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黑死病、霍亂、天花、麻風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巨大災難,曾不止一次改變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直到現代疫苗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

歷史上,黑死病、霍亂、天花、麻風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巨大災難,曾不止一次改變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直到現代疫苗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在瘟疫面前,人類的恐懼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曾經多次在世界範圍大流行的鼠疫。

鼠疫一開始並不被叫作黑死病,“黑”一是形容人們很害怕,二是指受感染後死者屍體變黑。公元6世紀,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爆發,君士坦丁堡每天有10000人死去,奪去帝國近一半人口,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東西羅馬的美夢也就此破碎。

薄伽丘《十日談》中記錄的則是1348年摧毀佛羅倫薩的另一場鼠疫:“多少英俊的男子,美麗的姑娘,健康活潑的青年,早晨時分還和親友們共享早點,晚上卻已然到了另一個世界,和他們的祖先共進晚餐去了。”

這還算隱晦,更直白的病情記錄是“難以忍受的惡臭”“神志昏迷、跌跌撞撞…發熱、吐血、紫黑腫脹”……據說,當時有許多人認為黑死病的蔓延是神所降下的責罰,為贖罪而鞭笞自己的身體,併成為行者周遊各地:甚至有人為了獲得免疫,試圖蹲在糞池中吸入惡臭。

1492年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霍亂、流行性感冒、瘧疾、麻疹、鼠疫、猩紅熱、結核、傷寒、黃熱病等疾病從歐亞非帶到了美洲大陸,實現了病菌的全球化。

相比於那場14世紀花了四五年時間殺死約2500萬人的黑死病大流行,1918年—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則是有史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疾病。

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有人估計在4000萬左右,且多是青壯年。當時世界上約有12億人口,就是說有近一半的人被感染。由於各交戰國仍對流行病報道進行嚴格審查,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如實報道疫情,也使其獲得了這場著名感冒的冠名權。

類似的病例,在人類歷史上相繼上演。受環境的影響,一些城市病、戰場病大規模流行。阿拉伯曾有諺語:“麻疹過後,要記得數數還剩幾個孩子。”1898年,美西戰爭,10萬人的美國軍隊中,共發生2萬多例傷寒病例。工業革命後,結核病在英國大肆流行,1830年左右的倫敦,每5人中就有1人死於該病;在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結核都位居日本死因的榜首,甚至成為“亡國病”。

死神變著花樣降臨,人間哀鴻遍野。在一次又一次被疾病的折磨中,祈禱、逃離都不起作用,人們漸漸走上科學的自救之路。

歷史上,黑死病、霍亂、天花、麻風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巨大災難,曾不止一次改變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直到現代疫苗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在瘟疫面前,人類的恐懼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曾經多次在世界範圍大流行的鼠疫。

鼠疫一開始並不被叫作黑死病,“黑”一是形容人們很害怕,二是指受感染後死者屍體變黑。公元6世紀,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爆發,君士坦丁堡每天有10000人死去,奪去帝國近一半人口,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東西羅馬的美夢也就此破碎。

薄伽丘《十日談》中記錄的則是1348年摧毀佛羅倫薩的另一場鼠疫:“多少英俊的男子,美麗的姑娘,健康活潑的青年,早晨時分還和親友們共享早點,晚上卻已然到了另一個世界,和他們的祖先共進晚餐去了。”

這還算隱晦,更直白的病情記錄是“難以忍受的惡臭”“神志昏迷、跌跌撞撞…發熱、吐血、紫黑腫脹”……據說,當時有許多人認為黑死病的蔓延是神所降下的責罰,為贖罪而鞭笞自己的身體,併成為行者周遊各地:甚至有人為了獲得免疫,試圖蹲在糞池中吸入惡臭。

1492年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霍亂、流行性感冒、瘧疾、麻疹、鼠疫、猩紅熱、結核、傷寒、黃熱病等疾病從歐亞非帶到了美洲大陸,實現了病菌的全球化。

相比於那場14世紀花了四五年時間殺死約2500萬人的黑死病大流行,1918年—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則是有史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疾病。

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有人估計在4000萬左右,且多是青壯年。當時世界上約有12億人口,就是說有近一半的人被感染。由於各交戰國仍對流行病報道進行嚴格審查,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如實報道疫情,也使其獲得了這場著名感冒的冠名權。

