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綠茶 紅茶 烏龍茶 江南老茶客 江南老茶客 2017-09-19

喜歡喝茶的人知道,平日裡賣茶人所說的單芽茶和一芽一葉,等級高、勻度高、淨度好,在茶葉市場上很受歡迎。那麼,單芽和一芽一葉可以作為我們選擇茶葉的標準嗎?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首先我們看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是什麼意思:

1

採摘標準

採茶時,用單芽、一芽一葉等來描述採摘的標準,採茶根據不同情況有統一的標準,這有利於不同種類茶葉的加工,把握成品茶的品質。

2

採摘嫩度

採摘的嫩度,也可以說是茶葉的成熟程度,芽是最嫩的,一芽一葉為其次,一芽二葉及三葉相對就要老一些。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其次,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茶葉品質與採摘葉位有什麼關係。

芽葉中營養成分的變化

1

茶多酚含量的變化:

鮮葉中水溶性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對茶葉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響。紅茶的紅色葉底和金黃的湯色就是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產物所形成的。某些綠茶、烏龍茶的橙色茶湯也與茶多酚的初級氧化產物有關。

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是其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同一季節的綠茶通常以茶多酚含量適中的鮮葉製出的茶品質較好,紅茶品質與茶多酚的含量呈正相關。

茶芽中的茶多酚含量為26.84%,一芽一葉為27.15%,一芽二葉為25.31%,一芽三葉為23.60%,依次減少。

兒茶素的含量,在茶芽中佔13.65%,一芽一葉為14.68%,一芽二葉為13.93%,隨著新梢老化而含量遞減。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茶多酚還是兒茶素,在一芽一葉中含量都有所升高,這也是許多茶對鮮葉的採摘要求是一芽一葉的原因之一。

2

氮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茶葉中的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質、氨基酸、咖啡鹼等,這些物質與茶葉品質,尤其綠茶品質密切相關。

單芽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9.06%,第一葉為26.06%,第二葉為25.62%,依次減少。

所以茶芽中的蛋白質含量是最高的。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形美色悅的“金針”

3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茶葉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隨著梢齡的增長,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呈現為一個由少到多的積累過程,鮮葉越老,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與茶葉品質呈負相關。

從不同葉位內質含量綜合來看,單芽與一芽一葉品質是較高的。

採摘葉位與茶葉等級的關係

一、高級名優茶的採摘對原料要求較高,一般採摘單芽、一芽一葉初展及一芽二葉初展的芽葉。

二、普通紅綠茶要求採摘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嫩度較低,等級也相對較低一些。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三、烏龍茶則較為例外,其要求獨特的香氣和滋味,一般採摘新梢快到成熟時頂葉6-7成開面時,採摘2-4葉梢,這種採摘標準稱為“開面採”。如果鮮葉過嫩,在加工過程中芽尖與嫩葉易碎,且色澤不佳,滋味澀。採得太老則外形顯得粗大,滋味粗澀。

四、邊銷茶的採製方式就較為獨特,茯磚茶的採摘標準是等到新梢基本成熟,採下一芽三、四葉為一級原料,一芽四、五葉為二級原料或一芽五、六葉為三級原料。

由於茶品種類繁多,特殊茶種對採摘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單芽和一芽一葉不能用來衡量所有茶品的等級。但對於大多數名優茶來說,採摘標準是其品質要求之一。

單芽和一芽一葉就一定是好茶嗎?

單芽茶與一芽一葉茶雖好,由於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其品質會產生變化。

因此,判斷成品茶品質的好壞,不但要看茶葉外形,還要觀色澤、聞香氣、品滋味,看製茶的工藝。看茶製茶,才能發揮每一片茶葉最佳的品質。從原料到加工全面把關,才能讓消費者喝的茶更加安全健康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