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編輯同志,這篇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安溪縣土匪情況的具體資料,年限都在1930年以前,請審核通過,謝謝!

民國年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險峻,民不聊生,因此土匪眾多,各路土匪聚眾嘯聚山林抗拒官府的事例層出不窮,本文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土匪及其支脈整理,以饗頭條號的粉絲。概括可分為兩說。一說起源於高義、陳塔。另一說謂:安溪老資格民軍頭目應推肖鎮邦、翁藤(一般誤為汪藤)。現將文獻資料整理如下。 

編輯同志,這篇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安溪縣土匪情況的具體資料,年限都在1930年以前,請審核通過,謝謝!

民國年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險峻,民不聊生,因此土匪眾多,各路土匪聚眾嘯聚山林抗拒官府的事例層出不窮,本文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土匪及其支脈整理,以饗頭條號的粉絲。概括可分為兩說。一說起源於高義、陳塔。另一說謂:安溪老資格民軍頭目應推肖鎮邦、翁藤(一般誤為汪藤)。現將文獻資料整理如下。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一、肖鎮邦的匪幫

1.肖鎮邦

肖鎮邦族譜上名字為肖如滿,字煥衣,他身材高大,精通武術,廿餘歲時,聚眾數十人擁有一批槍支進行地方自衛。配妻吳芍娘,生於同治癸亥年(1863年)三月十二日,肖鎮邦五歲時,善辭令,作事果斷,是鄉中老大,鄰近各村及漳平一帶,每遇有民事糾紛,只要請肖鎮邦的妻子吳芍出面調停,都可迎刃而解。吳芍除自身具有之條件外,借重丈夫的威望,才能左右鄉政。由此可見,肖鎮邦起事時間,應是光緒初年,較之高義、陳塔、翁藤早了近二十年,因此是安溪民軍鼻祖。

2.肖著

有人說一九一八年,肖鎮邦隨陳宗儀入城,年已六十餘歲,而高義僅四十餘歲,這個說法不實,因其時肖鎮邦已死十五年,其隊部已由其子肖著統帶。肖鎮邦死後,子肖著繼之。肖著出生於光緒丁亥年(1887年)九月十七日,一九一八年隨陳宗儀入城者應是肖著,時肖著年已三十二歲,等到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後,肖著即帶隊伍退回老家自守。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肖著在永春苦竹頭被一個姓尤的民軍頭目槍傷,抬至桃舟下洋即死亡,時年卅五歲。

3.肖繼武

肖著死後,他的兒子肖繼武繼承父業(繼武為抱養子),一九二一年受楊漢烈編制,號稱統領。一九二二年為楊漢烈第二旅旅長楊學良屬下,任獨立營營長。一九二三年楊學良西拓漳平後,升肖繼武為團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楊漢烈部內訌,楊學良陳屍議席,其部下楊烈式、肖繼武引兵還內地,各自割據一方。

一九三三年初,肖繼武帶一個營,進入漳平永福,二月廿五日,他的部隊在永福被繳械,本人被擊斃,死年卅五歲。  

二、高義

編輯同志,這篇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安溪縣土匪情況的具體資料,年限都在1930年以前,請審核通過,謝謝!

民國年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險峻,民不聊生,因此土匪眾多,各路土匪聚眾嘯聚山林抗拒官府的事例層出不窮,本文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土匪及其支脈整理,以饗頭條號的粉絲。概括可分為兩說。一說起源於高義、陳塔。另一說謂:安溪老資格民軍頭目應推肖鎮邦、翁藤(一般誤為汪藤)。現將文獻資料整理如下。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一、肖鎮邦的匪幫

