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藍天這個角色是真的適合江一燕,至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還有誰能比她更適合了。她能走進角色的內心,讀懂角色的情感,並用她的方式將角色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一次我被她吸粉了,她真的是一名用心演繹好每個角色的優秀演員,也是一名用足跡丈量世界的旅行者,更是一名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攝影師。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藍天這個角色是真的適合江一燕,至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還有誰能比她更適合了。她能走進角色的內心,讀懂角色的情感,並用她的方式將角色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一次我被她吸粉了,她真的是一名用心演繹好每個角色的優秀演員,也是一名用足跡丈量世界的旅行者,更是一名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攝影師。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藍天這個角色是真的適合江一燕,至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還有誰能比她更適合了。她能走進角色的內心,讀懂角色的情感,並用她的方式將角色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一次我被她吸粉了,她真的是一名用心演繹好每個角色的優秀演員,也是一名用足跡丈量世界的旅行者,更是一名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攝影師。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旅行中的江小爬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藍天這個角色是真的適合江一燕,至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還有誰能比她更適合了。她能走進角色的內心,讀懂角色的情感,並用她的方式將角色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一次我被她吸粉了,她真的是一名用心演繹好每個角色的優秀演員,也是一名用足跡丈量世界的旅行者,更是一名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攝影師。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旅行中的江小爬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攝影師江小爬

所以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也在網上看了一些影評,不同的人看完有著不同的理解。而我認為,它在告訴我:“當一個人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多問自己是否做好了為這個事情承擔一切的準備,因為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前進很難,回頭更難。人人都可以追夢,但你的內心能裝下你的夢想嗎?

“一個人的電影,看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一場電影敬夢想。”

這是我今天看完電影《七十七天》後分享的一段文字。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上個月離職的時候,我曾半開玩笑地問部門的小夥伴兒:“我想騎車沿著中國邊境線環遊一圈,你們覺得現實嗎?”

當時小夥伴一臉認真的回答我:”那勸你還是從沿海地區開始吧,至少你還能多活些日子,不然還沒到西藏你就死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缺少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陪我同行,今天看完電影我才明白:”一場充滿危險和挑戰的探險旅程不是一場簡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它是在挑戰旅行者的生存極限,需要的是豐富的戶外生存經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拿生命在旅行吧。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七十七天》 ,去想去的遠方。

這部近期剛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做太多的營銷宣傳,我今天在電影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張宣傳海報,但在朋友圈你卻能看到很多大號都在瘋狂地蹭它的熱度,一部靠實力走進觀影人視野裡的好片子,是一定會得到大家尊敬和認同的,也難怪近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瘋狂為它打call。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影片根據楊柳鬆真實經歷和由他撰寫的《北方的空地》小說改編,講述了主人公(導演趙漢唐飾)在都市中迷失自我後獨自一人77天橫穿羌塘無人區的冒險旅程。當然還有另一位女主攝影師藍天(江一燕飾),即便身體殘疾,但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敬仰和感動。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先來科普一下拍攝地。

羌塘,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所謂無人區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地方,羌塘無人區位於崑崙山南坡的羌塘高原西北部,海拔4700米,地形複雜,地貌奇特,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完整地呈現了一幅自然原始的高原風貌。藍天、白雲、冰雪、沙漠、隔壁、山川、河流….這裡震撼的自然景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走上這片土地的人一定是那個敢於追尋所謂的“夢想”和“遠方”的人,才能領略到大自然賦予這片淨土的瞬息萬變和億萬年的寂靜。

