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此後四川一直在南朝治下。隋唐時候天下一統;四川也得到了發展,川西、川南都得到了開發,也算擴大了四川的地盤,增加了四川的實力。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大亂世。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此後四川一直在南朝治下。隋唐時候天下一統;四川也得到了發展,川西、川南都得到了開發,也算擴大了四川的地盤,增加了四川的實力。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大亂世。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五次割據,河南人王建在四川建立“蜀”政權(907-926),史稱“前蜀”。現在成都永陵路那邊就有王建墓,也叫永陵。成都有個西安路,就和王建有關,西安路和西安沒有關係,而是西出平安的意思。是為了紀念當年王建拯救蜀中百姓的事。王建60歲才當皇帝,也是唯一一個留有真人雕像的皇帝。另一件奇葩事就是,自古玉璽的把手都是龍龜這類;可是王建的玉璽是兔首,為啥?因為王建屬兔。現在在永陵門口的廣場上就能看到這個兔首玉璽的石雕。

傳至兒子王衍;被後唐李存勖所滅。孟知祥被封為西川節度使入川,八年後,孟知祥割據,史稱“後蜀”(934-965).孟知祥墓在現在成都北的新都,植物園後面。然而因為被盜、破壞嚴重;都不能被開發成一個景點。只是一個存在。五代時期南邊大多數帝王墓都損毀或者沒有找到。。

孟知祥登基做了七個月皇帝就死了。然後就是兒子孟昶。整體來說前蜀後蜀時期,蜀中地區避免了中原戰亂,得到了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很大發展。也可見王建、孟氏父子還是很作為的君主。

此後趙宋王朝勢不可擋了剪滅了南方割據,統一中原以及南方、西南。巴蜀重歸中央王朝。

此後就是北宋、南宋、元、明。

值得一說的是在南宋末年,四川抵抗元軍也是異常頑強的,元朝唯一戰死的大汗——蒙哥,就是在重慶釣魚山下被打死的。這是一次影響世界格局的戰役;因為這次戰役,蒙哥汗戰死,引發蒙古內部奪權,這才停止了在歐洲的侵略步伐,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否則很可能歐洲整個就被蒙古人滅了。而後蒙古人瘋狂屠殺四川人,這就引發了第一次“填川運動”,大量外地人口遷入四川。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此後四川一直在南朝治下。隋唐時候天下一統;四川也得到了發展,川西、川南都得到了開發,也算擴大了四川的地盤,增加了四川的實力。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大亂世。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五次割據,河南人王建在四川建立“蜀”政權(907-926),史稱“前蜀”。現在成都永陵路那邊就有王建墓,也叫永陵。成都有個西安路,就和王建有關,西安路和西安沒有關係,而是西出平安的意思。是為了紀念當年王建拯救蜀中百姓的事。王建60歲才當皇帝,也是唯一一個留有真人雕像的皇帝。另一件奇葩事就是,自古玉璽的把手都是龍龜這類;可是王建的玉璽是兔首,為啥?因為王建屬兔。現在在永陵門口的廣場上就能看到這個兔首玉璽的石雕。

傳至兒子王衍;被後唐李存勖所滅。孟知祥被封為西川節度使入川,八年後,孟知祥割據,史稱“後蜀”(934-965).孟知祥墓在現在成都北的新都,植物園後面。然而因為被盜、破壞嚴重;都不能被開發成一個景點。只是一個存在。五代時期南邊大多數帝王墓都損毀或者沒有找到。。

孟知祥登基做了七個月皇帝就死了。然後就是兒子孟昶。整體來說前蜀後蜀時期,蜀中地區避免了中原戰亂,得到了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很大發展。也可見王建、孟氏父子還是很作為的君主。

此後趙宋王朝勢不可擋了剪滅了南方割據,統一中原以及南方、西南。巴蜀重歸中央王朝。

此後就是北宋、南宋、元、明。

值得一說的是在南宋末年,四川抵抗元軍也是異常頑強的,元朝唯一戰死的大汗——蒙哥,就是在重慶釣魚山下被打死的。這是一次影響世界格局的戰役;因為這次戰役,蒙哥汗戰死,引發蒙古內部奪權,這才停止了在歐洲的侵略步伐,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否則很可能歐洲整個就被蒙古人滅了。而後蒙古人瘋狂屠殺四川人,這就引發了第一次“填川運動”,大量外地人口遷入四川。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這時候產生了一個短暫的割據政權,紅巾軍的明玉珍父子入川,建立“大夏”政權(1363-1671);後被朱元璋所滅。