1.肖鎮邦

肖鎮邦族譜上名字為肖如滿,字煥衣,他身材高大,精通武術,廿餘歲時,聚眾數十人擁有一批槍支進行地方自衛。配妻吳芍娘,生於同治癸亥年(1863年)三月十二日,肖鎮邦五歲時,善辭令,作事果斷,是鄉中老大,鄰近各村及漳平一帶,每遇有民事糾紛,只要請肖鎮邦的妻子吳芍出面調停,都可迎刃而解。吳芍除自身具有之條件外,借重丈夫的威望,才能左右鄉政。由此可見,肖鎮邦起事時間,應是光緒初年,較之高義、陳塔、翁藤早了近二十年,因此是安溪民軍鼻祖。

2.肖著

有人說一九一八年,肖鎮邦隨陳宗儀入城,年已六十餘歲,而高義僅四十餘歲,這個說法不實,因其時肖鎮邦已死十五年,其隊部已由其子肖著統帶。肖鎮邦死後,子肖著繼之。肖著出生於光緒丁亥年(1887年)九月十七日,一九一八年隨陳宗儀入城者應是肖著,時肖著年已三十二歲,等到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後,肖著即帶隊伍退回老家自守。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肖著在永春苦竹頭被一個姓尤的民軍頭目槍傷,抬至桃舟下洋即死亡,時年卅五歲。

3.肖繼武

肖著死後,他的兒子肖繼武繼承父業(繼武為抱養子),一九二一年受楊漢烈編制,號稱統領。一九二二年為楊漢烈第二旅旅長楊學良屬下,任獨立營營長。一九二三年楊學良西拓漳平後,升肖繼武為團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楊漢烈部內訌,楊學良陳屍議席,其部下楊烈式、肖繼武引兵還內地,各自割據一方。

一九三三年初,肖繼武帶一個營,進入漳平永福,二月廿五日,他的部隊在永福被繳械,本人被擊斃,死年卅五歲。  

二、高義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高義

高義的祖籍是安溪大坪,一八七九年農曆三月初五日出生在臺北大龍峒,甲午戰役後,臺灣割給日本,高義曾參加徐驤所組織的義軍與劉永福一併抗擊日寇。失敗後,於一九○四年左右逃回大陸,被迫豎起反清義旗,發難時間為光緒末年。  

三、陳塔的匪幫

1.陳塔

陳塔是安溪祥華後洋人,本來是一個白面書生,熟讀四書五經,善寫文章,從軍後所有佈告文書,皆出其手,文采不錯。清光緒末年,東南有革命黨活動,倚其地形險阻,陳塔便糾集陳銅、陳鐵(又名烏面鐵)等,起事於安溪、漳平、華安邊境,截殺官差,劫掠富商,繼而流竄於長坑一帶,清政府無力平叛,因此他們勢力越來越大。安溪桃舟肖鎮邦(未死前)、感德五甲翁藤、德化陳宗儀、蘇壹等與其聯成一系,互通聲氣,黨羽日增,有眾數百人,以內深、覆鼎的七星寨及九天山的太平寨為巢穴,出沒安、漳、華、德、永五縣邊境,聲勢喧囂,引起福建省府的注意,派出福建提督洪永安率隊進剿,搗毀後洋根據地,只抓到小賊九人,在長坑圩斬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溪縣長謝金元招安高義等人,陳塔仍不肯受降。有人傳言宣統初年,陳塔被擒,在安溪縣城越獄出走,被搜獲擊殺。這個說法與事實有出入。因民國二年(1913年)有安溪縣長鬍諸清發信給陳塔等土匪,敦促他們悔過投誠,否則將興兵剿滅。陳塔回覆,措詞頗強硬,此書當時曾傳遍全縣,並錄如下:  

“適按尊諭,慰勞勤勤。但愚僻處荒村,邀眾自防,並無他志;不意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前者風聲遠播,認作同胞,今既民國成立,干戈永息,一旦席捲,顧乃以暴易暴,更暴尤甚。科舉不復,餉稅日增,何怪人心不服,謀將狡焉而思啟。今日之勢,在所必爭,如謂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我雖不才,亦當避君三舍,必欲強兵壓境,勢當滅盡。則君未必能如楚莊,我亦未必如華元也。”(或謂此書系陳塔答縣長裘章銘者)。