類似的病例,在人類歷史上相繼上演。受環境的影響,一些城市病、戰場病大規模流行。阿拉伯曾有諺語:“麻疹過後,要記得數數還剩幾個孩子。”1898年,美西戰爭,10萬人的美國軍隊中,共發生2萬多例傷寒病例。工業革命後,結核病在英國大肆流行,1830年左右的倫敦,每5人中就有1人死於該病;在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結核都位居日本死因的榜首,甚至成為“亡國病”。

死神變著花樣降臨,人間哀鴻遍野。在一次又一次被疾病的折磨中,祈禱、逃離都不起作用,人們漸漸走上科學的自救之路。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幾個世紀以來,天花都是最普及、最難纏、殺傷力最大的傳染病之一,它所奪去的生命,比20世紀所有殺戮奪取的還要多。這是一種古老的疾病,那些倖存者,也要與一臉永久性的痘疤終身為伴。比如,因天花大難不死才獲得了皇位繼承權的康熙皇帝,就是個麻臉。

據悉,天花病毒是靠空氣傳播的。古埃及被認為是天花的起源地,能找到的首例天花病人,是已經死去三千多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人們在他的木乃伊身上看到了疑似痘痕。

如果一個人感染了天花,一般會在12天內出現包括髮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重者還會導致失明。天花疫症由埃及傳入印度、中國、日本,16世紀廣泛出現於歐洲,18世紀晚期,歐洲有1/3的失明很可能都是由天花導致的。

被天花困擾的時候,人們觀察到,只要是“麻子”、有之前得過天花的標記,就不會再染上這種惡疾了。這種現象,在醫學上來講,就是“獲得性免疫”,這讓人們打開了救治思路,尋找到了一種讓生命之花繼續綻放的方法,那就是種痘。

世界上最早的活體疫苗,是“人痘”。本質,其實就是“以毒攻毒”的活學活用。這種人痘接種術是天花疫苗的雛形,在中國的醫學史上就有較詳細的記錄。其中,最有效的是“旱苗法”或“水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幹痘痂磨成粉,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子。區別在於旱苗吹散粉,水苗用棉花加水蘸了粉末塞進鼻子。

18世紀,中國的人痘接種術已經非常成熟的時候,西方各國都想盡辦法來學習這種先進的醫療技術。

最早是1688年,俄國派醫生來中國專門進修學習人痘接種,回國後改良為針刺法;伴隨俄國和土耳其戰爭,針刺法人痘術傳播到了土耳其。當時,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夫人發現當地人經常會舉辦“天花派對”,在聚會時把注滿天花漿液的針頭刺進要接種者的血管。蒙塔吉夫人下決心讓自己3歲和6歲的孩子分別施行了人痘術,一時間在英國備受關注,甚至帶動了王室,後來又普及到千千萬萬的家庭。

1774年5月,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因患天花死去,一個月以後,路易十六毅然接種了人痘。這一舉動,刺激了法國各地的人們開始接受人痘接種術。到18世紀末,人痘接種術已逐漸在歐洲普及並傳入美洲。

歷史上,黑死病、霍亂、天花、麻風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巨大災難,曾不止一次改變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直到現代疫苗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在瘟疫面前,人類的恐懼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曾經多次在世界範圍大流行的鼠疫。

鼠疫一開始並不被叫作黑死病,“黑”一是形容人們很害怕,二是指受感染後死者屍體變黑。公元6世紀,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爆發,君士坦丁堡每天有10000人死去,奪去帝國近一半人口,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東西羅馬的美夢也就此破碎。

薄伽丘《十日談》中記錄的則是1348年摧毀佛羅倫薩的另一場鼠疫:“多少英俊的男子,美麗的姑娘,健康活潑的青年,早晨時分還和親友們共享早點,晚上卻已然到了另一個世界,和他們的祖先共進晚餐去了。”

這還算隱晦,更直白的病情記錄是“難以忍受的惡臭”“神志昏迷、跌跌撞撞…發熱、吐血、紫黑腫脹”……據說,當時有許多人認為黑死病的蔓延是神所降下的責罰,為贖罪而鞭笞自己的身體,併成為行者周遊各地:甚至有人為了獲得免疫,試圖蹲在糞池中吸入惡臭。

1492年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霍亂、流行性感冒、瘧疾、麻疹、鼠疫、猩紅熱、結核、傷寒、黃熱病等疾病從歐亞非帶到了美洲大陸,實現了病菌的全球化。

相比於那場14世紀花了四五年時間殺死約2500萬人的黑死病大流行,1918年—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則是有史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疾病。