此後到明朝末年,就是有名的屠夫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在四川殺了很多人,直到我小時候還聽老人說“流賊洗川”;當然現在也有史學家說其實當年張獻忠雖然殺人了,但是並沒有殺那麼多人,因為後來在抵抗清朝時,還抵抗了八年,如果張獻忠都把人殺光了,哪來的八年抗清;實際上很可能是清軍殺光了四川人而嫁禍給張獻忠。不管怎麼說,經歷了明末戰亂,四川已經的十室九空。然後就是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現在的大多數四川人包括重慶人都是那個時候遷入的外來人口後代。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此後四川一直在南朝治下。隋唐時候天下一統;四川也得到了發展,川西、川南都得到了開發,也算擴大了四川的地盤,增加了四川的實力。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大亂世。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五次割據,河南人王建在四川建立“蜀”政權(907-926),史稱“前蜀”。現在成都永陵路那邊就有王建墓,也叫永陵。成都有個西安路,就和王建有關,西安路和西安沒有關係,而是西出平安的意思。是為了紀念當年王建拯救蜀中百姓的事。王建60歲才當皇帝,也是唯一一個留有真人雕像的皇帝。另一件奇葩事就是,自古玉璽的把手都是龍龜這類;可是王建的玉璽是兔首,為啥?因為王建屬兔。現在在永陵門口的廣場上就能看到這個兔首玉璽的石雕。

傳至兒子王衍;被後唐李存勖所滅。孟知祥被封為西川節度使入川,八年後,孟知祥割據,史稱“後蜀”(934-965).孟知祥墓在現在成都北的新都,植物園後面。然而因為被盜、破壞嚴重;都不能被開發成一個景點。只是一個存在。五代時期南邊大多數帝王墓都損毀或者沒有找到。。

孟知祥登基做了七個月皇帝就死了。然後就是兒子孟昶。整體來說前蜀後蜀時期,蜀中地區避免了中原戰亂,得到了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很大發展。也可見王建、孟氏父子還是很作為的君主。

此後趙宋王朝勢不可擋了剪滅了南方割據,統一中原以及南方、西南。巴蜀重歸中央王朝。

此後就是北宋、南宋、元、明。

值得一說的是在南宋末年,四川抵抗元軍也是異常頑強的,元朝唯一戰死的大汗——蒙哥,就是在重慶釣魚山下被打死的。這是一次影響世界格局的戰役;因為這次戰役,蒙哥汗戰死,引發蒙古內部奪權,這才停止了在歐洲的侵略步伐,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否則很可能歐洲整個就被蒙古人滅了。而後蒙古人瘋狂屠殺四川人,這就引發了第一次“填川運動”,大量外地人口遷入四川。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這時候產生了一個短暫的割據政權,紅巾軍的明玉珍父子入川,建立“大夏”政權(1363-1671);後被朱元璋所滅。

此後到明朝末年,就是有名的屠夫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在四川殺了很多人,直到我小時候還聽老人說“流賊洗川”;當然現在也有史學家說其實當年張獻忠雖然殺人了,但是並沒有殺那麼多人,因為後來在抵抗清朝時,還抵抗了八年,如果張獻忠都把人殺光了,哪來的八年抗清;實際上很可能是清軍殺光了四川人而嫁禍給張獻忠。不管怎麼說,經歷了明末戰亂,四川已經的十室九空。然後就是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現在的大多數四川人包括重慶人都是那個時候遷入的外來人口後代。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為何擁有這麼好的資源優勢,四川的割據政權就守不住呢;反觀南京,也多次成為割據政權或王朝尾巴,憑藉長江天險,都能守得更久。迴歸到現在經常說的一個詞——“安逸”。四川氣候好,物產豐富,適合養生。在這的帝王特別容易懈怠,覺得憑藉天險,大可以高枕無憂,然後就開始享樂。當年諸葛亮執意北伐,就遭到朝野反對,尤其李嚴等本地豪門。覺得巴蜀天府之地,好日子過著多安逸,何必去打仗呢。中原愛怎麼折騰就隨他們折騰吧。結果就是君奢將怠,喪失了鬥志戰心。加上原本古四川人又比較矮小,也沒什麼馬匹,主要適應山地作戰。一旦被突破山地天險,進入成都平原,簡直就是無險可守。所以當年鍾會鄧來到成都,劉禪就直接投降了。

四川是為盆地,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群山環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流縱橫;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因為重重大山阻隔,這裡在秦以前的數千年獨立發展出了古蜀文明,現在看到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等,其發達程度不遜於同時代的夏商周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蜀地的天然優勢。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當年秦惠王因為得了巴蜀這個天然大糧倉,而後才有資本與六國爭鋒;再後來因為李冰父子修造了都江堰,才真正把蜀中變成了天府之國,這個福利一直延續到今天。自古就有得蜀中則得天下的說法;秦國憑藉蜀地,順江而下滅亡楚國,所以又有得蜀即得楚的說法。