另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載,陳塔後來參加福建下游護國軍第二支隊,於一九一六年四月廿四日與袁軍李厚基部下激戰於同安山口廟,壯烈犧牲,這些情況,實不盡然。安溪後洋陳塔的至親陳志為所說:陳塔出生於同治初年(1866),卒於一九一六年,終年五十一歲。壯年時為安溪民軍頭領之一,起事時間次於桃舟肖鎮邦,早於高義。發難後清政府幾度招安,陳塔不肯受編,民國初年,力量逐漸衰弱,曾派人與東南革命軍聯繫。一九一六年初夏,多卿佔方益崛起,欲迫陳塔就範,誘騙陳塔及其子陳波至佛耳山麓,均被處死,現無後輩,陳塔死後,其部隊由近親陳嶽統帶。

2.陳嶽

陳嶽,字聯輝,在陳塔死後,接管他的部隊。陳清東、陳文生都受他管轄、肖鎮邦、翁藤死後,在安溪民軍中也是老資格之一,且勇悍凶暴,群雄懾服。楊持平為王榮光誘殺後,黃煒(選弈)辭去縣長職,當時強敵壓境,內部紛亂,無人敢握縣政,他毫不客氣,對眾宣佈曰:“無人敢做縣長,我自己兼,坐堂審案,我不會講官話,大家別給我找麻煩,若是綁弔拷打,我卻有一手,衙門裡不必設刑杖,好替公家省一筆薪水。”此訊傳出。民間均戒懼。他兼任縣長不到一個月,終為怕麻煩辭職,結果沒有執行過一次“刑杖”。

據陳嶽的次子陳水成與孫子陳春良回憶:陳嶽有妻妾兩人,嫡配官聰福春村人。生長子陳卻,十九歲病故。抱養陳水成為次子,傳陳春良。又抱養陳志光為第三子,解放初參加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後任海澄縣第一任副縣長,後被判徒刑十餘年,一九八二年平反,辦理離休住在廈門。有一妾因無纏足,鄉人均叫粗腳,泉州人,無育早故。  

陳嶽生於清同治初年(1865年),一九二五年九月廿五日因與多卿佔方珍之侄佔進取爭執購買一所田地,被佔進取槍傷膀肛筋,不治身亡,終年六十一歲。  

編輯同志,這篇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安溪縣土匪情況的具體資料,年限都在1930年以前,請審核通過,謝謝!

民國年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險峻,民不聊生,因此土匪眾多,各路土匪聚眾嘯聚山林抗拒官府的事例層出不窮,本文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土匪及其支脈整理,以饗頭條號的粉絲。概括可分為兩說。一說起源於高義、陳塔。另一說謂:安溪老資格民軍頭目應推肖鎮邦、翁藤(一般誤為汪藤)。現將文獻資料整理如下。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一、肖鎮邦的匪幫

1.肖鎮邦

肖鎮邦族譜上名字為肖如滿,字煥衣,他身材高大,精通武術,廿餘歲時,聚眾數十人擁有一批槍支進行地方自衛。配妻吳芍娘,生於同治癸亥年(1863年)三月十二日,肖鎮邦五歲時,善辭令,作事果斷,是鄉中老大,鄰近各村及漳平一帶,每遇有民事糾紛,只要請肖鎮邦的妻子吳芍出面調停,都可迎刃而解。吳芍除自身具有之條件外,借重丈夫的威望,才能左右鄉政。由此可見,肖鎮邦起事時間,應是光緒初年,較之高義、陳塔、翁藤早了近二十年,因此是安溪民軍鼻祖。