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有人估計在4000萬左右,且多是青壯年。當時世界上約有12億人口,就是說有近一半的人被感染。由於各交戰國仍對流行病報道進行嚴格審查,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如實報道疫情,也使其獲得了這場著名感冒的冠名權。

類似的病例,在人類歷史上相繼上演。受環境的影響,一些城市病、戰場病大規模流行。阿拉伯曾有諺語:“麻疹過後,要記得數數還剩幾個孩子。”1898年,美西戰爭,10萬人的美國軍隊中,共發生2萬多例傷寒病例。工業革命後,結核病在英國大肆流行,1830年左右的倫敦,每5人中就有1人死於該病;在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結核都位居日本死因的榜首,甚至成為“亡國病”。

死神變著花樣降臨,人間哀鴻遍野。在一次又一次被疾病的折磨中,祈禱、逃離都不起作用,人們漸漸走上科學的自救之路。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幾個世紀以來,天花都是最普及、最難纏、殺傷力最大的傳染病之一,它所奪去的生命,比20世紀所有殺戮奪取的還要多。這是一種古老的疾病,那些倖存者,也要與一臉永久性的痘疤終身為伴。比如,因天花大難不死才獲得了皇位繼承權的康熙皇帝,就是個麻臉。

據悉,天花病毒是靠空氣傳播的。古埃及被認為是天花的起源地,能找到的首例天花病人,是已經死去三千多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人們在他的木乃伊身上看到了疑似痘痕。

如果一個人感染了天花,一般會在12天內出現包括髮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重者還會導致失明。天花疫症由埃及傳入印度、中國、日本,16世紀廣泛出現於歐洲,18世紀晚期,歐洲有1/3的失明很可能都是由天花導致的。

被天花困擾的時候,人們觀察到,只要是“麻子”、有之前得過天花的標記,就不會再染上這種惡疾了。這種現象,在醫學上來講,就是“獲得性免疫”,這讓人們打開了救治思路,尋找到了一種讓生命之花繼續綻放的方法,那就是種痘。

世界上最早的活體疫苗,是“人痘”。本質,其實就是“以毒攻毒”的活學活用。這種人痘接種術是天花疫苗的雛形,在中國的醫學史上就有較詳細的記錄。其中,最有效的是“旱苗法”或“水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幹痘痂磨成粉,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子。區別在於旱苗吹散粉,水苗用棉花加水蘸了粉末塞進鼻子。

18世紀,中國的人痘接種術已經非常成熟的時候,西方各國都想盡辦法來學習這種先進的醫療技術。

最早是1688年,俄國派醫生來中國專門進修學習人痘接種,回國後改良為針刺法;伴隨俄國和土耳其戰爭,針刺法人痘術傳播到了土耳其。當時,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夫人發現當地人經常會舉辦“天花派對”,在聚會時把注滿天花漿液的針頭刺進要接種者的血管。蒙塔吉夫人下決心讓自己3歲和6歲的孩子分別施行了人痘術,一時間在英國備受關注,甚至帶動了王室,後來又普及到千千萬萬的家庭。

1774年5月,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因患天花死去,一個月以後,路易十六毅然接種了人痘。這一舉動,刺激了法國各地的人們開始接受人痘接種術。到18世紀末,人痘接種術已逐漸在歐洲普及並傳入美洲。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人痘接種術雖然讓很多人保住性命,但被接種的人仍然會存在2%的死亡率,特別是對兒童,危險性更大一些。於是,1796年發明的牛痘接種術,被認為是疫苗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當時,英國小鄉村,擠奶女工被一頭名叫花朵的奶牛傳染了牛痘,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想起擠奶工感染牛痘後就不再得天花的傳言,決定做個實驗。他把女工手上的牛痘膿漿種進了一個健康小男孩的皮膚,6周後,再次種人痘,結果顯示“無效”。隨後,又用牛痘給自己兒子接種,發現他也產生了對天花的抗體。

詹納將實驗報告接連寄給倫敦皇家學會,卻不被重視,甚至有人放出謠言中傷,說種了牛痘會使人頭上長出牛角、發出牛的叫聲。直到擁有了更多的病例和證據,牛痘接種才漸漸被大眾所接受。當年,拿破崙的軍隊中,有一半人接種了牛痘。