秦以前的古蜀歷史已經不可考。蜀地自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開始,正是進入中華文明範疇。而後也多次割據建國;古話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後定。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一次割據,新莽地皇5年(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割據建立“成家”政權。東漢章武12年(公元36年)重歸東漢。歷時12年。

第二次就是,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未稱帝;然後被劉備所滅,劉備在此稱帝,史稱“蜀漢”;傳至二代劉禪,歷時44年,被西晉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三次,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起義軍入蜀,建立“成漢”政權;是十六國時期最早建國;歷時兩代42年;後被東晉所滅;

第四次,也是東晉末年,還有一個很短暫得割據政權,譙蜀政權;為南充人譙縱所建,史稱“西蜀”。405年-413年,歷時8年;為劉裕所滅。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此後四川一直在南朝治下。隋唐時候天下一統;四川也得到了發展,川西、川南都得到了開發,也算擴大了四川的地盤,增加了四川的實力。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進入五代十國大亂世。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第五次割據,河南人王建在四川建立“蜀”政權(907-926),史稱“前蜀”。現在成都永陵路那邊就有王建墓,也叫永陵。成都有個西安路,就和王建有關,西安路和西安沒有關係,而是西出平安的意思。是為了紀念當年王建拯救蜀中百姓的事。王建60歲才當皇帝,也是唯一一個留有真人雕像的皇帝。另一件奇葩事就是,自古玉璽的把手都是龍龜這類;可是王建的玉璽是兔首,為啥?因為王建屬兔。現在在永陵門口的廣場上就能看到這個兔首玉璽的石雕。

傳至兒子王衍;被後唐李存勖所滅。孟知祥被封為西川節度使入川,八年後,孟知祥割據,史稱“後蜀”(934-965).孟知祥墓在現在成都北的新都,植物園後面。然而因為被盜、破壞嚴重;都不能被開發成一個景點。只是一個存在。五代時期南邊大多數帝王墓都損毀或者沒有找到。。

孟知祥登基做了七個月皇帝就死了。然後就是兒子孟昶。整體來說前蜀後蜀時期,蜀中地區避免了中原戰亂,得到了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很大發展。也可見王建、孟氏父子還是很作為的君主。

此後趙宋王朝勢不可擋了剪滅了南方割據,統一中原以及南方、西南。巴蜀重歸中央王朝。

此後就是北宋、南宋、元、明。

值得一說的是在南宋末年,四川抵抗元軍也是異常頑強的,元朝唯一戰死的大汗——蒙哥,就是在重慶釣魚山下被打死的。這是一次影響世界格局的戰役;因為這次戰役,蒙哥汗戰死,引發蒙古內部奪權,這才停止了在歐洲的侵略步伐,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否則很可能歐洲整個就被蒙古人滅了。而後蒙古人瘋狂屠殺四川人,這就引發了第一次“填川運動”,大量外地人口遷入四川。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這時候產生了一個短暫的割據政權,紅巾軍的明玉珍父子入川,建立“大夏”政權(1363-1671);後被朱元璋所滅。

此後到明朝末年,就是有名的屠夫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在四川殺了很多人,直到我小時候還聽老人說“流賊洗川”;當然現在也有史學家說其實當年張獻忠雖然殺人了,但是並沒有殺那麼多人,因為後來在抵抗清朝時,還抵抗了八年,如果張獻忠都把人殺光了,哪來的八年抗清;實際上很可能是清軍殺光了四川人而嫁禍給張獻忠。不管怎麼說,經歷了明末戰亂,四川已經的十室九空。然後就是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現在的大多數四川人包括重慶人都是那個時候遷入的外來人口後代。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為何擁有這麼好的資源優勢,四川的割據政權就守不住呢;反觀南京,也多次成為割據政權或王朝尾巴,憑藉長江天險,都能守得更久。迴歸到現在經常說的一個詞——“安逸”。四川氣候好,物產豐富,適合養生。在這的帝王特別容易懈怠,覺得憑藉天險,大可以高枕無憂,然後就開始享樂。當年諸葛亮執意北伐,就遭到朝野反對,尤其李嚴等本地豪門。覺得巴蜀天府之地,好日子過著多安逸,何必去打仗呢。中原愛怎麼折騰就隨他們折騰吧。結果就是君奢將怠,喪失了鬥志戰心。加上原本古四川人又比較矮小,也沒什麼馬匹,主要適應山地作戰。一旦被突破山地天險,進入成都平原,簡直就是無險可守。所以當年鍾會鄧來到成都,劉禪就直接投降了。

都說巴蜀天險,為何在此建國的王朝都傳不過兩代

有時候優勢並不是一件好事,這些人憑藉天險優勢得以割據,因為天險優勢鬆懈怠慢。守著一個大糧倉,豈能不小心謹慎。就像老鼠掉進米缸,吃米時是舒坦了,可是吃飽了卻出不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