2.肖著

有人說一九一八年,肖鎮邦隨陳宗儀入城,年已六十餘歲,而高義僅四十餘歲,這個說法不實,因其時肖鎮邦已死十五年,其隊部已由其子肖著統帶。肖鎮邦死後,子肖著繼之。肖著出生於光緒丁亥年(1887年)九月十七日,一九一八年隨陳宗儀入城者應是肖著,時肖著年已三十二歲,等到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後,肖著即帶隊伍退回老家自守。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肖著在永春苦竹頭被一個姓尤的民軍頭目槍傷,抬至桃舟下洋即死亡,時年卅五歲。

3.肖繼武

肖著死後,他的兒子肖繼武繼承父業(繼武為抱養子),一九二一年受楊漢烈編制,號稱統領。一九二二年為楊漢烈第二旅旅長楊學良屬下,任獨立營營長。一九二三年楊學良西拓漳平後,升肖繼武為團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楊漢烈部內訌,楊學良陳屍議席,其部下楊烈式、肖繼武引兵還內地,各自割據一方。

一九三三年初,肖繼武帶一個營,進入漳平永福,二月廿五日,他的部隊在永福被繳械,本人被擊斃,死年卅五歲。  

二、高義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高義

高義的祖籍是安溪大坪,一八七九年農曆三月初五日出生在臺北大龍峒,甲午戰役後,臺灣割給日本,高義曾參加徐驤所組織的義軍與劉永福一併抗擊日寇。失敗後,於一九○四年左右逃回大陸,被迫豎起反清義旗,發難時間為光緒末年。  

三、陳塔的匪幫

1.陳塔

陳塔是安溪祥華後洋人,本來是一個白面書生,熟讀四書五經,善寫文章,從軍後所有佈告文書,皆出其手,文采不錯。清光緒末年,東南有革命黨活動,倚其地形險阻,陳塔便糾集陳銅、陳鐵(又名烏面鐵)等,起事於安溪、漳平、華安邊境,截殺官差,劫掠富商,繼而流竄於長坑一帶,清政府無力平叛,因此他們勢力越來越大。安溪桃舟肖鎮邦(未死前)、感德五甲翁藤、德化陳宗儀、蘇壹等與其聯成一系,互通聲氣,黨羽日增,有眾數百人,以內深、覆鼎的七星寨及九天山的太平寨為巢穴,出沒安、漳、華、德、永五縣邊境,聲勢喧囂,引起福建省府的注意,派出福建提督洪永安率隊進剿,搗毀後洋根據地,只抓到小賊九人,在長坑圩斬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溪縣長謝金元招安高義等人,陳塔仍不肯受降。有人傳言宣統初年,陳塔被擒,在安溪縣城越獄出走,被搜獲擊殺。這個說法與事實有出入。因民國二年(1913年)有安溪縣長鬍諸清發信給陳塔等土匪,敦促他們悔過投誠,否則將興兵剿滅。陳塔回覆,措詞頗強硬,此書當時曾傳遍全縣,並錄如下:  

“適按尊諭,慰勞勤勤。但愚僻處荒村,邀眾自防,並無他志;不意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前者風聲遠播,認作同胞,今既民國成立,干戈永息,一旦席捲,顧乃以暴易暴,更暴尤甚。科舉不復,餉稅日增,何怪人心不服,謀將狡焉而思啟。今日之勢,在所必爭,如謂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我雖不才,亦當避君三舍,必欲強兵壓境,勢當滅盡。則君未必能如楚莊,我亦未必如華元也。”(或謂此書系陳塔答縣長裘章銘者)。

另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載,陳塔後來參加福建下游護國軍第二支隊,於一九一六年四月廿四日與袁軍李厚基部下激戰於同安山口廟,壯烈犧牲,這些情況,實不盡然。安溪後洋陳塔的至親陳志為所說:陳塔出生於同治初年(1866),卒於一九一六年,終年五十一歲。壯年時為安溪民軍頭領之一,起事時間次於桃舟肖鎮邦,早於高義。發難後清政府幾度招安,陳塔不肯受編,民國初年,力量逐漸衰弱,曾派人與東南革命軍聯繫。一九一六年初夏,多卿佔方益崛起,欲迫陳塔就範,誘騙陳塔及其子陳波至佛耳山麓,均被處死,現無後輩,陳塔死後,其部隊由近親陳嶽統帶。

