妨看看周韶華寫的草書和行書(因為沒見過他的楷書作品,不見楷書,也應該是高齡習書,楷書難成的原因。僅為猜度,或許亦有)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草書(或是行草)《畫自己的畫》這幅作品,什麼觀感,用筆是比較呆凝,沒有氣脈,字字隔絕,這不是拙樸,而是五分的幼稚感,不成熟。敗筆實在是比較多,行筆結體沒有法度,更無靈逸。其中“做自己的上帝”一句,從“做”到“帝”幾乎落筆即敗,特別是“做”字能寫得如此彆扭,實在是比較難看。當然,在這幅作品中比較難看的字還是不少的,臆造的字體也不少,可以數一數到底有多少。

周韶華草書多敗筆的原因除了書法的基本功不紮實,還有其他一項原因:周韶華是畫家,他願意用畫畫的筆意和筆跡來寫書法,不是“寫字”,而是“畫字”。

書畫同源,畫為書之餘,書法家可以把草書功法施於畫畫,這種技能遷移是可行的,反之把畫功遷於草書,則是逆行的,不可行。因為草書是抽象藝術,繪畫是直觀藝術,你用直觀的東西去刻畫抽象的草書,完全會破壞掉草書的抽象韻味,觀字如畫不是功法,是淺薄。

說到底,草書不是畫出來的,畫出來太無神氣,處處有違和感,不切抽象美感,不倫不類的感覺。

再看《韓愈翰墨論天道》這幅作品,因為施加了太多的畫法,所以看起來非常造作,完全不是書法的生態,無論是行書還是草書,書法暢意自由的神態基本上沒有了,右聯“天”與左聯“春”字,筆畫太造畫了,絕對不是“好好寫”的感受,讓人看了有一種困滯難受的感覺,十分塞心。

周韶華先生是位畫家,畫得不錯。後來,周韶華在開始學書法,據說正式學書法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又據說寫得還很好。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寫得很好”應該是客套話,因為書法是一項講究童子功的藝術門類,年少時學書法,手可依筆墨而成長,也就是執筆之手能與筆墨磨合成一體。如果手筆合一,筆成為身心的一部分,才能成長為“很好”的書法藝術家,如果沒有書法童子功,半路練習書法,做這個事是可以的,但要是寫得“很好”已經是不太可能,因為錯過了年齡,就如莊稼錯過了季節,播下種子,出苗可能,但要結果就難了,結出豐美碩果是夢話,不信這會兒你再種玉米試試,還結棒嗎?

周韶華80多歲開始練書法,養養心,養養身,拓展一下藝術邊際,無可厚非,但是要寫得有名家大派,這樣的成就是無法收穫的。如果硬是有人說周韶華所寫的書法是“奇品大功”一定是言過之贊。

不妨看看周韶華寫的草書和行書(因為沒見過他的楷書作品,不見楷書,也應該是高齡習書,楷書難成的原因。僅為猜度,或許亦有)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草書(或是行草)《畫自己的畫》這幅作品,什麼觀感,用筆是比較呆凝,沒有氣脈,字字隔絕,這不是拙樸,而是五分的幼稚感,不成熟。敗筆實在是比較多,行筆結體沒有法度,更無靈逸。其中“做自己的上帝”一句,從“做”到“帝”幾乎落筆即敗,特別是“做”字能寫得如此彆扭,實在是比較難看。當然,在這幅作品中比較難看的字還是不少的,臆造的字體也不少,可以數一數到底有多少。

周韶華草書多敗筆的原因除了書法的基本功不紮實,還有其他一項原因:周韶華是畫家,他願意用畫畫的筆意和筆跡來寫書法,不是“寫字”,而是“畫字”。

書畫同源,畫為書之餘,書法家可以把草書功法施於畫畫,這種技能遷移是可行的,反之把畫功遷於草書,則是逆行的,不可行。因為草書是抽象藝術,繪畫是直觀藝術,你用直觀的東西去刻畫抽象的草書,完全會破壞掉草書的抽象韻味,觀字如畫不是功法,是淺薄。