英國議會在1802年通過決議,給詹納1萬英鎊繼續研究,任命其指導新成立的“疫苗接種協會”。而“牛”的拉丁語“vacca”也演變成了疫苗的英文“vacclne”。

1803年,西班牙國王決定將牛痘引入美洲殖民地,22個從沒得過天花的孩子,2個被種了痘苗。途中,每10天有2個沒種過痘的孩子由種過的孩子接種,保證到達目的地時牛痘仍有活力。利用這種“胳膊到胳膊”的方法,疫苗又被帶到了菲律賓和中國,最後返回西班牙,沿途給45萬人進行了接種,來了一次牛痘的環球旅行。

儘管實驗表明,牛痘接種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感染和併發症,但並不影響其成為防治天花的主要手段。各國接連頒佈法案、組織人力,進行疫苗的強制接種和對天花的滅殺。

就這樣,經過大半世紀的努力,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正式宣佈:天花已經從地球上根除。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唯一徹底消滅的傳染性疾病。

歷史上,黑死病、霍亂、天花、麻風等等疾病所引發的巨大災難,曾不止一次改變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直到現代疫苗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在瘟疫面前,人類的恐懼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曾經多次在世界範圍大流行的鼠疫。

鼠疫一開始並不被叫作黑死病,“黑”一是形容人們很害怕,二是指受感染後死者屍體變黑。公元6世紀,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爆發,君士坦丁堡每天有10000人死去,奪去帝國近一半人口,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東西羅馬的美夢也就此破碎。

薄伽丘《十日談》中記錄的則是1348年摧毀佛羅倫薩的另一場鼠疫:“多少英俊的男子,美麗的姑娘,健康活潑的青年,早晨時分還和親友們共享早點,晚上卻已然到了另一個世界,和他們的祖先共進晚餐去了。”

這還算隱晦,更直白的病情記錄是“難以忍受的惡臭”“神志昏迷、跌跌撞撞…發熱、吐血、紫黑腫脹”……據說,當時有許多人認為黑死病的蔓延是神所降下的責罰,為贖罪而鞭笞自己的身體,併成為行者周遊各地:甚至有人為了獲得免疫,試圖蹲在糞池中吸入惡臭。

1492年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霍亂、流行性感冒、瘧疾、麻疹、鼠疫、猩紅熱、結核、傷寒、黃熱病等疾病從歐亞非帶到了美洲大陸,實現了病菌的全球化。

相比於那場14世紀花了四五年時間殺死約2500萬人的黑死病大流行,1918年—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則是有史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疾病。

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有人估計在4000萬左右,且多是青壯年。當時世界上約有12億人口,就是說有近一半的人被感染。由於各交戰國仍對流行病報道進行嚴格審查,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如實報道疫情,也使其獲得了這場著名感冒的冠名權。

類似的病例,在人類歷史上相繼上演。受環境的影響,一些城市病、戰場病大規模流行。阿拉伯曾有諺語:“麻疹過後,要記得數數還剩幾個孩子。”1898年,美西戰爭,10萬人的美國軍隊中,共發生2萬多例傷寒病例。工業革命後,結核病在英國大肆流行,1830年左右的倫敦,每5人中就有1人死於該病;在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結核都位居日本死因的榜首,甚至成為“亡國病”。

死神變著花樣降臨,人間哀鴻遍野。在一次又一次被疾病的折磨中,祈禱、逃離都不起作用,人們漸漸走上科學的自救之路。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幾個世紀以來,天花都是最普及、最難纏、殺傷力最大的傳染病之一,它所奪去的生命,比20世紀所有殺戮奪取的還要多。這是一種古老的疾病,那些倖存者,也要與一臉永久性的痘疤終身為伴。比如,因天花大難不死才獲得了皇位繼承權的康熙皇帝,就是個麻臉。

據悉,天花病毒是靠空氣傳播的。古埃及被認為是天花的起源地,能找到的首例天花病人,是已經死去三千多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人們在他的木乃伊身上看到了疑似痘痕。

如果一個人感染了天花,一般會在12天內出現包括髮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重者還會導致失明。天花疫症由埃及傳入印度、中國、日本,16世紀廣泛出現於歐洲,18世紀晚期,歐洲有1/3的失明很可能都是由天花導致的。

被天花困擾的時候,人們觀察到,只要是“麻子”、有之前得過天花的標記,就不會再染上這種惡疾了。這種現象,在醫學上來講,就是“獲得性免疫”,這讓人們打開了救治思路,尋找到了一種讓生命之花繼續綻放的方法,那就是種痘。