2.陳嶽

陳嶽,字聯輝,在陳塔死後,接管他的部隊。陳清東、陳文生都受他管轄、肖鎮邦、翁藤死後,在安溪民軍中也是老資格之一,且勇悍凶暴,群雄懾服。楊持平為王榮光誘殺後,黃煒(選弈)辭去縣長職,當時強敵壓境,內部紛亂,無人敢握縣政,他毫不客氣,對眾宣佈曰:“無人敢做縣長,我自己兼,坐堂審案,我不會講官話,大家別給我找麻煩,若是綁弔拷打,我卻有一手,衙門裡不必設刑杖,好替公家省一筆薪水。”此訊傳出。民間均戒懼。他兼任縣長不到一個月,終為怕麻煩辭職,結果沒有執行過一次“刑杖”。

據陳嶽的次子陳水成與孫子陳春良回憶:陳嶽有妻妾兩人,嫡配官聰福春村人。生長子陳卻,十九歲病故。抱養陳水成為次子,傳陳春良。又抱養陳志光為第三子,解放初參加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後任海澄縣第一任副縣長,後被判徒刑十餘年,一九八二年平反,辦理離休住在廈門。有一妾因無纏足,鄉人均叫粗腳,泉州人,無育早故。  

陳嶽生於清同治初年(1865年),一九二五年九月廿五日因與多卿佔方珍之侄佔進取爭執購買一所田地,被佔進取槍傷膀肛筋,不治身亡,終年六十一歲。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四、翁藤的匪幫

1.翁騰

翁騰,字漢國,安溪感德五甲村人,是安溪民軍老頭目之一。一八七七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身高六尺許,三十歲以前務農,兼做竹篾工度生,性剛直好勝,曾被本房的強人綁架,幸得一同情者把他放走。三十歲那年,輪到翁藤當佛頭(封建節日的當道主),賓客齊到,翁藤殺一頭小豬僅幾十斤欲作酬賓用,富戶故意在此時登門討債,翁藤商量以一半豬肉先抵還一部分債務,債主不許,強將全部豬肉搶去,翁藤忍受不了這種奇恥大辱,促使他萌發落草為寇的念頭,乃向洪佑埔兜徐厝借取毛瑟槍五支,招集弟翁綢等五人,首次到九龍江截劫商船,搶得大量資財,遂購買槍支,擴大隊伍,不到幾年時間,發展成為一支有四五百人槍的地方武裝。

宣統末年,官府得知翁藤隊伍壯大,到處為寇,乃派隊伍清剿,部隊駐在大格三落大厝,號召悔過自首,既往不咎,騙取翁藤大部分兵丁出來自首,獨翁藤兄弟等七人拒不屈從,外逃至同安角尾一帶潛伏。沒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官軍退卻時,殺了翁藤自首的青壯士兵過半。翁藤重返五甲村,收拾殘部,建旗稱制,自稱營長。  

翁藤的膽力和槍術,是安溪民軍中首屈一指的。據聞他每次碰到兵勇進剿,總是好整以暇,待到迫近數十步內才開槍抵抗,彈無虛發,每餉都有殺傷,兵勇展開包圍,他才從容逃脫。有一次,抓到一名差役,捆綁在數十步外,兩臂各夾一竹筒,嚴囑不可顫動,翁藤舉起毛瑟槍,連發兩槍,彈穿竹筒而過,然後把他釋放,差役逃歸,敘述被當槍靶經過情形,自是兵勇人人畏懼翁藤。  

民國初年,北軍進侵漳平,翁藤帶兵勇百餘人,在漳平色仔坑抗擊,挖築工事,扼險據守,待北軍臨近,才開槍射擊,以兩槍輪換髮射,一人射死北軍百餘人,屍體填滿三“紙窟”,繳獲槍支百餘,聲威大震。  