說到底,草書不是畫出來的,畫出來太無神氣,處處有違和感,不切抽象美感,不倫不類的感覺。

再看《韓愈翰墨論天道》這幅作品,因為施加了太多的畫法,所以看起來非常造作,完全不是書法的生態,無論是行書還是草書,書法暢意自由的神態基本上沒有了,右聯“天”與左聯“春”字,筆畫太造畫了,絕對不是“好好寫”的感受,讓人看了有一種困滯難受的感覺,十分塞心。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天”“春”兩字以下的兩字,是亂筆模範,算不算草書?是行書?還是大篆?書法完全失形失意,與草書之意已經有萬里遙遠了。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對於書法家來說,成功要趁早——晚年學習,玩玩尚可,難成大家之功。

周韶華先生是位畫家,畫得不錯。後來,周韶華在開始學書法,據說正式學書法時已經是83歲高齡了,又據說寫得還很好。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寫得很好”應該是客套話,因為書法是一項講究童子功的藝術門類,年少時學書法,手可依筆墨而成長,也就是執筆之手能與筆墨磨合成一體。如果手筆合一,筆成為身心的一部分,才能成長為“很好”的書法藝術家,如果沒有書法童子功,半路練習書法,做這個事是可以的,但要是寫得“很好”已經是不太可能,因為錯過了年齡,就如莊稼錯過了季節,播下種子,出苗可能,但要結果就難了,結出豐美碩果是夢話,不信這會兒你再種玉米試試,還結棒嗎?

周韶華80多歲開始練書法,養養心,養養身,拓展一下藝術邊際,無可厚非,但是要寫得有名家大派,這樣的成就是無法收穫的。如果硬是有人說周韶華所寫的書法是“奇品大功”一定是言過之贊。

不妨看看周韶華寫的草書和行書(因為沒見過他的楷書作品,不見楷書,也應該是高齡習書,楷書難成的原因。僅為猜度,或許亦有)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草書(或是行草)《畫自己的畫》這幅作品,什麼觀感,用筆是比較呆凝,沒有氣脈,字字隔絕,這不是拙樸,而是五分的幼稚感,不成熟。敗筆實在是比較多,行筆結體沒有法度,更無靈逸。其中“做自己的上帝”一句,從“做”到“帝”幾乎落筆即敗,特別是“做”字能寫得如此彆扭,實在是比較難看。當然,在這幅作品中比較難看的字還是不少的,臆造的字體也不少,可以數一數到底有多少。

周韶華草書多敗筆的原因除了書法的基本功不紮實,還有其他一項原因:周韶華是畫家,他願意用畫畫的筆意和筆跡來寫書法,不是“寫字”,而是“畫字”。

書畫同源,畫為書之餘,書法家可以把草書功法施於畫畫,這種技能遷移是可行的,反之把畫功遷於草書,則是逆行的,不可行。因為草書是抽象藝術,繪畫是直觀藝術,你用直觀的東西去刻畫抽象的草書,完全會破壞掉草書的抽象韻味,觀字如畫不是功法,是淺薄。

說到底,草書不是畫出來的,畫出來太無神氣,處處有違和感,不切抽象美感,不倫不類的感覺。

再看《韓愈翰墨論天道》這幅作品,因為施加了太多的畫法,所以看起來非常造作,完全不是書法的生態,無論是行書還是草書,書法暢意自由的神態基本上沒有了,右聯“天”與左聯“春”字,筆畫太造畫了,絕對不是“好好寫”的感受,讓人看了有一種困滯難受的感覺,十分塞心。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天”“春”兩字以下的兩字,是亂筆模範,算不算草書?是行書?還是大篆?書法完全失形失意,與草書之意已經有萬里遙遠了。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對於書法家來說,成功要趁早——晚年學習,玩玩尚可,難成大家之功。

80歲寫草書是可以的,但寫好已經不太容易了 草書能畫不出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