世界上最早的活體疫苗,是“人痘”。本質,其實就是“以毒攻毒”的活學活用。這種人痘接種術是天花疫苗的雛形,在中國的醫學史上就有較詳細的記錄。其中,最有效的是“旱苗法”或“水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幹痘痂磨成粉,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子。區別在於旱苗吹散粉,水苗用棉花加水蘸了粉末塞進鼻子。

18世紀,中國的人痘接種術已經非常成熟的時候,西方各國都想盡辦法來學習這種先進的醫療技術。

最早是1688年,俄國派醫生來中國專門進修學習人痘接種,回國後改良為針刺法;伴隨俄國和土耳其戰爭,針刺法人痘術傳播到了土耳其。當時,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夫人發現當地人經常會舉辦“天花派對”,在聚會時把注滿天花漿液的針頭刺進要接種者的血管。蒙塔吉夫人下決心讓自己3歲和6歲的孩子分別施行了人痘術,一時間在英國備受關注,甚至帶動了王室,後來又普及到千千萬萬的家庭。

1774年5月,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因患天花死去,一個月以後,路易十六毅然接種了人痘。這一舉動,刺激了法國各地的人們開始接受人痘接種術。到18世紀末,人痘接種術已逐漸在歐洲普及並傳入美洲。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人痘接種術雖然讓很多人保住性命,但被接種的人仍然會存在2%的死亡率,特別是對兒童,危險性更大一些。於是,1796年發明的牛痘接種術,被認為是疫苗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當時,英國小鄉村,擠奶女工被一頭名叫花朵的奶牛傳染了牛痘,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想起擠奶工感染牛痘後就不再得天花的傳言,決定做個實驗。他把女工手上的牛痘膿漿種進了一個健康小男孩的皮膚,6周後,再次種人痘,結果顯示“無效”。隨後,又用牛痘給自己兒子接種,發現他也產生了對天花的抗體。

詹納將實驗報告接連寄給倫敦皇家學會,卻不被重視,甚至有人放出謠言中傷,說種了牛痘會使人頭上長出牛角、發出牛的叫聲。直到擁有了更多的病例和證據,牛痘接種才漸漸被大眾所接受。當年,拿破崙的軍隊中,有一半人接種了牛痘。

英國議會在1802年通過決議,給詹納1萬英鎊繼續研究,任命其指導新成立的“疫苗接種協會”。而“牛”的拉丁語“vacca”也演變成了疫苗的英文“vacclne”。

1803年,西班牙國王決定將牛痘引入美洲殖民地,22個從沒得過天花的孩子,2個被種了痘苗。途中,每10天有2個沒種過痘的孩子由種過的孩子接種,保證到達目的地時牛痘仍有活力。利用這種“胳膊到胳膊”的方法,疫苗又被帶到了菲律賓和中國,最後返回西班牙,沿途給45萬人進行了接種,來了一次牛痘的環球旅行。

儘管實驗表明,牛痘接種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感染和併發症,但並不影響其成為防治天花的主要手段。各國接連頒佈法案、組織人力,進行疫苗的強制接種和對天花的滅殺。

就這樣,經過大半世紀的努力,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正式宣佈:天花已經從地球上根除。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唯一徹底消滅的傳染性疾病。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襲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發現“牛痘”的詹納沒有從根本上解釋為什麼牛痘可以預防天花,但他啟發了人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抑制或者預防某種疾病的產生,“疫苗接種預防傳染病”這一概念就由此而生。此後,醫學從細菌到基因的發展,迎來了幾次疫苗革命。

其中,有兩個十分關鍵的人物:“微生物學之父”、法國化學家路易•巴斯德和“細菌學之父”、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兩人有一個共識:細菌是造成傳染性疾病的元凶。

1881年,巴斯德展示了他的動物炭疽疫苗實驗,將炭疽細菌暴露在空氣中,降低其毒性,從而製成了炭疽疫苗;1885年,又以減毒的方式研製出減毒狂犬病疫苗。科赫先於巴斯德在1881年發現了炭疽桿菌,又相繼分離出傷寒桿菌、結核病細菌、霍亂弧菌。1905年,科赫憑藉對結核病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大多數醫生和科學家都漸漸接受了細菌觀念,有關致病菌的發現也層出不窮。人類基本完成疫苗研發的免疫理論基礎工作,傷寒熱、細菌性痢疾、結核、破傷風和百日咳等疫苗都被成功製備出來。如今,隨著科技手段和醫學理論的發展,發明疫苗的流程和水準更加成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