1918年,安溪縣長解利民棄城逃逸,民軍首領陳宗儀率隊入城,翁藤隨其入城,是一名首領,林源、陳嶽、楊漢烈相隨入城還未見經傳,入城後乘勝進駐泉州,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翁藤直攻莆田,勇猛衝鋒,在城壕下中彈陣亡,死年四十二歲。  

編輯同志,這篇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安溪縣土匪情況的具體資料,年限都在1930年以前,請審核通過,謝謝!

民國年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險峻,民不聊生,因此土匪眾多,各路土匪聚眾嘯聚山林抗拒官府的事例層出不窮,本文就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土匪及其支脈整理,以饗頭條號的粉絲。概括可分為兩說。一說起源於高義、陳塔。另一說謂:安溪老資格民軍頭目應推肖鎮邦、翁藤(一般誤為汪藤)。現將文獻資料整理如下。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一、肖鎮邦的匪幫

1.肖鎮邦

肖鎮邦族譜上名字為肖如滿,字煥衣,他身材高大,精通武術,廿餘歲時,聚眾數十人擁有一批槍支進行地方自衛。配妻吳芍娘,生於同治癸亥年(1863年)三月十二日,肖鎮邦五歲時,善辭令,作事果斷,是鄉中老大,鄰近各村及漳平一帶,每遇有民事糾紛,只要請肖鎮邦的妻子吳芍出面調停,都可迎刃而解。吳芍除自身具有之條件外,借重丈夫的威望,才能左右鄉政。由此可見,肖鎮邦起事時間,應是光緒初年,較之高義、陳塔、翁藤早了近二十年,因此是安溪民軍鼻祖。

2.肖著

有人說一九一八年,肖鎮邦隨陳宗儀入城,年已六十餘歲,而高義僅四十餘歲,這個說法不實,因其時肖鎮邦已死十五年,其隊部已由其子肖著統帶。肖鎮邦死後,子肖著繼之。肖著出生於光緒丁亥年(1887年)九月十七日,一九一八年隨陳宗儀入城者應是肖著,時肖著年已三十二歲,等到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後,肖著即帶隊伍退回老家自守。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肖著在永春苦竹頭被一個姓尤的民軍頭目槍傷,抬至桃舟下洋即死亡,時年卅五歲。

3.肖繼武

肖著死後,他的兒子肖繼武繼承父業(繼武為抱養子),一九二一年受楊漢烈編制,號稱統領。一九二二年為楊漢烈第二旅旅長楊學良屬下,任獨立營營長。一九二三年楊學良西拓漳平後,升肖繼武為團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楊漢烈部內訌,楊學良陳屍議席,其部下楊烈式、肖繼武引兵還內地,各自割據一方。

一九三三年初,肖繼武帶一個營,進入漳平永福,二月廿五日,他的部隊在永福被繳械,本人被擊斃,死年卅五歲。  

二、高義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高義

高義的祖籍是安溪大坪,一八七九年農曆三月初五日出生在臺北大龍峒,甲午戰役後,臺灣割給日本,高義曾參加徐驤所組織的義軍與劉永福一併抗擊日寇。失敗後,於一九○四年左右逃回大陸,被迫豎起反清義旗,發難時間為光緒末年。  