一部還原真實場景,用生命拍攝的電影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能拍這部片子的人一定都是對旅行有著共同的喜愛和追求的人,據說影片的拍攝地是導演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為了更真實地還原電影中的場景,劇組不畏艱辛歷時三年,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崑崙山、藏北、柴達木,五大無人區拍攝取景,最終在除北極南極之外的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拍攝完成,真的是走心的拍攝。電影裡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的背後都有他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影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我想這部戲的大多數影迷也都是旅行愛好者,因為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群人才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角的瘋狂,理解他們的執拗與孤獨。今天就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回答她說:“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但或許在你們眼裡就會覺得枯燥。”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去過西藏但又嚮往這片土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七十七天》,先感受一下大美西藏的無限魅力和迷人景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在這片只屬於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著,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這是男主人公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話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只想為自己瀟灑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獨自徒步橫穿一千四百公里的羌塘無人區的探險者,沒有人煙,沒有後援,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程,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一輛山地自行車,一個揹包,一個帳篷,他就這樣出發了。探險的旅程比想象中還要恐怖,沿途歷經荒蕪乾涸的沙漠,面對野狼一次次的襲擊圍困,由最開始的頑強拼搏抗爭,隨著體力的下降到最後的無力反擊,幾經生死。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然而這才是開始。在進入旅程不久後,由於整天行走還要與野生動物拼搏過度消耗體力,加上環境的惡劣,隨身攜帶的水和乾糧幾乎都吃光了,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他幾度嘗試尋找水源,但能找到的水域都是高濃度不能飲用的鹽水,他也崩潰過絕望過,但為了維持生命,最後只能靠喝自己的尿液來補充水分了。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趙導超讚的演技,將荒原求生裡的殘酷逼真地演繹了出來。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在生命即將停息的時刻,荒原上下了一場大雪,他瘋狂地抓起地上的雪和泥土大把地往嘴裡塞,大概人在那一刻產生的強烈求生欲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但大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給了他第二次接近死亡的厄運。融雪性洪水使他陷入絕境,在橫渡湍急的洪水中,男主也走在了死亡的邊緣。所幸他還是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存活下來了,在這種境況下,順帶還救起了一條小狼,從此與他一路相伴。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穿越羌塘處處皆是險阻,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高寒缺氧、野獸襲擊、荒漠缺水、洪水衝襲等一系列磨難後,一場龍捲風浩浩蕩蕩的襲來,眼看著帳篷、自行車、馱包瞬間被捲走,他也試圖瘋狂的去挽救,但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太過於渺小,自己也被龍捲風捲走上了天,再一次與死亡接近。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死裡逃生後的他只剩下一根柺杖和小狼,面對困境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翻越崑崙山,實現他穿越羌塘無人區的夢想。我想能讓他堅持活下來一份靠的是幸運,一份靠的是內心的一次次挑戰,還有一份是藍天燦爛的笑容和她的那句話:她等著他回拉薩,把東西還給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他媽的命運。”

而影片中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她在岡仁波齊為了拍攝最美的星空時不慎摔斷了腿,遺憾的是星空沒能拍下來,卻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了。電影中殘疾後的她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每天會激情澎湃的去給別人演講,也會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在外人看來她是那麼的堅強和勇敢,她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動人,能給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正能量。但卻沒有人知道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絕望。她渴望自由,嚮往行走世界的生活,在懂自己的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掩蓋自己悲傷的情緒,失聲痛哭,埋怨命運的不公,甚至想要了結生命來告別現實中不堪的一切……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也許只有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激情。男主在穿越無人區前帶著坐著輪椅的藍天去看到了她最想攀登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再次回到了她曾經跌倒的地方岡仁波齊,陪她去尋找她想去的遠方。他們坐在聖潔的雪山高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藍天這個角色是真的適合江一燕,至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還有誰能比她更適合了。她能走進角色的內心,讀懂角色的情感,並用她的方式將角色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一次我被她吸粉了,她真的是一名用心演繹好每個角色的優秀演員,也是一名用足跡丈量世界的旅行者,更是一名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攝影師。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旅行中的江小爬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攝影師江小爬

所以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也在網上看了一些影評,不同的人看完有著不同的理解。而我認為,它在告訴我:“當一個人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多問自己是否做好了為這個事情承擔一切的準備,因為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前進很難,回頭更難。人人都可以追夢,但你的內心能裝下你的夢想嗎?

西藏|去想去的遠方,做想做的自己!

最後還是用影片中很喜歡的一段話來結尾吧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在短短的一生裡,鼓起勇氣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前提是,只要你敢於挑戰自己。


版權申明-

部分圖片來源於電影《七十七天》官方微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