三、陳塔的匪幫

1.陳塔

陳塔是安溪祥華後洋人,本來是一個白面書生,熟讀四書五經,善寫文章,從軍後所有佈告文書,皆出其手,文采不錯。清光緒末年,東南有革命黨活動,倚其地形險阻,陳塔便糾集陳銅、陳鐵(又名烏面鐵)等,起事於安溪、漳平、華安邊境,截殺官差,劫掠富商,繼而流竄於長坑一帶,清政府無力平叛,因此他們勢力越來越大。安溪桃舟肖鎮邦(未死前)、感德五甲翁藤、德化陳宗儀、蘇壹等與其聯成一系,互通聲氣,黨羽日增,有眾數百人,以內深、覆鼎的七星寨及九天山的太平寨為巢穴,出沒安、漳、華、德、永五縣邊境,聲勢喧囂,引起福建省府的注意,派出福建提督洪永安率隊進剿,搗毀後洋根據地,只抓到小賊九人,在長坑圩斬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溪縣長謝金元招安高義等人,陳塔仍不肯受降。有人傳言宣統初年,陳塔被擒,在安溪縣城越獄出走,被搜獲擊殺。這個說法與事實有出入。因民國二年(1913年)有安溪縣長鬍諸清發信給陳塔等土匪,敦促他們悔過投誠,否則將興兵剿滅。陳塔回覆,措詞頗強硬,此書當時曾傳遍全縣,並錄如下:  

“適按尊諭,慰勞勤勤。但愚僻處荒村,邀眾自防,並無他志;不意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前者風聲遠播,認作同胞,今既民國成立,干戈永息,一旦席捲,顧乃以暴易暴,更暴尤甚。科舉不復,餉稅日增,何怪人心不服,謀將狡焉而思啟。今日之勢,在所必爭,如謂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我雖不才,亦當避君三舍,必欲強兵壓境,勢當滅盡。則君未必能如楚莊,我亦未必如華元也。”(或謂此書系陳塔答縣長裘章銘者)。

另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載,陳塔後來參加福建下游護國軍第二支隊,於一九一六年四月廿四日與袁軍李厚基部下激戰於同安山口廟,壯烈犧牲,這些情況,實不盡然。安溪後洋陳塔的至親陳志為所說:陳塔出生於同治初年(1866),卒於一九一六年,終年五十一歲。壯年時為安溪民軍頭領之一,起事時間次於桃舟肖鎮邦,早於高義。發難後清政府幾度招安,陳塔不肯受編,民國初年,力量逐漸衰弱,曾派人與東南革命軍聯繫。一九一六年初夏,多卿佔方益崛起,欲迫陳塔就範,誘騙陳塔及其子陳波至佛耳山麓,均被處死,現無後輩,陳塔死後,其部隊由近親陳嶽統帶。

2.陳嶽

陳嶽,字聯輝,在陳塔死後,接管他的部隊。陳清東、陳文生都受他管轄、肖鎮邦、翁藤死後,在安溪民軍中也是老資格之一,且勇悍凶暴,群雄懾服。楊持平為王榮光誘殺後,黃煒(選弈)辭去縣長職,當時強敵壓境,內部紛亂,無人敢握縣政,他毫不客氣,對眾宣佈曰:“無人敢做縣長,我自己兼,坐堂審案,我不會講官話,大家別給我找麻煩,若是綁弔拷打,我卻有一手,衙門裡不必設刑杖,好替公家省一筆薪水。”此訊傳出。民間均戒懼。他兼任縣長不到一個月,終為怕麻煩辭職,結果沒有執行過一次“刑杖”。

據陳嶽的次子陳水成與孫子陳春良回憶:陳嶽有妻妾兩人,嫡配官聰福春村人。生長子陳卻,十九歲病故。抱養陳水成為次子,傳陳春良。又抱養陳志光為第三子,解放初參加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後任海澄縣第一任副縣長,後被判徒刑十餘年,一九八二年平反,辦理離休住在廈門。有一妾因無纏足,鄉人均叫粗腳,泉州人,無育早故。  

陳嶽生於清同治初年(1865年),一九二五年九月廿五日因與多卿佔方珍之侄佔進取爭執購買一所田地,被佔進取槍傷膀肛筋,不治身亡,終年六十一歲。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四、翁藤的匪幫

1.翁騰

翁騰,字漢國,安溪感德五甲村人,是安溪民軍老頭目之一。一八七七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身高六尺許,三十歲以前務農,兼做竹篾工度生,性剛直好勝,曾被本房的強人綁架,幸得一同情者把他放走。三十歲那年,輪到翁藤當佛頭(封建節日的當道主),賓客齊到,翁藤殺一頭小豬僅幾十斤欲作酬賓用,富戶故意在此時登門討債,翁藤商量以一半豬肉先抵還一部分債務,債主不許,強將全部豬肉搶去,翁藤忍受不了這種奇恥大辱,促使他萌發落草為寇的念頭,乃向洪佑埔兜徐厝借取毛瑟槍五支,招集弟翁綢等五人,首次到九龍江截劫商船,搶得大量資財,遂購買槍支,擴大隊伍,不到幾年時間,發展成為一支有四五百人槍的地方武裝。

宣統末年,官府得知翁藤隊伍壯大,到處為寇,乃派隊伍清剿,部隊駐在大格三落大厝,號召悔過自首,既往不咎,騙取翁藤大部分兵丁出來自首,獨翁藤兄弟等七人拒不屈從,外逃至同安角尾一帶潛伏。沒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官軍退卻時,殺了翁藤自首的青壯士兵過半。翁藤重返五甲村,收拾殘部,建旗稱制,自稱營長。  

翁藤的膽力和槍術,是安溪民軍中首屈一指的。據聞他每次碰到兵勇進剿,總是好整以暇,待到迫近數十步內才開槍抵抗,彈無虛發,每餉都有殺傷,兵勇展開包圍,他才從容逃脫。有一次,抓到一名差役,捆綁在數十步外,兩臂各夾一竹筒,嚴囑不可顫動,翁藤舉起毛瑟槍,連發兩槍,彈穿竹筒而過,然後把他釋放,差役逃歸,敘述被當槍靶經過情形,自是兵勇人人畏懼翁藤。  

民國初年,北軍進侵漳平,翁藤帶兵勇百餘人,在漳平色仔坑抗擊,挖築工事,扼險據守,待北軍臨近,才開槍射擊,以兩槍輪換髮射,一人射死北軍百餘人,屍體填滿三“紙窟”,繳獲槍支百餘,聲威大震。  

1918年,安溪縣長解利民棄城逃逸,民軍首領陳宗儀率隊入城,翁藤隨其入城,是一名首領,林源、陳嶽、楊漢烈相隨入城還未見經傳,入城後乘勝進駐泉州,陳宗儀戰死惠安塗嶺,翁藤直攻莆田,勇猛衝鋒,在城壕下中彈陣亡,死年四十二歲。  

「閩南史料」民國初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土匪幫派的具體源流

2.翁綢

翁藤死後,卒伍由其弟翁綢統帶,翁綢別號春國,他沒有一樣能比得上翁藤,就抽鴉片最拿手。過了兩年,翁綢也死了,死年亦是四十二歲。翁綢死後,其妻翁太太繼任。

3.翁莊富

翁太太,孃家姓莊,小字富,記名翁莊富。同安隘頭附近大路村人。孃家開客店,翁綢曾進軍同安,結識莊富,時莊富已出嫁,與丈夫感情不睦,長住孃家。翁綢撤軍時,莊富隨軍來安溪,自願成為翁綢妻室。翁綢死後,她繼夫業,人稱翁太太,其貌不揚,體魄健壯,統率卒伍,慓悍異常。翁綢死時,莊富尚年青、無育,翁綢生前曾抱養一子,名翁伯金,與莊富年齡相差無幾,曾就學集美師範,莊富不堪寂寞,竟然與伯金有曖昧關係,為礙於聲譽,後來莊富曾去江西招一贅夫,此人昏庸無能,徒掛虛名,莊富又與其衛士胡搞,翁伯金看不慣,頓起殺母念,未遂,反為莊富所擒,殺於石邁格後。莊富橫行於安溪感德區附近竟達十餘年,直至一九三六年才被捕獲,槍殺於長坑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